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在地生活化:“苏式生活” 旅游消费者行为与体验特征研究
1
作者 郑丽娜 高峰 李庆雷 《旅游研究》 2025年第2期45-59,共15页
随着旅游和生活不断融合,旅游者如何将日常生活意义持续建构在旅游体验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苏州古城为例,以生活型旅游者“苏式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活动日志和深度访谈,解析旅游者在地生活化的消费行为及体验特性。研... 随着旅游和生活不断融合,旅游者如何将日常生活意义持续建构在旅游体验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苏州古城为例,以生活型旅游者“苏式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活动日志和深度访谈,解析旅游者在地生活化的消费行为及体验特性。研究发现:旅游在地生活化是旅游生活化和旅游在地化的辩证统一,是旅游者遵循“日常时间”结构,在目的地“生活空间”进行“在地生活”体验的过程;从旅游休闲到旅居实践,旅游者呈现出“以游览为核心的顺访模式”“以体验为动机的参与模式”“以休闲为目的的日常模式”的消费时空惯常模式;生活型旅游者以“苏式生活”切入,从寻求功能性的舒适到获取情感的补偿,在“游居”的体验互动中实现身份属性和休闲认同的建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在地生活化 消费者行为 旅游体验 苏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旅游休闲街区游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澳门官也街为例
2
作者 刘焕宇 邢亚龙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随着澳门地区经济结构多元化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澳门地区旅游人数更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旅游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游客行为方式有着很大差别。文章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进... 随着澳门地区经济结构多元化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澳门地区旅游人数更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旅游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游客行为方式有着很大差别。文章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了解游客心理进一步对该空间的设计进行优化。文章引入行为注记法,限定澳门地区官也街的热门旅游区域,通过分析时间与游客行为、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来研究内在规律。不同性别的游客行为受时间影响显著,总体来说女性游客多于男性游客。研究提出通过了解游客行为、开发低利用率空间、增设休息区域、高峰疏导游客等策略实现空间设计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休闲街区 环境行为学 行为注记法 澳门地区官也街 游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教旅游区空间配置与游客游览路线选择——基于空间句法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王聪荣 柯苹妍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空间配置与游客游览路线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文教旅游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游客流量分配和可持续规划有重要意义。以集美学村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游客进行调查,归纳游客的行为特征与流动模式,并运用空间句法转译该地区... 空间配置与游客游览路线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文教旅游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游客流量分配和可持续规划有重要意义。以集美学村为例,运用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游客进行调查,归纳游客的行为特征与流动模式,并运用空间句法转译该地区的空间配置数据,进而通过空间配置与景点访问量的相关性来分析文教旅游区的空间因素对游客游览路线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文教旅游区的景点空间布局会影响游客的流动模式;文教旅游区的空间配置对游客游览路线选择、景点访问量有显著的影响;空间句法能够较好地预测游客的空间行为。该研究可为文教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游客流量再分配、旅游空间管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配置 空间句法 游客流动 空间行为 旅游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经龙 朱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141,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为前因变量,以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是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变量;(2)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分别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 地方依恋 游客满意度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疫后旅游景区交通方式选择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肇飞 李微 +1 位作者 叶志昊 温亚 《交通工程》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基于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构建了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某景区旅游者的个人信息、出行基本情况以及出行意向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出其出行行为的特点。并且进一步运用前景理论研究旅游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在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 基于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构建了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某景区旅游者的个人信息、出行基本情况以及出行意向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出其出行行为的特点。并且进一步运用前景理论研究旅游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在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各异质类旅客对不同客运方式的模糊选择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有限理性作用下旅客个体出行决策的模型,得出了各异质类旅客对不同客运方式的出行偏好。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旅客的出行偏好,可分析出高收入和务工旅客更倾向于驾车出行,而学生游客更倾向于乘坐大巴。相关研究的结论对于旅游景区周边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更好地服务和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交通方式选择行为 前景理论 模糊选择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旅游涉入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研究——以大运河安徽段为例
