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形态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1
作者 刘丹阳 王伯豪 +6 位作者 李君 马合巴丽·奥腊孜别克 张翰申 朱新萍 杨再磊 贾宏涛 徐万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为了揭示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生长及其根系分泌物的调控作用,本试验利用盆栽,向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0.5%、1%、2%的棉秆炭和磷酸改性棉秆炭,测定了苗期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 为了揭示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生长及其根系分泌物的调控作用,本试验利用盆栽,向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0.5%、1%、2%的棉秆炭和磷酸改性棉秆炭,测定了苗期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甲酸、乙酸和草酸等分泌物的量。结果表明:土壤盐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苗期棉花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在中度和重度盐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添加2%的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处理的棉花总根长分别显著增加了55.92%和43.69%,根系体积分别显著增加了41.73%和55.88%,而0.5%的生物炭处理的棉花总根长降低了25.31%。使用未改性的生物炭主要增加了苗期棉花根系甲酸含量,而磷酸改性生物炭则显著增加了根系中草酸、甲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可溶性总糖与土壤pH和总盐呈显著正相关,棉花根系甲酸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草酸、甲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与棉花根系生长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在中度或重度盐分土壤中施用2%磷酸改性生物炭对提高棉花根系生长和耐盐生理特性方面的效果优于未改性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盐胁迫 总根长 草酸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对酸菜主要化学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耿国亮 鄢景森 +2 位作者 赵小宇 白鹏飞 曹文宇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5期88-90,94,共4页
分别采用生渍、熟渍(自然发酵)和乳酸菌接种发酵的方法制作酸菜,并监测不同发酵时期酸菜中还原糖、总酸以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法相比,乳酸菌接种发酵的酸菜在发酵初期的总酸、还原糖变化较为明显,亚硝酸盐含... 分别采用生渍、熟渍(自然发酵)和乳酸菌接种发酵的方法制作酸菜,并监测不同发酵时期酸菜中还原糖、总酸以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法相比,乳酸菌接种发酵的酸菜在发酵初期的总酸、还原糖变化较为明显,亚硝酸盐含量达峰时间较短,含量也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说明乳酸菌发酵酸菜在产品质量和发酵速度上更具优势。采用3种发酵方法处理白菜30 d后,还原糖、总酸及亚硝酸盐含量较为接近,且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 自然发酵 乳酸菌发酵 还原糖 总酸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民照 覃晓春 +1 位作者 赵晨 张爱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 【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糖量升高,体质量组IV蜗牛足、内脏含糖量都高于相应体质量组I。破厣前蜗牛足内含糖量与破厣后的差异显著(P<0.05),而内脏的差异不显著。休眠蜗牛体内含糖量随休眠天数增加有降低的趋势,除体质量组I蜗牛足内含糖量休眠1 d后(27.62μg/mg)显著高于5 d~15 d外,其他休眠时间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蜗牛取食后,足和内脏含糖量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取食12 h~24 h后增加,然后有所下降。除体质量组IV足外,取食24 h后都显著高于取食12 h和36 h。活动蜗牛体内含糖量随饥饿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饥饿36 h后含糖量均显著低于饥饿12 h。【结论】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与多个因素有关,总糖量变化规律反映了蜗牛破厣的生理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华蜗牛 破厣 总糖含量 体质量 取食 饥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补光处理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梁森苗 戚行江 +3 位作者 俞浙萍 孙鹂 谢剑材 张淑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68,共6页
以25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设置激光补灯光,即红蓝光质比分别为9∶1和4∶1,于2022年6月8日(转白期)、6月23日(转红期)、7月8日(成熟期)分别每天给供试杨梅植株补光13 h,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 以25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设置激光补灯光,即红蓝光质比分别为9∶1和4∶1,于2022年6月8日(转白期)、6月23日(转红期)、7月8日(成熟期)分别每天给供试杨梅植株补光13 h,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及果实总糖、总酸、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总氨基酸和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转白期补光处理均能促进果实生长,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高于对照(不补光),但葡萄糖含量低于对照(不补光);转红期补光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果实葡萄糖、花色苷、总糖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总酸和苹果酸含量;成熟期补光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性影响,相比对照(不补光),维生素C、总氨基酸、总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均出现下降,但显著提升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和花色苷含量。纵观整个果实发育时期,激光补光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花色苷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逐渐升高,苹果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酸、柠檬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总氨基酸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红蓝比4∶1的激光补光处理在转白期、转红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显著;在成熟期,红蓝比9∶1的激光补光处理下果实的综合品质更好。说明激光补光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光质补光,以有效调控设施栽培杨梅果实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魁杨梅 补光 成熟期 红蓝比 单果质量 总酸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共结晶糖的制备及其特性
