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基础设施、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检验模型,实证检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检验模型,实证检验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新质生产力这一中介变量,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低人口密度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显著。基于此,未来应激活资源存量与增量,赋能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支撑,切实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新质生产力 时空压缩效应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压缩特征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维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6,共9页
自从美国学者哈维提出现代化的"时空压缩"概念以来,亚洲学者如张庆燮教授等开始运用时空压缩概念研究日韩现代化压缩问题。我们认为,现代化的空间压缩,除了地理空间之外,更主要表现在社会空间的压缩,即社会现象的新旧交错上,... 自从美国学者哈维提出现代化的"时空压缩"概念以来,亚洲学者如张庆燮教授等开始运用时空压缩概念研究日韩现代化压缩问题。我们认为,现代化的空间压缩,除了地理空间之外,更主要表现在社会空间的压缩,即社会现象的新旧交错上,并且现代化空间可分为文化空间、(狭义)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四个层面。日本社会的现代化压缩特征,在文化空间上,集中表现在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即个人主义的人为缺失(拒斥)上;在社会关系空间上,表现为现代家庭的出现和消解前后紧密相联;在经济空间上,表现为双重经济任务和双重经济结构的同时出现;在政治空间上,集中表现为民主阶段和分散民主阶段的压缩式衔接。同为亚洲国家的中、韩等国也存在着类似的空间压缩特征及动因。对上述特征的研究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现代化的各个层面是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不仅现代化发展的时间长短和各层面的先后顺序对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各空间之间的相互关联协调也是现代化发展顺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颠倒和压缩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谨慎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时空压缩 日本社会现代化 压缩的现代化 空间压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倒和压缩:日本现代化时序考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维宏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5期42-49,共8页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顺序颠倒和时间压缩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将日本现代化进程细分为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并选取核心指标与典型西方国家进行对比,用量化方法考察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亚洲国家...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顺序颠倒和时间压缩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将日本现代化进程细分为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并选取核心指标与典型西方国家进行对比,用量化方法考察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亚洲国家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学习,缩短这个过程,日本在此作出了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倒和压缩 日本现代化 时序 量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特征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兰英 郝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塑造的我国特有社会结构与现代化世界性发展要求的共存,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生成呈现后发外生性特征,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始终坚持“内生性”的自觉探索与实践理论创新,并逐步赶上时代潮流。起... 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塑造的我国特有社会结构与现代化世界性发展要求的共存,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生成呈现后发外生性特征,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始终坚持“内生性”的自觉探索与实践理论创新,并逐步赶上时代潮流。起步的后发外生与推进进程的自主追赶共同决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势必呈现“时空压缩”的路径特征,具体体现为我国现代化选择了“并联式”的全新路径,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带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历史前提的复杂性、发展路径的创新性和成就的伟大性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凝铸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智慧前所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后发外生性 时空压缩 并联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14,F0002,共10页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意识反映之一,经济学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理论的丰富表达。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和考察置于世界历史中,在比较英美、德日和苏东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从“时空压缩”这...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意识反映之一,经济学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理论的丰富表达。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和考察置于世界历史中,在比较英美、德日和苏东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从“时空压缩”这一特定场景出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相互依赖”“以物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大社会形态的某些特征在中国社会并存共生;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空间压缩和空间撕裂的双重叠加。拓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宽度和广度,需要构建富有时空张力的中国经济学,为破解“时空压缩”的二重性格局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 唯物史观 世界历史 时空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后现代的神秘面纱——读大卫·哈维的《后现代的状况》
6
作者 杨宇环 《室内设计》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跟随大卫·哈维的政治—经济批判思路对神秘而模糊的"后现代"时期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全面梳理和剖析,对《后现代的状况》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重点阐述了"灵活积累"与"时空压缩"... 本文跟随大卫·哈维的政治—经济批判思路对神秘而模糊的"后现代"时期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全面梳理和剖析,对《后现代的状况》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重点阐述了"灵活积累"与"时空压缩"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现代主义时期向后现代主义时期转型的重要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在城市与建筑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政治经济视野 灵活积累 时空压缩 城市与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化社会时空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7
作者 路日亮 李晓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10,共7页
人类社会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以来,现代性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向,质化知识型经济成为了现代性构建的内核,以综合知识为中轴的质式发展社会开始形成。在后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等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产生了有别于工业化社... 人类社会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以来,现代性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向,质化知识型经济成为了现代性构建的内核,以综合知识为中轴的质式发展社会开始形成。在后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等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产生了有别于工业化社会时空的后现代社会时空,出现了时空全面压缩、时空双向修复、时空加速极化的新时空特征。社会时空的后现代化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个人的自由时间、发展自主性、交往空间,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化 时空压缩 时空修复 时空极化 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