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aints of REE and trace elements of high-pressure-veins and host rocks in western Tianshan on origin of deep fluids in paleosubduction zones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德志 高俊 戴塔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The western Tianshan high-pressure(HP) metamorphic belt represents the paleosubduction mélange of paleozoic south Tianshan ocean between the Yili-central Tianshan and Tarim plates. High-pressure veins are extensi... The western Tianshan high-pressure(HP) metamorphic belt represents the paleosubduction mélange of paleozoic south Tianshan ocean between the Yili-central Tianshan and Tarim plates. High-pressure veins are extensively developed in this HP belt. Compared with normal mid-ocean ridge basalt(N-MORB), the high-pressure veins and host rocks are enrich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But high-pressure veins show a larger variation than host rocks in total REE abundance. On the trace element spidergram, all the samples are enriched in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show strong positive Pb anomaly relative to N-MORB. The array tendency lines of plots of the HP rocks have apparent slopes on diagram of m(Sr) vs m(Sr)/m(Zr), m(Li) vs m(Li)/m(Y) and (m(Ce)) vs m(Ce)/m(Pb),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nrichment in LRE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relative to N-MORB of the HP-metamorphic rocks from western Tianshan is not attributed to magma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protolith.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such as Nb, Ta, Ti, Zr and Hf, do not show negative anomaly relative to N-MORB, which is dissimilar to that of island arc basalts. Therefore, the enrichment in LRE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of the HP rocks is not attributed to the enrichment of the source of the protolith. The mass ratios of Rb to Ba, Ce to Pb, Nb to U and Ta to U of high-pressure veins and host rocks are intermediate of mid-ocean ridge basalt or oceanic island basalt and continental crust. The fluids in western Tianshan paleosubduction zones are mixtures of two sources, dehydration or devolatilization of host rocks and of subducted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elements trace element fluid in paleosubduction zone high-pressure vein host rock western Tiansh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吴佳 刘晓东 +5 位作者 王凯兴 戴佳文 余驰达 孙立强 朱坤贺 杨建俊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97-2810,共14页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探明的单铀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机制,有利于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实践的开展。本文首次对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脉石矿物——萤石开展了详细... 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探明的单铀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机制,有利于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实践的开展。本文首次对青海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脉石矿物——萤石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研究,以探讨成矿流体特征。研究表明,海德乌拉铀矿床产出有紫黑色、紫色两期热液萤石脉,其中紫黑色萤石与成矿关系更为密切。两期萤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成矿期紫黑色萤石相对富集Sr和Ba,而成矿后紫色萤石相对富集REE以及Co、Ni、Cu、Zn、Ga、Rb、Y、Zr、Nb、Mo、Cs、Pb、Th和U等微量元素。其中,成矿期紫黑色萤石ΣREE变化范围较大(59.98×10^(-6)~118.31×10^(-6)),中值为75.02×10^(-6),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ΣLREE/ΣHREE中值为5.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中值为12.24),具有中度铕负异常(δEu中值为0.56)、铈异常不明显(δCe中值为0.99)和钇正异常(δY值中值为2.21);成矿后紫色萤石ΣREE含量较高(194.12×10^(-6)~207.67×10^(-6)),中值为195.55×10^(-6),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ΣLREE/ΣHREE中值为4.7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_N中值为6.37),具有强烈铕负异常(δEu中值为0.09)、明显的铈正异常(δCe中值为1.33)和钇正异常(δY值中值为1.90)。