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参数摄动抑制方法
1
作者 曹盛福 余远金 +1 位作者 赵雷 史阳阳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框架伺服系统常受到外部扰动力矩和内部参数摄动等多源扰动影响,导致其控制性能降低,本文重点针对参数摄动对框架伺服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扰动...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CMG)框架伺服系统常受到外部扰动力矩和内部参数摄动等多源扰动影响,导致其控制性能降低,本文重点针对参数摄动对框架伺服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H_(2)/H_(∞)复合控制的CMG框架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方法.在常规H_(∞)鲁棒控制方法中引入电机参数摄动量,在保证对外部力矩扰动具有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升对内部参数摄动影响的抑制能力;结合H_(2)控制策略,提出基于状态反馈H_(2)/H_(∞)复合控制方法,在保证稳态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所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多源扰动导致的速度波动,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G框架伺服系统 h_(2)/h_(∞)复合控制 参数摄动 多源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using CO_(2)/H_(2)O emulsion with high water cut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2
作者 Xi-Dao Wu Peng Xiao +2 位作者 Bei Liu Guang-Jin Chen Jian-Hua P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74-986,共13页
CO_(2) emulsions used for EOR have received a lot of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on CO_(2)mobility reduction.However,most of them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high quality CO_(2) emulsion(high CO_(2) fractio... CO_(2) emulsions used for EOR have received a lot of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on CO_(2)mobility reduction.However,most of them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high quality CO_(2) emulsion(high CO_(2) fraction),while CO_(2) emulsion with high water cut has been rarely researched.In this paper,we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udy of using high water cut CO_(2)/H_(2)O emulsion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Firstly,a nonionic surfactant,alkyl glycosides(APG),was selected to stabilize CO_(2)/H_(2)O emulsion,and the corresponding morphology and stability were evaluated with a transparent PVT cell.Subsequently,plugging capacity and apparent viscosity of CO_(2)/H_(2)O emulsion were measured systematically by a sand pack displacement apparatus connected with a 1.95-m long capillary tube.Furthermore,a high water cut(40 vol%) CO_(2)/H_(2)O emulsion was selected for flooding experiments in a long sand pack and a core sample,and the oil recovery,the rate of oil recovery,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G had a good performance on emulsifying and stabilizing CO_(2) emulsion.An inversion from H_(2)O/CO_(2) emulsion to CO_(2)/H_(2)O emulsion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cut was confirmed.CO_(2)/H_(2)O emulsions with lower water cuts presented higher apparent viscosity,while the optimal plugging capacity of CO_(2)/H_(2)O emulsion occurred at a certain water cut.Eventually,the displacement using CO_(2)/H_(2)O emulsion provided 18.98% and 13.36% additional oil recovery than that using pure CO_(2) in long sand pack and core tests,respectively.This work may provide guidelines for EOR using CO_(2) emulsions with high water c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O emulsion high water cut CO_(2) mobility control Enhanced oil reco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的鲁棒H_2/H_∞控制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鹏 李中健 安锦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4期84-86,共3页
相比 H_∞控制和 H_2控制,H_2/H_∞混合控制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进行折衷,对参数摄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目标控制问题又可以转化为具有 LMI 约束的凸优化问题来求解控制器。针对某飞行器横向飞行控制系统的... 相比 H_∞控制和 H_2控制,H_2/H_∞混合控制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进行折衷,对参数摄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目标控制问题又可以转化为具有 LMI 约束的凸优化问题来求解控制器。针对某飞行器横向飞行控制系统的参数摄动问题,基于 LMI 设计了 H_2/H_∞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LMI h2/h混合控制 参数摄动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汽轮机系统的LPV鲁棒H_(∞)/H_(2)变增益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东风 朱为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8-474,共7页
