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控阵列扬声器实验系统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温怀疆 罗明从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为实现对一定频率范围声波的指向性进行定量控制,研究这些声波的受控特性,借鉴天线相控阵原理,提出了相控阵列扬声器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该相控阵列扬声器实验系统包含6个大小不等的线阵列以及分频移相处理电路等,每个线阵列有7个阵元... 为实现对一定频率范围声波的指向性进行定量控制,研究这些声波的受控特性,借鉴天线相控阵原理,提出了相控阵列扬声器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该相控阵列扬声器实验系统包含6个大小不等的线阵列以及分频移相处理电路等,每个线阵列有7个阵元。分频电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芯片AUDU1667将频率为200 Hz-12:8 kHz的6个倍频程音域进行6×4路的1/4倍频程分频,移相电路进行7路等相位差的移相处理,最后将同一倍频程内(如200-400 Hz)的4个相邻1/4倍频程分频通道中相位相同的信号合并,形成7路混合输出信号,经放大后驱动本阵列的7个阵元,按倍频程信号不同分别驱动相应线阵列组还音。6个线阵列同时工作可实现声音在空间中某一区域内的定向传播。在实践方面,对DSP分频、移相电路和阵列声学等进行了大量仿真与实验测试,实测数据结果显示设计方案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列 指向性 移相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振技术的低频水声换能器辐射声源级测量
2
作者 王文侠 强成虎 +4 位作者 王敏 杨平 艾华 王珂 何龙标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针对低频水声换能器辐射声源级测量依赖大范围自由场水域、实施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测振的声源级测量方法。阐述了激光外差干涉振速测量原理和基于瑞利积分的远场声压推算方法;搭建了换能器表面振速扫描测量装置并开展实验... 针对低频水声换能器辐射声源级测量依赖大范围自由场水域、实施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测振的声源级测量方法。阐述了激光外差干涉振速测量原理和基于瑞利积分的远场声压推算方法;搭建了换能器表面振速扫描测量装置并开展实验,提取到低频换能器表面的复杂振动模态分布;由表面振速推算远场声压与湖试声源级测量结果相比较,在100 Hz和5 kHz频率处所测量声源级差异分别为-2.2 dB和0.9 dB,其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计量 低频水声换能器 声源级测量 激光扫描测振 远场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输气站管道噪声特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项行鸿 陈磊 +3 位作者 徐靖鉴 王愉 肖和业 周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247,共6页
为厘清天然气输气站管道噪声特性,基于一维麦克风阵列测试原理,搭建天然气输气站管道噪声测试系统,设计不同输气流量、不同管道组合下的输气工艺测试工况。通过测试对比和分析可知,输气站支路管道噪声在频域上主要分布在3个特征频段上,... 为厘清天然气输气站管道噪声特性,基于一维麦克风阵列测试原理,搭建天然气输气站管道噪声测试系统,设计不同输气流量、不同管道组合下的输气工艺测试工况。通过测试对比和分析可知,输气站支路管道噪声在频域上主要分布在3个特征频段上,在沿管道输气传输方向的空间内整体呈“M”型分布;随着输气流量的增大,输气管道噪声频率特性基本保持不变,但其总声压级有所提升;不同供气支路组合下其噪声总声压最大可相差2.8 dB,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输气工艺,实现相对较低的天然气输气站噪声运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噪声测试 麦克风阵列 声压级 天然气管道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道洞口段爆破噪声频谱特征与峰值声压级分析
4
作者 赵一聪 肖东辉 +2 位作者 刘本华 罗发胜 李彬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4-932,共9页
为确定隧道洞口段爆破时噪声的声源特性与洞外峰值声压级的衰减规律,通过布置高精度声学传感器对爆破噪声进行监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爆破噪声信号的时频能量特征,并利用回归分析首次筛选出适用于隧道洞口段爆... 为确定隧道洞口段爆破时噪声的声源特性与洞外峰值声压级的衰减规律,通过布置高精度声学传感器对爆破噪声进行监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爆破噪声信号的时频能量特征,并利用回归分析首次筛选出适用于隧道洞口段爆破时洞外噪声峰值声压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1)隧道爆破噪声信号呈现典型的脉冲特征,其瞬时能量峰值与振幅峰值对应良好,能量主要集中在首波到达后的0.2 s内。2)隧道洞口段爆破时噪声频带宽,但能量主要分布在110 Hz以下的窄带内,同时表现出包含多个频率峰值的特点;爆破噪声信号的低频特征显著,仅用常见的隔音屏障难以有效阻隔爆破噪声。3)隧道洞口段爆破与洞身段爆破引起的洞外噪声宜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峰值声压级预测。当采用矿山台阶爆破的噪声预测公式对隧道洞口段爆破峰值声压级进行预测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78%,通过降低最大单段药量可有效降低爆破噪声峰值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爆破噪声 频率 希尔伯特-黄变换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特性及控制 被引量:39
