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mary Establish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and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Ornamental Lupinns polyphyllus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Xiaoling GAO Zhu LIU Tengyun YU Faxin WANG Biq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system for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two ornamental lupins, Minaretie and Russell Prize. In view of screening out the better explant regeneration and suitable cu...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system for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two ornamental lupins, Minaretie and Russell Prize. In view of screening out the better explant regeneration and suitable culture medium, through adding hormone 6-BA, NAA and 2, 4-D into MS and B5 basic culture medium,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shoot tips, leaves, leaf petioles and stems from the asepsis seed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oot tips had favorableness on the rapidly propagation; MS+6-BA 0.5 mg. L-1 for first generation, the induction rate of Minaretie and Russell Prize was 90.5% and 95.86% respectivdy; Minaretie had the highest propagation index (6.35) on MS+6-BA 0.5 mg.L^-1+NAA 0 mg-L^-1+GA 30.8 mg. L^1+AC 2 g. L^-1, but Russell Prize had the highest propagation index (7.24) on MS+6-BA 0.5 mg.L^-1+NAA 0.15 mg.L^-1+GA3 1.0 mg.L^-1+AC 0.5 g.L^-1; 1/2 MS+NAA 0.25 mg.L^-1 was the best rooting medium. The ratios of getting roots of Minaretie and Russell Prize were 94.78% and 96.3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aretie and Russell Prize tissue culture thoot tips rapid propa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骏枣组培快繁体系及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蕊红 汪海花 +4 位作者 郭天然 徐崇崇 解冰芊 李云飞 黄建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骏枣是我国主栽制干枣品种,但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高效快繁育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围绕骏枣的腋芽增殖、继代、生根培养基筛选以及生根组培苗的菌根化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MS上添加1.0 mg/L 6-BA、0.2 mg/L IBA以及0.012 mg/L ... 骏枣是我国主栽制干枣品种,但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高效快繁育苗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围绕骏枣的腋芽增殖、继代、生根培养基筛选以及生根组培苗的菌根化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MS上添加1.0 mg/L 6-BA、0.2 mg/L IBA以及0.012 mg/L TDZ可有效提高骏枣茎段不定芽增殖效率,增殖系数达4.26。在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1.2~1.5 mg/L 6-BA+0.2 mg/L IBA为继代培养基时,增殖和生长状态最佳。在生根培养阶段,茎段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6 mg/L IBA和0.5%的活性炭,不定芽的生根率达到86.89%。在生根组培苗移栽时接种含有异形根孢囊霉孢子的内生菌根菌剂,可显著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和生物量,接种菌剂的生根苗成活率达96.30%,较对照高出18.52%,菌根接种组平均苗高为8.1 cm,为对照的1.59倍。本研究所建立的骏枣组培快繁体系和菌根化育苗技术,增殖效率高,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可获得大量生长健壮的植株,为实现骏枣种苗规模化繁殖提供完善的技术体系,为骏枣的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茎段腋芽 组培快繁 菌根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猪血木组培苗、实生苗插穗生根的效应
3
作者 刘心怡 曾晶珏 +4 位作者 吴坤林 房林 吴沙沙 翟俊文 曾宋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0-398,共9页
为建立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高效扦插快繁体系,该研究以移栽3 a的猪血木组培苗的1 a生侧芽、2 a生侧枝不同节位及实生苗成年株1 a生侧芽为材料,研究基质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生根方式... 为建立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高效扦插快繁体系,该研究以移栽3 a的猪血木组培苗的1 a生侧芽、2 a生侧枝不同节位及实生苗成年株1 a生侧芽为材料,研究基质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生根方式为混合生根型,组培幼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成年株,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2:1时最适宜生根,经吲哚丁酸(IBA)处理后的插穗生根率远高于萘乙酸(NAA)处理。组培幼苗插穗经1500 mg/L IBA浸泡20 min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最高,分别为96.67%和0.97 cm;成年株插穗经过2000 mg/L IBA浸泡10 s的生根率最高,为34.44%,平均生根数为4.22,平均根长为0.53 cm。组培幼苗2 a生侧枝顶端1~3节的生根率最高,为46.67%。采用组培幼苗作为插穗母株,成功率高,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木 扦插繁殖 组培苗 不定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槭一步成苗及生根机制
4
作者 颜坤元 李淑顺 +3 位作者 马秋月 杜一鸣 李倩中 朱璐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2-1428,共7页