根据与围岩和沥青铀矿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结果,认为海德乌拉铀矿床中两期萤石形成于不同来源的流体,成矿期萤石反映了其形成于富含F^(-)、Cl^(-)的酸性流体,可能是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且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沉淀成矿;成矿后紫色萤石主要继承了赋矿火山岩围岩的Eu负异常特征,但Ce明显正异常,指示紫色萤石形成于更为氧化的环境,具有更高比例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成矿后流体的氧逸度和pH值与成矿期的流体相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萤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海德乌拉铀矿床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城系沥青来源分析: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3
作者 钟红利 丁海艳 +3 位作者 赵振宇 张凤奇 宋微 王国熙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6-1140,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露头区长城系北大尖组灰白色石英砂岩中发育不连续分布黑色薄层干沥青。为了揭示沥青的来源,本次研究采集了山西永济市凤伯裕长城系露头剖面的4个崔庄组页岩样品和5个北大尖组沥青样品。通过对沥青样品野外露...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露头区长城系北大尖组灰白色石英砂岩中发育不连续分布黑色薄层干沥青。为了揭示沥青的来源,本次研究采集了山西永济市凤伯裕长城系露头剖面的4个崔庄组页岩样品和5个北大尖组沥青样品。通过对沥青样品野外露头和岩石薄片的观察,将其与盆地南缘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几套潜在烃源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沥青样品的微量元素V/(V+Ni)比值0.78~0.86,Sr/Ba比值0.18~0.45,反映了缺氧、半咸水的沉积环境。总稀土元素含量(ΣREE)介于3.36×10^(-6)~651.30×10^(-6),平均值为170.16×10^(-6);轻重稀土元素比值(ΣLREE/ΣHREE)介于2.96~34.90,平均值为9.81,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显著。沥青样品与崔庄组烃源岩的灰色关联系数平均值超过了0.95,二者的微量元素聚类也显示具有同源性;而沥青样品虽然和奥陶系平凉组及下寒武统东坡组烃源岩的稀土元素灰色关联程度也较高,但在微量元素特征上存在差异,因此沥青应该是来自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长城系崔庄组暗色页岩/泥岩。早奥陶世崔庄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大量石油向上运移至北大尖组储层中,并在圈闭中聚集下来;早二叠世崔庄组烃源岩开始生气,部分气态烃类也运聚至北大尖组圈闭中,受强烈的岩浆活动影响,热异常导致长城系古油藏发生高温裂解,重质烃组分残留下来并最终转化为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油源对比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长城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方解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加艳 叶霖 +4 位作者 向震中 刘仕玉 吴涛 黄智龙 沈能平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5,共13页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方解石微量元素可能蕴含丰富的成矿信息。对其野外地质特征、手标本及镜下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成矿早期(Cal-1)和主成矿期方解石(Cal-2)与锂矿化关系密切,而成矿后方解石(Cal-3)形成于锂矿化之后。对不同期次方解石开展LA-ICP-MS原位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稀土配分模式差异明显。总体上,方解石中Si、Na、Mg、Fe、Sr和Mn元素含量较高,含量多>100×10^(–6),表明成矿流体富集这些元素,硅化、黄铁矿化和白云石化与该矿区锂矿化关系密切。其中,Cal-1和Cal-2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两者的成矿流体来源具有一定演化关系和继承性;Cal-3相对Cal-1和Cal-2富集Al、Na、K等元素元素,亏损Fe和Mn元素,与Li成矿期方解石微量元素组成差异较大,暗示成矿后与成矿期方解石的流体来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Cal-1→Cal-2以δEu弱负/正异常为特征,δEu呈逐渐减小趋势,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MREE和HREE富集型;而成矿后方解石Eu负异常特征明显,但稀土配分模式为REE平坦型,表明成矿后流体还原性增加。综上所述,平桥矿区不同期次方解石中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可通过方解石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导本区域锂资源地质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演化 平桥萤石-锂矿床 贵州六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黔桂地区基性岩交代型软玉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冉婷 白峰 +3 位作者 许玲玲 李净净 车延东 杜季明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软玉作为重要的矿物资源,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矿床成因与评估资源潜力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选择贵州罗甸、广西大化和广西巴马地区的基性岩交代型软玉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技术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代... 