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条件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黄酮合成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春斌 王关林 +2 位作者 岳玉莲 姜波 方宏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对12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幼叶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银杏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梅核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32%,大白果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低,为0.84%;梅核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高,达1.26%,岭南品种幼叶愈伤组织... 对12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幼叶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银杏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梅核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32%,大白果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低,为0.84%;梅核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高,达1.26%,岭南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低,为0.22%.选取生长旺盛、银杏黄酮含量高的愈伤组织在B5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银杏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多种条件对银杏细胞生长和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mL培养瓶中装有50mL培养液,接种量为鲜质量30~40g/L,对培养细胞给予3000~4000lx的光照、以蔗糖为碳源最有利于黄酮的合成,以葡萄糖为碳源则最有利于细胞生长.HPLC检测结果显示,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中银杏黄酮含量可达细胞干质量的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细胞悬浮培养 银杏黄酮 愈伤组织 含量测定 组织培养 合成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季节及生长年限银杏叶总萜内酯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先荣 周正华 +3 位作者 杜安全 夏重道 王德群 刘守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采用 HPLC法测定银杏叶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 A、B、C的含量 ,并测出不同生长季节及生长年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总萜内酯含量在 8月份最高 ;幼树叶的含量明显高于老树 ,并伴随树龄的增长 。
关键词 银杏叶 总萜内酯 HPLC 生长季节 生长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芦丁二元络合物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敏 曹庸 +3 位作者 唐纯翼 彭密军 龚竹琼 李贵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以芦丁为标样,建立了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nm,方法检出限为1.27×10-9 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以芦丁为标样,建立了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激发波长λex=436 nm,发射波长λem=483nm,方法检出限为1.27×10-9 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 mol·L-1之间,回收率为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为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总黄酮 银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黄酮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介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梅霞 陈双林 +1 位作者 闫淑珍 霍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从银杏 (GinkgobilobaL .)叶片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内生真菌EG4 ,经形态分类学研究鉴定为刺盘孢Colletotrichumsp .用TLC分析培养液发现该菌可产生黄酮类化合物 .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对其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蔗糖... 从银杏 (GinkgobilobaL .)叶片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内生真菌EG4 ,经形态分类学研究鉴定为刺盘孢Colletotrichumsp .用TLC分析培养液发现该菌可产生黄酮类化合物 .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对其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蔗糖和葡萄糖、NH+ 4,能够明显促进其生长 ;乳糖、NO- 2 能够明显促进其酮类物质的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真菌 黄酮类化合物 分离 鉴定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敏 陆兆新 +2 位作者 吕凤霞 别小妹 蒋永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本文研究了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研究了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酶解能力,当... 本文研究了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研究了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酶解能力,当酶浓度为100U/ml,酶解时间为116min,温度为40℃,pH4.5时,总黄酮得率达到2.63%,相对单一醇提法得率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酶解 提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的水浸提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胡敏 张艳红 +1 位作者 胡艳 张声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4,共4页
研究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方法,探讨了影响黄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每次4h。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 研究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方法,探讨了影响黄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每次4h。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采用HPLC法监控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苷 提取工艺 成本 水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聚戊烯醇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成章 沈兆邦 +1 位作者 刘妤婵 高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用不同剂量银杏叶聚戊烯醇(GP)给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灌胃,用碳粒廓清法分析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180荷瘤小鼠的凋亡细胞比率(APO)、S期细胞比率(SPF)和增殖指数(PI)的变化,分析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的影... 用不同剂量银杏叶聚戊烯醇(GP)给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灌胃,用碳粒廓清法分析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180荷瘤小鼠的凋亡细胞比率(APO)、S期细胞比率(SPF)和增殖指数(PI)的变化,分析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20mg/kg的GP能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碳粒的清除作用高于环磷酰胺(CTX);高剂量组(40mg/kg)GP与对照组比较,能增加肝癌(Heps)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艾氏腹水癌(EC)荷瘤小鼠脾指数。5mg/kgGP对S180荷瘤小鼠细胞的APO为6.3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其它给药组,使S180荷瘤小鼠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的研究开发概况 被引量:41
