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ise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德江 张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348-353,共6页
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TDI)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noise sets a fundamental limit on image sensor performance, especially under low illumination i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After introducing the comp... 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TDI)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noise sets a fundamental limit on image sensor performance, especially under low illumination i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After introducing the complete sources of CCD noise,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TDI operation mode on nois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oise and number of the TDI stage. Then we propose a new technique to identify and measure sources of TDI CCD noise employ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ory, wher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noise estimated formulation converges well. Finally, we establish a testing platform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and a standard TDI CCD is calibr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ise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useful for modeling TDI C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 noise measurement remote sensingap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contamination of the charge-coupled device
2
作者 YANGJia-Min DINGYao-N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of a thinned, backside illuminated charge-coupled device(CCD) upon its quantum efficiency in soft X-ray region is suggested. A transmission gratin...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 of a thinned, backside illuminated charge-coupled device(CCD) upon its quantum efficiency in soft X-ray region is suggested. A transmission grating spectrometer(TGS), in which the transmission grating is coupled to a thinned, backside illuminat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inuum X-ray emission from the end of cylindrical target irradiated by laser. In the measured spectra, only the carbon K absorption edge at wavelength of 4.4 um due to condensation of the vacuum oil oil the CCD surface is clearly seen. The surface contamina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carbon filter" and the filter absorption to correct the quantum efficiency of the CCD camera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effective thickness of the carbon filter i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jump height of the measured spectra at 4.4um with those of the carb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curves obtained from various carbon thickness.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i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X-ray spectrum measured by the TGS with that obtained by a soft X-ray spectro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器件 表面污染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diffuse discharge mechanism of well-aligned atmospheric pressure microplasma arrays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仁武 周儒森 +6 位作者 庄金星 李江炜 陈茂冬 张先徽 刘东平 Kostya (Ken) Ostrikov 杨思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22-230,共9页
A stable and homogeneous well-aligned air microplasma device for applicatio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designed and its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Current-voltage measurements and intens... A stable and homogeneous well-aligned air microplasma device for applicatio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designed and its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Current-voltage measurements and 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ICCD) images show that the well-aligned air microplasma device is able to generate a large-area and homogeneous discharge at the applied voltages ranging from 12 kV to 14 kV, with a repetition frequency of 5 kHz,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plasma on dielectric surface. Moreover, this well-aligned microplasma device may result in the uniform and large-are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heat-sensitive PET polymers without damage, such as optimization in hydrophob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the utility of this well-aligned microplasma device is further testified. It proves to be very efficient for the large-area and uniform inactivation of E. coli cells with a density of 103/cm2 on LB agar plate culture medium, and inactiva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up to 99% for 2-mi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diffusion 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surface modification bacterial inac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cathode surface temperature using the method of CCD imaging in arc discharge
4
作者 LI Hui WANG Chuan-B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7-240,共4页