5
作者 王智能 杨柳 +3 位作者 杨婷 尚试雄 崔杰 应雄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4期137-143,共7页
该文以蔗糖为底物,制备一种高附加值葛根共结晶糖,并对其主要成分、产品特性、结构变化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葛根共结晶糖主要含97.46%蔗糖、0.84%还原糖、0.77%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占比45.45%)、0.58%蛋白质和0.33%水分;葛根共... 该文以蔗糖为底物,制备一种高附加值葛根共结晶糖,并对其主要成分、产品特性、结构变化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葛根共结晶糖主要含97.46%蔗糖、0.84%还原糖、0.77%总黄酮(其中葛根素占比45.45%)、0.58%蛋白质和0.33%水分;葛根共结晶糖对葛根黄酮包埋率高(85.5%~93.7%),均一性良好,水中溶解时间比相同粒径的白砂糖溶解时间减少约50%;葛根共结晶糖与白砂糖相比,官能团结构强度、特征衍射峰类型和强度均发生显著变化,其由晶体长度在50µm左右的方形晶体无序的堆积而成,晶体之间有较多空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总黄酮 葛根素 共结晶糖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黄腐酸钾对大棚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包日在 孔海民 +4 位作者 李岗 任海英 戚行江 张淑文 张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以18年生盛果期大棚东魁杨梅为材料,设置秋季基施矿物源黄腐酸钾500 g/株处理和对照(清水),测定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性状指标,分析黄腐酸钾对大棚杨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黄腐酸钾处理的春梢长度、叶片长度、10片叶厚和... 以18年生盛果期大棚东魁杨梅为材料,设置秋季基施矿物源黄腐酸钾500 g/株处理和对照(清水),测定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性状指标,分析黄腐酸钾对大棚杨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黄腐酸钾处理的春梢长度、叶片长度、10片叶厚和叶绿素SPAD值分别增加36.16%、13.06%、26.23%和0.77%,春梢长度、叶长、10片叶厚与对照(清水)差异显著;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6.03%、3.73%、5.74%、5.32%、2.11%和6.90%,总酸含量降低9.42%,除总黄酮含量外,其他果实品质指标均差异显著。说明基施黄腐酸钾能有效促进大棚东魁杨梅营养生长,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大棚杨梅 春梢长 叶绿素 单果质量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米的红外快速鉴别与总黄酮、总酚酸、还原糖含量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秀清 纪宝玉 +5 位作者 裴莉昕 何江龙 李盼盼 吴婉阁 陈随清 董诚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200-207,共8页
研究槐米内总成分含量,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槐米样品进行定性研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法、DNS对槐米进行总黄酮、总酚酸、还原糖进行测定。14批槐米的红外图谱的峰型一致,各批次槐米的一维红外光谱都存在表征酚酸类、黄酮类和... 研究槐米内总成分含量,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槐米样品进行定性研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法、DNS对槐米进行总黄酮、总酚酸、还原糖进行测定。14批槐米的红外图谱的峰型一致,各批次槐米的一维红外光谱都存在表征酚酸类、黄酮类和糖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在其二阶导数红外图谱,进一步确认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含量测定发现其富含总黄酮、总多酚、还原糖。槐米富含酚酸、黄酮类、还原糖成分,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结合,可以为不同批次槐米的识别分析提供科学数据,有助于槐米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分析研究。本研究为后期开发利用槐米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控制槐米的药材质量,保证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红外鉴别 总黄酮 总酚酸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用南瓜幼苗根系表型分析及高渗胁迫耐受性评价
8
作者 张棣莛 张梦夏 尚庆茂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为探究砧用南瓜苗期根系形态指标、总糖含量与其耐高渗胁迫的相关性,以及高渗胁迫下髓腔发育情况,以16个砧用南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根系扫描法测定播种后14 d幼苗根系表型参数并提取根系构型,测定根系总糖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 为探究砧用南瓜苗期根系形态指标、总糖含量与其耐高渗胁迫的相关性,以及高渗胁迫下髓腔发育情况,以16个砧用南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根系扫描法测定播种后14 d幼苗根系表型参数并提取根系构型,测定根系总糖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筛选根系性状差异较大品种并测定其高渗胁迫下茎叶及根系生长指标、总糖含量和髓腔发育情况,综合评价砧用南瓜幼苗对高渗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6个品种幼苗根系表型参数经PCA降维后显示黑籽南瓜和嘉藤青木具有较大差异,黑籽南瓜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分叉数等9个根系表型指标及根系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嘉藤青木;经高渗胁迫处理后,黑籽南瓜茎叶及根系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嘉藤青木,且根系总糖含量在持续高渗胁迫处理15 d后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下胚轴髓腔发育也对高渗胁迫较不敏感。