三角槭叶色美丽,用途广泛,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为快速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实现工厂化育苗,本研究以三角槭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外植体材料的最佳采集时间、消毒方式、茎段腋芽诱导和生根诱导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建立了三角槭一步成苗... 三角槭叶色美丽,用途广泛,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为快速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实现工厂化育苗,本研究以三角槭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外植体材料的最佳采集时间、消毒方式、茎段腋芽诱导和生根诱导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建立了三角槭一步成苗体系。为进一步探究三角槭幼苗的生根机制,对不定芽的根原基进行了细胞学分析和生根发育时期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鉴定。结果表明,6月采集的外植体使用75%乙醇消毒20 s和0.1%氯化汞消毒15 min的组合灭菌方式效果最佳。茎段腋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0.5 mg/L吲哚丁酸(IBA),诱导率达82.3%。不定芽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 MS+0.6 mg/L IBA,生根率达88.7%,平均根数达4.9条。三角槭不定根原基的发生与IBA密切相关,在0.6 mg/L IBA的作用下,根原基发生明显,生根发育关键基因AbPIN1、AbPIN2和AbPIN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本研究为三角槭新品种规模化繁育提供了技术参考,为探究三角槭生根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槭 组培 快繁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的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莹莹 余登利 +2 位作者 邱风进 晏融融 胡国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8-568,共11页
为建立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Salvia petrophila)的组培快繁体系,对岩生鼠尾草成熟种子消毒及萌发、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生鼠尾草种子的适宜消毒方法为... 为建立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Salvia petrophila)的组培快繁体系,对岩生鼠尾草成熟种子消毒及萌发、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生鼠尾草种子的适宜消毒方法为75%乙醇溶液处理30 s,5%次氯酸钠(NaClO)溶液消毒8 min,种子发芽率为40.83%。(2)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发芽率为71.12%。(3)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增殖系数为5.5。(4)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1.0 mg·L^(-1)2,4-D,诱导率高达97.10%;愈伤组织适宜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1)6-BA+0.1 mg·L^(-1)NAA。(5)岩生鼠尾草不定芽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1.0 mg·L^(-1)NAA,生根系数高达99.11%。(6)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为适宜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高达85.5%。研究结果可为岩生鼠尾草的保护和利用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也可为鼠尾草属其他植物的繁殖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生鼠尾草 濒危植物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浙江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6
作者 梁万友 薛文沁 +5 位作者 孔琳琳 苏光浪 胡现铬 刘晓娟 林二培 黄华宏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为提高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彩叶种质的不定芽增殖效率,本研究以彩叶浙江樟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点的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 为提高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彩叶种质的不定芽增殖效率,本研究以彩叶浙江樟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点的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彩叶浙江樟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乙醇消毒30 s+0.1%HgCl_(2)消毒8 min,成活率达85.00%,染菌率为13.33%;适合外植体侧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生长调节剂配比为0.9 mg·L^(−1)6-BA+0.5 mg·L^(−1) IBA时,侧芽诱导时间短,诱导率达86.67%;适合继代增殖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0.5 mg·L^(−1)6-BA+0.05 mg·L^(−1) NAA+0.3 mg·L^(−1) GA_(3),在此配比下组培苗的增殖系数可达3.15,平均苗高为1.32 cm;适合生根培养的IBA浓度为0.5 mg·L^(−1),生根率达83.33%。本研究经过实验筛选后的彩叶浙江樟组培快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其组培再生效率,有助于彩叶浙江樟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樟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7
作者 杨贞 姚建军 +2 位作者 孙翊 周琳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37-41,共5页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不定芽增殖系数以及组培苗生根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20 s+0.5%苯扎溴铵15 min消毒效果最佳,存活率高达96.0%;A5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78.33%;B1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88;C3培养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6 g/L)是生根最佳培养基,生根率为100%。本文为无(少)侧芽切花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少)侧芽 切花菊 消毒 芽诱导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木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8
