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Role of 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s in the Formation of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1
作者 Li Dejia Dai Jiab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8-323,共6页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s have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nd influenced the social ethical struc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p...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s have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nd influenced the social ethical struc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of Chinese people significantly.Tak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 of the role of 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s in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as a point of penetr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shaping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by 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s and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mode,reveal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by Confucian culture.On this basis,we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Confucian social ethics by making full use of its positive factor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with social psyc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文化心理 格形 意识形态 社会结构 影响模式 社会心理 社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与隐忧:AIGC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祝洁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2,共5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为档案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文章在剖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概念、内涵与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其智能数字内容孪生、编辑和创作三大功能,探讨AIGC嵌入档案收集、管理、保...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为档案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文章在剖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概念、内涵与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其智能数字内容孪生、编辑和创作三大功能,探讨AIGC嵌入档案收集、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思考可能面临的法律、内容和伦理等潜在风险,从法律、机制、伦理、技术等方面提出规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档案管理 应用场景 自然语言处理 个性化定制 跨模态 认知交互 机器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知识产权协议侵权归责原则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木珠 孙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从零水平向世界水平跃进 ,使中国有关司法近年始终保持攀高的趋势 ,法学界也为适应这种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作者从分析WTO知识产权协议侵权归责入手 ,对TRIPS协议主张“无过错责任”总原则提出质疑 ,对中国司法总...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从零水平向世界水平跃进 ,使中国有关司法近年始终保持攀高的趋势 ,法学界也为适应这种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作者从分析WTO知识产权协议侵权归责入手 ,对TRIPS协议主张“无过错责任”总原则提出质疑 ,对中国司法总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提出疑问。最后 ,对TRIPS协议侵权归责以“场合”划分而不以“权属”之诉划分的实践意义及对如何正确理解TRIPS协议侵权归责作出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S协议 司法共识 侵权归责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形象权——基于数字人作为新型人格权客体的证成
4
作者 徐伟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5,共15页
数字人是结合了真人形象和人工智能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形象。既有的具体人格权无法有效保护数字人:适用肖像权保护数字人面临保护范围和保护程度不足的问题;适用个人信息权保护数字人面临权利诉求不匹配、权利财产属性的来源不同、规则... 数字人是结合了真人形象和人工智能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形象。既有的具体人格权无法有效保护数字人:适用肖像权保护数字人面临保护范围和保护程度不足的问题;适用个人信息权保护数字人面临权利诉求不匹配、权利财产属性的来源不同、规则需求不同以及无法解决权利人通过数字人获利问题。数字人应作为新型人格权客体,基于该客体可创设数字形象权作为一种具体人格权,这符合人格权客体的历史变迁规律、客体属性决定权利属性的法律原理、能够真正反映权利人的利益诉求、能够更好地将伦理因素和财产因素纳入考量。真人是数字形象权的权利主体,其享有数字人制作权、使用权、商业利用权、解释说明权、更正权、解除权、删除权等。数字形象权与肖像权的适用应采权利竞合,与个人信息权的适用须区分情况分别对待,与名誉权的适用应采权利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 数字形象权 真人 人格权 肖像权 个人信息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性伦理学的科学心理学基底——基于南希·斯诺的德性人格特质观
5
作者 沈俊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
当代德性伦理学将德性的心理意蕴作为批判现代道德哲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它也遭到“哲学情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哲学情境主义者借鉴社会心理学中情境主义实证研究的成果,否定德性的实在性:德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性格特征,在实际上并... 当代德性伦理学将德性的心理意蕴作为批判现代道德哲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它也遭到“哲学情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哲学情境主义者借鉴社会心理学中情境主义实证研究的成果,否定德性的实在性:德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性格特征,在实际上并不具有稳定的心理事实基础。这一观点的提出,引发了西方德性伦理学领域关于德性实在性的广泛而深入的论辩。南希·斯诺以认知心理学为背景,通过CAPS人格特质理论揭示了德性与心灵的内在关联,并将德性融入经验充分的人格特质之中。她强调德性特质的动机作用,并对德性特质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心理科学解释,提出自我塑造的德育发展构想,形成了一种基于情境—心理意义的德性人格特质观,不仅为德性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而且赋予当代德性伦理学一个坚实的科学心理学基础。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新兴研究方法,德性人格特质观为当代德性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伦理学 德性心理学 南希·斯诺 人格特质 德育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寒服保暖性真人测试方法研究
