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疫霉的室内毒力及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焦芹 张风文 +3 位作者 郭丛 邓佳辉 姜兴印 王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8-333,346,共7页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探究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其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氟噻唑吡...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探究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定其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评价氟噻唑吡乙酮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草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对各个地区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效果均很好,与其他对照药剂相比,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5 mg/L和0.000 4 mg/L。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4 000倍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为84.33%,2 000倍液防效则达到了96.00%,与对照药剂相比有显著差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达到了93.82%、90.18%和83.27%,对照药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分别为77.82%和75.27%。此外,相比于对照药剂,氟噻唑吡乙酮在株高、有效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光合速率方面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能够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氟噻唑吡乙酮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不同黑胫病抗性烤烟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李澳 任志超 +5 位作者 李想 李彦周 王景 穆耀辉 刘国顺 殷全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2,12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烟草根际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细菌群落结构的潜在影响,以期为完善和优化烤烟微环境调节措施以及黑胫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盆栽试验,选用3种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烤烟品种净叶黄(高感),NC82(高抗),K32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烟草根际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细菌群落结构的潜在影响,以期为完善和优化烤烟微环境调节措施以及黑胫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盆栽试验,选用3种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烤烟品种净叶黄(高感),NC82(高抗),K326(中抗),以未种植过烟草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分别设置施生物炭与未施生物炭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炭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以及黑胫病发病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施用生物炭时,不同品种烟草的发病率表现为净叶黄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施用生物炭后,各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净叶黄的防治效果为56.52%,NC82及K326的分别为27.00%和31.00%。(2)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与烤烟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未施用生物炭时,NC82和净叶黄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K326;施加生物炭后,K326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提升,而NC82和净叶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3)LEfSe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呈现显著差异,生物炭的施用使品种间的差异更加明显。(4)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未施用生物炭情况下,不同品种烤烟之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除未植烟土壤外,施加生物炭前后不同烤烟品种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变化。综合来看,施加生物炭可以有效遏制烤烟黑胫病的滋生蔓延,不同品种烤烟土壤细菌结构对生物炭施入的反应有所差异,在运用生物炭改善土壤质量以及烟草微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品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黑胫病 烤烟 根系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YC117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及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姚经武 赵亚南 +5 位作者 黎妍妍 汪汉成 袁勤峰 杨丹 黄大野 曹春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0,119,共10页
为明确链霉菌YC117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及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链霉菌YC117的抑菌谱、对烟草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发酵液的稳定性及盆栽防效。菌株YC11... 为明确链霉菌YC117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及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链霉菌YC117的抑菌谱、对烟草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发酵液的稳定性及盆栽防效。菌株YC117经鉴定确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具有很好的广谱抑菌活性,该菌株或其分泌物能够破坏烟草疫霉菌丝的形态结构,使菌丝出现断裂、干瘪、堆积,分枝增多和大小不一,细胞壁受损等现象。YC117菌剂在稀释100倍和200倍浓度下对烟草黑胫病的盆栽防效分别为61.54%和50.77%。发酵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对酸碱和热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对紫外照射比较敏感,紫外光照射20 min后,抑制率下降至9.52%。链霉菌YC117为防控烟草黑胫病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彻氏链霉菌YC117 烟草黑胫病 鉴定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鉴定及药剂防治筛选