5
作者 周兵 宋倩 +2 位作者 倪园 陈豫朝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9-1826,共8页
为全面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特性、计算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及现场实测,讨论了电抗器噪声的产生机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特性、衰减和干涉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电抗器噪声主要由铁芯饼间的电磁力产生,其声... 为全面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特性、计算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及现场实测,讨论了电抗器噪声的产生机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特性、衰减和干涉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电抗器噪声主要由铁芯饼间的电磁力产生,其声功率级随额定容量的增大而增加,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电抗器声压级分布复杂,衰减较慢,存在明显声波干涉现象,其大小随运行电压增加而增大,但与运行负荷无关;电抗器噪声计算应考虑声波干涉,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其噪声控制主要采用隔声罩,最高降噪量可达20 d B。该研究可为超、特高压变电站的规划设计及噪声控制、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噪声 频率 声压级 声波干涉 隔声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噪声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1
6
作者 周兵 裴春明 +1 位作者 倪园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7-1453,共7页
为掌握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测量了站内变压器与电抗器的噪声水平及其频谱特性、衰减特性以及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测量试验在正常运行及大负荷调试期间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 为掌握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测量了站内变压器与电抗器的噪声水平及其频谱特性、衰减特性以及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测量试验在正常运行及大负荷调试期间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受冷却风扇影响较大,且与功率负荷近似正相关。电抗器噪声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为100Hz的1/3倍频带上,与功率负荷关系较小。变压器和电抗器噪声随距离增加而较慢衰减,因此变压器和电抗器应远离声环境敏感区域。另外,通过该研究,确定了正常负荷下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的A计权声功率级分别约为103dB和97dB,并获得了声源的1/3倍频带声功率级参数,为变电站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抗器 频率 噪声预测 声压级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亚声速空腔绕流气动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党国 李建强 +2 位作者 范召林 罗新福 梁锦敏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3-707,共5页
通过分析空腔底面中心线上声压级分布与不同测点声压频谱特性,着重研究了高亚声速空腔绕流的气动噪声特性。空腔模型长深比分别为6、10和15,自由来流马赫数为0.8,基于每米的雷诺数为1.55×107,测量的空腔前缘的边界层厚度为0.034m... 通过分析空腔底面中心线上声压级分布与不同测点声压频谱特性,着重研究了高亚声速空腔绕流的气动噪声特性。空腔模型长深比分别为6、10和15,自由来流马赫数为0.8,基于每米的雷诺数为1.55×107,测量的空腔前缘的边界层厚度为0.034m。结果表明:空腔后缘处于噪声产生区,声压级较高;闭式和过渡式空腔因深度较小,来流剪切层触及了空腔底面,干扰了从腔后壁向腔前壁的噪声反馈回路,限制了腔内流动自激振荡的形成;开式空腔深度较大,剪切层直接跨过空腔中部、撞击腔后壁,并产生强烈噪声,噪声从腔后壁通过空腔向前壁的反馈回路未受到干扰,故腔内流动出现自激振荡和多个声压峰值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高亚声速 噪声特性 声压级 声压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壁倒角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党国 范召林 +2 位作者 李建强 罗新福 蒋卫民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对不同后壁角度(δr)时长深比为9的空腔模型底面中心线上的声压级分布、不同测点声压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后壁倒角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亚声速还是在超声速,空腔后壁角度增大,使得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都... 