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山区隧道工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以重庆巫山某隧道为例
1
作者 温金梅 吴涛 +4 位作者 李娴 江晨 陈立 刘胜 蒙丽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9,共10页
隧道工程建设可破坏施工区的地下水平衡,引发地下水疏降以及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某引水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隧道周边水库蓄水量明显减少的问题,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等方法,查明补径排条件变化特征,分析引水隧道工程与周边... 隧道工程建设可破坏施工区的地下水平衡,引发地下水疏降以及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某引水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隧道周边水库蓄水量明显减少的问题,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等方法,查明补径排条件变化特征,分析引水隧道工程与周边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对周边水库蓄水量变化的影响。引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3km范围内有12处泉点呈疏干或半疏干状态,且隧道南西侧泉点受影响程度较北西侧小。基于解析法计算可知引水隧道开挖后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影响半径范围为649~2073m,影响面积为13.7km^(2),与水库集水范围重叠面积为4.02km^(2)。野外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引水隧道上部地表落水洞与引水隧道排水口、部分泉点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水库的部分补给水源改向隧道口径流和排泄,致使水库蓄水量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引水隧道工程建设改变了周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从而导致水库水源不足,蓄水量减少,影响了城市居民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建设 地下水 蓄水量 影响 示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储层致密气藏压裂井复杂缝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模型
2
作者 徐有杰 任宗孝 +2 位作者 向祖平 樊晓辉 于梦男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0,共7页
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在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非均质致密气藏压裂井复杂裂缝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数学模型,通过修正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传导率计算公式,改进了MRST数值模拟求解的算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MRST模拟器... 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在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非均质致密气藏压裂井复杂裂缝多井干扰数值试井数学模型,通过修正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传导率计算公式,改进了MRST数值模拟求解的算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MRST模拟器进行模型计算,简化模型与商业软件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拟启动压力系数越大,压降及压降导数曲线上翘幅度越大。②邻井生产方式(定产或定压)主要影响井底压降双对数曲线中后期特征,邻井定产生产使得测试井边界反映特征提前表征,邻井定压生产使得测试井晚期双对数曲线表现出先上翘后下掉特征。③邻井裂缝参数及离散裂缝对测试井井底压力曲线影响较小,测试井诱导缝导流能力使得双线性流阶段压降导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下凹。④测试井所在区域渗透率不变的情况下,邻井所在区域渗透率越高,测试井双对数晚期阶段干扰开始的时间越早。该研究成果对致密气藏压裂井井间干扰试井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致密气藏 拟启动压力梯度 压裂井 井间干扰 数值试井 非线性渗流 MRST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试验在一把伞水库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罗锐恒 刘天云 +3 位作者 胡顺强 赵永宾 潘晓东 彭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48,共6页
一把伞水库是文山市马关县拥有11个溶洼库区的天然季节性水库,水库的封堵成库不仅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水源以缓解生产生活用水困境。研究区岩溶发育,地下河管道错综分布,并串联了各岩溶洼地。为了探究库区地下河管... 一把伞水库是文山市马关县拥有11个溶洼库区的天然季节性水库,水库的封堵成库不仅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水源以缓解生产生活用水困境。研究区岩溶发育,地下河管道错综分布,并串联了各岩溶洼地。为了探究库区地下河管道走向和分布规律,开展示踪试验,选用荧光素钠和罗丹明作为显色示踪剂,利用Qtracer2软件对各示踪路径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管道规模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主管道YBS01-YBS05和南支管道YBS03-YBS05储水丰富,分别为79060 m^(3)和72546 m^(3)。大马固水库北部地下河入口YBS01和YBS02具有水力联系,并证实了南支管道受到东北向压扭性断层F_(3)的阻挡与主管道无水力联系。研究成果为一把伞水库的堵洞成库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可为一把伞水库库容计算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试验 岩溶水文地质 示踪剂 Qtracer2 一把伞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热储回灌实验与示踪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树芳 刘久荣 +5 位作者 林沛 李海奎 殷铭 庞菊梅 孙彩霞 高小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3,共5页