6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对于延续和创新非遗文化价值,提升非遗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了深入探索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机制,将大运河安徽段作为案例地,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涉入对游客价...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对于延续和创新非遗文化价值,提升非遗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了深入探索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机制,将大运河安徽段作为案例地,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涉入对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感知价值在主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3)文化氛围调节了旅游涉入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其中的中介效应也得到调节。研究完善了旅游涉入作用机制的讨论,诠释了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原因,也为非遗旅游目的地管理者采取高质量精准营销与管理措施提供了决策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涉入 价值共创行为 感知价值 文化氛围 非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分时预约策略下的旅游线路优化方法
7
作者 韩艳 韩佳乔 +1 位作者 晋翎钰 赵轩 《交通工程》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服务水平,探讨分时预约策略下游客游览决策行为,分析游客拥挤-调适行为对游线设计的影响及其机理.考虑游客分时预约时段选择下入园时间和游览总时间的变化、可游览景点数等约束,以游客总体拥挤感知最小、... 为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服务水平,探讨分时预约策略下游客游览决策行为,分析游客拥挤-调适行为对游线设计的影响及其机理.考虑游客分时预约时段选择下入园时间和游览总时间的变化、可游览景点数等约束,以游客总体拥挤感知最小、游线总体满意度最大和景点间总体走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分时预约策略下的多目标景区路线优化模型,并以颐和园为例进行实证和线路优度评价.结果表明颐和园上午预约时段(06:00—12:00)与下午预约时段(12:00—19:00)的推荐游线优度值分别为75.09、69.00,均高于颐和园推荐游线,表明优化模型精度较高.研究可为合理制定景区分时预约等客流调控措施、旅游线路优化设计、均衡景区客流的时空分布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游线优化 多目标景区路线优化模型 游客决策行为 分时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旅游者共享住宿消费行为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珂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49-51,104,共4页
针对主/客体特征数据划分效果不佳且关键特征提取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者共享住宿消费行为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据清洗、数据采样以及特征预处理结果,设置消费主体关键数据集。选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设定基于... 针对主/客体特征数据划分效果不佳且关键特征提取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者共享住宿消费行为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据清洗、数据采样以及特征预处理结果,设置消费主体关键数据集。选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设定基于大数据的客体关键特征聚类方法。应用误差平方法,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评价,并引用蚁群算法,构建共享住宿消费行为特征提取流程,融合提取主/客体关键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消费行为特征数据划分效果较高且消费行为特征提取耗时较短,可有效分析消费者偏好,为推动旅游者共享住宿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挖掘 蚁群算法 消费行为分析 旅游业 旅游者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机会谱理论在南京市绿博园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荣晗琳 陈宇 +2 位作者 丁宁 刘英旗 谌梦欣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城市公园面临着游憩环境恶化、活动与游憩空间供给脱节、游憩体验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游憩机会谱理论作为发展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理论,有助于探究环境资源、游憩活动与公园管理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游客游憩体验质量、建立公园可持... 城市公园面临着游憩环境恶化、活动与游憩空间供给脱节、游憩体验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游憩机会谱理论作为发展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理论,有助于探究环境资源、游憩活动与公园管理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游客游憩体验质量、建立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京市绿博园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公园游憩环境和游客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构建绿博园游憩环境指标因子体系,划分游憩机会类型并制定量化标准,构建游憩机会评分模型,构建了绿博园游憩机会谱。最后,根据游憩机会的评分结果对绿博园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机会谱 城市公园 游憩行为 优化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旅游者生态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10
作者 张娇娇 张玉钧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5期317-328,共12页
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而旅游者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参与方。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为例,拓展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旅游者对于生态产品购买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验证了环境关心和目的地依... 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而旅游者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参与方。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为例,拓展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旅游者对于生态产品购买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验证了环境关心和目的地依恋对生态产品购买行为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环境关心正向显著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目的地依恋,但无法直接催生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2)目的地依恋正向显著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购买意愿、购买行为;(3)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目的地依恋均能够正向显著影响生态产品的购买意愿;(4)知觉行为控制和购买意愿均对购买行为有直接的正向显著影响,意愿是能够最大程度预测行为的变量;(5)较高环境关心群体与一般环境关心群体在部分影响路径中分别呈现负向和正向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生态产品 购买行为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大熊猫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大数据的游客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思琦 燕亚飞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04-209,共6页