对不同后壁角度(δr)时长深比为9的空腔模型底面中心线上的声压级分布、不同测点声压频谱特性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后壁倒角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亚声速还是在超声速,空腔后壁角度增大,使得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都有所降低,特别是后壁处的声压级明显降低;对不同测点的声压频谱特性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空腔流激振荡峰值频率时的噪声声压级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可见,增大空腔后壁角度对空腔噪声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噪声 声压级 声压频谱 后壁角度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流边界层厚度对开式空腔气动声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党国 罗新福 +1 位作者 李建强 蒋卫民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分析了不同来流边界层厚度与空腔深度比(δ/D)对长深比(L/D)为8的开式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的影响。试验马赫数是0.6和1.5,相应的Re为1.23×107和2.26×107(基于每米)。结果表明,δ/D减小,导致开式空腔内... 分析了不同来流边界层厚度与空腔深度比(δ/D)对长深比(L/D)为8的开式空腔内不同测点的声压级分布和声压频谱特性的影响。试验马赫数是0.6和1.5,相应的Re为1.23×107和2.26×107(基于每米)。结果表明,δ/D减小,导致开式空腔内不同测点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导致空腔上方剪切层与腔内流动或腔后壁相互作用能量增加,引起腔内同一测点不同离散频率对应的声压级增大。可见,δ/D减小,腔内流动自激振荡更易引起空腔自身结构和腔内储藏物结构振动和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空腔 边界层厚度 声学特性 声压级 声压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变频压缩机声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尤晋闽 陈天宁 和丽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基于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在现场测试变频压缩机噪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响度、尖锐度指标,提出了心理声学烦躁度的经验公式.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主观评价,对实验结果作了线性相关性分析,并得到压缩机声品质主观评价值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 基于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在现场测试变频压缩机噪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响度、尖锐度指标,提出了心理声学烦躁度的经验公式.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主观评价,对实验结果作了线性相关性分析,并得到压缩机声品质主观评价值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烦躁度刻画声品质要比A声级更灵敏,心理声学烦躁度与主观评价的相关性较好,可达到0.917 3,但采用A声级则较差,只有0.711 9.因此,将烦躁度作为变频压缩机声品质评价的综合性能指标,能够比A声级更好地反映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噪声对人的实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变频压缩机 心理声学 烦躁度 声级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喷管液体火箭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劲松 曾玲芳 +1 位作者 胡小伟 范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8-822,共5页
针对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噪声问题,研制了一种相对简化的单喷管液体火箭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受发射平台结构扰动效应影响,空间高度方向发射喷流噪声变化规律不同于自由喷流噪声变化规律... 针对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噪声问题,研制了一种相对简化的单喷管液体火箭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受发射平台结构扰动效应影响,空间高度方向发射喷流噪声变化规律不同于自由喷流噪声变化规律,但不同测点之间噪声声压级随时间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发射喷流噪声频谱存在宽频特性,同时还存在突出倍谐频啸叫特征或突出单基频啸叫特征。发射喷流噪声模拟试验过程中综合了喷流流场研究,研究发现:喷流噪声声压时域变化规律与发动机工作压力、喷流流场压力时域变化规律也存在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喷流噪声 模拟试验研究 噪声声压 噪声声压级 噪声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缘边界层扰动的空腔压力脉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洋 吴继飞 +1 位作者 徐来武 蒋为民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0,共5页