6
作者 郑倩男 江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7,共5页
为得到一种可以测试人体穿着防寒服时体温变化以及小空间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参照有关测试理论及文献,提出一种合理的真人测试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精准测量人体穿着防寒服时各部位的温度数据,并结合小空间的温度数据,科学分析出服装的... 为得到一种可以测试人体穿着防寒服时体温变化以及小空间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参照有关测试理论及文献,提出一种合理的真人测试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精准测量人体穿着防寒服时各部位的温度数据,并结合小空间的温度数据,科学分析出服装的保暖性强度。根据不同保暖服装对人体不同部位温度区间的影响,同时根据最终的体表温度变化率和小空间温度变化率,得出服装保暖性的判定结果,验证了真人测试法有效可行,能够为防寒服保暖性测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寒服 保暖性测试 体温 小空间温度 传感器 真人测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人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7
7
作者 刁生富 陈惠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8,198,共15页
数字孪生人作为一种能够精准映射、即时互动、以虚控实的人类数字化身,以文化嵌入的方式极大地增强和延展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造出了广泛的人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由于人孪交互中协同意识淡薄、技术中心主义盛行、算法互信缺... 数字孪生人作为一种能够精准映射、即时互动、以虚控实的人类数字化身,以文化嵌入的方式极大地增强和延展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造出了广泛的人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由于人孪交互中协同意识淡薄、技术中心主义盛行、算法互信缺乏以及权力压制的存在和数字鸿沟的扩大,造成了人孪关系失衡、情感认知沦丧与虚实感知混淆、个人隐私遭泄露以及社会公正被剥夺等伦理问题。为促进人与数字孪生人更好地协同、更健康地发展,需要构建人与数字孪生人共同体,重申人类在人孪交互中的主体性地位,厘清人与数字孪生人的伦理主体与责任和宣扬算法公共化的价值取向,涵养向善的道德水准,以形成人与数字孪生人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人 伦理问题 伦理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权的双重立法目标及其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万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4,共10页
自《民法典》颁布开始,我国正式从立法上纳入居住权制度。目前的居住权虽然保留了人役权的特征,也为“以房养老”等新型投资性的意定居住权留下了制度空间,但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引入居住权制度的背景与德国等国家不同,... 自《民法典》颁布开始,我国正式从立法上纳入居住权制度。目前的居住权虽然保留了人役权的特征,也为“以房养老”等新型投资性的意定居住权留下了制度空间,但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引入居住权制度的背景与德国等国家不同,交易风险也存在着差异,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对该制度的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居住权的社会保障与投资双重立法目标在制度的施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以债的方式实现投资目的的制度目标成本更低,且更具有灵活性及可行性。投资性居住利益更宜采取债权模式进行保护;同时,应让居住权回归人役权逻辑,设立原则上不可转让、继承的居住权,赋予当事人设立居住权期限及对价的自由,从而实现其社会保障的首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权 以房养老 人役权 他物权 不动产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刑法保护——对我国《刑法》第236条之一的立法论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8,共12页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男性的性权益保护存在不均衡、不完整情况。并且学界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益尚未达成共识,致使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并不完整。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以性别不同为基础的心理差异,家长主义应当介入未...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男性的性权益保护存在不均衡、不完整情况。并且学界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益尚未达成共识,致使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并不完整。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以性别不同为基础的心理差异,家长主义应当介入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根据平等原则以及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要求,加强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保护具有必要性。为实现对未成年男性性权益的周延保护,首先,应将身心健康作为被性侵未成年男性的首要法益;其次,应扩充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犯罪对象,将男性也纳入本罪保护范围,并将年龄保护区间扩大至14周岁到18周岁;再次,还需增设负有照护职责人员猥亵罪,以完善对未成年男性的保护;最后,应强化未成年男性保护行政、刑事衔接,凝聚法治保护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未成年男性性权益保护 儿童身心健康利益最大化 未成年人平等保护 特定关系伦理纯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菲特对人格同一性的反驳及其伦理意义
10
作者 阮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5,共13页
针对其所整理的人格同一性经典观点,帕菲特在《理与人》中分别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一是如果遵循还原论观点,人格同一性就将成为一个无法提供具有实质意义答案的空洞问题;二是就非还原论而言,像笛卡尔式自我这样的精神实体缺乏充分的经验证... 针对其所整理的人格同一性经典观点,帕菲特在《理与人》中分别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一是如果遵循还原论观点,人格同一性就将成为一个无法提供具有实质意义答案的空洞问题;二是就非还原论而言,像笛卡尔式自我这样的精神实体缺乏充分的经验证据,反而有大量否定它的证据;作为“进一步事实”观点的支撑点,对经验主体的预设并非必要,因为非人称式描述是完全可能的。帕菲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格同一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恰当类型的原因而产生的心理关联性和心理连续性,亦即其所谓关系R。他进而分析了这些观点产生的两大原因:一是原子式个人的预设,二是个人自我延存的自然愿望。帕菲特反驳的主旨其实在于伦理的层面。在《理与人》中,帕菲特的反驳实际上是针对作为自利论理论基础的原子式个人预设,进而批判西方主流伦理理论采取的个人主义视角。该反驳在《论重要之事》中的后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康德伦理学元伦理层面的批判以及对其规范伦理的修正。