软玉作为重要的矿物资源,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矿床成因与评估资源潜力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选择贵州罗甸、广西大化和广西巴马地区的基性岩交代型软玉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技术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代表性软玉样品进行了系统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黔桂地区基性岩交代型软玉的主要成分以SiO_(2)、CaO和MgO为主,其平均含量低于透闪石矿物的理论值,而SiO_(2)的整体含量高于超基性岩矿床,呈现出与围岩及后期热液硅供给密切相关的成矿特征。微量元素分析中,U、La、Sm表现出显著的正异常,而Nb则为负异常,缺乏Ba负异常的特征进一步强化了其与其他成因软玉的区别。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具有较高一致性,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轻稀土元素的富集以及Ce和Eu的负异常使其在成因上可与其他软玉类型有效区分。此外,贵州和广西的辉绿岩与峨眉山玄武岩在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上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软玉的δCe、δEu及∑REE值,构建的树状图有效实现了对其的分类与区分。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华南地区软玉的成矿机制及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性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 基性岩交代型矿床 主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窑子草场透闪石玉的谱学特征及产地特征研究
6
作者 于璇 刘继富 杨明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979,共9页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于2014年被发掘调查,出土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价值。为了丰富中国透闪石玉数据库,为以后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寒窑子草场实地采集的38件透闪石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 寒窑子草场玉矿遗址于2014年被发掘调查,出土有陶片、石器和玉料等,具有重要的宝石学和考古价值。为了丰富中国透闪石玉数据库,为以后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寒窑子草场实地采集的38件透闪石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对样品进行测试,其中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可以快速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以及杂质矿物,结果显示样品基质为标准透闪石,杂质矿物有榍石、无定形碳。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样品的主量及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已报道的球粒陨石数据对样品的稀土元素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系列参数,其中∑REE值为0.40~14.28,均值3.46,稀土元素总丰度整体偏低;LREE/HREE值为0.21~17.91,均值2.69,有轻微的富轻稀土现象,REE配分图呈走势较为平缓的“海鸥状”;δEu值为0~3.3,均值0.58,Eu为负异常;Ce无明显异常,寒窑子透闪石玉与其他产地在REE配分模式上有特征性差异。结合西北矿区新疆、青海、甘肃马衔山透闪石玉的微量元素蛛网图可进一步区分,寒窑子透闪石玉U的富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地。最后,利用SPSS软件中的判别分析方法,对西北矿区透闪石玉的微量元素进行投点,结果显示判别正确率均达到100%,交叉正确率分别为99.4%、98.3%,证明寒窑子草场透闪石玉与其他地区透闪石玉区分明显,建立的产地判别模型可用于后续出土玉器的溯源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闪石玉 寒窑子草场 谱学特征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导致的白云石重结晶过程中的原位地球化学记录: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为例
7
作者 刘明铭 鲁子野 +6 位作者 李飞 陈曦 叶宁 黄柏文 李映涛 张歆妍 张哨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其中,SD1自形程度较好,其核部(SD1-1)具有污浊的晶面和亮红色阴极光,边缘(SD1-2)具有明亮的晶面并在阴极光下显示无规则明暗环带;SD2具有波状消光和亮红色阴极光。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显示,从MD到SD1和SD2核部(SD2-1),样品呈现Sr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稀土元素总含量逐渐增加且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逐渐增加的规律。综合上述研究,推测SD2-1是从热液中沉淀的白云石充填物,而SD1与热液导致的MD重结晶改造有关。本研究显示热液导致的重结晶形成的白云石具过渡性质稀土元素构成(介于MD和SD2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识别热液导致的重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寒武统 白云岩 热液重结晶 微量和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安平 梁峰 +4 位作者 罗宪婴 王永生 乔占峰 贺训云 沈安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6,共12页
