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校人流仿真模拟与空间优化策略——基于MassMotion模型的设计探索
1
作者 周曦 汤尧 +1 位作者 张芳 杨世琪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92,共13页
新时期中小学校园人流问题日益复杂化,现实中部分校园空间出现了各型拥堵问题。引入了行为仿真模拟方法对3所差异化的中小学校园人流进行分析。首先,在Mass Motion技术平台中构建校园空间模型,结合实地调研设定人流的各项参数。然后,分... 新时期中小学校园人流问题日益复杂化,现实中部分校园空间出现了各型拥堵问题。引入了行为仿真模拟方法对3所差异化的中小学校园人流进行分析。首先,在Mass Motion技术平台中构建校园空间模型,结合实地调研设定人流的各项参数。然后,分析上下学、出操、用餐和课间5个高峰时段的行人密度图、个体路线图、占用时间地图与个体计数图,总结出校园空间在入口空间、走廊、楼梯空间与部分通道、等待空间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依托平台的量化分析能力提出多种优化设计策略,并将其代入模型中验证其成效,为中小学校园的人流量化分析与空间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行为仿真模拟 MassMotion 人流分析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其主要客源国间旅游流循环质量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2
作者 马丽君 李江楠 梁逍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7,96,共6页
基于2019年中国与29个主要客源国之间的出入境旅游人口数量,构建旅游流循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旅游流循环质量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探究旅游流循环质量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利用QAP回归分析... 基于2019年中国与29个主要客源国之间的出入境旅游人口数量,构建旅游流循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旅游流循环质量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探究旅游流循环质量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利用QAP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旅游流循环质量的作用。结论如下:①中国与29个客源国间共存在218条旅游流循环,循环质量等级空间分布不均衡,且旅游流循环质量等级越高,旅游流数量和涉及国家越少。整体看,发达国家涉及的旅游流循环数量较多,发展中国家涉及的旅游流循环数量较少。②从空间分布看,两个国家间距离越近,越有利于产生旅游流循环,旅游流循环质量等级越高。③人口规模、交通可达性、旅游资源禀赋、两国贸易关系、空间邻近性是影响旅游流循环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空间邻近性影响最显著,语言接近性、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循环 影响因素 循环质量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和共同富裕——基于要素空间流动视角
3
作者 巴曙松 蔡泽栋 张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23-127,共5页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和共同富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的议题。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便利了生产要素的地区间流动,不断提升的基建水平和持续优化的地方政策更是赋予这种空间流动以不可忽视的时...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和共同富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的议题。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便利了生产要素的地区间流动,不断提升的基建水平和持续优化的地方政策更是赋予这种空间流动以不可忽视的时变特征。文章以2011—2023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引入时变空间矩阵来探究三者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传导作用,且在考虑要素空间流动时变性特征的情况下,共同富裕自身及区域创新对共同富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显著,体现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促进区域创新成果交流、实现地区间协同均衡发展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创新 共同富裕 时变空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旅游流循环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马丽君 梁逍遥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1,共20页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文章在界定旅游流循环及旅游流循环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12—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文章在界定旅游流循环及旅游流循环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12—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利用组合赋权法从流量、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了旅游流循环质量的测评指标体系,基于ArcMap、QAP回归等方法揭示了国内旅游流循环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9年国内旅游流循环质量在时序上呈现波动上升且收敛的总体趋势;在空间上整体分布格局较为稳定但发展均衡性有所提升;不同年份旅游流循环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旅游流循环质量的系统分析框架,拓展和深化了旅游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为旅游经济、国民经济循环研究提供借鉴,为提升旅游流循环质量、实现旅游流乃至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 旅游流循环 质量测评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5