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游客时空行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使用社交APP、定位装置和在线媒体会产生大量的景观时空大数据,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文中系统地介绍景观大数据的获取来... 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游客时空行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使用社交APP、定位装置和在线媒体会产生大量的景观时空大数据,为游客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文中系统地介绍景观大数据的获取来源和方法,针对景观大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进行概括,主要是以ArcGIS核密度、社会网络、图片内容分析法3种方法为主。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国内外游客时空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基于景观大数据的游客时空行为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为多空间类型、多采集平台、多时空要素同时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大数据 游客时空行为 ArcGIS核密度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 图片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形成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马瑛 贾榕榕 郭荣慧 《林业经济》 2024年第8期84-96,共13页
露营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给露营地环境留下许多消费痕迹,探究露营旅游者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保护露营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VBN)模型相结合,基于对太... 露营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给露营地环境留下许多消费痕迹,探究露营旅游者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保护露营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VBN)模型相结合,基于对太原市及周边露营旅游者的376份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各因素对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态度、个人规范和行为意愿正向影响露营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回归系数分别为0.1161、0.1397和0.2128,说明旅游者正向积极的环境态度和道德观念以及强烈的行为意愿能够促进旅游者实施亲环境行为。(2)行为意愿在环境态度、个人规范对露营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占比分别为39.47%和38.02%,说明环境态度和个人规范可通过行为意愿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旅游者亲环境行为。(3)露营环境质量和露营环境解释对露营者的亲环境行为有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1021和0.1143,说明良好的环境质量和规范的管理措施等外部举措能促使旅游者更积极地实施亲环境行为。文章创新性地将计划行为理论、VBN理论和情境理论相结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构建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探究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丰富了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政策启示: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升旅游者的生态认知和道德责任感;提高露营地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露营旅游者亲环境行为责任感和参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营旅游者 亲环境行为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形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鲁东沿海旅游乡村评价
13
作者 王庆玲 李树壮 刘珊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游客稀少、后续环境管理维护差及同质性严重等多重问题,基于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结合鲁东沿海地区文化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感知、心理感知和行为感知三个方面构建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游客稀少、后续环境管理维护差及同质性严重等多重问题,基于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结合鲁东沿海地区文化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感知、心理感知和行为感知三个方面构建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指标体系,从17个指标层对山东省五个省级以上沿海旅游示范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揭示了各村在环境感知要素、心理感知要素和行为感知要素三个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提升沿海乡村综合环境、关注游客心理感受和注重沿海乡村资源整合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环境行为心理学 鲁东沿海 旅游乡村 POE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M拓展模型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制研究——以保定市古莲花池为例
14
作者 李金竹 侯天莹 陈欣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4-132,共9页
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生背景下,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以古典园林为案例地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故而在规范激活模型(Norm Activation Model,NAM)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价值观的拓展模型,以保... 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生背景下,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以古典园林为案例地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故而在规范激活模型(Norm Activation Model,NAM)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价值观的拓展模型,以保定市古莲花池为案例地,采用实地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责任归属和结果意识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的个人规范;旅游者的个人规范和生态价值观是激发其产生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诱因;个人规范在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与责任归属和结果意识之间起中介作用。从理论层面对NAM进行深化和补充,拓展了整合模型的适用领域和范围,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层面为政府、当地文旅部门以及景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NAM 生态价值观 责任归属 结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农场游客初游与重游行为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生荣 范水生 王灿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6期53-58,共6页
