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字行政检察的逻辑结构
1
作者 郑雅方 栗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21,共16页
数字行政检察以历史演进为中心不断生成和发展,是数字化浪潮下法律监督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行政检察监督模式普遍面临监督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数字行政检察具有数据驱动、算法决策、类案监督三大特征,助力检察机关克服“信息... 数字行政检察以历史演进为中心不断生成和发展,是数字化浪潮下法律监督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行政检察监督模式普遍面临监督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数字行政检察具有数据驱动、算法决策、类案监督三大特征,助力检察机关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监督难题,走向“协商—合作”型监督模式。以高效、精准、敏捷为特征的数字技术重塑着检察机关办案理念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孤岛现象涌现、检察主体性之淹没、国家权力再分工三大法治风险。数字行政检察需要在检察权行使和算法运用层面构建合法性基础,通过比例原则厘定数字检察监督的权力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行政检察 法律监督 数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人工智能参与行政决策的功能、问题与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昊 郑军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通用人工智能对行政决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通用人工智能能够在输入端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在决策端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输出端确定最优化的决策方案,为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助益。与此同时,由于... 通用人工智能对行政决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通用人工智能能够在输入端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在决策端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输出端确定最优化的决策方案,为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助益。与此同时,由于通用人工智能本身存在的迭代发育缺失、天然伦理缺憾与实践能效缺陷,在行政决策的不同信息运演阶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信息输入阶段因信息收集的非全面性而产生的算法歧视难题、信息加工阶段因技术过度嵌入决策而带来的技术依赖难题以及信息输出阶段因人为设置或认知差异带来的算法黑箱难题。对此,应当对通用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进行优化,加强对信息和运算偏差的管理和监管以防范算法歧视促进算法公平,澄清算法在决策过程中的辅助性地位和工具性角色来保障决策安全,完善规范制定程序和建立算法披露制度以消解算法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行政决策 技术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寿文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拟制定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是贯彻实施宪法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重要国策的重要法律。在该法制定中,应当明了“民族团结”在本质上是中国各族公民的团结,应当以体系思维理解这部法律与宪法和其他法律一起,构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 拟制定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是贯彻实施宪法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重要国策的重要法律。在该法制定中,应当明了“民族团结”在本质上是中国各族公民的团结,应当以体系思维理解这部法律与宪法和其他法律一起,构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的“法律规范集群”,因而立法工作中需要注意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并与其他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无论是立法思路,还是具体内容,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均应当遵循一般立法的规范要求,特别是“促进型立法”的“目的模式的法律”以及“行政执法导向的法律”的文本表达和实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目的模式的法律” “行政执法导向的法律”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与中国行政法制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样国 韩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加入WTO,接受作为"国际行政法"的WTO规则,客观上要求各成员国政府改变其传统的行政法制以与国际惯例、法规接轨。与之相比,我国行政法制尚不完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WTO规则之处。为此,政府要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及... 加入WTO,接受作为"国际行政法"的WTO规则,客观上要求各成员国政府改变其传统的行政法制以与国际惯例、法规接轨。与之相比,我国行政法制尚不完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WTO规则之处。为此,政府要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及行政程序公开方面做好行政法制建设,从而使我国政府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国际化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行政法制 法治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审计法治思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国洪 赵磊磊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重要方面,“法治改革观”要求妥善处理审计改革与审计法治之关系,将重要的审计改革事项纳入法治轨道。根据这一要求,数字化时代“算法审计”“数据安全审计”的兴起和数字化审计新模式的形成,应当得到审计法治的充分回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地方试点应当通过全国人大的授权机制获得更多的合法性支撑,以规避改革的失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法治 审计文化 数字化审计 算法审计 数据安全审计 审计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契合——以经济领域的许可制度改革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信和 霍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1-75,共5页