作者 胡宗义 刘俊娇 李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0-189,共10页
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间限制,为解决环境污染跨区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论文以2011—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对数字金融的环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抑制环境污染,并且存在... 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间限制,为解决环境污染跨区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论文以2011—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对数字金融的环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抑制环境污染,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对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得益于现代经济发展而非传统地理因素的作用,经济关联成为实现环境污染跨区治理的关键因素;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缓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数字金融的发展带动了金融资源跨区流动以及绿色技术扩散,推动了周边地区环境状况的改善;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及资源型城市中表现更为显著,数据要素成为跨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的关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效应 资源跨区流动 绿色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400 km高铁隧道洞口U型槽对微气压波的影响
6
作者 杨伟超 王蔚雯 +1 位作者 李国志 何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2-2885,共14页
随着高速铁路向更高速度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其中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受车速的影响最为显著,会产生音爆甚至导致建筑震动。U型槽作为城市区域连接隧道与路基常见的过渡段,微气压波经过U型槽后可能产生严重影... 随着高速铁路向更高速度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其中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受车速的影响最为显著,会产生音爆甚至导致建筑震动。U型槽作为城市区域连接隧道与路基常见的过渡段,微气压波经过U型槽后可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其对微气压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隧道-U型槽-列车-空气气动仿真计算模型,分析U型槽宽度与坡度对微气压波的影响规律,揭示U型槽作用下微气压波传播的流场机制,并提出考虑隧道出口U型槽结构的微气压波空间立体角公式。结果表明,U型槽对微气压波峰值存在显著的增大。相较于隧道出口无U型槽时,有U型槽隧道出口20 m与50 m处的微气压波峰值分别增大52.62%与15.41%。相同距离下,随着高度的增加,U型槽坡度对微气压波峰值增强的效果逐渐减弱;此外,竖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U型槽宽度(坡度)的变化对同一截面相同高度处的微气压波增强的差异也在逐渐减小,但对同一高度不同横向位置处微气压波峰值并无显著影响。随着隧道出口U型槽坡度的增加与宽度减小,其微气压波峰值逐渐增大。考虑隧道出口U型槽结构的微气压波空间立体角公式能较好预测微气压波峰值、U型槽坡度和宽度及距离的变化规律,拟合结果中R2均大于0.95。研究结果可为时速400 km高速铁路隧道洞口U型槽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速400 km高铁隧道 U型槽 微气压波 流场机制 空间立体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水沙通量时空变化及河床冲淤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率 刘鑫 +1 位作者 周美蓉 关见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长江中游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河床持续冲刷调整,因此有必要研究干支流水沙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河床冲淤分布特点。基于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实测水沙资料与平滩河槽冲淤量数据,详细分析了长江中游及各子河段水沙... 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长江中游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河床持续冲刷调整,因此有必要研究干支流水沙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河床冲淤分布特点。基于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实测水沙资料与平滩河槽冲淤量数据,详细分析了长江中游及各子河段水沙通量及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来看,三峡工程运用后中游干流年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减少68%~92%。径流年内均呈汛期减小,枯水期增大的规律。除仙桃站年径流量和湖口站年输沙量增大外,其余支流和通江湖泊的水量和沙量均减小;(2)从空间尺度来看,径流量沿程变化未发生显著调整,但输沙量由三峡工程运用前的沿程减小调整为沿程增加,且泥沙来源由三峡工程运用前的上游输入为主(占比约为120%)调整为运用后的河床冲刷补给为主(占比为53%);(3)2002-2020年长江中游干流平滩河槽累计冲刷26.3亿m^(3),约占中下游总冲刷量的54%,尤以荆江段冲刷幅度最大(占比为47%),且冲刷重心由宜枝段向汉湖段移动;(4)建立了分河段累计冲淤量与对应控制站前5年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的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定量反映了坝下游河床纵向调整对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响应关系,可用于定量估算不同水沙条件下各河段的河床冲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沙通量 河床冲淤 时空变化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会改变资本流向吗?
