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determined DOA estimation and blind separation of non-disjoint sources in time-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被引量:9
1
作者 Xiang Wang Zhitao Huang Yiyu Zh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17-25,共9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lind separation of nonstation-ary sources and direction-of-arrival (DOA) estimation in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 when there are more sources than sensors. We assume the sources to be tim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lind separation of nonstation-ary sources and direction-of-arrival (DOA) estimation in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 when there are more sources than sensors. We assume the sources to be time-frequency (TF) disjoint to a certain extent. In particular, the number of sources presented at any TF neighborhood is strictly less than that of sensors. We can identify the real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and achieve separation in any TF neighborhood by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subspace-based algorithm under the same sparseness assumption, which suffers from the extra noise effect since it can-not estimate the true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stimate the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F values in any TF neighborhood simultaneously. An-othe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a new estimation procedure for the DOA of sources in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 which combines the TF sparseness of sources and the clustering techniqu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both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 and DOA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UBSS)time-frequency (TF) domain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thoditerative adaptive approach direction-of-arrival (DOA) estimationclustering val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fo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枚毅 蔡自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29-535,共7页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for a mobile robot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Two operator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d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for a mobile robot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Two operator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designed in algorithms, where the feature of parallel line segments without the problem of data association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vaccination operator, and the characters of convex vertices in polygonal obstacle were extended to develop a pulling operator of key point gr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real mobile robot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xpensiveness of algorithms designed is less than other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and the maps obtained are very accurate. Becaus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have some advantages,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designed algorithms is about 44%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domain knowl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nalysis in Frequency Domain for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3
作者 费景高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77-84,共8页
Error analysis methods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o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root and transfer function errors when the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are used to solve linear differential eq... Error analysis methods in frequency domain a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o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root and transfer function errors when the linear multipass algorithms are used to solve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l truncation error in time domain and the error in frequency domain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error estimation methods. The error estimation methods for the digital simulation model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Runge-Kutta algorithms and the linear multistep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s are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mputer simulat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rror analysis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Runge Kutta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time-frequency codes based on protograph LDPC codes i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被引量:2
4