中国经济领域的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参与 WTO体制下的竞争密切相关。WTO规则要求中国的行政许可必需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公平竞争规则 ,并为行政许可留下空间。而将行政许可由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转化... 中国经济领域的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参与 WTO体制下的竞争密切相关。WTO规则要求中国的行政许可必需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公平竞争规则 ,并为行政许可留下空间。而将行政许可由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调控手段、回应 WTO规则 ,中国经济法承担调整、转化和规范许可行为的任务。构建新型的经济行政许可制度 ,必须充分重视 WTO规则和中国经济法的特定作用。由此可见 ,WTO规则与中国经济法在功能、具体内容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均存在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规则 中国经济法 行政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企行政检查的法律问题与规范进路
7
作者 潘佳 杨欣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5,共9页
涉企行政检查是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行政行为,但其实施尚存在结构性缺陷:行政检查界定模糊导致职权交叉与程序失范,检查范围泛化引发比例原则与信赖保护的合法性偏离,程序监督规则缺位致使权利救济真空。应构建三位一体的规范进路:... 涉企行政检查是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行政行为,但其实施尚存在结构性缺陷:行政检查界定模糊导致职权交叉与程序失范,检查范围泛化引发比例原则与信赖保护的合法性偏离,程序监督规则缺位致使权利救济真空。应构建三位一体的规范进路:以实质化职权法定,建立“身份要件—目的要件—行为要件”三重审查标准,明确检查主体资格与行为边界;以比例原则约束检查范围扩张,建立“风险分级+信用豁免”动态机制,通过差异化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以协同监督重塑程序正义,构建“三位联动”制衡格局;同时,全方位公开强化“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企行政检查 行政执法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渔业法治发展现状研究
8
作者 许焱 郭景晖 +1 位作者 岳欣桐 蔺妍 《河北渔业》 2025年第7期84-87,共4页
渔业法治是发展渔业经济、振兴渔村的重要支柱。为了解目前辽宁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现状,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关于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高辽宁渔业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良好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从渔村法治发展、渔... 渔业法治是发展渔业经济、振兴渔村的重要支柱。为了解目前辽宁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现状,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关于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高辽宁渔业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良好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从渔村法治发展、渔业资源法治管理两个方面开展走访调研,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分析了辽宁如何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渔民权益、加强依法治理渔村,总结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下一步渔业法治工作建设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法治 渔业行政执法 渔村法治发展 渔业资源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教师法治教学本领、横纵两维融通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价值意蕴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节治理: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异化风险与应对之策
10
作者 翁壮壮 聂友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随着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广泛应用,其潜藏的异化风险日益显现。基于流程环节分析法,自动化行政处罚的本质是行政处罚诸环节的数字化,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行为识别与分析、智能决策与预测、信息通知与沟通、异议申诉与复核、技术监督与评... 随着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广泛应用,其潜藏的异化风险日益显现。基于流程环节分析法,自动化行政处罚的本质是行政处罚诸环节的数字化,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行为识别与分析、智能决策与预测、信息通知与沟通、异议申诉与复核、技术监督与评估、数据存储与保护等环节所对应的七类数字化,即现场检查的数字化、行为认知的数字化、违法判断的数字化、交互过程的数字化、程序救济的数字化、监督评估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数字化。这些环节分别存在隐私侵犯风险、认知错误风险、评价失当风险、程序克减风险、救济受限风险、监管缺位风险和安全不足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应当依序从强化数据隐私、纠正瑕疵认知、实现恰当评价、保障程序权利、健全救济路径、建构多元机制、确保安全合规等角度予以因应,从而更好实现行政执法质效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价值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自动化 数据保护 算法治理 数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11
作者 肖健康 冉富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蕴含着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两种核心要素,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然而,数字技术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政府服务高效化以及治理精细化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着“数字鸿沟”“算法黑箱...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蕴含着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两种核心要素,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然而,数字技术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政府服务高效化以及治理精细化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着“数字鸿沟”“算法黑箱”“责任主体边界模糊”等法律风险。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应当从提高立法对算法决策公正性和公开性的保障水平、实行多样化责任分配规则、加大数字行政过程中公民权利的法治保障力度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法治的治理手段规范数字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算法决策 法治轨道 自动化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规则的经济性与中国经济法的改革