牛驼镇地热田由于长期大量开采,热储压力大幅下降。为维持热储压力,地热田开始了回灌实验。回灌实验结果表明,热储的回灌能力可以达到180 m3/h,回灌系数可以达到8.72(L/s)/bar。通过示踪试验研究了回灌井与开采井之间的水力联系。示踪... 牛驼镇地热田由于长期大量开采,热储压力大幅下降。为维持热储压力,地热田开始了回灌实验。回灌实验结果表明,热储的回灌能力可以达到180 m3/h,回灌系数可以达到8.72(L/s)/bar。通过示踪试验研究了回灌井与开采井之间的水力联系。示踪试验结果表明,示踪剂的回收率为0.19%,显示0.19%的回灌水被开采井捕获。回灌水的流动方向与地热田内地热水的区域流向一致,为NE-SW向。受水动力场与构造的叠加影响,回灌水的流速最快可以达到100 m/d以上。水平裂隙型介质模型预测结果表明,400m以内的井间距可能会导致开采井温度快速下降;而1500m的井间距是比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资源 回灌实验 示踪试验 热储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储层大孔道识别方法的再认识与构想 被引量:22
5
作者 于九政 刘易非 唐长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储层大孔道的存在对油田注水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改善高含水期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水驱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储层大孔道的识别。在研究大量中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概述了现有储层大孔道识别方法,分析了当前识... 储层大孔道的存在对油田注水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改善高含水期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水驱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储层大孔道的识别。在研究大量中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概述了现有储层大孔道识别方法,分析了当前识别方法各自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代油藏描述发展要求提出了全新的储层大孔道识别构想——颗粒示踪技术。该技术把固体颗粒作为对储层孔道大小进行测量和描述的载体,可以实现对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由定性向定量的飞跃。准确地识别储层大孔道,可为油田后续增产措施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油田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示踪技术 储层大孔道 油藏非均质性 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模型及压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冷 何顺利 +2 位作者 顾岱鸿 李杰 周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80,共4页
针对苏里格气藏非均质性严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既考虑表皮效应、井筒存储效应的影响,又考虑气藏地层特性及地层厚度变化的适合其气藏特征的三区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求出了无限大和封闭边界两种典型外边界条件下的气... 针对苏里格气藏非均质性严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既考虑表皮效应、井筒存储效应的影响,又考虑气藏地层特性及地层厚度变化的适合其气藏特征的三区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求出了无限大和封闭边界两种典型外边界条件下的气藏拟压力解,并绘制了井底压降典型曲线,就各参数对典型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此模型对气井实际试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复合气藏 试井模型 压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南95-2井组火烧油层矿场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史文 刘艳波 +2 位作者 孙明磊 张学军 孟庆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31-34,共4页
介绍了乐安油田南区草南 95 2井组火烧油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 .室内研究确定了现场试验主要参数 (包括油层点燃温度、空气需用量及注气速度、燃料含量、点燃时间等 )及动态监测方法 .现场试验表明 ,草南 95 2井组成功实现了通电点火 ... 介绍了乐安油田南区草南 95 2井组火烧油层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 .室内研究确定了现场试验主要参数 (包括油层点燃温度、空气需用量及注气速度、燃料含量、点燃时间等 )及动态监测方法 .现场试验表明 ,草南 95 2井组成功实现了通电点火 ,燃烧过程参数的正确确定 ,保证了油层的持续燃烧 ,使火烧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对火烧油层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了该区火烧采油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井组 矿场试验 现场试验 室内研究 乐安油田 注气 点燃 指导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分析模型及压力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付维署 何顺利 +1 位作者 冉盈志 张广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针对长庆苏里格低渗气藏岩性发育不均匀、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考虑表皮效应、井筒存储效应、气藏地层特性及地层厚度变化的多区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出了无限大和封闭边界两种典型外边界条件下... 