作者 Kaiyao Wang Yang Xiao Kiseon Kim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335-341,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to construct time- frequency codes based on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approach 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to construct time- frequency codes based on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approach synthesizes two techniques: protograph LDPC codes and OFDM. One symbol of encoded information by protograph LDPC codes corresponds to one sub-carrier, namely the length of encoded information equals to the number of sub-carriers. The design of good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short lengths is given, and the proposed proto- graph LDPC codes can be of fast encoding, which can reduce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and simplify encoder hardware implementa- 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ides a higher coding gain in the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the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show that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time-frequency codes is as good as random LDPC- OFDM codes and is better than Tanner LDPC-OFDM cod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ading coeffic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frequency code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fast encod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原理的电容反射波特性及容值估算方法
5
作者 成庶 张多 +2 位作者 刘畅 向超群 吕壮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6-1168,共13页
电容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元件,在多种应用场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扩展频谱时域反射原理估算电容容值的方法,根据注入信号与反射信号所做出的互相关波形,发现信号种类、信号频率、互相关系数峰值大小、互相关系... 电容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元件,在多种应用场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扩展频谱时域反射原理估算电容容值的方法,根据注入信号与反射信号所做出的互相关波形,发现信号种类、信号频率、互相关系数峰值大小、互相关系数峰值对应时延4个特征参数与容值的映射关系显著,并以上述4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建立基于遗传算法(GA)-BP神经网络的容值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信号码长的增加,信号互相关系数图像旁瓣值越小,相关特性越好;信号频率通过影响电容的特征阻抗,进而影响信号的互相关波形;互相关系数峰值所对应时延与容值呈严格正相关趋势。同时,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优化后的模型误差减少了28.32%,估算精度在99%以上,精度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适合更好地挖掘各特征参数与容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陶瓷电容(MLCC) 容值估算 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 遗传算法(GA)-BP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
6
作者 许勇 丁明松 +2 位作者 江涛 李鹏 傅杨奥骁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DTS法具有2阶时间精度,无条件稳定格式使物理时间步可取任意值,其取值仅须考虑时间精度要求,而定常虚拟时间导数趋于零,虚拟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要求,由此放松了通常显式方法和网格对物理时间步长的限制。全隐格式的前后向LU-SGS算法采用大库朗数计算,并取消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占用。典型二维、三维和复杂外形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物理时间步长、最大子迭代步数、子迭代收敛判据的合理选取,隐式DTS-FVTD方法能保证数值模拟精度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步(DTS)方法 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U-SGS) 时域有限体积(FVTD)法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约束下绿色柔性车间机器与AGV集成调度优化
7
作者 张天瑞 朱广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为降低柔性制造车间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的综合能耗,建立了绿色柔性作业车间集成调度问题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多目标樽海鞘群算法求解,该算法基于工序、机器和AGV三层编码并采用反向学习的初始化策略提高初始种群的质量,... 为降低柔性制造车间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的综合能耗,建立了绿色柔性作业车间集成调度问题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多目标樽海鞘群算法求解,该算法基于工序、机器和AGV三层编码并采用反向学习的初始化策略提高初始种群的质量,采用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和外部存储库的选择操作结合改进的交叉变异算子进行非支配解集更新,保证非劣解均匀分布;设置了3种领域结构,基于变领域搜索算法作对存储库中非支配解执行变邻域搜索,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通过测试算例仿真实验和案例应用,证明了所提算法在解决柔性制造车间机器与AGV集成调度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柔性车间 集成调度 多目标优化 樽海鞘群算法 变领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研究
8
作者 廖功铭 任鸿翔 +1 位作者 王德龙 梁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针对多船会遇,提出基于四元船舶领域模型的速度障碍法,并融合动态窗口法对速度区间进一步约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在多船避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A*算法 四元船舶领域 速度障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及其污水处理过程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峰 熊伟丽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9-347,共9页
由于复杂多变的生化反应、进水流量和浓度的不断变化,污水处理过程表现出强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其过程变量难以精确控制。设计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对溶解氧和硝态氮浓度进行... 由于复杂多变的生化反应、进水流量和浓度的不断变化,污水处理过程表现出强非线性和时变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其过程变量难以精确控制。设计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器,对溶解氧和硝态氮浓度进行跟踪控制。首先利用SSA优化第5单元和第2单元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PID初始参数值;然后进行二次寻优,即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优化,并设计基于模糊规则的论域自适应调整策略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以提高控制器的跟踪精度;最后应用污水处理过程国际基准仿真平台进行恒值和动态变值跟踪控制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自适应伸缩因子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常规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控制器的绝对误差积分指标明显降低,在有效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了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过程 麻雀搜索算法 变论域模糊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DOA估计方法