作者 郑旭 赵文静 +1 位作者 王晓晓 刘兴满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以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外植体最适宜消毒的方法为50%84消毒液处理15 min... 以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外植体最适宜消毒的方法为50%84消毒液处理15 min,污染率为0,褐化率为12.22%;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30 g·L^(-1)蔗糖+7 g·L^(-1)琼脂+0.5 mg·L^(-1)6-苄基腺嘌呤(6-BA)+0.05 mg·L^(-1)萘乙酸(NAA),萌芽率为88.89%;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30 g·L^(-1)蔗糖+7 g·L^(-1)琼脂+1.0 mg·L^(-1)6-BA+0.20 mg·L^(-1)NAA,增殖系数为2.01;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30 g·L^(-1)蔗糖+7 g·L^(-1)琼脂+0.1 mg·L^(-1)IBA,生根率可达91.11%。该研究建立了完善的海滨木槿组培快繁体系,为海滨木槿遗传转化育种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茎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凤凰’茶树品系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9
作者 罗洁林 任露露 +3 位作者 孙智洋 王静娴 王旭 王春玲 《茶叶学报》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目的】‘金凤凰’是源于武夷山市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异茶树品系。探索建立‘金凤凰’茶树组培快繁体系,为实现其优良品质稳定遗传及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金凤凰’成熟茶籽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 【目的】‘金凤凰’是源于武夷山市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异茶树品系。探索建立‘金凤凰’茶树组培快繁体系,为实现其优良品质稳定遗传及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金凤凰’成熟茶籽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赤霉素(GA3)等]之间的组合及其浓度差异对种胚诱导、定芽萌发、不定芽增殖和生根诱导的影响,从而建立‘金凤凰’茶树快繁体系。【结果】所使用的处理组合中,(1)‘金凤凰’最佳的种胚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20 mg·L^(-1)NAA,萌发率为77.50%,无菌苗生长速度快,叶片舒展,茎干粗壮;(2)定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 mg·L^(-1)6-BA+0.10 mg·L^(-1)IBA+2.0 mg·L^(-1)GA3,定芽萌发率为82.22%;(3)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0 mg·L^(-1)IBA,平均芽数最高为8.41个;(4)再生芽于100 mg·L^(-1)IBA无菌溶液中浸泡5 min,接种至1/2MS+2.0 mg·L^(-1)IBA,生根率达到65.55%,为最佳生根培养基。采用ISSR技术对再生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在连续2代离体再生植株中未发现明显遗传变异。【结论】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合‘金凤凰’茶树品系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不同阶段。NAA有助于种胚萌发,GA3有助于定芽萌发,IBA适合用于生根诱导。该研究建立了‘金凤凰’茶树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金凤凰’茶苗规模化生产及品种快速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凤凰 茶树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的绿色小体诱导和快速繁殖体系建立
10
作者 向聪聪 张爽 +5 位作者 刘莹 周鹏程 杨全 梁少静 肖冬 韦坤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228,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因素对骨碎补绿色球状体(GGB)的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法探究各因素对骨碎补GGB小体诱导、增殖和分化的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GGB小体诱导和优化筛选最佳方案:MS+... 为了揭示不同因素对骨碎补绿色球状体(GGB)的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法探究各因素对骨碎补GGB小体诱导、增殖和分化的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GGB小体诱导和优化筛选最佳方案:MS+6-BA 2.0 mg/L+NAA 0.1 mg/L+30 g/L蔗糖+5.8 g/L琼脂+170 mg/L NaH_(2)PO_(4),诱导率为97.33%,GGB小体出现时间24 d。GGB小体增殖最佳方案:1/2 MS+6-BA 2.5 mg/L+NAA 0.1 mg/L,该条件下GGB生长状态较好,分化率以及死亡率较低,适合GGB增殖。GGB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分化率97%、叶片数56片;10 g/L蔗糖,叶片数77.08片,分化率100%;0.5 mg/L NAA时的叶片数为68.93片,分化率96%。建立了GGB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培养方案,为骨碎补孢子体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是一种快速的、可靠的、经济高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GGB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杂交F_(1)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11
作者 邱雅琼 牛向丽 +3 位作者 汪雯静 于洋 段鹏 谢昱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提取天然色素的主要植物资源和应用广泛的园艺栽培植物,通过杂交培育的F_(1)代具有性状优良的花球但难以结籽获得后代植株。文章以3个万寿菊品种‘Juwang’‘Taishan’‘Discovery’为材料进行F_(1)代组织培育...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提取天然色素的主要植物资源和应用广泛的园艺栽培植物,通过杂交培育的F_(1)代具有性状优良的花球但难以结籽获得后代植株。文章以3个万寿菊品种‘Juwang’‘Taishan’‘Discovery’为材料进行F_(1)代组织培育,采用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分析不同培养基、植物激素配比等条件对不同品种万寿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万寿菊最佳培养基及其组成为MS、1.00 mg/L 6-苄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30 g/L蔗糖、8 g/L琼脂,其中‘Juwang’较易诱导再生芽,在添加滤纸处理后再生率可达到94.44%,玻璃化率降至5.60%,添加0.2 g/L特美汀可抑制茎段内生菌的生长;3种万寿菊最佳生根培养基及其组成为1/2MS、0.1 mg/L吲哚乙酸(IAA)、30 g/L蔗糖、8 g/L琼脂,再生苗根系发达,生根率达到100%。该研究建立了3种万寿菊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可为价格昂贵的优质万寿菊品种的快速繁殖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组织培养 带腋芽茎段 再生苗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种苗繁育技术
12
作者 刘新琦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3期71-73,共3页
金丝小枣在乐陵栽培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金丝小枣的种苗繁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金丝小枣的现代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金丝小枣在乐陵栽培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金丝小枣的种苗繁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金丝小枣的现代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种苗繁育 种子繁殖 嫁接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13