武器内埋是实现战斗机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隐身)等先进技术指标的关键气动布局措施之一。腔内流场结构复杂,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严重压力脉动,诱发强烈噪声,声压级(SPL)甚至可高达170dB,可能造成结构与内部元器件的破坏,因此空腔噪声... 武器内埋是实现战斗机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隐身)等先进技术指标的关键气动布局措施之一。腔内流场结构复杂,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严重压力脉动,诱发强烈噪声,声压级(SPL)甚至可高达170dB,可能造成结构与内部元器件的破坏,因此空腔噪声与抑制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对亚、跨声速流动条件(Ma=0.6、0.95和1.2)下有、无斜劈(ramps)时过渡式空腔(长深比L/D=4)气动声学特性开展了风洞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空腔底面中心线上的声压级分布和不同测点的声压频谱(SPFS)特性,探讨了斜劈对空腔气动噪声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亚、跨声速条件下,采用前缘斜劈对空腔内噪声有一定抑制效果,使得空腔后部区域声压级降低幅度比前部区域大,同时对空腔前壁以及后壁噪声也有抑制效果,部分典型测点声压频谱曲线上的能量尖峰基本全部被削平,这表明空腔流场已不存在产生自持振荡的流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斜劈 气动噪声 抑制方法 声压级 声压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噪声风力机翼型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泉 陈进 +3 位作者 程江涛 王君 孙金风 游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研究风力机翼型的噪声特性,基于翼型泛函集成理论与翼型噪声计算模型,建立了低噪声翼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提出在设计攻角情况下升阻比与噪声比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对优化后的新翼型CQU-DTU-B18翼型与NACA-64-618翼型在相同的风洞实验... 为了研究风力机翼型的噪声特性,基于翼型泛函集成理论与翼型噪声计算模型,建立了低噪声翼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提出在设计攻角情况下升阻比与噪声比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对优化后的新翼型CQU-DTU-B18翼型与NACA-64-618翼型在相同的风洞实验及风速条件下进行了噪声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理论噪声计算模型虽然与实验数据有一定的偏差,但是翼型的升压级随频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明了翼型噪声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相比NACA-64-618翼型,CQU-DTU-B18翼型具有更低的噪声特性,从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于如何设计低噪声翼型及怎样降低翼型噪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 噪声 风洞实验 声压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颗粒声场流态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铭华 郭庆杰 陈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在内径为56mm的声场流化床中,以超细颗粒二氧化硅为实验物料,在声压水平为90~105dB系统内考察了声波对超细颗粒流化行为和聚团尺寸的影响,并根据粘性颗粒聚团在流化床中的能量平衡分析,建立了能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当声压级大于... 在内径为56mm的声场流化床中,以超细颗粒二氧化硅为实验物料,在声压水平为90~105dB系统内考察了声波对超细颗粒流化行为和聚团尺寸的影响,并根据粘性颗粒聚团在流化床中的能量平衡分析,建立了能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当声压级大于100dB时,声波可以有效地消除节涌、抑制沟流、降低临界流化速度、减小聚团尺寸,显著地改善超细颗粒的流化质量。声场强度越大,颗粒聚团的直径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团 声压级 声波频率 粘性力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用力吹气练习对于健康青年人发声功能的即时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庆苏 李胜利 +1 位作者 庞子健 罗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用力吹气练习(SFBE)对正常人发音的即时影响。方法 43名健康成年人在SFBE前后分别进行3次最长时间的发/a/音,对录音文件进行声音参数分析,包括平均最长发声时间(MMPT)、发声平均频率(MF)和平均声级(MSPL)。结果 SFBE后,被试... 目的观察连续用力吹气练习(SFBE)对正常人发音的即时影响。方法 43名健康成年人在SFBE前后分别进行3次最长时间的发/a/音,对录音文件进行声音参数分析,包括平均最长发声时间(MMPT)、发声平均频率(MF)和平均声级(MSPL)。结果 SFBE后,被试MMPT(P<0.01)和MSPL(P<0.001)明显提高,M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FBE可以提高健康成年人MMPT和MSPL,对MF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用力吹气练习 最长发声时间 发声频率 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分布颗粒物的声团聚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国清 何春龙 +2 位作者 黄晓宇 张世平 安连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6-521,共6页