A two-wavelength pyrometry device using ordinary array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to collect the ra- diation data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cathode surface tempera... A two-wavelength pyrometry device using ordinary array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to collect the ra- diation data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cathode surface temperature during the arc discharge. Analyse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ce can mak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athode surface temperature feasible. The cathode surface temperatures measured are lower than the melting point of tungsten (3653 K), and the arc current, cathode diameter, and the cathode length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athode surface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表面温度 电弧放电 电荷耦合器件 双波长测高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TDICCD航天相机快视一体化地面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柳稼齐 李博乐 +1 位作者 周建勇 张维刚 《电声技术》 2024年第2期98-101,106,共5页
针对多光谱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ime Delay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s,TDICCD)航天相机的产品研发,提出快视一体化地面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依托项目实现该设计方案。设计包括主机系统搭建、CXP(CoaXPress)高带宽数传... 针对多光谱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ime Delay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s,TDICCD)航天相机的产品研发,提出快视一体化地面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依托项目实现该设计方案。设计包括主机系统搭建、CXP(CoaXPress)高带宽数传采集卡、测控采集卡、图采测控上位机、光电参数测试、非均匀性校正以及刷新芯片重注等实现。采用一体化设计,所有软硬件全部集成于地检主机系统,方便携带和使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用通用的主机接口,实现多种采集卡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交叉使用;使用通用的数据传输接口、RS-422传输接口,使得采集卡不仅适用于本相机的接口协议,也能在修改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代码后适用于其他相机。经验证,该地面检测系统能有效完成多光谱TDICCD航天相机的功能测试、光电参数性能测试的要求,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 航天相机 地面检测系统 采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CCD交汇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吕海宝 杨华勇 +3 位作者 黄锐 王跃科 周卫红 谌廷政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19,共6页
描述了一种坐标测量的新方法——CCD交汇测量。文章介绍了CCD交汇测量的原理,推导了坐标计算公式。为了得到较高的捕获率,提出了采用多个线阵CCD组成交汇光靶的方案。
关键词 坐标测量 交汇测量 电荷耦合器件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猫眼效应”的目标识别 被引量:32
7
作者 葛成良 黄志伟 +4 位作者 季云松 李国会 张卫 范国滨 梁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2-634,共3页
 阐述了"猫眼效应"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猫眼效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探测器的确存在"猫眼效应"。利用"猫眼效应"进行远距离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够简化系统并有效提高目...  阐述了"猫眼效应"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猫眼效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探测器的确存在"猫眼效应"。利用"猫眼效应"进行远距离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够简化系统并有效提高目标探测识别的概率,对今后选取合适的方案进行空间目标捕获、跟踪和瞄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效应” 目标探测 目标识别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童慧峰 唐志平 +5 位作者 胡晓军 龚平 李静 蔡建 王声波 林丽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80-1384,共5页
 采用单脉冲激光进行了大气环境下激光烧蚀小钢珠实验,得到其推进效应参数,发现并分析了钢珠在不同放置位置(焦前与焦后)时不同的物理现象;为了得到一系列定量实验数据,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冲量靶仪进行了单脉冲激光烧蚀推进效应实验测...  采用单脉冲激光进行了大气环境下激光烧蚀小钢珠实验,得到其推进效应参数,发现并分析了钢珠在不同放置位置(焦前与焦后)时不同的物理现象;为了得到一系列定量实验数据,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冲量靶仪进行了单脉冲激光烧蚀推进效应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环境条件、不同靶材料的激光推进效应参数,并与国外的实验数据以及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靶材料和激光功率密度是影响冲量耦合系数的主要因素,冲量耦合系数随环境气压的降低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 烧蚀模式 推进参数 激光冲量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CCD星图的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钧萍 林涛 +1 位作者 周建林 钱国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50,共5页
星识别算法在空间飞行器自主姿态确定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将CCD所拍摄的星图作为算法的输入,无论是软件调试还是地面试验,抑或是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CCD拍摄的星空图片的方法,它... 星识别算法在空间飞行器自主姿态确定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将CCD所拍摄的星图作为算法的输入,无论是软件调试还是地面试验,抑或是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CCD拍摄的星空图片的方法,它包括提取观测星,将观测星进行位置坐标和灰度的转换,并按照CCD相机的参数进行归一化等步骤,获得模拟的星图。经过与识别算法结合使用,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摄影机 航天器 星识别算法 计算机仿真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斑有效面积的准确测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镜新 庄亦飞 +1 位作者 沈卫星 林尊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63-1266,共4页
 从激光光斑有效面积的定义出发,采用CCD图像摄取技术,设计了一套激光光斑有效面积测量装置。在4种不同激光光斑能量分布和不同能量密度的情况下,用有效面积测量仪分别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以对任何能量非均匀分...  从激光光斑有效面积的定义出发,采用CCD图像摄取技术,设计了一套激光光斑有效面积测量装置。在4种不同激光光斑能量分布和不同能量密度的情况下,用有效面积测量仪分别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以对任何能量非均匀分布的激光光斑的有效面积进行准确测试,有助于提高光学元件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有效面积 激光损伤阈值 准确测量 峰值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试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误差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助贫 邵龙潭 +1 位作者 刘永禄 韩国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3,共6页
计算机数字图像识别技术为三轴试验土样变形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测量方法 ,它不仅可以克服常规测试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 ,而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测试精度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各种可能误差源 ,讨论了各种... 计算机数字图像识别技术为三轴试验土样变形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测量方法 ,它不仅可以克服常规测试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 ,而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测试精度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各种可能误差源 ,讨论了各种误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小误差的办法 .实际测试检定表明 ,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在三轴试样变形测量中的应变测量精度为 1 0 - 4 ,高于常规测量方法的测试精度 ,能够满足土样变形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三轴试验 数字图像测量 误差分析 土样变形 计算机数字图像识别 变形测量 强度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远场焦斑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旭东 陈波 +4 位作者 何凌 刘华 夏彦文 苏春燕 卢宗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通过CCD图像采集单元结合传统的列阵相机测量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远场焦斑分布,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的边缘算子提取焦斑的几何中心,提出通过几何中心对心的焦斑嵌套重构算法,解决了光斑饱和时的对心难题,实现了快捷准确测量激光焦斑,为激...  通过CCD图像采集单元结合传统的列阵相机测量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远场焦斑分布,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的边缘算子提取焦斑的几何中心,提出通过几何中心对心的焦斑嵌套重构算法,解决了光斑饱和时的对心难题,实现了快捷准确测量激光焦斑,为激光器的实时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斑重构算法 激光焦斑 嵌套 边缘算子 CCD 远场分布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拟合方法在一维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俞巧云 邢晓正 +2 位作者 胡红专 李为民 邓伟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58,65,共4页