针对长庆苏里格低渗气藏岩性发育不均匀、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考虑表皮效应、井筒存储效应、气藏地层特性及地层厚度变化的多区不等厚横向非均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出了无限大和封闭边界两种典型外边界条件下的气藏拟压力数值解,绘制了井底压降典型曲线,并对其压力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该模型对苏里格气藏实际试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情况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对研究低渗透气藏储层特性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厚 非均质 复合气藏 不稳定试井 模型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坝渗漏勘察分析与防渗处理措施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旺盛 罗飞 +1 位作者 王晓欣 史存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大坝渗漏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渗漏勘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技术。以某大坝渗漏勘察为例,研究了该水库坝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渗漏体系及渗漏概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勘察方法及手段。以坝顶... 大坝渗漏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渗漏勘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技术。以某大坝渗漏勘察为例,研究了该水库坝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渗漏体系及渗漏概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勘察方法及手段。以坝顶钻孔为工作平台,采用地下水位观测、示踪试验、孔内彩电观察、压水试验等勘察手段对大坝渗漏部位进行分析与定位,最终在平面及剖面方向上确定了大坝渗漏范围。根据勘察结果以及渗漏程度对渗漏部位进行分区,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及建议。工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勘察方法和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类似工程勘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渗漏 地下水 示踪试验 孔内彩电 渗漏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示踪技术求地层参数和剩余油饱和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二龙 宋考平 +1 位作者 王梅 崔香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66,共5页
常规三维两相非分配示踪剂、分配示踪剂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水组分和油组分方程中含有未知量Cww(水组分在水相中的浓度)和Coo(油组分在油相中的浓度),在对基本模型差分求解时会增加很大的计算量。考虑到Cww≈1,Coo≈1,故令Cww=1,Coo=1,可... 常规三维两相非分配示踪剂、分配示踪剂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水组分和油组分方程中含有未知量Cww(水组分在水相中的浓度)和Coo(油组分在油相中的浓度),在对基本模型差分求解时会增加很大的计算量。考虑到Cww≈1,Coo≈1,故令Cww=1,Coo=1,可将水组分和油组分方程简化。给出了该简化模型的隐式差分格式,并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合理设计差分格,使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严格对角占优,可使求解无条件稳定。与非简化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各井地层渗透率误差在2%以内,厚度误差在5%以内,表明简化模型运算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在大庆油田南二区N2-2-P38井组进行了该模型的实例应用。试验区注入硫氰酸铵10 t,正丁醇14 t。测得了周围3口油井的采出浓度曲线(另1口油井对应油层未射孔,没有检测到示踪剂)。根据N2-D3-P38、N2-D2-P38和N2-2-P138 3口生产井硫氰酸铵浓度峰值出现时间(152、225和42天),计算得到注入水沿3口油井方向上的流速(1.65、1.11和5.95 m/d),进而得到3个方向的平均水相渗透率(0.090、0.0731和0.477μm2)。通过对含水、产液、压力等动态参数和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拟合,得到了该井组4个沉积单元(葡I1、葡I2、葡I3、葡I4)的地层参数场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井间示踪剂测试 简化数学模型 地层参数 剩余油饱和度 硫氰酸铵 正丁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均质及表皮因子的一点法试井资料处理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元生 李相方 +5 位作者 藤赛男 刘晓东 唐敏燕 徐大荣 和向楠 李娜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258-261,共4页
一点法试井资料处理方法中的经验数与储层厚度无关,主要受气体相对密度、探测半径、表皮、黏度、温度、渗透率和压力的影响,对于同一气田而言,储层非均质性和完井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经验数并非常数。文中根据渗流理论与试井方法,提出了基... 一点法试井资料处理方法中的经验数与储层厚度无关,主要受气体相对密度、探测半径、表皮、黏度、温度、渗透率和压力的影响,对于同一气田而言,储层非均质性和完井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经验数并非常数。文中根据渗流理论与试井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稳定试井的一点法资料处理方法。该方法假设气体相对密度、探测半径、储层温度为常数,推导了考虑储层渗透率及表皮因子影响的一点法经验数的公式,该公式中系数C可以看成常数,可通过一次系统试井得到;利用不稳定试井解释的渗透率与表皮因子可确定各井的经验数。对于未实施不稳定试井的新气井,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优选出气井的最优经验数,使得气井无阻流量的方差最小,也可以利用该方法评价一点法的可行性,当气井无阻流量平均误差较小时,一点法可行。普光气田的应用发现,系数C误差较小,并且无阻流量的平均误差比其他方法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一点法 资料处理 经验数 储层非均质性 表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渗流通道模型的地热尾水回灌理论模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志宏 刘桂宏 +1 位作者 谭现锋 张平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8-164,共7页