作者 张爱加 邱金海 严潇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54-60,共7页
为建立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鲜食木薯华南9号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MS基本培养基进行改良,设计了自创基本培养基ZCM,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讨炼苗方式对移栽成活率的作用。结... 为建立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鲜食木薯华南9号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MS基本培养基进行改良,设计了自创基本培养基ZCM,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讨炼苗方式对移栽成活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和ZCM培养基上培养均可诱导萌芽和生长,茎段和顶芽无菌苗诱导率分别为66.7%和46.7%,外植体采用带腋芽茎段为佳。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MS和ZCM,增殖系数分别为3.5和3.4。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MS和ZCM,生根率达到100%,根数多且长。组培生根苗采用先出瓶后液培炼苗方法,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华南9号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小洋薯组培快繁技术
14
作者 李嘉俊 丛建民 +3 位作者 尹欣幸 刘金平 黄威剑 熊圣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50-54,共5页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高效繁殖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块茎繁殖存在周期长、效率低、易传播病虫害等问题,而离体快繁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可实现脱毒种苗的快速增殖与规模化生产。为保持温...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高效繁殖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块茎繁殖存在周期长、效率低、易传播病虫害等问题,而离体快繁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可实现脱毒种苗的快速增殖与规模化生产。为保持温岭小洋薯马铃薯的品质,该研究以温岭小洋薯为试验材料,对其消毒方式、分化培养基配方、继代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75%酒精30 s为对照,结合0.1%升汞7 min消毒,外植体的染菌率最低为1.67%。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优化条件为MS+6.5 g·L^(-1)琼脂+30 g·L^(-1)蔗糖+0.3 mg·L^(-1)NAA+1.5 mg·L^(-1)6-BA。诱导率最高为91.67%;继代培养条件为MS+6.5 g·L^(-1)琼脂+30 g·L^(-1)蔗糖+0.1 mg·L^(-1)NAA+0.1 mg·L^(-1)6-BA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组培 快繁 种质资源保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秋海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15
作者 宋丹 杨德曌 +2 位作者 韩凤 张红艳 闫芬芬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试验以竹节秋海棠叶片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竹节秋海棠初代不定芽诱导、继代不定芽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情况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比对驯化移栽的影响,以期建立适合竹节... 本试验以竹节秋海棠叶片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竹节秋海棠初代不定芽诱导、继代不定芽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情况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比对驯化移栽的影响,以期建立适合竹节秋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竹节秋海棠叶片灭菌的方式为75%的乙醇消毒30 s后用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 min,其成活率为100%;MS+1.0 mg/L 6-BA+0.6 mg/L IBA适合不定芽诱导,其诱导率为100%;MS+0.1 mg/L 6-BA+1.0 mg/L IBA适合不定芽增殖扩繁,其增殖系数为1.40;1/2MS+0.2 mg/L NAA适合不定根生长,1/2MS+0.2 mg/L IBA适合不定根伸长,其生根率皆为100%;适合驯化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1∶1,其成活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秋海棠 叶片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释迦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16
作者 武爱龙 杨丽冬 +2 位作者 黄岳平 庞凯云 李颖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7期50-53,共4页
为构建凤梨释迦组培快繁体系,本试验以该植物的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分析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率,不定芽的增殖倍数以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凤梨释迦组培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 为构建凤梨释迦组培快繁体系,本试验以该植物的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分析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率,不定芽的增殖倍数以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凤梨释迦组培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诱导率达62.5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分化率达65.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增殖系数为4.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蔗糖20 g/L+琼脂6 g/L,生根率达83.7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综上,本研究建立了凤梨释迦组培繁殖关键技术体系,为其种苗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释迦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紫淮山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7