8
作者 史清文 刘素云 +3 位作者 张文素 卫恒巧 蔡明来 顾吉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对银杏叶的化学、药理、临床和制剂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银杏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银杏枝叶中黄酮苷含量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佳佳 李子骐 +1 位作者 华辉 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用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了银杏枝叶不同季节黄酮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量稳定性好,精度高,标准差为0.06,黄酮苷测定回收率为98.3%~101.1%,测定结果不受脂溶性杂质的干扰;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 用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了银杏枝叶不同季节黄酮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量稳定性好,精度高,标准差为0.06,黄酮苷测定回收率为98.3%~101.1%,测定结果不受脂溶性杂质的干扰;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8月黄酮苷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枝叶 黄酮苷 硼酸-柠檬酸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短程蒸馏分离银杏叶聚戊烯醇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成章 王婉苓 +3 位作者 叶建中 郑光耀 周昊 陈西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27,共5页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水温度6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16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200r/min,蒸馏真空度0.5~1.0Pa;Ⅱ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循环水温度8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28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300r/min,蒸馏真空0.1~0.5Pa。结果表明:溶剂中聚戊烯醇为55.6%,银杏叶聚戊烯醇(GP)回收率为98.5%,馏余物中聚戊烯醇的含量由不皂化物中的46.2%提高到83.7%,而且无溶剂残留,是工业化制备高纯度聚戊烯醇理想的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 不皂化物 分子短程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银杏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凡骏 陈松波 +3 位作者 曾里 林龙辉 叶剑明 兰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是银杏黄酮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本文建立一种UV法的改进方法,并对其进行准确性、重现性、线性关系、添加回收率的研究。与未经改进的UV法相比,改进UV法具有检测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线性关系较好的特点,能满足科研... 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是银杏黄酮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本文建立一种UV法的改进方法,并对其进行准确性、重现性、线性关系、添加回收率的研究。与未经改进的UV法相比,改进UV法具有检测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线性关系较好的特点,能满足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检测方法 银杏叶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雄银杏叶中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誌青 吴惠勤 +5 位作者 张桂英 黄芳 谢培山 颜玉贞 陈泽明 丘隆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广东省南雄市不同采收时间 ,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含量 ;采用Kro masilC18 柱、甲醇 -水 -四氢呋喃流动相、流速1mL/min、差示折光检测器、柱温35℃、外标法定量 ,样品用聚酰胺柱纯化 ,获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 ... 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广东省南雄市不同采收时间 ,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含量 ;采用Kro masilC18 柱、甲醇 -水 -四氢呋喃流动相、流速1mL/min、差示折光检测器、柱温35℃、外标法定量 ,样品用聚酰胺柱纯化 ,获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 ;结果表明银杏内酯含量随树龄不同 ,采收时间不同而不同 ,南雄银杏叶内酯平均含量为0.23 %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测定 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萃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提取银杏黄酮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周谨 闫小燕 +3 位作者 贺高红 金美芳 张卫 虞星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2-44,47,共4页
利用微波效应 ,以水为溶剂来提取银杏黄酮 ,对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溶剂用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做了一些研究 ,获得较好的效果 ,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微波功率 :中档 ;作用时间 :30min ;固液比为 1∶30 ;水浴时间 :1h 。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苷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保同 徐永霞 +2 位作者 李娟 刘泽学 韩春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0,共4页
研究了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并对乙醇提取法、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法4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法工艺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为... 研究了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并对乙醇提取法、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法4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提取法工艺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为5%(与银杏叶的质量比),酶解时间为1 h,酶解温度为50℃,累计微波时间为2 min,乙醇质量分数为70%,液料比为30∶1,此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3.96%,是乙醇提取法提取率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纤维素酶 微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及其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成章 沈兆邦 +1 位作者 郁青 谭卫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7-58,共2页