根系主要形态指标和总糖含量可作为筛选耐高渗胁迫砧木的重要参考指标;黑籽南瓜综合评价最高,对高渗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是能适应一定高渗胁迫环境的优良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砧木 高渗胁迫 根系 总糖含量 髓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还原糖对红葡萄酒总酚含量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李旭辉 赫润天 +3 位作者 张溥天 廖祖宋 张军翔 宋育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并检测葡萄酒的总酚含量。结果显示,适当升温有助于增加总酚含量,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导致其含量下降。还原糖通过影响发酵温度和酒精生成等因素间接影响总酚含量。以小规格试验数据为基础,大规格试验数据为验证,基于决策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算法构建总酚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模型表现最佳,R^(2)为0.88,RMSE为60.13,其对大规格发酵总酚预测误差为17.8%。本研究为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总酚含量的预测和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酒 温度 还原糖 总酚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露酒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晨 田育红 +4 位作者 马清蓉 许迎子 高晓娟 彭福东 李素琴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109-112,116,共5页
为实现露酒理化指标的快速检测,结合露酒检测的实际需要和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露酒酒精度和总糖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筛选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数范围,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使用内部交... 为实现露酒理化指标的快速检测,结合露酒检测的实际需要和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露酒酒精度和总糖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筛选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数范围,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使用内部交叉验证得到最优模型,酒精度和总糖指标模型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984和0.9934,预测模型线性良好,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258和2.24,预测误差较小。使用盲样对露酒各指标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酒精度和总糖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6%和2.01%,符合生产检测的需求,可运用于露酒的日常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酒 近红外光谱技术 酒精度 总糖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芦笋品种间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周年变化测定
11
作者 张旭娟 周历萍 +4 位作者 俞可欣 柴伟国 潘念 傅潇霞 施建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8-2246,共9页
通过对6个绿芦笋品种在整个采收期内的生长速度、产量及不同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我国南方设施栽培模式下绿芦笋产量和主要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周年变化情况,为鉴选适宜南方种植的芦笋品种提... 通过对6个绿芦笋品种在整个采收期内的生长速度、产量及不同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我国南方设施栽培模式下绿芦笋产量和主要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周年变化情况,为鉴选适宜南方种植的芦笋品种提供依据。经研究,在收获季节,JH152的生长速度略快于其他品种,且该品种的单株年产量(3 220.80 g)、商品笋率(92.67%)和优质笋率(52.73%)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但其嫩茎上部总黄酮和维生素C(V_(C))的年平均含量较低,这可能与其生长快、产量高有关。格兰德虽单株年产量较低(2 294.51 g),但其嫩茎的总黄酮和V_(C)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总黄酮542.9 mg·kg^(-1)、V_(C) 596.8 mg·kg^(-1))。在营养品质的周年表现方面,6个绿芦笋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总黄酮、V_(C)和可溶性糖)因不同收获季节及嫩茎不同部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相对于品种和产量而言,不同收获季节和管理方式对芦笋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芦笋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同时也为育种家提供了培育优质、特质芦笋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芦笋 总黄酮 维生素C 可溶性糖 产量 周年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台黄金菊植物生长特性与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陈静谊 张志辉 +1 位作者 冯逸燊 邵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144-147,150,共5页
[目的]以广东肇庆特色药食类植物河台黄金菊为材料,探究叶及花序的生长特性和营养成分变化。[方法]实地测量黄金菊叶和花器官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相应的比色法探究花器官各发育阶段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河台黄金菊从幼叶发育... [目的]以广东肇庆特色药食类植物河台黄金菊为材料,探究叶及花序的生长特性和营养成分变化。[方法]实地测量黄金菊叶和花器官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相应的比色法探究花器官各发育阶段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河台黄金菊从幼叶发育至成熟叶约168 d,叶发育过程形态变化较大,成熟叶卵形,羽状浅裂或深裂,叶缘圆锯齿状有缺刻;花器官生长周期约为55 d,初花期到盛花期持续20 d左右,舌状花群和管状花群完整发达;花直径可达4.67~4.89 cm。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则持续增加,两者在31~40 d的发育阶段含量均维持较高的水平,结合河台黄金菊叶及花序的生长特性,建议该品种菊花的适宜采摘期在初花期和盛花初期(31~40 d)。[结论]该研究为广东省高要区特色农业(南药)科技园区优势品种的栽培规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台黄金菊 生长特性 总黄酮 可溶性糖 广东肇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皮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