8
作者 谭雅峰 孟勇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7,共10页
通过构建空间静态面板杜宾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考察我国投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背后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资本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区的营商环境对各类投资有正向的... 通过构建空间静态面板杜宾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考察我国投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背后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资本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区的营商环境对各类投资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资本更倾向于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人力资本对各类投资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资本更倾向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另外,资本有“从众心理”的属性,从动态空间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投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始终会有较高的投资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流动 营商环境 人力资本 空间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运动过程的生态系统服务流空间传导机理研究
9
作者 吕悦风 吴次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43-5052,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被认为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流动形式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进行空间传导,继而在异地发挥其服务效用。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对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理论认知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研究多套用“服务供给—服务流动—服务需求”的基础框... 生态系统服务被认为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流动形式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进行空间传导,继而在异地发挥其服务效用。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对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理论认知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研究多套用“服务供给—服务流动—服务需求”的基础框架展开,更关注于生态系统服务在地理空间上的静态截面变化,欠缺对人类生态福祉享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动态认知。将流体力学的基础性理论引入经典框架,扩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流“形成—驱动—位移”的三阶段运动过程,通过机理识别分段解释生态系统服务流为何形成、受何驱动、如何位移的基本问题。研究梳理表明,服务流的形成源于开放系统中的物质与环境基础支撑,表现为异质性空间格局中因服务供需错位所呈现出的“梯度势差”;服务流驱动的实质是运动过程中力与能量的变化,根据呈现形式大致可以被归纳为三种驱动类型与五种驱动因素;服务流的位移可被抽象为质点在地理三维坐标中的变化过程,是人地耦合系统内生态系统服务格局-过程-尺度的动态呈现。面向运动过程阐明人地耦合系统内部多样化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现象背后的共性规律与特性差异,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流 空间传导 运动过程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内部依赖性的复杂空间众包任务分配算法
10
作者 唐夕云 刘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8-1555,共8页
为解决空间众包复杂任务的内部依赖问题,分析任务时序依赖的特点,综合考虑工人与任务的时空约束,提出一种基于批处理框架下的启发式任务分配策略。在证明此问题是NP难的基础之上,通过外层回溯和内层贪心算法进行局部寻优,利用剪枝思想... 为解决空间众包复杂任务的内部依赖问题,分析任务时序依赖的特点,综合考虑工人与任务的时空约束,提出一种基于批处理框架下的启发式任务分配策略。在证明此问题是NP难的基础之上,通过外层回溯和内层贪心算法进行局部寻优,利用剪枝思想降低计算负担。为进一步提升全局分配效果,将原问题转化成流网络图并应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其它算法,所提方法提高了任务完成率并减少了工人出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众包 任务分配 复杂任务 内部依赖 时序依赖 时空约束 贪心策略 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组织的逻辑演化与区域治理范式变革对中国城市群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彬 王媛媛 黄赜琳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大都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活跃力量和空间推进载体,是区域治理理论缘起与实践探索的重点,为城市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价值基础。空间组织逻辑由“场所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形成了理论演化的分水岭,亦为区域治理理论奠定了贯通性的解... 大都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活跃力量和空间推进载体,是区域治理理论缘起与实践探索的重点,为城市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价值基础。空间组织逻辑由“场所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形成了理论演化的分水岭,亦为区域治理理论奠定了贯通性的解释框架。在以信息城市为典型特征的“流动空间”背景下,区域治理思维发生了向新区域主义理论强调关系协调的非制度性变革和新国家空间理论围绕“再地域化”的制度变革的范式变化。后者重点阐释了全球城市区域崛起并充当国家竞争力平台的尺度重组机制,对沿海城市群完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前者关于区域整体性的建构思路对后发城市群的发育壮大仍然不乏实践意义。在中国多重尺度嵌套的复杂空间格局下,采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变革互补的城市群治理策略是可行的选择,对创新网络的尺度重组则是未来区域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空间 空间组织逻辑 区域治理 范式变革 再地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的商品流空间结构特征——以中国品牌手机为例
12