帕菲特的反驳不仅揭示了西方主流伦理学个人主义视角的内在问题,而且表明了它们在应对当代诸多重大现实问题方面都存在根本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菲特 人格同一性 经典观点 反驳 伦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审查在卫生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与更新要点——基于《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曦 邱五七 +4 位作者 田荣 李艳玲 许航 李晓萌 孙红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发布对于卫生管理研究领域的伦理审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规背景,结合卫生管理学科特性,探究了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审查需求和必要性。在《办法》中,针对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治理进行了更...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发布对于卫生管理研究领域的伦理审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规背景,结合卫生管理学科特性,探究了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审查需求和必要性。在《办法》中,针对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治理进行了更新,提出了免除伦理审查概念和强调研究参与者权益保护,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还针对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审查框架进行了探索,包括制定免除伦理审查操作规范、细化规范伦理审查工作制度与流程,以及明确信息数据的来源证明。这些探索旨在为卫生管理研究提供伦理保障,促进其健康发展,并确保研究参与者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通过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研究的伦理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管理 伦理审查 研究参与者权益 个人信息保护 免除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死后医疗数据捐赠:呼吁对个人健康数据的伦理利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妮•克鲁兹娜 玛丽亚罗莎莉亚•塔迪奥 +3 位作者 卢锡安诺•弗洛里迪 强炜玮(译) 侯宇(译) 袁璐(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死后医疗数据捐赠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重大。但目前不存在有针对性的准则用于指导捐赠过程。如果死后医疗数据的使用缺乏监管可能会引发多种风险,一是给他人利益造成损害;二是造成数据的不规范使用。因此,应当类比现有捐献制度,允许并鼓... 死后医疗数据捐赠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重大。但目前不存在有针对性的准则用于指导捐赠过程。如果死后医疗数据的使用缺乏监管可能会引发多种风险,一是给他人利益造成损害;二是造成数据的不规范使用。因此,应当类比现有捐献制度,允许并鼓励捐献死后医疗数据用于科学研究,并起草专门的捐赠准则。该准则的制定应当建立在遵循五大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主张以自愿参与的方式使用个人医疗数据,反对未经书面同意将数据用于以病例档案为基础的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医疗数据 医疗数据捐赠 伦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的个性化运动目标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霁 潘威旭 +1 位作者 林徐勋 王海燕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健康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用户能够通过智能设备感知和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借助移动设备实现与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交互,生成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在这种实时交互的健康干预服务中,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采用数据...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健康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用户能够通过智能设备感知和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借助移动设备实现与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交互,生成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在这种实时交互的健康干预服务中,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适应性地调整为用户推送的个性化运动目标,目的是实现用户长期健康效用最大化和提升用户的服务满意度。为了研究最优的个性化运动推送目标,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构建实时交互的个性化运动目标决策模型;随后针对问题中用户行为不确定的特点,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结合了离轨策略时序差分学习方法以及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方法,从用户的历史数据中学习策略;最后使用Fitbit的真实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个性化运动目标推送服务,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科学的引导和适时的激励,有助于帮助用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管理 个性化运动目标优化 实时交互模型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行动人的治理效能研究:基于真实盈余管理视角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攀 张立光 +1 位作者 刘智超 王运陈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9,共9页
一致行动人作为股权结构的特殊安排形式,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一致行动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一致行动人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表现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越... 一致行动人作为股权结构的特殊安排形式,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一致行动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一致行动人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表现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越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2)路径分析发现,一致行动人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水平、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这三条路径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监督中的高质量审计、媒体关注、分析师跟踪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并且对一致行动人的治理效能具有替代作用。研究结论为如何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来自股权结构视角的新证据,并对强化外部监督改善公司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效能 一致行动人 真实盈余管理 作用路径 外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糖尿病个性化治疗中的伦理挑战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37,48,共5页