13
作者 黄欢 王倡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105-108,112,共5页
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与盆钵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橘皮与柚皮浸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及橘皮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橘皮浸提液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病原菌表现出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提取液浓度成正比。在PDA... 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与盆钵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橘皮与柚皮浸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及橘皮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橘皮浸提液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病原菌表现出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提取液浓度成正比。在PDA上接种病原菌后的第2天与第6天,对照的菌落直径分别为全浓度橘皮浸提液处理的1.58与1.54倍。橘皮的总黄酮含量是柚皮的1.14倍;此外,土壤强还原灭菌时添加0.25%橘皮可有效降低黄瓜苗期枯萎病,接种病原菌条件下,添加橘皮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增加了15.49%,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是对照的1.12倍。表明利用橘皮防治黄瓜苗期枯萎病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柚皮 黄瓜 尖孢镰刀菌 黄酮 总酚 生物量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滴定法测总糖含量时检测标准的统一性研究
14
作者 余精中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0期69-72,76,共5页
现行的食品检测标准中,用直接滴定法(通常称斐林试剂法)测定食品中总糖含量时,不同食品指定的检测方法标准各不相同,不同标准中滴定用的斐林试剂配方也不尽相同;这些形式各样的检验标准,虽然看起来颇为复杂,实则检测基本原理一样,实验... 现行的食品检测标准中,用直接滴定法(通常称斐林试剂法)测定食品中总糖含量时,不同食品指定的检测方法标准各不相同,不同标准中滴定用的斐林试剂配方也不尽相同;这些形式各样的检验标准,虽然看起来颇为复杂,实则检测基本原理一样,实验步骤也大同小异。鉴于此,本文试图研究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各类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测定各类食品中的总糖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除含量偏低样品外,相对偏差<1%),为统一直接滴定法测总糖含量的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滴定法 总糖 食品检测 方法标准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含量检测研究
15
作者 程航帆 陈宁宁 +4 位作者 周新星 周洁宁 韩愈 陆伟 贾福怀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168-170,183,共4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探索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定量模型,实现对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的含量检测,代替耗时的国标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发酵天数的50份陈皮酵素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GB 12456及GB 5009中...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探索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定量模型,实现对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的含量检测,代替耗时的国标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发酵天数的50份陈皮酵素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GB 12456及GB 5009中方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总酸和还原糖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 1st)、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及诺里斯导数滤波(Norris derivative filtering,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研究表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陈皮酵素总酸、还原糖含量快速测定,为陈皮酵素中总酸和还原糖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能够对陈皮酵素发酵过程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总酸 还原糖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总糖和氨基酸变化与滋味的形成 被引量:33
16
作者 索化夷 赵欣 +5 位作者 骞宇 陈娟 李键 张玉 王远微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0-104,共5页
通过采集传统发酵过程中的永川豆豉样本,对其总糖、还原糖、糖化酶活性、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成品豆豉游离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3.98%,鲜味风味突出。豆豉中甜味氨基酸和还原糖共同构成了其... 通过采集传统发酵过程中的永川豆豉样本,对其总糖、还原糖、糖化酶活性、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成品豆豉游离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3.98%,鲜味风味突出。豆豉中甜味氨基酸和还原糖共同构成了其回甜的滋味特点。豆豉中短链脂肪酸和乳酸使其呈现一定的酸味,酚类物质和苦味氨基酸呈现一定的苦味。这些最终决定了永川毛霉型豆豉的特有的咸鲜回甘风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川豆豉 总糖 氨基酸 滋味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36