微量稀土元素在成岩环境重建和成岩流体演化示踪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溶液法是目前该领域较为成熟且常用的测定方法,但存在粉末样品需求量大,导致只能对多个微区成岩组构混合样进行测试;样品化学处理流程复杂、用时长且耗酸量大;测试... 微量稀土元素在成岩环境重建和成岩流体演化示踪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溶液法是目前该领域较为成熟且常用的测定方法,但存在粉末样品需求量大,导致只能对多个微区成岩组构混合样进行测试;样品化学处理流程复杂、用时长且耗酸量大;测试精度有待提高。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了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3项重要成果:①实现溶液法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技术的升级,通过优化化学处理流程,使粉末样品需求量从50 mg降低至10 mg,满足了微组构取样和测试的要求。同时,样品处理时间缩短,耗酸量从10 mL降至2 mL,数据相对误差从5%~10%降至2%~5%。②基于RESOlution激光剥蚀系统、iCAP TQ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QuadLock平台,成功开发了微量稀土元素激光面扫描成像新技术。该技术将检测含量下限从(1~10)×10^(-9)级降至10-9级以下,图像空间分辨率从≥5μm提升到≤1μm,图像扫描和处理时间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0倍。③微量稀土元素激光面扫描成像新技术的开发拓展了应用领域,除用于微区组构成岩环境重建及成岩流体演化示踪研究外,还可用于激光U-Pb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提高测年成功率和精度。此外,该技术还用于研究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矿物阴极发光(CL)特征的耦合关系。微区组构的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的开发为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组构 溶液法 激光面扫描成像 成岩流体示踪 微量稀土元素 碳酸盐矿物 储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石颜色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乙 唐晓源 +2 位作者 王硕 代君瑶 王孟旭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自然产出的萤石颜色丰富,包括紫色、绿色、蓝色、黄色、无色等。萤石颜色可能与杂质元素、晶体缺陷和有机质有关。本文通过搜集有关萤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国内外文献,试图讨论萤石颜色与微量...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自然产出的萤石颜色丰富,包括紫色、绿色、蓝色、黄色、无色等。萤石颜色可能与杂质元素、晶体缺陷和有机质有关。本文通过搜集有关萤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国内外文献,试图讨论萤石颜色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颜色萤石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总量之间没有相关性;②同一颜色萤石不同深浅色调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总量之间也没有相关性。萤石颜色主要与Y、Ce、Sm等几个特定的稀土元素有关,且萤石颜色可能主要受稀土元素种类控制,与稀土元素含量无关。紫色萤石相对富集U、Th、Rb、Nb元素,绿色萤石相对富集Ba元素,蓝色萤石相对富集Zr元素。另外,萤石颜色与温度和矿床成因之间不存在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颜色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巢湖凤凰山栖霞组臭灰岩段黄铁矿结核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健 李洋 +5 位作者 齐啸威 李秀丽 王嘉怡 张鑫迪 冯敏 谢婉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6-2498,共13页
沉积黄铁矿的地球化学是认识重金属汇、矿床金属来源、古海洋化学及环境条件的重要途径。巢湖北郊凤凰山上石炭统黄龙组至下二叠统栖霞组臭灰岩段揭露良好,臭灰岩中黄铁矿结核普遍,集中产出于碳质页岩上2~3 m的沥青质灰岩中,其地球化学... 沉积黄铁矿的地球化学是认识重金属汇、矿床金属来源、古海洋化学及环境条件的重要途径。巢湖北郊凤凰山上石炭统黄龙组至下二叠统栖霞组臭灰岩段揭露良好,臭灰岩中黄铁矿结核普遍,集中产出于碳质页岩上2~3 m的沥青质灰岩中,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不清。为查明黄铁矿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臭灰岩段的沉积环境,推断早二叠世早期古环境演化,厘清碎屑岩段与臭灰岩的关系,从该剖面采集10个黄铁矿结核和灰岩样品,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测试其矿物成分和主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凤凰山下二叠统栖霞组臭灰岩段下部普遍发育的黄铁矿结核呈块状和微晶粒状,与灰岩界线清晰,并未切割或破坏有机质纹层,为成岩孔隙水交代生物而成。臭灰岩中SO_(3)和Fe_(2)O_(3)显著富集,分别与高含量有机质和与下伏碎屑岩段一致的陆源供应有关。与上陆壳相比,臭灰岩中Se、Mo和Cd富集,黄铁矿结核中Cr、Ni、As、Se、Mo、Cd、Sb和Hg富集。碎屑岩-臭灰岩的岩性组合、黄铁矿结核的分布范围及其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臭灰岩和黄铁矿结核沉积于受部分陆源物质影响的稳定大陆边缘缺氧强还原海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黄铁矿结核 栖霞组 臭灰岩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八仙口地区砂岩型铀矿微量元素的特征
11
作者 邓薇 张成勇 叶腾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282-9292,共11页
天山造山带上的伊犁和吐哈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区,吐哈盆地八仙口地区是近年来铀矿勘查的重要地段,铀矿化具有矿带窄、厚度不大、品位较低和钙质含量较高等特点。八仙口地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规律研究薄弱,制约了矿化规模... 天山造山带上的伊犁和吐哈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区,吐哈盆地八仙口地区是近年来铀矿勘查的重要地段,铀矿化具有矿带窄、厚度不大、品位较低和钙质含量较高等特点。八仙口地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规律研究薄弱,制约了矿化规模成因的分析。以氧化流体蚀变空间分带研究为基础,开展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和特征元素在不同蚀变分带的定量迁移富集研究,并通过与伊犁蒙其古尔矿床的对比,揭示八仙口地区氧化流体作用下铀的富集过程与富集规模成因。研究认为,U与Re等变价元素在矿化带内同步富集指示氧化还原是最主要成矿作用;Sc、Co、Ni、Th等不易变价元素和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在氧化带内富集而矿带内亏损与地下水性质有关,高矿化度地下水造成的水解和黏土化,增强了氧化带内碎屑颗粒对溶液中离子的吸附;上新世以来天山快速的隆升造成吐哈盆地极端干旱气候出现,造成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不同蚀变带内再分配。在铀矿化成因分析中可加强对其中变价与不变价元素变化量的表征,在找矿过程中需对氧化带渗入阶段的古气候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元素迁移富集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和成岩作用交互约束页岩油生储品质机理分析--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为例