12
作者 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5,共8页
该文分析了WTO规则对国际经济关系重视经济调节,轻视行政调节的“经济性”规律及其成因,据此认为,WTO规则不应归属于国际公法,而应归属于国际经济法。并针对我国传统经济法对国内经济关系重视行政调节,轻视经济调节的特点及弊病,提出了... 该文分析了WTO规则对国际经济关系重视经济调节,轻视行政调节的“经济性”规律及其成因,据此认为,WTO规则不应归属于国际公法,而应归属于国际经济法。并针对我国传统经济法对国内经济关系重视行政调节,轻视经济调节的特点及弊病,提出了以WTO规则经济性的规律为依据,改革我国经济法的基本思路:建立独立于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新的经济法立法和司法机制,使我国经济法从对行政法的“路径依赖”中彻底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规则 经济法 行政法 经济性 改革 立法 司法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位授予中新旧校规的衔接与适用
13
作者 姚荣 李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共10页
《学位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修订学位授予相关校规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新旧校规之间如何衔接与适用的难题。在形式法治思维的宰制下,高校倾向于将学位授予新旧校规的适用对象、范围以及具体标准完全视为其办学自主权的范... 《学位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修订学位授予相关校规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新旧校规之间如何衔接与适用的难题。在形式法治思维的宰制下,高校倾向于将学位授予新旧校规的适用对象、范围以及具体标准完全视为其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较少检视规则变动对学位申请人权益保障产生的实际影响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实质合法性与民主正当性疑义。当前,在有关新旧校规适用所引发的高校涉诉行政争议案件中,法院倾向于将规则条款的变动视为学术自治或高校自主裁量的范畴,客观上降低了司法审查的强度。但是,从实质法治的视角而言,应当充分考虑裁量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程序正义要求高校根据正当程序的一般要求,结合学术自治的特殊原则设定内部的程序规则,并根据对学生权利影响的程度采取不同密度的程序配置。实体正义则要求将高校新旧校规衔接与适用的裁量权纳入平等原则、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等行政法治基本原则的拘束之中,实现高校依法自主裁量与权益保护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授予 高校校规 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实施惩戒的司法审查:现状检视与规则革新
14
作者 姚荣 赵芳琪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5,共12页
如何优化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治理,明晰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教育法治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十余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梳理发现,在形式法治导向下,法院倾向于将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视为高校自主裁量权的范畴,仅对程序合法性进行... 如何优化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治理,明晰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教育法治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十余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梳理发现,在形式法治导向下,法院倾向于将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视为高校自主裁量权的范畴,仅对程序合法性进行形式化审查,而忽视了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惩戒措施合比例性的实质审查,导致学生权益救济虚置与“程序空转”现象频发。法治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通过“基本权利影响”标准扩展受案范围并构建差异化审查强度框架,能够有效调和学术自治与权利保障的张力。基于此,我国需推动司法审查机制的系统性革新,在公法关系基础上以“实质影响基本权利”为标准扩展受案范围,构建层级化审查标准与判决方式,优化校内救济与司法审查的衔接机制,促进高校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 学术自治 高校惩戒 司法审查 实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原则框架下的行政理念与政府角色
15
作者 夏泽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7,共4页
自由贸易原则要求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 ,非歧视原则要求树立法的权威 ,透明度原则是法治的重要保障。“自由贸易”、“透明度”、“非歧视”三原则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秉承“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 自由贸易原则要求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 ,非歧视原则要求树立法的权威 ,透明度原则是法治的重要保障。“自由贸易”、“透明度”、“非歧视”三原则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秉承“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超然政府”等行政法治理念 ,加快行政法治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 ,同时充分利用WTO原则、规则体系中的优惠条款维护中华民族的正当权益。政府应当扮演引导员、信息员、服务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主要原则 法治 行政理念 政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内部治理的症结及疏解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玮炜 孙海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高校内部治理是高校治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科层制模式下,高校内部治理存在着政府外部行政权传导的高校内部行政权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学生组织与学校党政职能部... 