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头菌-黄芪渣菌质总皂苷的优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朝冉 时馨 +4 位作者 吴雨龙 江海涛 李盛杰 霍光明 华春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2-108,共7页
试验研究经双向固体发酵的猴头菌-黄芪渣菌质总皂苷(HAMTS)的优化提取方案,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采用香草醛法测定发酵前后黄芪渣与HAMTS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响应面法结合超声法优化提取HAMTS,并分析HAMTS的还原力及对1,1-二苯基-2-三... 试验研究经双向固体发酵的猴头菌-黄芪渣菌质总皂苷(HAMTS)的优化提取方案,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采用香草醛法测定发酵前后黄芪渣与HAMTS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响应面法结合超声法优化提取HAMTS,并分析HAMTS的还原力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发酵后HAMTS含量为10.34 mg/g,提升了63.35%。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液料比19 mL/g、超声时间16 min、乙醇体积分数74%、超声功率62 W,HAMTS提取量为11.48 mg/g。在HAMTS浓度为10 g/L时,HAMTS的还原力以及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0.80、96.48%和56.12%。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用于预测HAMTS提取量,且HAMTS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黄芪渣菌质 总皂苷 优化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宋少刚 杨雁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果 TEA (5~ 4 0mg·L- 1)可明显降低由KCCM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论 TEA对体外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物 肝星状细胞 枯否细胞 增殖 胶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碧螺春茶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映 王敏 +2 位作者 谢秀珍 彭俊梅 唐国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用乙醇提取碧螺春茶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 用乙醇提取碧螺春茶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g/m L,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碧螺春茶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茶叶 总黄酮 乙醇浸提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体内外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朱虹 吴强 +4 位作者 徐明 吴樱樱 胡秀萍 邹宇宏 杨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的体内外抗血栓作用。方法:黄芪总提物按15、50、150mg·kg-1灌胃给药,采用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悬液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观察注射后5min内小鼠的死亡数和15min内偏瘫的未恢复数,计算阳性率与保护率...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的体内外抗血栓作用。方法:黄芪总提物按15、50、150mg·kg-1灌胃给药,采用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悬液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观察注射后5min内小鼠的死亡数和15min内偏瘫的未恢复数,计算阳性率与保护率,并取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采用大鼠腹主动脉插管放血,体外试管法测定黄芪总提物对大鼠血凝块的溶解作用。结果:黄芪总提物(15、50、150mg·kg-1)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黄芪总提物(40、80、160、320mg·L-1)对体外形成大鼠血凝块有明显的溶解作用(P<0.05)。结论:黄芪总提物有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直接溶解血凝块作用,提示黄芪总提物具有一定的活血化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物 抗血栓 活血化淤 胶原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雁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4-294,共1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 和H2O2 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 ,检测肝细胞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 和H2O2 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 ,检测肝细胞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 (AST)和/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T)水平。结果 (1)TEA(5~80mg·L-1)可明显降低或恢复由CCl4 升高的肝细胞MDA含量及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水平 ,还可使CCl4 降低的肝细胞GSH含量和GSHpx活性升高或恢复 ;(2)TEA(5~80mg·L-1)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水平和肝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 ,还可使H2O2降低的肝细胞GHS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或恢复。结论提示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取 肝细胞损伤 保护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茶总皂苷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建军 雷晓 +2 位作者 任道远 杨红燕 杨兴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2,107,共5页
研究了绞股蓝茶总皂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对纯化的总皂苷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粗提取的绞股蓝茶总皂苷含量为3.91%。D101... 研究了绞股蓝茶总皂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对纯化的总皂苷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粗提取的绞股蓝茶总皂苷含量为3.91%。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的绞股蓝茶总皂苷进行纯化后,总皂苷的纯度从26.2%提高到了83%。纯化后的绞股蓝茶总皂苷在浓度为4、3、3mg/m 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可达到92%、82%、73%。说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茶总皂苷有很好的纯化效果,且纯化后的总皂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茶 总皂苷 提取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成熟叶老鹰茶总黄酮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贾学静 李乐 +3 位作者 丁春邦 杜蕾 袁澍 袁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1,共7页