深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尾水回灌是深层地热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国内地热尾水回灌还处在起步阶段,地热尾水回灌方案优化设计的理论模型尚不成熟。文章结合示踪试验,提出了基于等效渗流通道模型的热储参数反... 深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尾水回灌是深层地热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国内地热尾水回灌还处在起步阶段,地热尾水回灌方案优化设计的理论模型尚不成熟。文章结合示踪试验,提出了基于等效渗流通道模型的热储参数反演与开采井热突破预测的完整理论框架。应用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修正了等效渗流通道中的溶质浓度解析解,并联合移动渐近线法提出了热储参数反演理论模型;推导了等效渗流通道中的对流传热解析模型,可对开采井中的水温变化进行预测。依托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魏庄社区地热对井示踪试验,应用该理论框架进行了示踪试验反演及开采井热突破预测,并对影响开采井热突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回灌 砂岩热储 示踪试验 参数反分析 热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圈湖油田储层潜在裂缝特征及注水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屈乐 孙卫 +2 位作者 刘哲 韩宗元 肖倩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油藏为低孔、低渗、低压油藏,油藏天然裂缝不发育,但部分油井投入注水开发后,初期就出现含水快速上升,甚至早期水淹的现象.运用示踪剂监测、脉冲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等方法分析目前油藏见水特征,认为研究区次生裂缝分...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油藏为低孔、低渗、低压油藏,油藏天然裂缝不发育,但部分油井投入注水开发后,初期就出现含水快速上升,甚至早期水淹的现象.运用示踪剂监测、脉冲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等方法分析目前油藏见水特征,认为研究区次生裂缝分布广泛,裂缝主要为超破压注水与人工压裂形成,且裂缝发育方向受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及油藏构造形态控制.通过实施堵水调剖,控制注水压力,转注主向水淹井,调整井网等措施,可提高注入水波及程度,控制含水上升速度,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圈湖油田 裂缝 示踪剂 脉冲试井 堵水 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明录 姚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9-615,共7页
基于流线方法和数值试井理论,提出了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生产和测试两个阶段的数学模型组成:生产阶段的数学模型为黑油模型;测试阶段的数学模型为流线模型,由测试井发出的每一条流线建立的数学方程联立组成。所... 基于流线方法和数值试井理论,提出了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生产和测试两个阶段的数学模型组成:生产阶段的数学模型为黑油模型;测试阶段的数学模型为流线模型,由测试井发出的每一条流线建立的数学方程联立组成。所有模型都能够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多层合采/合注、生产历史、非均质性、多相流、多井影响、层间干扰等)的影响,并采用流线方法进行求解,确保了求解速度快、稳定性好,为数值试井自动拟合解释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多层油藏典型模型的求解及其模型压力响应特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数值试井 流线 非均质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岭油田长期注水对油层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林光荣 陈付星 +1 位作者 邵创国 张富田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6期33-35,共3页
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资料的分析 ,对油层经长期注水冲刷后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马岭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油层水洗后油层物性明显变差 ,渗透率平均下降了1 2 .96 % ,孔隙度下降了 0 .44% .引起水洗油层变化的主... 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资料的分析 ,对油层经长期注水冲刷后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马岭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油层水洗后油层物性明显变差 ,渗透率平均下降了1 2 .96 % ,孔隙度下降了 0 .44% .引起水洗油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油层含有敏感性矿物 ,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以及外来流体矿化度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水洗油层 孔隙结构 冲刷试验 非均质性 马岭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试井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金友 刘广峰 +1 位作者 何顺利 王少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等因素,对64井次的修正等时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释。结果表明:①中部气田储层为单一介质储层(93.7%),双孔介质不发育;②气藏为复合型气藏(59.4%),均质模型较少;③渗流边界主要有开口或平行边界两种,与沟槽一致性好;④气井酸化压裂效比较理想,89.1%的井无污染;⑤邻井干扰少(7.8%),有一定加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非均质性 缝洞 试井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油藏椭圆不定常渗流近似解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吴柏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9,71,共4页