10
作者 陈宝君 李学庆 +2 位作者 鞠艳杰 王硕 李春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3-959,共7页
针对传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表现性能差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波达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化的频域信号进行共轭反向修正实现对噪声的抑制,构造出... 针对传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表现性能差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波达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化的频域信号进行共轭反向修正实现对噪声的抑制,构造出了新的频域协方差矩阵,利用平均噪声子空间建立空间谱估计函数,通过谱峰搜索估计出信源的方位角。经仿真对比分析,所提改进方法可以识别多个相干信号,并且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仍然获得较好的方位估计性能,估计误差较传统算法降低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信号 波达方向估计 频域协方差矩阵 噪声子空间 MUS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XGBoost模型对路基压实质量的预测
11
作者 赖建平 赵辉 +1 位作者 王东升 冯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GBoost模型对压实质量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模型超参数寻优,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通过现场工程试验,测量压路机碾压时振动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信号,计算信号统计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出谐波频率,初步建立各项特征因子与E vd之间的系统联系;其次,筛选各个时频域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选用相关性较高的特征来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验证了GA-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E vd。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GA)可以高效地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且较单一的XGBoost模型表现出更优的收敛速度;通过优化特征因子,改变输入参数,提高了GA-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后均方误差为3.9%,相关系数为0.748;同时对比了传统CMV拟合E vd的方法,该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实 机器学习 XGBoost算法 遗传算法 动态变形模量 时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传播矩阵法地震AVA多参数反演
13
作者 丁乾龙 沈金松 +2 位作者 陈双全 冉尚 龙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7-969,共13页
传播矩阵理论考虑透射损失和层间多次波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给出了任意入射角条件下多层介质的纵横波反射系数谱,相较于Zoeppritz方程及其简化关系,理论上能够得到更高精度的AVA(amplitude-versus-angle)多参数反演结果。时间域传播矩阵... 传播矩阵理论考虑透射损失和层间多次波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给出了任意入射角条件下多层介质的纵横波反射系数谱,相较于Zoeppritz方程及其简化关系,理论上能够得到更高精度的AVA(amplitude-versus-angle)多参数反演结果。时间域传播矩阵法反演由于需要计算全频段的雅可比矩阵,往往需要更大的内存。不同于时间域反演,频率域反演只针对特定频率进行计算,具有内存占用小的优点,而传播矩阵在频率域内对反射系数谱进行求解很好地满足了频率域反演的需求。本文在频率域计算目标函数梯度,并使用L-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加速反演的收敛速度。为了验证频率域传播矩阵法反演的有效性,对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反演。在频率域应用传播矩阵地震叠前反演方法能够稳定反演地层参数,与Zoeppritz方程反演的对比结果表明,频率域传播矩阵反演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矩阵理论 ZOEPPRITZ方程 AVA反演 L-BFGS算法 频率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域图像潜在空间多尺度融合的仿生设计算法应用
14
作者 章艺敏 黄晓英 +3 位作者 黄正洋 杨超翔 万永菁 蒋翠玲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6-278,共13页
在工业设计领域,仿生设计是一种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生物特征与产品设计巧妙结合的方法。然而,传统仿生设计方法往往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融合抽象生物灵感与具象产品形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跨域图像多尺度仿生融... 在工业设计领域,仿生设计是一种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生物特征与产品设计巧妙结合的方法。然而,传统仿生设计方法往往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融合抽象生物灵感与具象产品形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跨域图像多尺度仿生融合算法BioFusion,旨在实现产品与生物特征的高质量融合。首先采用热启动优化反演方法,将图像映射至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生成器潜在空间,然后通过基于少样本微调的生成模型域扩展,将基于产品数据集训练的潜在空间扩展至包含生物特征的融合空间,之后提出一种跨域多尺度插值融合方法LISM,有效整合产品图像域和生物图像域的语义特征。在自建的产品数据集上训练该算法模型,并在反演质量及跨域图像融合效果方面将其与DGBID、Smooth Diffusion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ioFusion能够生成逼真且富有形态感知的融合图像,在弗雷谢特距离(FID)、图像插值标准差(ISTD)和融合图像质量(BIQI)上表现较好,分别达到34.65、18.37和1.11。此外,BioFusion在多尺度仿生融合方面表现良好,能够生成包含不同维度语义信息的融合图像,从而为设计者提供丰富的仿生设计灵感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BioFusion算法 跨域图像 多尺度插值融合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二维Kalman解卷绕与Φ-OTDR协同的水声多目标探测(特邀)
15