12
作者 滕建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2,共15页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页岩油富集高产,属于典型的陆相页岩油,目前对页岩纹层间成岩驱动的物质交换和储集特征认识尚不明确。利用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依据亮晶方解石脉切割穿行、物质...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页岩油富集高产,属于典型的陆相页岩油,目前对页岩纹层间成岩驱动的物质交换和储集特征认识尚不明确。利用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依据亮晶方解石脉切割穿行、物质转移现象以及页岩生烃和含油性参数,开展沉积和成岩作用交互约束页岩油生储品质机理分析,阐述页岩纹层间物质转移、亮晶方解石脉生成及页岩油运移方式。微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纹层内Th和U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泥质纹层、亮晶方解石脉、重结晶方解石纹层、泥质纹层与亮晶方解石脉接触面。泥质纹层和亮晶方解石脉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表现为显著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呈明显Dy元素负异常。重结晶方解石纹层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呈Dy元素负异常。亮晶方解石脉中Th、U和稀土元素含量低于泥质纹层,高于重结晶方解石纹层,是区别亮晶方解石脉和重结晶方解石纹层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压实作用和物质组分含量是影响页岩孔隙度的主要因素。核磁共振实验法测定埋深为3300~3600 m的页岩中孔径大于等于30 nm的孔隙明显减少,孔隙度降幅约为1%/hm。受控于生烃增压导致的超压流体保孔作用的影响,陆源矿物总含量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水成碳酸盐矿物承受上覆压力能力强,有利于人工压裂,其晶间孔和溶蚀孔孔径大且储油能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晶方解石脉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岩作用 页岩油 牛庄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聿栋 昂文 +5 位作者 安鹏 李杨林 孔志岗 张长青 李芬 王昱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46,共17页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金沙厂闪锌矿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结合围岩和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厘定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闪锌矿以富集Cd、Ge、Cu、Ga,贫Fe、Mn、In、Co、Ni为特征,这些元素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中,个别元素如Cu、Ge等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低温流体有关。矿床中闪锌矿存在多种颜色的原因可能是Cu、Ge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矿端的围岩明显富集Zn、Pb、As、Cd等元素,而闪锌矿中同样富集这些元素,说明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金属元素。萤石继承了围岩的Eu、Ce负异常,并受到了具有较高Ce负异常的成矿流体影响。萤石较围岩具有较高的Y/Ho比值,说明萤石中的部分Y来源于围岩,从而导致萤石具有较高的Y/Ho值。总体上,该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与MVT矿床基本一致,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和远端夕卡岩型矿床,其成矿温度属于低温范围,结合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金沙厂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厂铅锌矿床 闪锌矿 围岩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连松 徐文礼 +5 位作者 梁西文 刘皓天 周坤 霍飞 周林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5,共14页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发育一套深色泥页岩,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将宏观大地构造背景与微观岩石学特征分析相结合,利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数据,对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物...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发育一套深色泥页岩,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将宏观大地构造背景与微观岩石学特征分析相结合,利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数据,对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自下而上依次沉积灰色介壳灰岩、灰色粉砂质泥岩、深灰色介壳泥岩、灰黑色页岩、灰—深灰色泥岩。(2)研究区东岳庙段泥页岩稀土元素总体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δCe为负异常,Ce_(anom)平均值为-0.015,V/(V+Ni)平均值为0.70,Sr/Cu平均值为2.43,Sr/Ba平均值为0.16,(La/Yb)N平均值为1.32,泥页岩沉积环境为相对贫氧的弱还原环境,整体为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淡水沉积,且沉积速率较快,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3)Zr/Sc-Th/Sc图和La/Sc-Co/Th图显示研究区沉积物母岩为花岗岩;Th/Sc值为0.78、Th/Co值为0.65、Th/Cr值为0.14、La/Sc值为2.14,均接近上地壳的相应元素比值,表明母岩主要为来自上地壳;La,Ce元素校正后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4.5×10^(-6)、70.71×10^(-6),La/Yb,LREE/HREE,(La/Yb)_(N)校正后的平均值分别为11.32,8.13,7.67,δEu校正后的平均值为0.82,表明其与大陆岛弧相近,且La-Th-Sc,Th-Sc-Zr/10和Th-Co-Zr/10等3个三角图显示其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因此,研究区东岳庙段物质来源于北东侧大巴山和东南侧江南古陆(雪峰古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温暖湿润淡水沉积 上地壳花岗岩 大陆岛弧 东岳庙段 自流井组 下侏罗统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岩浆演化与稀土富集机制——来自磷灰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飞 王蝶 +2 位作者 丁志丹 刘俊鹏 田昊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7-560,共14页