The samples of \%Ginkgo biloba \%L. leaves of 30 years old tree were collected from April to November in Nanjing and were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ether (60~90℃), purified with silical gel and analysed by HPLC. The ... The samples of \%Ginkgo biloba \%L. leaves of 30 years old tree were collected from April to November in Nanjing and were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ether (60~90℃), purified with silical gel and analys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polyprenols in \%Ginkgo biloba \%leaves grew up month by month, while the yellow leaves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about 1.1% in fall. The main polyprenol was C\-\{85\}, about 38% content and the next was C\-\{90\}, about 32%. On the other hand, by analysing the leaves of young tree of 3~5 years old in P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ollected in fall, the main was polyprenol of C\-\{90\}about 34%~35%, the second was polyprenol of C\-\{85\}about 24%~25%, compared with the leaves of old tree 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otal content of polyprenols in the leaves of young tree was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含量 HPLC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陈志武 方明 马传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在小鼠扭体模型上,皮下注射银杏叶总黄酮20~80mg·kg-1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数,并且呈量效依赖关系;在小鼠热板模型上,皮下注射和侧脑室注射银杏叶总黄酮均可显著延长小鼠舔足潜伏...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在小鼠扭体模型上,皮下注射银杏叶总黄酮20~80mg·kg-1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数,并且呈量效依赖关系;在小鼠热板模型上,皮下注射和侧脑室注射银杏叶总黄酮均可显著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皮下注射银杏叶总黄酮的ED50值为29.7mg·kg-1。结果表明,银杏叶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有中枢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 药理学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酮银杏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庆云 樊明涛 师俊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从健康银杏植株中分离到126株内生菌,并通过HPLC-UV检测方法筛选到8株内生菌产黄酮类物质。用察氏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初步... 从健康银杏植株中分离到126株内生菌,并通过HPLC-UV检测方法筛选到8株内生菌产黄酮类物质。用察氏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结果分别属于匐柄霉、丛梗孢属、交链孢属、镰孢霉属、赤霉属、蜜孢霉、放线菌属和暗梗单孢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生菌 黄酮类物质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和生长季节对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汪海峰 鞠兴荣 +2 位作者 何广斌 靳晓秋 陈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长季节的实生银杏苗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同一立地条件下,随生长期不同,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差异较大;高海拔区独特的生态条件促进银杏叶中...  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长季节的实生银杏苗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同一立地条件下,随生长期不同,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差异较大;高海拔区独特的生态条件促进银杏叶中黄酮苷的积累;对不同海拔带选择最佳采叶期,可以提高银杏叶的药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生长季节 银杏叶 黄酮苷 植物药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短程蒸馏和重结晶分离银杏叶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成章 叶建中 +2 位作者 郑光耀 张志杰 沈兆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银杏叶为原料,制备其石油醚提取软膏,通过皂化、萃取和冷冻,除去脂肪酸及其酯、蜡质等杂质,分离甾醇类集分。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和溶剂重结晶纯化甾醇类化合物,银杏叶甾醇收率为0.03%~0.08%。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银杏叶甾醇结晶... 以银杏叶为原料,制备其石油醚提取软膏,通过皂化、萃取和冷冻,除去脂肪酸及其酯、蜡质等杂质,分离甾醇类集分。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和溶剂重结晶纯化甾醇类化合物,银杏叶甾醇收率为0.03%~0.08%。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银杏叶甾醇结晶物的化学组成,共分离出17种化合物,其中8种是甾醇类化合物,占所有峰面积的97.633%,依次为β-谷甾醇(67.984%)、8-烯-3β-麦角甾醇(10.624%)、3β-豆甾烷醇(10.065%)、5,24-二烯-3β-豆甾醇(5.255%)、4,22-二烯-3β-豆甾醇(1.926%)、5,8,22E-三烯-3β-麦角甾醇(0.618%)、岩藻甾醇(0.595%)、α-谷甾醇(0.566%);酮类化合物占1.066%,分别为17,19-二乙酰氧基-4,4-二甲基-13α-雄-5,7-二烯-3-烷酮(0.336%)和17α-乙酰氧基孕烯醇酮(0.730%)。除β-谷甾醇外,其它银杏叶甾醇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甾醇 分子蒸馏 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和内质网应激的调节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永强 刘辉 +2 位作者 韩培立 周朝元 崔勤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究银杏总黄酮(TFG)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大鼠心肌重塑和内质网应激(ERS)的调节作用。方法:左冠状动脉结扎法构建IHF大鼠模型,造模前给予TFG 25 mg/kg、100 mg/kg灌胃处理,连续7 d,1次/d,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究银杏总黄酮(TFG)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大鼠心肌重塑和内质网应激(ERS)的调节作用。方法:左冠状动脉结扎法构建IHF大鼠模型,造模前给予TFG 25 mg/kg、100 mg/kg灌胃处理,连续7 d,1次/d,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美托洛尔组[美托洛尔片12 mg/(kg·d)];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损伤,q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含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壁厚度(LVWT)、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Western blot检测ERS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IHF model组相比,给予TFG处理后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细胞间隙明显减少,LVWT、LVWF、FS、GADD34、Bip及p62表达明显升高,LVESV、LVEDV、Caspase-3、CHOP、cleaved Caspase-12、Beclin1、LC3Ⅱ/LC3Ⅰ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改善效果与阴性对照组相近,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银杏总黄酮可有效抑制IHF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心肌重塑,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重塑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