作者 吴金懿 王照勇 +9 位作者 刘依凡 陈义赐 陈柏琦 宋菲菲 李璇 皮浩洋 叶青 高侃 蔡海文 瞿荣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325,共11页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在海洋安全、海上救援、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将基于频率分集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与悬浮布设的声敏缆相结合,检测和分析了多类型目标的水声信号。创新性地引入...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在海洋安全、海上救援、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将基于频率分集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与悬浮布设的声敏缆相结合,检测和分析了多类型目标的水声信号。创新性地引入了时空二维Kalman算法,充分利用Φ-OTDR探测数据的时间域和空间域的二维连续性,突破了相位卷绕特性对动态范围与系统重复频率的限制,确保了多类型目标信息的高保真探测。进一步地,通过非消声水池实验验证了时空二维Kalman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遥控潜水器(ROV)、仿生鱼和模拟潜水员等多类型目标的频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OV为连续信号,频率范围为200~1700 Hz,频谱图中存在等频率间隔排列(24 Hz)的线谱;仿生鱼的信号间隔为0.5 s,对应仿生鱼的鱼尾摆动周期,频率范围为1500~1700 Hz;模拟潜水员信号间隔为0.25 s,对应氧气瓶气泡喷吐周期,频率范围为150~400 Hz。该技术为多类型水声目标探测和鉴别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有望推动水下目标探测与海洋监测的发展,拓展Φ-OTDR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 时空二维Kalma n算法 相位卷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延迟频域算法的汽车风噪主动控制研究
16
作者 冀慧俊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王颖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7-1615,共9页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滤波最小均方(FxLMS)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系统降噪性能对频率的依赖性小的特点,能够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好的降噪效果。在SIMULINK中搭建了该算法双通道仿真模型,对宽带风噪的降噪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并在整车半消声室内搭建风噪主动控制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速工况下实车测得的车内风噪数据,本文的改进无延迟频域滤波算法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FxLMS算法,在两个目标位置处可分别取得约9.42和8.81 dB(A)的降噪量。该研究成果可为汽车风噪主动控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噪 风噪主动控制 无延迟频域算法 次级通路均衡 频域分段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Windows域渗透攻击路径生成方法
17
作者 霍兴鹏 沙乐天 +2 位作者 刘建文 吴尚 苏子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6,共7页
Windows域被视作内网渗透测试的重点目标,然而Windows域渗透测试的场景和方法与常规的内网渗透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前常规的智能化路径发现研究并不适用于Windows域环境。为了增强Windows域的安全防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Wind... Windows域被视作内网渗透测试的重点目标,然而Windows域渗透测试的场景和方法与常规的内网渗透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前常规的智能化路径发现研究并不适用于Windows域环境。为了增强Windows域的安全防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Windows域渗透测试路径自动化生成方法。首先,将Windows域渗透测试场景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通过OpenAI的Gymnasium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强化学习的模拟器;其次,为了解决在大动作空间和观察空间下的探索不充分问题,提出了通过先验知识对冗余动作进行削减并对无效观察空间进行压缩的方法;最后,在小型服务器中利用虚拟机技术部署Windows域环境,以NDD-DQN作为基础算法,实现了在真实环境中从信息收集、模型构建到路径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真实的Windows复杂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模拟和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测试 Windows域 深度强化学习 DQN算法 攻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DGA:基于一致性传播的DGA域名主动检测算法
18
作者 刘双双 王志 +1 位作者 董伊萌 李万鹏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共14页
攻击者通过域名生成算法(DGA)动态注册域名以支持恶意软件活动,恶意域名不断演化导致概念漂移现象,使得现有依赖可持续性学习模型的检测技术时效性不足。针对这一威胁,结合一致性预测与一致性聚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传播的DGA域... 攻击者通过域名生成算法(DGA)动态注册域名以支持恶意软件活动,恶意域名不断演化导致概念漂移现象,使得现有依赖可持续性学习模型的检测技术时效性不足。针对这一威胁,结合一致性预测与一致性聚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传播的DGA域名主动检测算法(CPDGA)。通过对2019—2023年恶意与良性域名数据集进行实验,证明CPDGA能够有效缓解概念漂移对机器学习检测模型性能的影响,并使检测准确率提升20.4%。此外,CPDGA在检测13种最新对抗模型生成域名时取得了96.42%的准确率,展现了强大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名生成算法 概念漂移 一致性预测 一致性聚类 对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音速均匀流场中无限域声传播模拟的快速奇异边界法
19
作者 廖琪琦 习强 +1 位作者 徐文志 傅卓佳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8,共12页
快速奇异边界法被首次用于求解亚音速均匀流场中的无限域声传播问题.在奇异边界法中,满足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特性的基本解与权重系数的线性组合被用于计算得到声压.其中,源点强度因子被用于解决基本解的源点奇异性问题,基于递归骨... 快速奇异边界法被首次用于求解亚音速均匀流场中的无限域声传播问题.在奇异边界法中,满足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特性的基本解与权重系数的线性组合被用于计算得到声压.其中,源点强度因子被用于解决基本解的源点奇异性问题,基于递归骨架分解技术的快速直接求解法被用于分解压缩奇异边界法在大规模声学计算中生成的稠密矩阵.最后,在两个数值算例中,通过与解析解、有限元参考解及已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快速奇异边界法的精确性、收敛性和有效性,并且探究了Mach数、波数对亚音速均匀流场中声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边界法 快速算法 亚音速均匀流 无限域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系统降噪方法
20
作者 岳新博 高旭 +2 位作者 高阳 王海涛 鲁秀娥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为了提高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测量振动信号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新型去噪方法。CEEMD算法对数字正交(I/Q)解调算法获取的瑞利后项散射光幅值信号和相位信号进行分解,经多尺度排列熵(MPE)... 为了提高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测量振动信号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新型去噪方法。CEEMD算法对数字正交(I/Q)解调算法获取的瑞利后项散射光幅值信号和相位信号进行分解,经多尺度排列熵(MPE)算法筛选后,通过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进行去噪,并设计采用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实际搭建了外差式Φ-OTDR系统,经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文中算法有效性。最后,将设计算法与以往的经验模态分解-皮尔逊相关系数(EMD-PCC)、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及变分模态分解-改进小波阈值(VMD-NWT)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0.14 km的传感光纤位置上,该方法对于低频10 Hz、中频200 Hz以及高频1 200 Hz的振动事件,其位置信息信噪比分别可达8.88、30.26、11.90 dB,对不同频率段的振动信号均具备有效的去噪能力,且系统定位精度更高。该方法在提高系统信噪比的同时,成功地对振动信号进行了解调,且解调效果比其他三种算法效果更好,为Φ-OTDR系统降噪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多尺度排列熵 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