作者 陈丹心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筛选适合紫淮山茎尖诱导、脱毒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离体再生苗移栽驯化的基质,为生产上提供健康种苗。以3种紫淮山为供试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KT和GA_(3),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茎尖诱导、继代... 筛选适合紫淮山茎尖诱导、脱毒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离体再生苗移栽驯化的基质,为生产上提供健康种苗。以3种紫淮山为供试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KT和GA_(3),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茎尖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并将离体再生苗移栽到不同配比的进口泥炭土、珍珠岩、椰糠的苗床中,观察不同基质配比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山紫山药、虎头山紫山药、政和红心薯在添加1.0 mg·L^(-1)6-BA+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中茎尖成苗率最高,分别为77.78%、77.78%和71.11%;武夷山紫山药在添加1.0 mg·L^(-1)6-BA+0.5 mg·L^(-1)KT+0.3 mg·L^(-1)NAA+0.1 mg·L^(-1)GA_(3)+0.2 g·L^(-1)AC的MS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高,为4.6,虎头山紫山药及政和红心薯在添加0.5 mg·L^(-1)6-BA+0.2 mg·L^(-1)KT+0.1 mg·L^(-1)NAA+0.1 mg·L^(-1)GA_(3)+0.2 g·L^(-1)AC的MS培养基中增殖系数都为最高,分别为4.83和4.82;武夷山紫山药、虎头山紫山药和政和红心薯在添加0.5 mg·L^(-1)IBA+0.5 mg·L^(-1)NAA+0.5 mg·L^(-1)CCC+0.5 g·L^(-1)AC的MS培养基上根生长情况最好;3种紫淮山在进口泥炭土100%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2.7%、80.0%、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 紫淮山 茎尖脱毒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18
作者 罗燕羽 黄绍力 +1 位作者 魏利国 刘伟光 《蔬菜》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诱导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以广东炭步文冈槟榔芋试管芋植株的叶片、叶柄、球茎薄片、茎尖和根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芋试管芋球茎上... 为诱导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以广东炭步文冈槟榔芋试管芋植株的叶片、叶柄、球茎薄片、茎尖和根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芋试管芋球茎上部薄片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诱导率为83.95%;胚性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 2,4-D+0.2 mg/L 6-BA,培养20 d后可增殖3.68倍;无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的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分化率达94.8%,添加0.05 mg/L NAA的1/2MS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0.00%。该研究建立了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为槟榔芋的种苗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后续的多倍体育种、体细胞杂交及遗传转化等试验提供了优良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胚性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试管芋球茎薄片 外植体 再生体系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幼嫩茎段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丽琼 浣杰 +2 位作者 徐志萍 何周建 李文俊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以阿贝基纳优良单株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油橄榄外植体灭菌、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橄榄组织培养技术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5%乙醇30 s、0.1%HgCl_(2) 10 min进行外植体消毒处理时获得率最高,达36.15%;改良MS... 以阿贝基纳优良单株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油橄榄外植体灭菌、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橄榄组织培养技术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5%乙醇30 s、0.1%HgCl_(2) 10 min进行外植体消毒处理时获得率最高,达36.15%;改良MS培养基适宜外植体诱导芽萌发,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4.0 mg·L^(-1)+NAA 0.5 mg·L^(-1)+TDZ 0.5 mg·L^(-1),诱导率为65.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ABT 0.6 mg·L^(-1)+IBA 0.2 mg·L^(-1),生根率90%,活性炭浓度最佳添加浓度0.5 g·L^(-1),蔗糖最佳添加浓度30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继代培养下培养基降本措施对甘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元增 王永刚 陈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79-184,190,共7页
为降低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组培苗快繁培养的生产成本,提高工厂化育苗的经济效益,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培养基组成、以自来水代替去离子水、以白砂糖代替蔗糖等降本措施,研究了连续继代培养下培养基组... 为降低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组培苗快繁培养的生产成本,提高工厂化育苗的经济效益,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培养基组成、以自来水代替去离子水、以白砂糖代替蔗糖等降本措施,研究了连续继代培养下培养基组成简化或替代措施对甘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初代培养还是继代培养,以白砂糖代替蔗糖,对甘薯组培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去除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有机物质或以自来水代替去离子水,均对组培苗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株高降低、增殖系数减小、根系生长变差,且这种不利影响在经历长时间的继代培养后进一步加剧,组培苗生长更差。因此,在甘薯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中,可以用白砂糖代替蔗糖,降低组培生产成本,而其他降本措施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 组培苗 离体快繁 降本措施 连续继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