以成熟叶老鹰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老鹰茶总黄酮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以成熟叶老鹰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老鹰茶总黄酮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成熟叶老鹰茶1 g微波时间61 s,微波功率560 W,液料比10∶1(mL∶g),乙醇体积分数80.3%,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6.52%。成熟叶老鹰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质量浓度20 g/L时,DPPH·清除率66.66%,铁离子还原能力相当于2.05 mmol/L FeSO4,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鹰茶 微波辅助 响应面优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娟茶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瑜 周家春 +3 位作者 张靖伟 张宛昕 赵黎明 蒋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1-20,共10页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E_2进一步纯化分离出两种纯化花色苷——飞燕草-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delphi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3)和矢车菊-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cya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4);分别评价ZTE_1、ZTE_2、ZTE_3、AN_3和AN_4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进行比较,评价了AN3和AN4对三种酶的抑制类型。结果:ZTE1、ZTE2、ZTE3、AN3和AN4对三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粗提取物中,ZTE3对三种酶、ZTE1对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ZTE2对α-淀粉酶的抑制超过或相当于EGCG的效果,其中ZTE3对ACE、ZTE2对α-淀粉酶、ZTE1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最强;纯化花色苷中,AN3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较好,与EGCG无显著性差异,AN3对三种酶的抑制效果均优于AN4;此外,AN3和AN4对三种酶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0.33、0.37 mmol/L;0.39、0.41 mg/m L;0.22、0.78 mg/m L。结论:紫娟茶对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症有一定的潜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提取物 总酚 花色苷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Α-淀粉酶 胰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雁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7-292,共6页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采用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①TEA (40mg·kg- 1,ig× 2 ,5h)使D GalN +LPS升高的小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和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 ,以及使降低的肝线粒体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升高 ;TEA可明显抑制D GalN +LPS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 ,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②TEA (2 0mg·L- 1)可恢复或减轻由H2 O2 所致肝细胞增殖受抑和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TEA (40mg·L- 1)可使H2 O2 致DNA较强的AO荧光染色变淡 ,TEA(2 0mg·L- 1)对H2 O2 所致的DNA片段化有抑制作用 ,使H2 O2 升高的大鼠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降低 ,经DNA软件分析 ,TEA可使H2 O2 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从 6 3.7%降至 4 .2 % .提示 ,TEA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物 肝细胞 抗氧化药 电泳 琼脂凝胶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提取液的循环伏安电位测定及与总还原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柳 朱俊向 +2 位作者 汪东风 郑康 姜进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2-318,共7页
采用福林酚比色法(FC)和铁氰化钾还原法(FR)分别对28种不同产地的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酚含量和总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茶叶提取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并对茶多酚含量、总还原力及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福林酚比色法(FC)和铁氰化钾还原法(FR)分别对28种不同产地的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酚含量和总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茶叶提取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并对茶多酚含量、总还原力及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了CV和FR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以上三项指标两两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CV方法可以评价茶叶提取液的总还原能力。CV法加标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3%,1.10%,优于FR方法测定值(102.0%,2.41%)。与FR方法相比,CV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精准的优点。可应用于茶叶品质的快速评价。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基于还原力评价茶叶品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提取液 循环伏安法 茶多酚含量 总还原力 氧化还原电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及结构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华清 李起弘 郑铁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82-286,共5页
研究茶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3个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6∶1(mL∶g),... 研究茶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3个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6∶1(mL∶g),乙醇体积分数58%,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2h,茶叶籽中总黄酮含量为11.174mg/g。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光谱特征,初步鉴定茶叶籽黄酮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 总黄酮 提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体外脂多糖刺激的枯否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少刚 田洁 +1 位作者 陶金成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otalextractionofAs tragalus,TEA)对体外脂多糖 (LPS)刺激的枯否细胞(KC)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枯否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LPS刺激枯否细胞并收集上清液 ,酶...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otalextractionofAs tragalus,TEA)对体外脂多糖 (LPS)刺激的枯否细胞(KC)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枯否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LPS刺激枯否细胞并收集上清液 ,酶谱法观察TEA对肝枯否细胞产生MMP 9的影响。结果 :TEA (5~ 40mg·L- 1 )对LPS(1 μg·ml- 1 )刺激的大鼠肝KC细胞MMP 9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TEA对体外激活的肝枯否细胞产生MMP 9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黄芪总提物 肝枯否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酶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苑子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洪娟 孙居锋 代现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9-1480,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沙苑子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苑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30倍量,50℃下提取30 min,其中乙醇浓度对结果影响显著。该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易行。