作者 张诗晗 丁疆辉 付秋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0,共10页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新形式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际贸易格局。为探究这一现象,基于2016—2023年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21个站点的中国品牌手机销售数据,以点、线、网顺序探究商品流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商品流数量经历快速...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新形式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际贸易格局。为探究这一现象,基于2016—2023年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21个站点的中国品牌手机销售数据,以点、线、网顺序探究商品流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商品流数量经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到小幅下降的阶段性变化。(2)从点要素看,商品流节点形成“大扩散,小集聚”空间格局,多数节点商品流联系类型增加,少数节点保持单一。(3)从线要素看,高流量路径主要集中于同一大洲节点间,少数低流量路径跨越洲际;商品流整体以欧洲为重心以“先西后东”方向扩散。(4)从网要素看,商品流网络全球化和组团化趋势并存,组团化更明显,欧洲和美国构成网络核心;网络社团由“欧洲—美洲”双社团破碎为“欧洲—美洲—英国”三社团。(5)经济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和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等国家主体因素具有促进作用;国家间关系因素方面,地理距离具有抑制作用,贸易协定的签订具有促进作用,共同语言的影响相对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平台 商品流 空间结构 亚马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液膜冷却的自适应分辨率光滑粒子法模拟研究
13
作者 李欢 李强 杨秀峰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近年来,高速飞行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热环境和复杂的力学环境,液膜冷却凭借其独特的相变传热特性和流动控制能力,在飞行器外流场热/力耦合控制方面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当前实验研究存在诸多限制,传... 近年来,高速飞行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热环境和复杂的力学环境,液膜冷却凭借其独特的相变传热特性和流动控制能力,在飞行器外流场热/力耦合控制方面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当前实验研究存在诸多限制,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又难以同时处理大密度比气液交界面的复杂变形、液体蒸发/沸腾、流固耦合等问题。因此,本文发展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分辨率算法和多相流传热传质算法的光滑粒子法。通过泊肃叶流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2个典型算例,对自适应分辨率光滑粒子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液膜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冷却 光滑粒子法 自适应空间分辨率 大密度比多相流 流-固-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流动网络格局及城市职能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新 梁曼 +1 位作者 徐小女 言圈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9,117,共8页
基于城际专利权转移数据,以地级市为空间单元,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流动网络格局,并对各城市在网络中的职能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联系强度分布不均,少数城市之间创新联... 基于城际专利权转移数据,以地级市为空间单元,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流动网络格局,并对各城市在网络中的职能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联系强度分布不均,少数城市之间创新联系紧密而多数城市之间创新联系松散,总体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并向中上游地区吸引和辐射的“核心-边缘”结构。(2)长江经济带呈现以三大城市群为主体的跨区创新流动格局特征,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城际创新流动强度存在明显的阈值区间,城际创新流动集中在400 km以内并呈现一定的距离衰减特征。(3)各城市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悬殊,空间分化现象显著,中心度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经济带下游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度。各城市按照其在创新网络中的节点价值和创新职能可进一步划分为首位城市、核心枢纽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区域节点城市和地方节点城市5种职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创新联系 创新流动网络 城市职能 空间格局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的测算及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回归模型
15
作者 刘诗昆 姚奕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 基于熵权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义并测算了中国2003—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并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城市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的科技人才流动总水平逐步提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虹吸现象愈发明显,表现出两极化趋势;整体上,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区域视角中,局部效应的空间差异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科技人才流动在中西部部分城市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人才流动 引力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自主航行器舷侧自噪声分布特性数值与试验研究
16
作者 邓磊磊 石海泉 时胜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9-1677,共9页
针对水下自主航行器舷侧阵声呐设计中对舷侧自噪声特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水下自主航行器振动噪声和流噪声的数值预报方法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中等航速下水下自主航行器壳体振动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luent软件对... 针对水下自主航行器舷侧阵声呐设计中对舷侧自噪声特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水下自主航行器振动噪声和流噪声的数值预报方法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中等航速下水下自主航行器壳体振动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壳体表面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然后,对17 kn航速下水下自主航行器振动噪声、流噪声和自噪声湖上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该航速下振动噪声和流噪声在不同舷侧位置处的谱特性及其对水下自主航行器自噪声的贡献大小。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等航速下水下自主航行器舷侧自噪声特性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低频自噪声成分主要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而中高频自噪声成分则主要来源于流噪声。本文结果可指导舷侧基阵安装与噪声抑制等舷侧阵声呐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阵声呐 自噪声 流噪声 振动响应 空间分布特性 仿真预报 噪声谱 模态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补偿的水净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流动的空间耦合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为例