在考虑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的情况下 ,分析了垂直裂缝井的稳态渗流以及垂直裂缝井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的不定常渗流。得到了椭圆形边水油藏中垂直裂缝井稳态渗流近似产量公式和压力分布公式 ,并举例说明渗透率非均质变异系数对产量的影响 ... 在考虑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的情况下 ,分析了垂直裂缝井的稳态渗流以及垂直裂缝井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的不定常渗流。得到了椭圆形边水油藏中垂直裂缝井稳态渗流近似产量公式和压力分布公式 ,并举例说明渗透率非均质变异系数对产量的影响 :当平均渗透率和其它参数不变时 ,非均质变异系数越小 ,稳态产量越大。在椭圆坐标内建立有限导流及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的控制方程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压力影响半径与无因次时间的关系 ,得到近似压力分布公式以及相应的试井公式。非均质变异系数对典型试井曲线的影响为 :当平均渗透率和其它参数不变时 ,非均质变异系数增大 ,井底压差、压力导数增大 ,说明地层垂直于裂缝方向的渗透率越大越有利于生产。在双对数试井理论图版上 ,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的试井曲线早期斜率分别为 0 .5和 0 .2 5 ,垂直裂缝井的试井导数曲线在后期恒为 0 .5。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油藏 椭圆渗透模型 垂直裂缝井 椭圆不定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回灌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63
18
作者 刘久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地热回灌是一种避免地热废水直接排放引起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的措施,并对维持热储压力,保证地热田的开采技术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回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数十个重要的地热田生产运行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美国、新西兰、冰岛、意大... 地热回灌是一种避免地热废水直接排放引起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的措施,并对维持热储压力,保证地热田的开采技术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回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数十个重要的地热田生产运行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美国、新西兰、冰岛、意大利、法国、日本、罗马尼亚、丹麦、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等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北京、天津的地热回灌也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回灌是地热田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项技术,为了避免因回灌而引起热储冷却,需要进行回灌试验和示踪试验,并在回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回灌 地热废水 热污染 化学污染 热储压力 开采技术 示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试井分析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慧新 刘日武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在明确了试井分析所用的油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从油藏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以及数学模型的解法和试井解释方法4个方面,对非均质油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归纳出了规则的非均质油藏和随机的非均质油藏的概念,并分... 在明确了试井分析所用的油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从油藏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以及数学模型的解法和试井解释方法4个方面,对非均质油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归纳出了规则的非均质油藏和随机的非均质油藏的概念,并分析了非均质油藏试井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结合油田地质资料和油藏开发动态资料进行综合试井资料分析是试井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值试井方法是试井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试井 分类标准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示踪剂资料讨论塔河缝洞性油藏井间连通方式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丽梅 郭平 +1 位作者 刘洁 刘丽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7,共6页
探讨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洞系统的井间连通方式。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间储集层复杂的特点,通过示踪剂曲线特征分析油藏井间连通方式,从峰型、主峰高宽比、主峰拟面积和注水推进速度4个方面评价曲线特征与连通方式之间... 探讨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洞系统的井间连通方式。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间储集层复杂的特点,通过示踪剂曲线特征分析油藏井间连通方式,从峰型、主峰高宽比、主峰拟面积和注水推进速度4个方面评价曲线特征与连通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主要有单一连通型和复合连通型2种连通方式,其中以单一连通型为主,占73.5%。典型井分析说明连通方式与单井所处的地质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示踪剂 井间连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