关键词 沙苑子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岩茶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梅英 陈慧斌 陈绍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330,共4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武夷岩茶总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液比(X1)、乙醇浓度(X2)、提取温度(X3)和提取时间(X4),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回归方程...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武夷岩茶总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液比(X1)、乙醇浓度(X2)、提取温度(X3)和提取时间(X4),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回归方程为Y=1.407+0.0375X1+0.0992X2+0.153X3+0.133X4-0.0251X12-0.0439X22-0.0751X32-0.0664X42+0.0288X1X2+0.03X1X3-0.0338X2X3-0.0613X2X4;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1∶1,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min,此工艺条件下岩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605%±0.012%,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武夷岩茶 总黄酮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茶的品质评定与价格判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俊 龚淑英 +2 位作者 唐德松 张颖彬 陈美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7-585,共9页
以茉莉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审评冲泡法和全量浸提法,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基于化学成分的品质评定和价格区间判别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审评冲泡法和全量浸提法分别得到累积解释变异量达91.825%和93.858%的5个因子,并均由... 以茉莉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审评冲泡法和全量浸提法,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基于化学成分的品质评定和价格区间判别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审评冲泡法和全量浸提法分别得到累积解释变异量达91.825%和93.858%的5个因子,并均由此得到5个因子得分函数和1个综合评定函数;通过判别分析,审评冲泡法和全量浸提法均得到3条贝叶斯(Bayes)判别函数,回代总正判率分别为85.7%和83.9%,交叉验证总正判率分别为84.8%和81.3%。这说明2种方法的正确判别力较高,且审评冲泡法的判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因子分析 判别分析 审评冲泡法 全量浸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倪雪华 王恒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低共熔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 目的: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低共熔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绿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80%乙酰胆碱—乳酸(n_(乙酰胆碱)∶n_(乳酸)=1∶1)水溶液为低共熔溶剂,液料比(V_(溶剂)∶m_(绿茶))30∶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75 min,此条件下绿茶总黄酮提取率为1.84%,总黄酮质量浓度为65.8 mg/mL。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结论:以80%乙酰胆碱—乳酸(n_(乙酰胆碱)∶n_(乳酸)=1∶1)水溶液为低共熔溶剂提取的绿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提取 绿茶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末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欢欢 陈识文 高梦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35-938,943,共5页
以制茶副产物茶末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末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g∶m L)、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 以制茶副产物茶末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末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g∶m L)、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性,可以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确定了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1.83(g∶m L)、β-环糊精含量8.27%、温度53℃,且在此条件下验证茶末总黄酮提取率为7.843%,接近预测值7.835%。与传统的水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相比,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高效环保,且提取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末 总黄酮 Β-环糊精 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浸提苦荞茶和雀嘴茶中的总黄酮及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探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会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99,共6页
优化苦荞茶和雀嘴茶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实验条件,并探究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提取液中总黄酮收率为考察指标,乙醇浸提苦荞茶和雀嘴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时间单因素对浸提液中总黄酮收率的影响... 优化苦荞茶和雀嘴茶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实验条件,并探究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提取液中总黄酮收率为考察指标,乙醇浸提苦荞茶和雀嘴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时间单因素对浸提液中总黄酮收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较佳的提取条件.较佳实验条件为5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0.5∶40(g·mL),浸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2.5h,苦荞茶和雀嘴茶提取液中总黄酮收率高达21.64%和19.41%;苦荞茶和雀嘴茶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BHT.乙醇浸提法是苦荞茶和雀嘴茶中总黄酮提取的有效方法,提取液中获得的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茶 雀嘴茶 乙醇浸提 总黄酮 提取率 清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粟本文 赵熙 +4 位作者 黄怀生 郑红发 银霞 钟兴刚 刘淑娟 《茶叶通讯》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通过对传统醇提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超声协同法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绿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45∶1,微波时间40s;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液固... 通过对传统醇提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超声协同法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绿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45∶1,微波时间40s;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45∶1,超声时间30min。4种提取方法以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总黄酮得率最高,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绿茶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超声提取法清除·O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总黄酮 提取方法 羟自由基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法提取苦丁茶中总黄酮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45-5447,5451,共4页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末中加入纤维素酶1.0 mg、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5℃、酶解pH 4.5、体积分数60%的乙醇用量35 mL,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