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辨识得到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全局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然后通过极值分解组合得到多胞LPV模型。针对多胞LPV模型,在鲁棒H_(∞)/H_(2)变增益控制中引入松弛变量,设计了保守性更低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结果... 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辨识得到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全局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然后通过极值分解组合得到多胞LPV模型。针对多胞LPV模型,在鲁棒H_(∞)/H_(2)变增益控制中引入松弛变量,设计了保守性更低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V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h_(∞)/h_(2)鲁棒控制 变增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综合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广义H_(2)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凤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1-910,共10页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矩阵分析法、线性矩阵不等式等方法,对同时带有控制输入和干扰输入的奇异摄动时变时滞不确定控制系统进行广义H_(2)控制研究.设计一个记忆状态广义H_(2)控制器,给出具体设计方法的判定定理.并对时滞依赖和时滞...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矩阵分析法、线性矩阵不等式等方法,对同时带有控制输入和干扰输入的奇异摄动时变时滞不确定控制系统进行广义H_(2)控制研究.设计一个记忆状态广义H_(2)控制器,给出具体设计方法的判定定理.并对时滞依赖和时滞独立两种情形下采用新的引理,推出保守性相对更小的稳定性判据.对所得结论进行线性化处理,用数值样例验证了该文所得结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指出在零到奇异摄动上界的整个区间范围内,闭环系统渐近稳定,扩大了广义H_(2)稳定空间,缩小了L_(2)-L_(∞)的性能指标.通过与相关文献进行稳定态指标对比,展示出该文所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较小的保守性,并且适用于标准和非标准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稳定性 广义h_(2)控制 状态反馈控制器 L_(2)-L_(∞)性能指标 交叉项界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的飞行控制系统H_2/H_∞状态反馈综合 被引量:2
6
作者 代冀阳 毛剑琴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29-32,共4页
针对同时存在模型参数变化和外界干扰这两种不确定性的飞机对象 ,本文采用基于LMI的H2 /H∞ 状态反馈综合方法进行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 ,闭环系统不仅对模型参数的变化具有鲁棒稳定性 ,而且对外界干扰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
关键词 h2/h∞控制 飞行控制系统 鲁棒控制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系统的H_∞/L_2鲁棒控制问题及其简化
7
作者 徐建闽 周其节 樊晓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0-74,共5页
本文研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系统的鲁棒性控制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不确定系统在H∞边界约束下使L2指标最小的充分条件,由此导出H∞/L2综合方法可将参数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其标称系统当干扰强度增大时的鲁... 本文研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系统的鲁棒性控制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不确定系统在H∞边界约束下使L2指标最小的充分条件,由此导出H∞/L2综合方法可将参数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其标称系统当干扰强度增大时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鲁棒控制 不确定系统 h∞范数 L2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H_2/H_∞混合性能约束系统的极点配置
8
作者 袁立嵩 蒋慰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8-44,共7页
首先将文题转化为一个具有H_∞性能和系统闭环极点位置约束的系统H_2性能优化问题。进而通过引入一个辅助性能函数,将其转化成有一个矩阵方程约束的辅助性能函数的最小化优化问题,并给出这个问题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解。
关键词 h2/h 混合控制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执行器响应时滞的磁流变悬架H_(2)/H_(∞)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东 汪若尘 +2 位作者 丁仁凯 刘伟 孟祥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6-282,290,共8页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响应时滞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效果和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设计了一种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对执行器输入的定常时滞进行鲁棒控制,推导了控制器反馈控制增益和系统临界时滞;开展了磁流变阻尼器力学试验并对Bingha...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响应时滞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效果和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设计了一种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对执行器输入的定常时滞进行鲁棒控制,推导了控制器反馈控制增益和系统临界时滞;开展了磁流变阻尼器力学试验并对Bingham模型实现参数识别;基于MotoTron平台完成了驱动电流PI控制参数整定,使阻尼器响应时滞降低到临界时滞以内。仿真结果表明:C级随机路面下,所设计的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相比被动悬架和不考虑时滞的鲁棒控制器,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分别降低了24.52%、9.79%、11.26%和7.19%,乘坐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轮胎动载荷相比鲁棒控制优化了3.21%,兼顾了行驶安全性。为进一步验证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实际工作性能,设计了悬架ECU,开展了单轮悬架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能保证时滞输入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响应时滞 时滞h_(2)/h_(∞)鲁棒控制器 PI控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H_∞/H_2控制在水下热动力参数摄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佐成 樊思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5-578,共4页
针对开式水下循环热动力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很高及动力装置结构参数摄动十分严重的特点 ,采用结构参数摄动系统 H∞ /H2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设计了开式循环三组元水下热动力系统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实现了 H∞ 控... 针对开式水下循环热动力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很高及动力装置结构参数摄动十分严重的特点 ,采用结构参数摄动系统 H∞ /H2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设计了开式循环三组元水下热动力系统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实现了 H∞ 控制与 H2 控制优势的互补 ,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及动态响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h∞/h2控制 水下热动力装置 结构参数摄动系统 数学模型 航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H_(∞)的水电机组鲁棒控制