4
作者 祖庆学 黄宁 +4 位作者 冯裕洋 张翼飞 康耀文 秦敏 王艺焜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研究贵阳市烟草黑胫病的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的组成情况,为贵阳市的黑胫病提供药剂防治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贵阳市烟区罹患黑胫病的烟株中分离出病原菌并纯化鉴定,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交配型测定、生理小种鉴定,结合皿... 研究贵阳市烟草黑胫病的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的组成情况,为贵阳市的黑胫病提供药剂防治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贵阳市烟区罹患黑胫病的烟株中分离出病原菌并纯化鉴定,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交配型测定、生理小种鉴定,结合皿内化学药剂敏感性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采自贵阳市5个不同烟区的69株烟草黑胫病样本,经分离鉴定得到48株烟草疫霉菌。5个代表菌株都为A1交配型,2株为0号生理小种、3株为1号生理小种。皿内化学药剂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均表明,乙蒜素·松脂酸铜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强于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菌·霜霉威和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生理小种 交配型 药剂筛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固体土壤改良剂对烤烟经济性状和黑胫病病株率的影响
5
作者 柴云霞 方亮 +5 位作者 李园园 耿少武 布云虹 刘羿男 周贵贤 段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42-49,共8页
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控制烤烟黑胫病,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研究了高效剂型(固体+液体)及剂量(0、1500、2250和3000 kg/hm^(2))对烤烟(Y87和K326)经济性状和黑胫病病株率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并确定最佳施用量。盆栽... 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控制烤烟黑胫病,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研究了高效剂型(固体+液体)及剂量(0、1500、2250和3000 kg/hm^(2))对烤烟(Y87和K326)经济性状和黑胫病病株率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并确定最佳施用量。盆栽试验发现,相较于液体剂型改良剂,固体改良剂可显著降低烟株黑胫病发生,增加干物质累积及烟叶农艺性状,实现增产增收,最佳处理为对Y87品种施加3000 kg/hm^(2)固体改良剂。田间试验显示,不同施用量的固体改良剂均可降低2个烤烟品种的病害,提高干物质积累和烟叶经济性状,且在3000 kg/hm^(2)处理下最为显著。2个品种的烤烟黑胫病的病株率随着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可分别降低病株率12.8%~52.0%(Y87)、11.9%~51.9%(K326)。此外,增施土壤改良剂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烟叶产量12.20%~19.76%(Y87)、9.93%~18.24%(K326),产值分别增加29.17%~37.79%(Y87)、12.83%~36.51%(K326),提高优质烟叶比例,最终提高经济效应。综上,建议种植烤烟Y87品种并施加3000 kg/hm^(2)的固体土壤改良剂,能够获得最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烤烟 黑胫病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效应 被引量:55
6
作者 曹明慧 冉炜 +2 位作者 杨兴明 沈其荣 沈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9,共9页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生物防治具有抗病和环保的作用,获得高效拮抗菌株是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在烟草黑胫病发生严重的田块中选取健康烟株,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2株对烟草黑...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生物防治具有抗病和环保的作用,获得高效拮抗菌株是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在烟草黑胫病发生严重的田块中选取健康烟株,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2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抑菌率59.4%~71.1%。选择抑菌率最高的C-5菌株进行试验。经鉴定C-5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C-5菌株不仅对黑胫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同时对甜瓜?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辣椒疫病病原菌也具有拮抗作用。苗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5菌株发酵制备的微生物有机肥能抑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苗期防治率达80%。本文首次报道了多粘类芽胞杆菌菌株对烟草疫霉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微生物有机肥 多粘类芽孢杆菌 烟草疫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黑胫病烤烟品种资源筛选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成江 李天福 +2 位作者 卢向阳 周冀衡 易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65-570,共6页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6.6~89.0之间,其中以phy3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3为接种菌株,在病圃进行3种接种方法筛选,结果以菌丝...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6.6~89.0之间,其中以phy3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3为接种菌株,在病圃进行3种接种方法筛选,结果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法发病率最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采用phy3为接种菌株,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方法接种,在病圃测定了52个烤烟品种资源对黑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资源抗性差异明显。其中,高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感品种资源占30.77%,感病品种资源占38.46%,尤其以PVH01抗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黑胫病 致病力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建卿 许大凤 +1 位作者 孔俊 江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6-819,共4页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烤烟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戈 杨焕文 +2 位作者 赵正雄 李佛琳 易建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1-458,共8页
