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烟叶霉变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霉因素研究
1
作者 项波卡 周钻钻 +3 位作者 冯佳卉 夏琛 李奇 陈春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目的】开展烟叶霉变真菌的生物学研究对卷烟产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对致霉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测序技术和遗传进化分析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回接试验对所得菌株进行致霉性检测,利用生长检测确定所得菌株... 【目的】开展烟叶霉变真菌的生物学研究对卷烟产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对致霉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测序技术和遗传进化分析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回接试验对所得菌株进行致霉性检测,利用生长检测确定所得菌株的致霉因素,利用模型模拟确定致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从霉变烟叶表面分离得到一株致霉真菌,经形态学及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与Penicillium citrinum具有99.82%的同源性;致霉性实验证实,该菌株在相对湿度90%条件下可以导致烟叶霉变。致霉因素分析发现,该菌株的最适菌落生长及产孢条件为30℃和水活度为0.99。Gompertz模型模拟和因子分析表明,烟叶发生霉变与烟叶接触到的初始真菌孢子数量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温度、水活度和温度水活度的互作密切相关。【结论】证实了Penicillium citrinum CY-H4具有致霉能力,温度和水活度是该菌引发烟叶霉变的主要致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鉴定 烟叶霉变 致霉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顾钢 肖顺 +3 位作者 周挺 刘国坤 王胜雷 张绍升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烘烤期间发生的烟叶霉变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依据霉变的发生症状可以划分为叶基霉烂型和叶片霉烂型。本文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危害、防治技术等3方面概述了我国烤烟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烟叶霉烂病研究及防... 烘烤期间发生的烟叶霉变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依据霉变的发生症状可以划分为叶基霉烂型和叶片霉烂型。本文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危害、防治技术等3方面概述了我国烤烟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烟叶霉烂病研究及防治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 烟叶 霉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叶表腺毛密度与白粉病发生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彩云 王凤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6个/视野)、CF205(3.4个/视野)、革新3号(3.2个/视野),且大白筋599和云烟85的腺毛密度显著大于CF205和革新3号(P<0.05),充分发病后,大白筋599和云烟85叶片上的白粉病发生程度则极显著低于CF205和革新3号(P<0.01)。这表明烟草叶表腺毛密度越大,其白粉病发生程度越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腺毛及其分泌物对烟草叶表物理性状的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腺毛密度 白粉病 发病程度 叶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侵染源与防治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永栋 顾钢 +4 位作者 肖顺 王鹏 徐茜 林勇 张绍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138-142,共5页
[目的]明确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症状、病因、侵染源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病原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观察和ITS-PCR检测分析,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用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烟柄喷雾或熏蒸装烟后的烤房,研究其对烘烤... [目的]明确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症状、病因、侵染源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病原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观察和ITS-PCR检测分析,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用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烟柄喷雾或熏蒸装烟后的烤房,研究其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鉴定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利用PSA平板采集烤房内外及烟叶表面的微生物,米根霉广泛存在于烤房内外的环境中,能在烤房内存活和积累成为重要侵染源。用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烟柄喷雾或熏蒸装烟后的烤房,结果显示熏蒸法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在62.62%~69.57%。[结论]为烟叶霉烂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霉烂病 二氧化氯 三氯异氰脲酸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期霉烂病与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生栋 范志勇 +6 位作者 陈二龙 王德勋 户艳霞 王新中 孙军伟 苏家恩 田斌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5-670,共6页
为明确烟叶烘烤期霉烂病与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使用烘箱法、蒽酮法及流动分析法测定鲜烟叶水分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并统计烤后烟叶霉烂率与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霉烂率和病情指数随烟叶部位的升高而逐... 为明确烟叶烘烤期霉烂病与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使用烘箱法、蒽酮法及流动分析法测定鲜烟叶水分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并统计烤后烟叶霉烂率与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霉烂率和病情指数随烟叶部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不同成熟度烟叶未熟至适熟之间烟叶霉烂率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适熟至过熟则呈相反趋势。处理间鲜烟化学成分以下部适熟和中部过熟内在协调性稍差,存在糖高碱低的现象。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鲜烟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淀粉、总氮含量呈负相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对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含水率、总糖、总氮、烟碱、淀粉、还原糖和含水率、总糖、烟碱、淀粉、总氮、还原糖。可依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协调性有预见性调整和制订烘烤工艺,完善烘烤期烟叶霉烂防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部位 成熟度 霉烂病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烟叶仓储霉变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翟乃琦 云利军 +2 位作者 叶志霞 王一博 李亚召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针对烟叶存储期间的霉变问题,传统的防治措施效果欠佳,且已有的烟叶霉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较低,不能有效减少烟叶霉变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预测烟叶霉变状态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1D-CNN)的方法。以采集终端传感... 针对烟叶存储期间的霉变问题,传统的防治措施效果欠佳,且已有的烟叶霉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较低,不能有效减少烟叶霉变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预测烟叶霉变状态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1D-CNN)的方法。以采集终端传感器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模型训练特征,训练一个1D-CNN来预测烟叶霉变状态,优化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于其它传统模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烟叶仓储霉变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烟叶霉变的实时预测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霉变 卷积神经网络 霉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草霉变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林青 马丹 +1 位作者 王君婷 马林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5期94-96,共3页
烟叶霉变给烟草行业带来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关于霉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综述霉变形成的原因、霉变程度鉴定研究、霉变烟叶化学成分检测技术方法和霉变防治技术研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烟叶霉变 程度鉴定 检测技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生防菌株的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海丽 杨发祥 +10 位作者 华小兵 郭山虎 赵崇钧 盘文政 李诚 赵学通 张琪 肖勇飞 朱永立 张志红 李荣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52-57,共6页
【目的】探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生防功能菌株的种类及其防治效果,为高效、安全防治烟叶霉烂病,提高烟叶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筛选能够明显抑制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生长的生防菌,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菌剂,研究... 【目的】探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生防功能菌株的种类及其防治效果,为高效、安全防治烟叶霉烂病,提高烟叶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筛选能够明显抑制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生长的生防菌,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菌剂,研究其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15株生防菌株中筛选出4株对米根霉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其抑菌圈直径(抑菌效果)为0.94~3.03 cm,表现为YWF-17-0001(解淀粉芽孢杆菌)>YWF-17-0011(枯草芽孢杆菌)>YWF-17-0005(胶质芽孢杆菌)>YWF-17-0006(解淀粉芽孢杆菌)。其中,菌株YWF-17-000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03 cm。菌株YWF-17-0001室内喷施浓度为10^(5)cfu/mL时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为95.14%,浓度为107 cfu/mL时的防治效果达100%;烟叶烘烤前用YWF-17-0001菌液1.5×10^(5)~1.5×10^(6)cfu/mL喷施或浸泡烟柄,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能够有效防控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YWF-17-0001对烟叶霉烂病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烤 霉烂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