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珺 王永槐 +4 位作者 李光源 孔凡鑫 李萌萌 杨军 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CSF患者(CSF组)和42例无CSF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CSF患者(CSF组)和42例无CSF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TMAD检测二尖瓣环左心房充盈期位移、被动排空期位移及心房收缩期位移(TMAD_D、TMAD_P及TMAD_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F组LAEF和LAAEF降低,且TMAD_D和TAMD_S均降低(P均<0.01)。CSF组TMAD_D和TAMD_S均与冠状动脉平均血流帧数(TFC)呈负相关(r=-0.31,-0.36,P均<0.01)。结论CSF患者左心房储器及泵功能降低,且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越慢,功能降低越显著。TMAD可快速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功能 二尖瓣 冠状动脉 血流速度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二尖瓣环位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及病变程度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娟 周爱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7-91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LVE... 目的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LVEF≥55%)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心功能减低组再分为LVEF 50%~54%、LVEF45%~49%、LVEF 40%~44%、LVEF 35%~39%及LVEF≤34%亚组,各25例。在室间隔和侧壁上描记两点,分别记为第1点和第2点,软件自动计算二者的最大位移;将两点连线,中点记为第3点,计算最大位移及其占左心室长径百分比。结果心功能减低组TMAD各项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TMAD参数有望成为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新的、甚至可替代LVEF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 超声心动描记术 Simpson法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