以不同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材料,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Biolog方法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以及接种黑胫病菌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根际... 以不同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材料,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Biolog方法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以及接种黑胫病菌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进程先增加后减少,真菌刚好相反,且细菌和真菌趋势拐点均出现在现蕾期,放线菌变化不大;团棵期和旺长期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品种抗性正相关,真菌数量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人工接种黑胫病菌条件下,抗病品种根际环境刺激了细菌生长,而相对抑制感病品种细菌生长,不同品种均促进了根际真菌和放线菌生长,且真菌数量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Biolog功能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碳源总体利用能力及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团棵期和旺长期抗病品种AWCD值、Shann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大于感病品种;接种降低了感病品种碳源总体利用能力及功能多样性。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品种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受生长发育和品种抗性影响,且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烤烟现蕾以前;与黑胫病互作后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品种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黑胫病 抗性品种 根际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烟株接种黑胫病前、后体内生理物质及黑胫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芳 赵正雄 +6 位作者 徐发华 段凤云 吕芬 朱凯 王德勋 杨焕文 徐信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743,共7页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法研究了供氮水平(分别为N 71、142、213和284 mg/kg)对烟株感染黑胫病前、后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氮等生理物质含量及黑胫病发...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法研究了供氮水平(分别为N 71、142、213和284 mg/kg)对烟株感染黑胫病前、后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氮等生理物质含量及黑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株接种后5和15 d时体内PPO和CAT的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氮等生理物质含量均有高于同期未接种烟株的趋势,且不同供氮水平下趋势一致。2)接种当天及接种后5和15 d,接种和未接种烟株体内总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以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而CAT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高氮和低氮处理间差异显著;而PPO活性则以施N 142和213 mg/kg处理显著高于施N 71和284 mg/kg处理。3)高施氮量下,烟株接种黑胫病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现出较高的现象。上述表明,氮营养不仅影响着烟株初期(即接种病原前)的抗性,而且影响着诱发抗性(即接种病原后诱发的抗性)的强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施氮量烟株黑胫病病害发生的差异。说明调控施氮量有助于增强烟株抗性,减少黑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黑胫病 接种 生理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两种病害抗药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梅云 祝明亮 +2 位作者 杨春梅 李永平 卢秀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1-796,共6页
为合理防治烟草黑胫病和野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残留,本文就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烟草野火病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次数的增加与药剂施用浓度的增高,可明显提高... 为合理防治烟草黑胫病和野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残留,本文就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烟草野火病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次数的增加与药剂施用浓度的增高,可明显提高烟草黑胫病对甲霜灵抗药性水平。喷药次数的多少与喷药间隔时期可明显影响烟草野火病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野火病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黑胫病烟草种质资源的田间筛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梅云 李永平 +3 位作者 刘勇 卢秀萍 陈学军 肖炳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5-729,共5页