17
作者 陈昊扬 姚申君 +2 位作者 彭婉婷 蔡文博 蔡永立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9-3091,共13页
深入探讨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内水净化生态系统服务(WPS)的供需状况、服务流动路径及其与生态补偿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示范区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挑战。针对这些问题... 深入探讨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内水净化生态系统服务(WPS)的供需状况、服务流动路径及其与生态补偿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示范区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采用InVEST模型对示范区内氮磷WPS的供需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不同子流域和行政区域间的供需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示范区大部分地区存在显著的WPS供需赤字,尤其是在太湖东南侧、示范区西南角和东北角区域,氮磷净化服务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为进一步理解WPS的流动特性,应用了SPANS算法来模拟服务在示范区内的流动路径。分析发现,服务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示范区的中心地带以及吴江区的北部和东南部。这些区域通过生态服务流动有效缓解了周边地区的污染压力,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生态优势。然而,流动路径的复杂性也揭示了生态服务在不同地区间分配的不均衡性,强调了进行合理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基于供需流动分析结果,提出了示范区生态补偿的优化策略。应优先补偿那些接收大量外来污染负荷、提供重要WPS的区域,确保这些区域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援助,引导资金和资源流向具有潜在供应能力的区域,增强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还建议引入基于供需流动态监测的补偿调整,以应对区域生态服务变化的不确定性,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研究不仅为示范区WPS的供需状况提供了全面的量化分析,还通过流动路径模拟和生态补偿设计,为区域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这些成果对于改善示范区水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净化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流 供需空间关联 生态补偿 SPANS算法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图视角的城市社区发现可视分析方法
18
作者 林正轩 王超 +3 位作者 邵彬 邓紫坤 王永恒 巫英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3-1062,共10页
现有的社区发现方法通常以城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热点区域间的空间交互关系,然而在对OD(origin-destination)对之间关联关系的表达上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开展面向OD对的城市社区结构发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线图和轨迹表... 现有的社区发现方法通常以城市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热点区域间的空间交互关系,然而在对OD(origin-destination)对之间关联关系的表达上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开展面向OD对的城市社区结构发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线图和轨迹表征的城市社区发现方法.首先基于出行轨迹数据构建传统的空间交互网络;然后交换空间交互网络的节点和边,建立以OD对特征为节点、以OD流的起点和终点为边的线图视角下的新型轨迹交互拓扑图;最后基于轨迹交互拓扑图,使用顾及节点属性和拓扑结构的社区发现算法开展城市社区发现.进一步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线图视角的城市社区发现可视分析系统,帮助用户探究能够反映人们真实活动空间的城市子区域,为城市管理提供参考.通过2个案例和用户评估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及系统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现 空间交互 可视分析 OD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空间效力——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条的适用为中心
19
作者 杜丰贝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条以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发生地确立管辖依据,规范目的集中于数据主权的行使和国家保护义务的实现。第1款与第2款虽分别指向境内外不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但均产生域外效力。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范围,提供产品或服...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条以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发生地确立管辖依据,规范目的集中于数据主权的行使和国家保护义务的实现。第1款与第2款虽分别指向境内外不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但均产生域外效力。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范围,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和目的,以及分析、评估行为的内涵均有解释的必要。产品的范畴并不局限于有体物,提供金融产品亦属于规制对象。需注意本条与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规范在域外管辖上的体系联动。本条的证明责任属于程序法上的证明责任,而非实体法。与域外比较法的管辖模式相比,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够提供足够的管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效力 域外管辖 跨境数据流动 证明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边何以留民:沿边口岸的空间生产效应研究
20
作者 程中兴 朱星羽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陆地沿边口岸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支点,在边民守边固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样本选择的52个国家级沿边口岸中,过境物流增长对缓解边民流失作用有限,边民互市和边地加工则能有效“留住边民”。由于口岸内在存在异质性,是否开发旅游... 陆地沿边口岸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支点,在边民守边固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样本选择的52个国家级沿边口岸中,过境物流增长对缓解边民流失作用有限,边民互市和边地加工则能有效“留住边民”。由于口岸内在存在异质性,是否开发旅游资源、是否邻近城镇、是否存在跨境合作,是影响边民“用脚投票”的调节因素。此外,大量外籍劳工涌入产生的“挤出”效应亦是影响边民流失的重要因素。总之,兴边未必留民,口岸的网络属性既可聚集要素,产生正的空间溢出作用;也会扩散要素,形成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因岸制宜”,缓解因边民流失而致的“边境空心化”,成为边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边兴边 边民 口岸 空间生产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