11
作者 马元江 陈金保 +2 位作者 谈泰权 王凯 肖志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4,共6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随机能源大量接入,电网结构变得复杂。在此背景下,水电机组将根据需要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运行环境日趋恶劣,其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显然难以实现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最优控制。为此,将H_(∞)理论应用于水电机组,并基于改进... 随着风电、光伏等随机能源大量接入,电网结构变得复杂。在此背景下,水电机组将根据需要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运行环境日趋恶劣,其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显然难以实现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最优控制。为此,将H_(∞)理论应用于水电机组,并基于改进樽海鞘算法(ISSA)和综合ITAE指标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基于ISSA-H_(∞)的水电机组自适应鲁棒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D控制器,设计的基于ISSA-H_(∞)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均有优异的调节性能,实现了水电机组多工况下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PID控制 h_∞理论 改进樽海鞘算法 自适应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_(∞)优化设计方法
12
作者 赵文帅 王曦 +3 位作者 龙一夫 周龙 周振华 张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7,共11页
针对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正向设计的难点,提出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差分进化H_∞频域优化指标,提出一种压差伺服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压差伺服系统镇定、伺服控制规... 针对液压机械式压差伺服系统正向设计的难点,提出压差伺服系统的差分进化H∞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差分进化H_∞频域优化指标,提出一种压差伺服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压差伺服系统镇定、伺服控制规律的优化设计,并进行系统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压差伺服系统稳态特性满足0.92±0.01 MPa,静态误差小于1%,动态调节时间小于0.01 s,超调量小于10%,相角裕度大于70°,20 Hz正弦波动输入信号的干扰下具有鲁棒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液压机械压差伺服 状态空间 差分进化算法 h_(∞)优化控制 鲁棒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H_(∞)混合控制在无人机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13
作者 宋勇 张宗麟 邓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9期146-149,共4页
针对无人机受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影响的特点,对 H_2/H_(?)混合控制控制理论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典型无人机的横航向飞行控制系统,用混合 H_2/H_(?)鲁棒控制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飞机控制系统在鲁棒稳定条件... 针对无人机受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影响的特点,对 H_2/H_(?)混合控制控制理论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典型无人机的横航向飞行控制系统,用混合 H_2/H_(?)鲁棒控制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飞机控制系统在鲁棒稳定条件下,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在求解多目标综合控制问题方面的优势对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扰动抑制能力和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混合h_(2)/h_(∞)控制 鲁棒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 Preview Control for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被引量:2
14
作者 FARHAN Masood XUE Yixuan' +1 位作者 ZHEN Ziyang YANG Liuq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9年第6期919-926,共8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_∞preview control in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ACLS)for carrier-based aircraft.Due to the mutual movement between aircraft and carrier,the landing process becomes c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_∞preview control in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ACLS)for carrier-based aircraft.Due to the mutual movement between aircraft and carrier,the landing process becomes considerably more challenging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runway landing.ACLS systems mitigate this by predicting deck motion and generating ideal glide slope path for tracking.Although,this predicted glide slop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advance,conventional control structures are still unable to use this future information.H_∞preview control has the ability to utilize this future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racking response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The process of incorporating preview information into ACLS framework and synthesizing the H_∞preview controller is presented.The methodology is verified using the example of F/A-18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problem and result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ntrol preview control carrierbased aircraft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robust preview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油田A油藏生物竞争排斥技术治理下H_(2)S主控因素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云 宁永庚 +4 位作者 杜君 张伟森 陆原 罗厚勇 杜予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6,103,共7页