为研究烟草种质的抗病性,利用有病连作烟田作病圃安排田间试验,待发病后进行病害调查,据抗性划分标准确定供试品种和种质资源抗病性。结果表明(表2),黑胫病的盛发期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或6月上旬至7月上旬。供试材料中,K326和NC2514两... 为研究烟草种质的抗病性,利用有病连作烟田作病圃安排田间试验,待发病后进行病害调查,据抗性划分标准确定供试品种和种质资源抗病性。结果表明(表2),黑胫病的盛发期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或6月上旬至7月上旬。供试材料中,K326和NC2514两份为抗病品种,筑波1号、Islangold,CV78-5、密叶尖、金星6007、大红星、晋太7615、CV78-4、乌江1号、CV16-2、大柳叶2014、落地黄和Daris Special为中抗品种,中感品种有Q1236:Hicks Q46、长把黄光板和红大,感病品种为许金7号、柳叶尖和Black Shank Resistant。各鉴定品种抗、感病间差异极显著(P<0.01)。抗病品种K326和NC2514,中抗品种筑波1号、Islangold、CV78-5、密叶尖、金星6007、大红星、晋太7615可用做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种质资源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蒲小明 沈会芳 +5 位作者 陈永明 张景欣 邱妙文 孙大元 张雷斌 林壁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97-102,共6页
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已成为广东烟叶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开展其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和应用研究势在必行。以烟草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为研究对象,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56μg/m L... 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已成为广东烟叶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开展其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和应用研究势在必行。以烟草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为研究对象,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56μg/m L和0.25μg/m L),苯酰菌胺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次之(EC50为1.14μg/m L);咪鲜胺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为0.26μg/m L),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为2.66μg/m 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5 d,推荐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和80%苯酰菌胺可溶性粉剂2 500倍轮换施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效果为87.23%;推荐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2 000倍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500倍轮换施用对烟草赤星病的效果为82.53%;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烟叶真菌病害化学防控提供了技术指导,促进了烟叶绿色安全生产,保证了烟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赤星病 化学防治 室内毒力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蔡勇 肖启明 杜桂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08-5710,5743,共4页
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黑胫病作为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生物防治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笔者就其育种、生防菌、寻找抗病基因、筛选细胞突变体,诱导抗性和轮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生物防治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胫病生防菌施用后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嵘 李祖红 +6 位作者 赵银朵 赵明富 文国松 田应涛 张芬芬 张拯研 李永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了探究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2012年,以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高抗品种(云烟87)、中抗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等3种烟草品种70天苗龄的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在烟苗茎秆接种黑胫病原后施用该生防菌,于不同接种时期(0天、15天... 为了探究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2012年,以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高抗品种(云烟87)、中抗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等3种烟草品种70天苗龄的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在烟苗茎秆接种黑胫病原后施用该生防菌,于不同接种时期(0天、15天、30天、45天、60天、75天)测定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且前期增加速度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后期PPO活性减小情况也符合以上规律。(2)高抗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MDA的含量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前期MDA含量增加的速度和后期降低的速度均是感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抗品种。可见,施用该生防菌可通过调节抗性酶活性和MDA含量提高烟株对烟草黑胫病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微生物菌剂 抗性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中枯萎病菌和黑胫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纪利 齐是 +5 位作者 栾新博 金亚波 黄崇峻 黎平 韦建玉 颜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枯萎病和烟草黑胫病是植烟土壤中最为常见的主要土传病害,为害严重,建立植烟土壤中两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快速检测方法,为烟草种植过程中病害流行与... 【目的】枯萎病和烟草黑胫病是植烟土壤中最为常见的主要土传病害,为害严重,建立植烟土壤中两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快速检测方法,为烟草种植过程中病害流行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烟草行业的稳定生产。【方法】以采集广西百色地区土传病害土壤与健康土壤为测试材料,以标准病原菌为参考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利用尖孢镰刀菌和烟草疫霉菌的保守区域设计的引物,根据目标条带及荧光定量PCR(qPCR)的溶解曲线与循环阈值(Ct值)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同时,改进土壤中微生物DNA试剂盒提取方法,建立PCR和qPCR检测体系。【结果】分别筛选出一对尖孢镰刀菌和烟草疫霉菌的特异性的引物Pn3和JBR,模板浓度在1×10^(2)~1×10^(-4)n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两种病原菌的DNA数量在发病土壤高于健康土壤。风干土壤并研磨再加两次洗脱有助于提取土壤中病原菌的DNA,建立了以普通PCR预扩增反应得到的产物作为模板的qPCR检测方法。【结论】PCR和qPCR联用技术能快速地分辨和检测尖孢镰刀菌和烟草疫霉菌,对枯萎病和烟草黑胫病实时监测和前期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枯萎病 黑胫病 烟草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菌的田间群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耿坤 罗文富 杨艳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9-392,共4页