高校内部治理是高校治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科层制模式下,高校内部治理存在着政府外部行政权传导的高校内部行政权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学生组织与学校党政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人事治理症结、财务治理症结、合同治理症结。究其原因,法治保障的缺乏、行政权力的过分倚重、机构权责不清、监督机制缺乏是高校内部治理矛盾和症结的成因。因此,必须从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优化高校内部权力配置、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与习惯、实现多元主体的治理动能等层面予以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内部治理 学术话语权 依法治校 高校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动化行政中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春业 周娇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为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主动在公共行政领域引入数字技术,“自动化行政”应运而生。自动化行政在提升办理行政业务便捷性的同时,因法律语言与机器语言无法完全对应、自动化行政领域的立法欠缺、算法黑箱、算法运算... 为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主动在公共行政领域引入数字技术,“自动化行政”应运而生。自动化行政在提升办理行政业务便捷性的同时,因法律语言与机器语言无法完全对应、自动化行政领域的立法欠缺、算法黑箱、算法运算的瞬时性及模型训练的海量数据需求、算法歧视等因素,侵害了相对人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和听证权的行使,使个人信息权与平等权的保护面临困境。现阶段可考虑通过完善行政实体法与程序法规制自动化行政,设置基本程序要求并细化各类自动化行政的程序来规范执法流程,优化事后救济制度来推进自动化行政在法治轨道上发展,实现自动化行政中相对人权利的全方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法治政府数字化 行政相对人 权利保护与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复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用论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行政复议坚持矛盾纠纷化解的问题导向,寻求权力运行监督的常态长效,充当政府改革创新的示范纽带,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规范表达,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主要围绕构筑科学统一的复议体制、秉承高效便... 行政复议坚持矛盾纠纷化解的问题导向,寻求权力运行监督的常态长效,充当政府改革创新的示范纽带,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规范表达,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主要围绕构筑科学统一的复议体制、秉承高效便民的复议宗旨和健全有错必纠的复议监督三个维度,改进或创设了一系列制度举措,增强了行政复议回应法治政府建设现实需求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保障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切实有效实施,需要从廓清其功能定位、延展监督质效和释放治理潜能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内生监督型法治政府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复议 法治政府 规范表达 监督质效 诉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组织科研的模式变迁与法治协调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淑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9,共10页
有组织科研并非项目制或者单位制科研,也非当前中国社会科研活动的主流形式,而是为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发挥战略力量作用探索实施的新型科研组织体制机制。本土化的有组织科研不能仅依靠科研组织的自律驱动,更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法... 有组织科研并非项目制或者单位制科研,也非当前中国社会科研活动的主流形式,而是为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发挥战略力量作用探索实施的新型科研组织体制机制。本土化的有组织科研不能仅依靠科研组织的自律驱动,更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保障有组织科研的进行。整体来看,在前期部署环节,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容易被“组织”的形式禁锢;在中期进行环节,易出现“有组织”形式主义大于实质的问题;在后期成果环节,“有组织”约束可能导致成果转化与评价的懈怠。有组织科研的“前中后”环节现存问题应当通过法治化路径解决,需要坚持“放管服”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科研宽容型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科研规范型法律惩戒体系,形成科研友好型法律服务体系,维护科研人员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科研 科技创新 行政管理 法治环境 科研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检察赋能行政公益诉讼:从技术嵌入到制度融合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鸿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在数字法治的命题下,数字检察旨在赋能法律监督,解决其“权”与“能”的不匹配问题。数字检察赋能行政公益诉讼并非仅是数字技术的援用和辅助,乃是技术与制度、组织的结构性碰撞。数字技术在嵌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过程中,最初表现为技... 在数字法治的命题下,数字检察旨在赋能法律监督,解决其“权”与“能”的不匹配问题。数字检察赋能行政公益诉讼并非仅是数字技术的援用和辅助,乃是技术与制度、组织的结构性碰撞。数字技术在嵌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过程中,最初表现为技术对制度层面的程序步骤和监督方式进行逻辑修正,前者表现为将发现、调查核实以及诉前程序(检察建议)统合在同一逻辑层面,后者则指向于以数字画像拓展案件范围,监督视角可深入行政裁量,也投入数字空间。随着互动的逐级演进和议题的不断深化,检察机关置身于“许可网络”,数字信息与技术成本抵消治理效能,数字思维超越法律立场等问题开始涌现。因之,需要在组织层面予以回应,在不改变原本组织单元的情形下,对数字技术做新的理解、安排、保障,主要包括实施数据过程集成模式,借助数字技术深入介入“行政乱作为”,推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融通共享,从而实现技术与制度充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治 数字检察 法律监督 行政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