人工智能赋能糖尿病个性化治疗为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提升糖尿病诊疗效率、实现全周期的远程化管理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现阶段,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糖尿病及并发症智能预测和早筛系统、人工胰腺闭环系统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治疗精... 人工智能赋能糖尿病个性化治疗为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提升糖尿病诊疗效率、实现全周期的远程化管理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现阶段,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糖尿病及并发症智能预测和早筛系统、人工胰腺闭环系统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治疗精准度和效率,优化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推动了医疗实践的革新。同时,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发展也引发了如数据隐私与安全、算法偏见与公平性、知情同意与数据使用透明度、诊疗决策与责任鸿沟等一系列伦理挑战。最后,提出可行的治理策略,旨在关注技术与伦理标准的协调性,实现人工智能在糖尿病个性化治疗中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管理 人工智能 个性化治疗 伦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照护师职业实践特征及所需伦理素养
16
作者 郭心悦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9-43,共5页
通过目的性抽样对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的长期照护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11.0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长期照护师的工作以参保人为核心,并运用多方面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身心健康照护。在护理工作中,... 通过目的性抽样对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的长期照护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11.0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长期照护师的工作以参保人为核心,并运用多方面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身心健康照护。在护理工作中,同理心、尊重、诚信、专业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职业伦理素养。对此,建议在长期照护师的培养过程中,应更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强化伦理素养的教育,以助于推动长护险服务事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护险 长期照护师 职业伦理素养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多人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
17
作者 张鑫磊 于佳慧 +2 位作者 朱兆全 孙宇祥 周献中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针对指挥与控制领域中虚拟现实系统在多用户交互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挑战。分析多人多通道系统组成结构,提出一种多人多通道虚拟现实交互框架。引入一种集成手势、语音和眼动的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现异地多用... 针对指挥与控制领域中虚拟现实系统在多用户交互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挑战。分析多人多通道系统组成结构,提出一种多人多通道虚拟现实交互框架。引入一种集成手势、语音和眼动的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现异地多用户实时交互,并通过原型系统(虚拟沙盘系统)展示了多人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的应用潜力。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传统手持控制器,此技术在提升交互效率和用户舒适度方面具有优势。此外,网络同步测试表明其在多用户实时交互中的低延迟和低丢包率,验证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指挥控制 多人实时交互 多通道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迪·史密斯《西北》中的叙事策略与伦理表达
18
作者 王聪 刘茂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英国当代作家扎迪·史密斯凭借多变的艺术风格赢得“文学变色龙”的美称,其主要代表作当属出版于2012年的小说《西北》。史密斯运用叙事者干预从话语和故事层面展示其对底层群体阶级身份的伦理关注;第三人称叙事摒弃全知全能的权威... 英国当代作家扎迪·史密斯凭借多变的艺术风格赢得“文学变色龙”的美称,其主要代表作当属出版于2012年的小说《西北》。史密斯运用叙事者干预从话语和故事层面展示其对底层群体阶级身份的伦理关注;第三人称叙事摒弃全知全能的权威视角,从不确定式结尾、聚焦视角转换、故事真实性三方面阐释作者对社会公共问题的伦理立场;空间叙事则将伦敦城市空间前景化,通过人物的空间位移重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以此引导读者产生“阅读伦理”。史密斯巧妙地运用此三种叙事策略,不仅体现其对底层群体的伦理关照,而且为新世纪英国小说的形式创新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 《西北》 伦理 叙事者干预 第三人称叙事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博系统的实时个性化推荐 被引量:53
19
作者 高明 金澈清 +2 位作者 钱卫宁 王晓玲 周傲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3-975,共13页
社交网络服务需要响应用户实时、连续、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然而,目前多数社交网络服务并未充分考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由于社交网络中海量的数据更新使得提供实时个性化服务成为一项相对艰巨的任务.文中基于LDA主题模型推断微博的主... 社交网络服务需要响应用户实时、连续、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然而,目前多数社交网络服务并未充分考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由于社交网络中海量的数据更新使得提供实时个性化服务成为一项相对艰巨的任务.文中基于LDA主题模型推断微博的主题分布和用户的兴趣取向,提出了微博系统上用户感兴趣微博的实时推荐方法,以响应用户实时、连续和个性化的服务请求,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推荐 个性化推荐 LDA 社交网络 微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琳 茅建华 +4 位作者 刘玉秀 汪春晖 林梅 杨国斌 鲁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8-732,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构成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结构,研究影响住院费用支付构成的因素,探究控制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对... 目的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构成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结构,研究影响住院费用支付构成的因素,探究控制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2至2012年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费用组成、费用支付构成进行统计。对可能影响住院费用与支付构成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医保政策调整,住院费用中医保基金支付比例逐年增加,个人支付比例逐年减少。医保患者住院费用与支付构成受医保支付政策、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疾病临床特征等多因素影响。结论通过可控因素的合理控制,加强参保人群健康教育、调整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双向转制度,从而有望实现卫生资源有效利用,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住院患者 个人负担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