17
作者 郭玲玲 周林燕 +3 位作者 毕金峰 邓放明 易建勇 陈芹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51,共8页
以香菇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分析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对香菇片色泽L、复水性、硬度、氨... 以香菇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分析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对香菇片色泽L、复水性、硬度、氨基酸及总糖含量的影响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指标的影响,并建立各指标的二次回归方程,确定中短波红外干燥香菇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是影响香菇干燥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香菇色泽L、复水比、硬度、氨基酸及总糖含量下降;其次是切片厚度,随着切片厚度增加香菇色泽L、复水比、总糖含量减少,而氨基酸含量先增后减。干燥香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5℃、切片厚度4.5 mm、辐照距离120 mm。在此条件下得到香菇色泽L为58.56、复水比为5.32、硬度为495.63 g、氨基酸含量为818.12 mg/100 g、总糖含量为281.37 mg/g,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红外干燥 响应面法 氨基酸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莹 李元实 +2 位作者 赵铭钦 孙国伟 韩富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9,254,共5页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密度:留叶数二因子对烤烟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留叶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烤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密度:留叶数二因子对烤烟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留叶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烤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总糖、还原糖的含量表现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在同一密度条件下,留叶数对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为18片/株〉20片/株〉22片/株;而淀粉含量的变化与总糖、还原糖相反,分别与种植密度成反比、与留叶数成正比;(3)不同处理相比较,密度16500株/hm^2,留叶数22片/株的烟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适宜,有利于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其次为密度16500株/hm^2,留叶数20片/株的处理,密度13500株/hm^2和19500株/hm^2的处理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密度 留叶数 水溶性总糖 还原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烤烟总糖含量的区域特征及其对评吸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宋朝鹏 张勇刚 +3 位作者 许自成 李常军 张卫建 宫长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6-510,共5页
以河南烤烟主产区2005~2007年B2F、C3F和X2F三个等级烤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本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南总糖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对总糖与评吸质量进行了简单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主产烟区烤烟总糖含量范... 以河南烤烟主产区2005~2007年B2F、C3F和X2F三个等级烤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本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南总糖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对总糖与评吸质量进行了简单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主产烟区烤烟总糖含量范围为13.8%~37.7%,均值为26.92%;在区域差异方面,烤烟总糖含量由西部高值区域向北部和东南部降低。烟叶不同总糖含量对评吸质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烟叶总糖含量为23.58%时,评吸总分最高。在河南烟叶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品种、农艺措施和烘烤工艺等方面的调控,将总糖含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总糖 区域差异 评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安传 胡巍耀 +3 位作者 王超 段焰青 杨海华 李玲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为了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可行性,利用采集到的烟丝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测定烟丝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数据与其相应的光谱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直接用于预测烟丝总糖... 为了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可行性,利用采集到的烟丝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测定烟丝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数据与其相应的光谱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直接用于预测烟丝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和氯含量的NIRS分析模型,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2%,2.37%,1.82%,2.22%,3.68%和3.30%,变异系数均小于3.5%。该模型预测准确性和重现性较高,简便、快速,适用于批量烟丝检测,尤其是无需研磨烟粉,进一步减少了粉尘的污染,可以直接用于卷烟产品叶组配方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烟丝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总糖 还原糖 总氮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