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约1319×10^(–6)),具有较高程度的稀土元素找矿前景,然而,对于卓潘碱性岩的岩浆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卓潘岩体中的出露岩性(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对... 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约1319×10^(–6)),具有较高程度的稀土元素找矿前景,然而,对于卓潘碱性岩的岩浆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卓潘岩体中的出露岩性(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对其中主要的富稀土矿物磷灰石进行主、微量测试,深入剖析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旨在探讨岩浆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中磷灰石均为氟磷灰石,F含量分别为2.92%和3.31%;磷灰石稀土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2288×10^(–6)和16503×10^(–6);稀土模式配分图均表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特征。据磷灰石Mn温度计估算结果结合SO_(3)含量的相对高低,正长辉石岩氧逸度相对低于辉石正长岩;磷灰石中高的Ce/Pb和低的Th/U特征,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流体活动性较强,并且前者流体活动性高于后者;磷灰石中的挥发分(F、Cl)含量及其比值特征指示岩浆源区受到大洋俯冲相关的交代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卓潘碱性杂岩体稀土元素的富集过程:(1)18~10 km岩浆房阶段,由于硅酸盐矿物的大量结晶,岩浆房中磷酸盐含量逐渐饱和并结晶生成大量磷灰石,此时岩浆体系具有较高流体活动性和较低的挥发分F,导致正长辉石岩中结晶的磷灰石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低;(2)~10 km岩浆房阶段,由于早期磷灰石的大量结晶,岩浆房中磷酸盐含量降低并生成少量磷灰石,此时岩浆体系具有较低流体活动性和较高的挥发分F,导致辉石正长岩中结晶的磷灰石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因此,卓潘碱性杂岩体中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稀土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主微量元素成分 稀土富集 卓潘碱性杂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沂南金矿床成因:硫化物矿石与围岩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制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东 马明 +3 位作者 蔡文艳 高继雷 张照录 孙祥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13,共18页
沂南金矿床为鲁西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杂岩与新太古界—寒武系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次利用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结果显示,成矿的闪长玢岩负Eu异常不显著,且早矿化... 沂南金矿床为鲁西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杂岩与新太古界—寒武系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次利用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结果显示,成矿的闪长玢岩负Eu异常不显著,且早矿化阶段发育大量磁铁矿,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具有氧化性特征。晚(金)矿化阶段的黄铁矿和黄铜矿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负Eu异常显著,Ce异常不明显,且Hf/Sm、Nb/La值大于1,显示含F-的还原性流体特征。矿石的Y/Ho、Zr/Hf和Nb/Ta值变化较大,且黄铁矿Co/Ni>10,表明成矿流体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矿石与赋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且具有相同范围/趋势的微量元素比值,说明沂南杂岩体和碳酸盐岩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综上,沂南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得到了较好的约束,同时也对区域范围内金矿成因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和黄铜矿 稀土和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来源 沂南金矿 鲁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元素对CuAlMn形状记忆合金晶粒细化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千佳祥 杨院霞 +6 位作者 张江 郝刚领 王幸福 王新福 王伟国 李先雨 许巧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224,共11页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和高阻尼特性,在多种领域有着明确的目标需求,然而,晶粒粗大易导致沿晶断裂,严重弱化了合金的力学性能。为改善合金力学性能,引入了稀土Y元素,采用电弧熔炼吸铸炉制备了Cu-11.36Al-5Mn-xY(x=0~3...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和高阻尼特性,在多种领域有着明确的目标需求,然而,晶粒粗大易导致沿晶断裂,严重弱化了合金的力学性能。