从云南省不同烟区采集不同生态条件的土壤标样 ,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叶片诱饵法分离烟草疫霉并进行群体数量及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 ,不同生态的土壤中烟草疫霉群体数量及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连作田、低湿地、感病品种栽种地等土壤中... 从云南省不同烟区采集不同生态条件的土壤标样 ,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叶片诱饵法分离烟草疫霉并进行群体数量及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 ,不同生态的土壤中烟草疫霉群体数量及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连作田、低湿地、感病品种栽种地等土壤中烟草疫霉的群体数量大于轮作田、高燥地、抗病品种地等土壤中的群体数量 ;偏酸性土壤中的烟草疫霉群体数量较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的病菌群体数量大 ;根际土的烟草疫霉群体数量随距离根部的增加而减少。黑颈病田间发病率与土壤中烟草疫霉的群体数量呈正相关性。弄清土壤中烟草疫霉的群体数量及其田间群体分布规律 ,有助于烟草种植规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菌 田间群体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抗黑胫病和TMV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梅云 冷晓东 +2 位作者 肖炳光 李永平 李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678-11680,共3页
2010~2012年采用温室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46份烟草种质资源开展黑胫病和TMV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中抗黑胫病种质有118份,占供试种质的80.82%;中感黑胫病种质28份,占供试种质的19.18%。对TMV免疫的种质有19份,占供试种质的13.... 2010~2012年采用温室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46份烟草种质资源开展黑胫病和TMV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中抗黑胫病种质有118份,占供试种质的80.82%;中感黑胫病种质28份,占供试种质的19.18%。对TMV免疫的种质有19份,占供试种质的13.01%;中抗TMV的种质19份,占供试种质的13.01%;中感TMV的种质107份,占供试种质的73.29%;感TMV的种质1份,占供试种质的0.69%。抗黑胫病并对TMV免疫的种质有台烟七号(T.T.7)、AK6、Coker86、NC567、SC71、SC72、Coker176、朝鲜抗赤、筑波1号、Burley21、Kentucky17和Tennessee90,共12份,该12份种质可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烟草黑胫病 TMV 抗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烟草品种对黑胫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治国 肖炳光 +3 位作者 于海芹 牛小强 张洁霞 姬广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9-803,共5页
采用传统的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两个烟草品种Florida 301和Coker 371-Gold对黑胫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将两个抗黑胫病品种分别与感黑胫病的红花大金元和大白筋599配对杂交,建立各自的F1,F2,BC1世代群体。采用人工诱发接种的方法对各世代... 采用传统的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两个烟草品种Florida 301和Coker 371-Gold对黑胫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将两个抗黑胫病品种分别与感黑胫病的红花大金元和大白筋599配对杂交,建立各自的F1,F2,BC1世代群体。采用人工诱发接种的方法对各世代群体的植株进行抗性鉴定,F2,BC1群体的抗感分离比例采用X2进行适合性测验,结果表明:Florida 301对黑胫病的抗病性可能为不完全的隐性,主要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Coker 371-Gold抗病性可能为不完全的显性,抗性受1或2对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品种 黑胫病 抗病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烟草黑胫病生防菌LL对烟草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祖红 赵银朵 +6 位作者 曾嵘 赵明富 张芬芬 陈龙 张拯研 李永忠 文国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
以对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3个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烟苗接种黑胫病原同时施用生防菌LL,并以各自只接病原作为对照,来测定分析不同移栽时间内烟株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变化情况,探究该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IA... 以对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3个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烟苗接种黑胫病原同时施用生防菌LL,并以各自只接病原作为对照,来测定分析不同移栽时间内烟株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变化情况,探究该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IAA、GA、CTK含量在前期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后期差异则不明显,且IAA、GA、CTK含量始终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而ABA含量变化刚好相反,3个品种的ABA含量前期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后期差异不明显,ABA的含量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可见,该生防菌可以通过调节烟株叶片内的内源激素含量来提高烟株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微生物菌剂 抗性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