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柏叶总黄酮在功能性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永光 赵莹 +1 位作者 张建平 周永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295-10296,共2页
[目的]研究侧柏叶总黄酮在功能性洗发香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侧柏叶总黄酮提取液为疗效剂,以去屑防脱功能性香波为研究对象,对侧柏叶功能性洗发香波的制备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去屑防脱发功能性洗发香波的工艺及配方。并且对... [目的]研究侧柏叶总黄酮在功能性洗发香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侧柏叶总黄酮提取液为疗效剂,以去屑防脱功能性香波为研究对象,对侧柏叶功能性洗发香波的制备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去屑防脱发功能性洗发香波的工艺及配方。并且对该功能性洗发香波的稳定性、发泡性、pH值、黏度及调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功能性洗发香波中,侧柏叶总黄酮的浓度以1.28 mg/ml为宜。[结论]该功能性洗发香波综合性能良好,且制作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黄酮类化合物 洗发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莹 张建平 +1 位作者 赵永光 周永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03-9104,共2页
[目的]探讨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溶剂在不同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下对侧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浸提方案是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70℃、液料比8∶1;浸提温度对提取侧柏叶... [目的]探讨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溶剂在不同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下对侧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浸提方案是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70℃、液料比8∶1;浸提温度对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影响较大,其次为浸提时间,而液料比的影响较小;甲醇作提取剂的效果最佳。按最优提取工艺得总黄酮产率为8.450%。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叶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结论]该研究提出了侧柏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总黄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黄酮雪花膏配方研制及美白功效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会芝 赵莹 +2 位作者 张建平 梁力曼 赵永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262-10263,共2页
[目的]研究侧柏叶黄酮雪花膏的理想配方并测试该功能性雪花膏的美白效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等性能。[方法]采用侧柏叶总黄酮提取液为疗效剂,以功能性雪花膏为研究对象,对侧柏黄酮功能性雪花膏的制备工艺、配方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侧柏叶黄酮雪花膏的理想配方并测试该功能性雪花膏的美白效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等性能。[方法]采用侧柏叶总黄酮提取液为疗效剂,以功能性雪花膏为研究对象,对侧柏黄酮功能性雪花膏的制备工艺、配方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功能性雪花膏,当0.024mg/ml侧柏叶总黄酮用量为10.0ml时,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较好。[结论]侧柏叶总黄酮功能性雪花膏符合国家标准,综合性能较好,生产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 黄酮 美白雪花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中黄酮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 刘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42-4344,共3页
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中提取黄酮,分1.0、2.0 g/kg两个剂量组给小鼠灌胃,30 d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BUN)、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侧柏叶黄酮处理组小鼠力... 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中提取黄酮,分1.0、2.0 g/kg两个剂量组给小鼠灌胃,30 d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BUN)、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侧柏叶黄酮处理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极显著延长,且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极显著;侧柏叶黄酮高、低剂量组BUN、MDA含量显著下降,SOD含量极显著升高,但高、低剂量组间各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 黄酮 提取 小鼠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公衍玲 黄山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6期4-6,共3页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酶解温度45℃,介质pH3.5,酶用量0.3%,酶解时间2.0h,总黄酮得率可达1.026%。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总黄酮 侧柏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微微 刘兴华 +2 位作者 郝小惠 陈永根 金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g、水相体积33 mL,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类球形且分布均匀,包封率为79.62%,粒径为218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3,Zeta电位为-25.6 mV,体外透皮吸收明显优于侧柏叶总黄酮水溶液,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R^(2)=0.9892)。该配方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特性的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总黄酮 固体脂质纳米粒 响应面优化法 体外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