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in-Ciocalteu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总酚含量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子衿 李倩 张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211,共6页
通过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夏枯草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在装有样品的1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Folin-Ciocalteu试剂0.5 mL,20%Na2CO31.7 mL,室温放置60 min后,在波长660 nm或760 nm... 通过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夏枯草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在装有样品的1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Folin-Ciocalteu试剂0.5 mL,20%Na2CO31.7 mL,室温放置60 min后,在波长660 nm或760 nm测定吸光度。多酚质量浓度在0~10.3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在660 nm为Y=94.542X-0.0067,R2=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1.7~105.0%;760 nm为Y=101.13X-0.0191,R2=0.9990,加样回收率为105.1~107.6%。本研究在稳定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实验结果,可为夏枯草多酚的定量分析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Folin-Ciocalteu试剂 分光光度法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总三萜调控ERK、TGF-β1/Smad通路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章圣朋 何勇 +4 位作者 徐涛 黄成 谢加力 邓子煜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总三萜(TTP)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TP(25、50、100 mg·kg-1)组和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大鼠背... 目的研究夏枯草总三萜(TTP)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TP(25、50、100 mg·kg-1)组和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CCl40.1 ml·(100 g)-1,每周2次,连续12周,自造模第5周起开始给药,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每天1次。实验结束后,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放免法测定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制备100 g·L-1肝匀浆,进行丙二醛(MDA)、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RT-PCR法检测α-SMA、Procollagen I、Smad2、Smad3和Smad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TP(25、50、100 mg·kg-1)给药组不仅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ALT、AST、HA、CⅣ、PCⅢ、Hyp水平,改善肝脏病变程度,降低MDA水平,增强SOD以及GSH-Px活性,还可抑制肝组织中α-SMA、Procollagen I、Smad2、Smad3及p-ERK表达,升高Smad7表达。结论夏枯草总三萜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ERK表达,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总三萜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脂质过氧化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总三萜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章圣朋 邓子煜 +3 位作者 黄成 谢加力 何勇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总三萜(TTP)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TP(62.5、125、250 mg/kg)3个剂量组和联苯双酯(200mg/kg)组。各给药组及联苯双酯组预防给药6 d,第6天给药结束后腹腔注射50%CCl4(2 ... 目的研究夏枯草总三萜(TTP)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TP(62.5、125、250 mg/kg)3个剂量组和联苯双酯(200mg/kg)组。各给药组及联苯双酯组预防给药6 d,第6天给药结束后腹腔注射50%CCl4(2 ml/kg)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TTP对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肝组织HE染色;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表达。结果 TTP各剂量组可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降低肝匀浆MDA的水平,升高SOD、GSH-Px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CYP2E1的表达;同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TTP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TTP对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机体脂质过氧化、抑制CYP2E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总三萜 脂质过氧化 急性肝损伤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萍 袁保刚 +1 位作者 尹丹丹 苗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同;总黄酮在叶中含量最高,齐墩果酸在根中含量最高;熊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花中含量最高。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研究认为夏枯草根、茎、叶、花中都分布有药用成分,可全草入药,并且在终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各部位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可在此期间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总黄酮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迷迭香酸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锐 穆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B08期219-225,共7页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具有降压、降糖、消炎抗菌、免疫抑制活性、抑制病毒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它主要含有三萜、甾醇、黄酮、香豆索、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化学成分。本文就...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具有降压、降糖、消炎抗菌、免疫抑制活性、抑制病毒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它主要含有三萜、甾醇、黄酮、香豆索、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化学成分。本文就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两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三萜 黄酮 抗菌 抗肿瘤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总三萜对PDGF-BB干预的肝星状细胞中TGF-β_1/Smad通路调控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圣朋 李俊 +4 位作者 徐涛 何勇 黄成 谢加力 邓子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观察夏枯草总三萜(TTP)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干预的肝星状细胞(HSCT6)中TGF-β1/Smad通路调控以及其抑制HSC增殖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TP(10、30、100、300、1 000μg/mL)及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对PDGF-BB刺激... 目的:观察夏枯草总三萜(TTP)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干预的肝星状细胞(HSCT6)中TGF-β1/Smad通路调控以及其抑制HSC增殖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TP(10、30、100、300、1 000μg/mL)及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对PDGF-BB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中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下游中介分子smad2、smad3、smad7表达。结果:TTP给药组可抑制PDGF诱导的HSC-T6增殖,下调smad2、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结论:TTP对PDGF-BB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总三萜 HSC PDGF-BB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总三萜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作用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圣朋 刘晓平 +1 位作者 沈杰 谢加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夏枯草总三萜(TTP)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TP(10、30、100、300、1000μg/m 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夏枯草总三萜(TTP)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TP(10、30、100、300、1000μg/m 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HSC-T6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下游中介分子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结果:TTP可抑制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增殖,诱导其凋亡,下调HSC-T6中α-SMA、ProcollagenⅠ、Smad2、Smad3的mRNA表达,上调Smad7的mRNA表达。结论:TTP对乙醛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其凋亡,下调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TTP能抑制Smad2、Smad3表达,升高Smad7的表达,从而对TGF-β/Smad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总三萜 肝星状细胞 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