为改善合金力学性能,引入了稀土Y元素,采用电弧熔炼吸铸炉制备了Cu-11.36Al-5Mn-xY(x=0~3,质量分数/%,下同)系列铸态合金,又经固溶时效对合金微观组织进行了调控和均质化。采用DSC、XRD、金相和SEM对合金的相变、物相、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硬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元素添加可有效细化CuAlMn合金晶粒,晶粒尺寸从数百微米下降至10μm左右,同时伴随着大量网格状含Y析出相沿晶析出,冷却过程中晶粒形核区的增多和生长受到抑制是晶粒细化的主要因素。合金硬度随Y元素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这与合金中大量含Y硬脆相的析出有关,Y含量越高,析出相体积分数越高,此外,固溶时效态样品硬度高于铸态样品,源于固溶时效态样品析出相在整个基体内的分布和更高的析出相体积分数。合金的压缩强度和拉伸断裂强度在Y元素含量为0.1%~0.4%时得到明显提升,其强化机制可通过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来理解。合金压缩断裂应变在Y元素含量为0.4%时达到最大,断后伸长率在Y元素含量为0.1%时达到最大,其变化趋势与晶粒细化和沉淀析出相的耦合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 稀土Y元素添加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三氧化二铈中14种稀土元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 杨萌 +1 位作者 李鹰 李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在高纯稀土分析中,通常利用C272微型柱分离或TODGA分离基体富集待测元素,但此方法效率低、操作难度大,容易引入外部杂质和洗脱不完全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本文建立了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对高纯三氧化二铈(Ce_(2)O_(... 在高纯稀土分析中,通常利用C272微型柱分离或TODGA分离基体富集待测元素,但此方法效率低、操作难度大,容易引入外部杂质和洗脱不完全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本文建立了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对高纯三氧化二铈(Ce_(2)O_(3))中杂质稀土元素测试方法,利用碰撞模式测定稀土氧化铈中的Y、La、Nd、Sm、Eu、Dy、Ho、Er、Tm、Yb、Lu,质量转移模式测定氧化铈中的Pr、Gd、Tb。测试采用0.1%基体进样,在MS/MS模式下,以笑气(N2O)为反应气,通过O原子和N原子的质量转移反应,可以有效克服高基体对待测元素带来质谱干扰,实现高纯Ce_(2)O_(3)中14种杂质稀土元素准确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试验条件下,14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0.020 mg/kg,加标回收率在81.2%~105.3%之间。该方法仅使用N2O一种反应气,且无需基体分离,可以快速、准确测定高纯稀土氧化物中杂质元素,为高纯稀土杂质元素分析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Ce_(2)O_(3) 杂质稀土元素 测定分析 ICP-MS/MS 反应气N_(2)O 碰撞模式 质量转移模式 质谱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箭猪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闪锌矿微量、稀土元素及氢氧同位素的证据
19
作者 何光武 蔡明海 +4 位作者 胡鹏飞 肖俊杰 甘能俭 朱敏杰 吕堂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 位于广西右江盆地北东侧的丹池成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箭猪坡矿床是其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成矿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由长期开采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和新发现的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通过闪锌矿的微量、稀土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对比研究2类矿体成矿特征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箭猪坡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闪锌矿均相对富集Fe、Cu、Pb、Sn、Sb,亏损Ga、Ge、Co、Ni,与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相似。同时,似层状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12.80×10^(-6)~44.31×10^(-6))高于脉状矿体(ΣREE=3.34×10^(-6)),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Eu亏损。闪锌矿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中,脉状矿体δD=-81.8‰~-69.2‰,δ^(18)O=2.1‰~5.2‰;似层状矿体δD=-109.4‰~-75.2‰,δ^(18)O=-4.0‰~4.0‰,指示2类矿体的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流体。以上特征表明,箭猪坡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脉状矿体和似层状矿体成矿物质(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猪坡矿床 闪锌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氢-氧同位素 矿床成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量:60
20
作者 张学丰 胡文瑄 +2 位作者 张军涛 王小林 谢小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有与海水类似的配分特征,只不过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了;Sr、Ti含量和Sr/Ba比值较高,且Sr和Mn都具典型的埋藏演化特征;碳、氧同位素分布于正常海相范围内,与典型的埋藏白云岩特征类似;在局部发育一些与断裂相关的铁(锰)白云岩和鞍状白云岩,显示明显的Eu正异常,具相对较高的Fe-Mn-Ba-Si(-Zn-Pb)元素含量及Sr/Ba比值。分析结果说明塔中和塔北下奥陶统的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正常或浓缩了的海水,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和/或埋藏环境,局部发育与断裂相关的热液白云岩,而前人强调的大气淡水或混合水作用对白云岩的形成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