在线阵CCD测量系统中采用直线拟合方法检测一维图像边缘。首先,测量系统通过线阵CCD获得一维图像,基于阈值比较法,对图像信号设置高、低阈值,截取边缘信号的中间部分作为拟合窗口;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拟合窗口内的边缘信号进行直线拟... 在线阵CCD测量系统中采用直线拟合方法检测一维图像边缘。首先,测量系统通过线阵CCD获得一维图像,基于阈值比较法,对图像信号设置高、低阈值,截取边缘信号的中间部分作为拟合窗口;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拟合窗口内的边缘信号进行直线拟合;最后,利用图像亮、暗电平的中间电平作为阈值截交拟合直线,以此交点作为图像边缘点的位置。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与阈值比较法相比较,直线拟合方法具有重复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能有效抑制随机噪声的影响,因此可以有效检测一维图像边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拟合方法 边缘检测 最小二乘法 电荷耦合器件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的智能车导航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云洲 师恩义 +1 位作者 吴成东 秦召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前智能车导航大多采用摄像机来获取路面信息,针对这一特点研究开发了基于CCD的导航模块.详细介绍了CCD视频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考虑到环境光线的变化会影响导航效果,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阈值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运算量小,能跟踪环... 目前智能车导航大多采用摄像机来获取路面信息,针对这一特点研究开发了基于CCD的导航模块.详细介绍了CCD视频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考虑到环境光线的变化会影响导航效果,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阈值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运算量小,能跟踪环境光线的变化.同时给出了系统抗干扰的处理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了因外界光线和赛道变化引起的智能车跑偏问题.通过系统实验和竞赛,证明了该导航系统具有良好的智能性和抗干扰能力,即此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阈值 电荷耦合器件 导航 智能车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近红外光谱仪在柴油生产控制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广通 陆婉珍 +3 位作者 袁洪福 范雨润 吴艳萍 陶敬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7-61,共5页
介绍了电荷耦合器件( C C D)近红外光谱仪在柴油生产控制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直馏柴油、加氢精制柴油及成品柴油十六烷值、密度、凝点、闪点及馏程等质量指标的测定及与标准测定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测定柴油性质的可靠... 介绍了电荷耦合器件( C C D)近红外光谱仪在柴油生产控制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直馏柴油、加氢精制柴油及成品柴油十六烷值、密度、凝点、闪点及馏程等质量指标的测定及与标准测定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测定柴油性质的可靠性。试验证明,近红外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分析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近红外光谱仪 物理性质 CCD 生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对冲燃煤锅炉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建民 刘石 +1 位作者 姜凡 李志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在燃煤锅炉NOx排放预测的方法.对某台300 MW旋流对冲燃煤电站锅炉进行了多工况热态试验,考虑温度对NOx生成的影响,利用火焰诊断系统对炉膛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应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NOx排放特性模型并...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在燃煤锅炉NOx排放预测的方法.对某台300 MW旋流对冲燃煤电站锅炉进行了多工况热态试验,考虑温度对NOx生成的影响,利用火焰诊断系统对炉膛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应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NOx排放特性模型并进行了校验.通过同神经网络模型比较,证实了该模型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的优点.该模型可为电厂锅炉通过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氮氧化物排放 电荷耦合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CCD相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伟 姚大志 +1 位作者 黄典礼 韦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9-293,共5页
采用KAF-1001芯片研制出了高速科学CCD相机。详细介绍了CCD相机的数据采集原理,CPLD在CCD时序中的控制,FX2系列CY7C68013 USB芯片在高速CCD相机数据传输上的运用及利用VC++开发的相机图像采集软件。通过对开发的样机所做的实验及数据分... 采用KAF-1001芯片研制出了高速科学CCD相机。详细介绍了CCD相机的数据采集原理,CPLD在CCD时序中的控制,FX2系列CY7C68013 USB芯片在高速CCD相机数据传输上的运用及利用VC++开发的相机图像采集软件。通过对开发的样机所做的实验及数据分析表明,相机性能达到了高速科学CCD相机的要求,并提供了CCD相机的各项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CY7C68013 CPLD 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辐照导致线阵电荷耦合器件电荷转移效率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志刚 唐本奇 +4 位作者 李君利 张勇 刘敏波 王祖军 黄绍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间及转移电荷包的电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电荷耦合器件 中子辐照 电荷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320C40实现图象高速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教民 赵小英 +1 位作者 魏世泽 孙壮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高帧频 CCD图象传感和高速 DSP(TMS3 2 0 C40 ) ,设计出先进的动态图象高速采集和 RS- 4 2 2 A数据传输系统 ,将光学图象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图象。以高速 DSP及快速存储器为核心设计并实现高速图象的数字缓冲接口系统 ,与... 利用高帧频 CCD图象传感和高速 DSP(TMS3 2 0 C40 ) ,设计出先进的动态图象高速采集和 RS- 4 2 2 A数据传输系统 ,将光学图象转化为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图象。以高速 DSP及快速存储器为核心设计并实现高速图象的数字缓冲接口系统 ,与 PC主机构成双机系统 ,并采用 DMA数据通信方式 ,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使采集系统主机能正确接收和处理图象数字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图象处理 高帧频 图象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检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哈元清 钟先琼 +3 位作者 杨经国 黎源倩 栾崇林 周颖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4-728,共5页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若丹明 6G乙醇溶液的高信噪比荧光谱 ,最低检出限达到 10 - 8mol/L。线性范围为 10 - 6~ 10 - 8mol/L。将所建立的装置用于若丹明B荧光淬灭法测定水中硒的含量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 10 μg/L ,检出限为 0 .5μg/L ,加标回收率为 81.3%~ 11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分析 YAG激光器 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