相比较传统的旅游景区,休闲农场的旅游吸引物随着四季的变化特征变换更加明显,因此,研究休闲农场属性对游客初游与重游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对于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选取福建省内7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休闲农场的... 相比较传统的旅游景区,休闲农场的旅游吸引物随着四季的变化特征变换更加明显,因此,研究休闲农场属性对游客初游与重游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对于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选取福建省内7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休闲农场的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应用次数分配表计算各属性之平均评价以及通过因素分析对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加以缩减重要构面,进而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对于初游者而言,农场属性中较为重要的依次为"远离都市"、"农家美食"、"农村风光"和"休闲养生";对于重游者而言,较为重要的属性依次为"远离都市"、"农村风光"、"农家美食"和"户外活动空间";农场各属性的偏好差异性比较显示,重游的游客对大多数属性的满意评价比初游者有明显较高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场 初游与重游 游客行为差异 属性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纪念品研究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闻虹 李俊 李阳 《旅游研究》 2016年第3期28-34,共7页
旅游纪念品是国外旅游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中国却是旅游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国外有关旅游纪念品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旅游纪念品内涵、真实性、消费者行为和开发设计等方面。这些研究虽各有重点,但大都围绕纪念品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和对旅... 旅游纪念品是国外旅游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中国却是旅游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国外有关旅游纪念品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旅游纪念品内涵、真实性、消费者行为和开发设计等方面。这些研究虽各有重点,但大都围绕纪念品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和对旅游者的情感意义这一线索展开。国内学者应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扩展研究视角,在旅游纪念品所承载的情感意义及真实性等领域开展研究。同时,应明确旅游学科在旅游纪念品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有利于旅游纪念品未来的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纪念品 真实性 旅游商品 消费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旅游者”需求和行为特征探析—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珺 郝索 王会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58-64,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旅游者跟团旅游比例不断下降,自由行成为出游的主体形式,新旅游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本文选取旅游者游记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为旅游目的地收集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并应用ROST CM6软件深入分...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旅游者跟团旅游比例不断下降,自由行成为出游的主体形式,新旅游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本文选取旅游者游记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为旅游目的地收集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并应用ROST CM6软件深入分析,得到旅游者关注频次最高的旅游吸引物和服务设施,构建了西安旅游的社会语义网络,从旅游观赏、旅游交往、旅游者消费方面推断出新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并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经营和营销活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旅游者 旅游虚拟社区 需求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时空行为的丽江甘海子旅游服务中心改造规划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侠 马远航 杨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2,共6页
游客行为与旅游空间规划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游客行为是旅游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空间规划的影响结果。空间要素的时空组织是影响游客行为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丽江甘海子旅游服务中心改造规划,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不同... 游客行为与旅游空间规划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游客行为是旅游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空间规划的影响结果。空间要素的时空组织是影响游客行为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丽江甘海子旅游服务中心改造规划,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不同时空领域游客的活动规律和空间需求进行梳理,剖析现状旅游设施空间组织与游客行为需求之间的问题,将游客时空行为需求作为主要利益诉求,重构时空秩序,促进旅游服务中心空间品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行为 空间组织 旅游服务中心改造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客源市场细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丽丽 章家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83-7985,共3页
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旅游者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珠三角居民为主,主要为21~45岁的中青年人阶层,旅游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游客的重游率较高但逗留时间较短。同时,以空间距离特征、社会经... 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旅游者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珠三角居民为主,主要为21~45岁的中青年人阶层,旅游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游客的重游率较高但逗留时间较短。同时,以空间距离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等因素为依据,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重点客源市场细分为:珠三角观光游览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度假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商务型旅游市场、珠三角特种旅游市场,并根据各个市场的特征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者行为特征 客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停车换乘设施选址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学珊 杨忠振 +1 位作者 魏利鹏 周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基于游客选择偏好,构建旅游景区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选址优化模型,进而优化P&R设施选址和景区巡游巴士的巡游线路.模型以改善旅游景区空气污染和降低P&R系统运营成本... 为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基于游客选择偏好,构建旅游景区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设施选址优化模型,进而优化P&R设施选址和景区巡游巴士的巡游线路.模型以改善旅游景区空气污染和降低P&R系统运营成本为目标.利用大连市太阳沟景区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一个双层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于游客选择行为的P&R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停车换乘(P&R) 多目标优化 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