目的绥中36-1油田A油藏采用生物竞争排斥技术治理因注入海水引入硫酸盐还原菌(SRB)而产生的H_(2)S,以油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H_(2)S生长主控因素和机理研究。方法选取油藏典型油井考查其停药期间不同油井的H_(2)S含量、硫化物含量、微生... 目的绥中36-1油田A油藏采用生物竞争排斥技术治理因注入海水引入硫酸盐还原菌(SRB)而产生的H_(2)S,以油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H_(2)S生长主控因素和机理研究。方法选取油藏典型油井考查其停药期间不同油井的H_(2)S含量、硫化物含量、微生物含量,观察SRB生长曲线规律,对H_(2)S生长主控因素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生物竞争排斥法能够抑制SRB生长,单井H_(2)S质量浓度降至30 mg/m^(3)以下。停药期间,油藏H_(2)S生长趋势符合Compertz模型,单井A1、A4、A17、A20、A22模型拟合度在0.8以上,方差的统计量较高,显著性为0.001~0.002。结论H_(2)S不受油藏生产动态的控制,海水提供了丰富的SO_(4)^(2-)营养源,绥中36-1油田A油藏H_(2)S生长的主控因素为油藏中的SO_(4)^(2-)含量。该油藏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生态菌群,稳定的生态系统能自动消除外部引入的硫酸盐,从而系统地控制H_(2)S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 SRB 生长曲线 生物竞争排斥法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H_∞组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16
作者 李占明 刘丽华 陈希平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87-91,共5页
用极大熵H_∞的理论解决了H_2/H_∞组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H_2最优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但鲁棒性较差;与之相反,H_∞最优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的鲁棒性问题,但动态品质一般较差.H_2/H_∞组合优化理论将二... 用极大熵H_∞的理论解决了H_2/H_∞组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H_2最优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但鲁棒性较差;与之相反,H_∞最优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的鲁棒性问题,但动态品质一般较差.H_2/H_∞组合优化理论将二者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鲁棒稳定性和动态品质之间的矛盾.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设计了控制器,并对参数结构及负荷发生变化时的各种情况作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器鲁棒性能和动态品质均比常规PID控制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熵 最优控制 鲁棒性 组合控制器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控制在AMD Benchmark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洋 姜洪洲 +1 位作者 叶正茂 韩俊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22,共5页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H∞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结构主动控制 h∞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倒立摆建模与H_∞鲁棒优化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安克 官伯林 +1 位作者 尚群立 王建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37-1641,共5页
针对倒立摆系统当中存在的自然不稳定性和大量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H∞鲁棒优化保性能控制方法.利用分析力学中的Lagrange方程建立三级倒立摆的不确定数学模型,把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分别转化为模型状态矩阵的不确定性和模型的扰动... 针对倒立摆系统当中存在的自然不稳定性和大量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H∞鲁棒优化保性能控制方法.利用分析力学中的Lagrange方程建立三级倒立摆的不确定数学模型,把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分别转化为模型状态矩阵的不确定性和模型的扰动输入,从而将系统稳定问题转化为H∞范数求解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系统指数稳定,二次代价泛函满足性能指标,同时使系统具有相同H∞范数界γ.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三级倒立摆的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在系统存在外界干扰和不确定性时,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倒立摆 不确定性 鲁棒h∞控制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广义系统的鲁棒H_(∞)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舒伟仁 张庆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讨论了线性时不变区间广义系统基于状态反馈的鲁棒H∞控制问题·利用区间矩阵的一种等价描述形式,将所讨论的区间广义系统转换成一般的线性时不变不确定广义系统,给出了区间广义系统二次稳定且具有扰动衰减度γ及二次能稳定且具有... 讨论了线性时不变区间广义系统基于状态反馈的鲁棒H∞控制问题·利用区间矩阵的一种等价描述形式,将所讨论的区间广义系统转换成一般的线性时不变不确定广义系统,给出了区间广义系统二次稳定且具有扰动衰减度γ及二次能稳定且具有扰动衰减度γ的概念,得到了该问题可解的充要条件是一个基于系统参数矩阵的矩阵不等式有满足广义约束的解,同时也给出了满足该问题的反馈矩阵的构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矩阵 广义系统 鲁棒h_(∞)控制 状态反馈 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H_∞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朴凤贤 张庆灵 张国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研究状态和输入矩阵含仿射型不确定性的广义系统鲁棒H∞控制问题,通过满足广义约束的代数Riccati不等式(GARI)给出此类不确定广义系统可以通过状态反馈二次可镇定且满足H∞范数界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不确定广义系统可镇定与二... 研究状态和输入矩阵含仿射型不确定性的广义系统鲁棒H∞控制问题,通过满足广义约束的代数Riccati不等式(GARI)给出此类不确定广义系统可以通过状态反馈二次可镇定且满足H∞范数界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不确定广义系统可镇定与二次可镇定的关系及控制器的设计,并且可通过给定系统的已知信息求出控制器,最后给出数值算例验证所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鲁棒h∞控制 广义代数Riccati不等式 二次可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