从微观受力角度探索颗粒(Particulate Matter,PM)团聚和破碎效果,声压级越大,团聚体临界粒径越小。通过实验研究了0~200μm的双峰分布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在声场中的团聚效果。在500~3 500 Hz、70~140 d B声场条件下,研究了声波频率和声... 从微观受力角度探索颗粒(Particulate Matter,PM)团聚和破碎效果,声压级越大,团聚体临界粒径越小。通过实验研究了0~200μm的双峰分布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在声场中的团聚效果。在500~3 500 Hz、70~140 d B声场条件下,研究了声波频率和声场强度对声波团聚的影响。在120 d B的声场条件下,双峰分布颗粒团聚存在的最佳频率范围为1 800~2 300 Hz,团聚效率达到25%~30%。在70~120 d B实验范围,团聚效率随声压级的增加先增后减。在140 d B时,大颗粒明显破碎,小颗粒增多。将声波团聚技术应用到燃煤电站烟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处理中,需要同时考虑声场的破碎作用,建议将声波团聚室布置在电除尘器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分布颗粒 声波团聚 受力分析 声压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混响时间与隔声量的测量分析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棣 秦雨 +2 位作者 陈高鸣 郑卓联 翟国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4,共8页
隔声测量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隔声是隔绝外界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量测量技术的完善对降低噪声污染、促进人居声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混响时间是室内声学最重要、最精密的客观音质评价参量,用... 隔声测量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隔声是隔绝外界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量测量技术的完善对降低噪声污染、促进人居声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混响时间是室内声学最重要、最精密的客观音质评价参量,用赛宾公式表达混响时间与房间的隔声量的相关性。以环境物理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运用切断声源法,对其混响时间和隔声量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房间的混响时间均处于0.60~0.90 s的范围,且随频率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于中高频段达到稳定值0.8 s,然后再小幅度减小。房间的隔声能力由表观隔声量与标准化声压级差表征,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频率增加呈递增趋势,在测量区间由15 dB增加到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时间 表观隔声量 标准化声压级差 频率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喷管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劲松 吴新跃 +2 位作者 张国栋 曾玲芳 贺建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9,共4页
针对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技术特点,提出并研发相对简化的单喷管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机理模拟试验系统,完成单喷管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机理初步试验研究。对喷水降噪模拟试验流场数据、资料的分析表明,低速常温液态水射流喷入高速气态喷流后,液... 针对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技术特点,提出并研发相对简化的单喷管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机理模拟试验系统,完成单喷管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机理初步试验研究。对喷水降噪模拟试验流场数据、资料的分析表明,低速常温液态水射流喷入高速气态喷流后,液态水瞬间雾化,实现高速气态喷流动量、能量交换,高速气态喷流形成高声强噪声的声效转换能力由此下降。雾化水汽在后续推进过程浓度十分均匀,改变甚至切断原喷流噪声传播途径。发射喷水降噪模拟试验噪声频谱分析表明,喷水条件下喷水具备宽频范围内抑制噪声能力,同时,喷水抑制喷流噪声中啸音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喷水降噪 发射喷流噪声 喷流噪声声压级 喷流噪声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侧窗风振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海波 周江彬 +2 位作者 陈蒨 刘功文 乾超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2,25,共5页
通过与风洞试验对比并考虑乘客舱内部壁面的屈服、吸收及泄漏特性,建立了一套数值计算方法,将不同速度下数值计算得到的风振噪声最大声压级及其发生频率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基于计算模型,分析了汽车后侧窗风振现象... 通过与风洞试验对比并考虑乘客舱内部壁面的屈服、吸收及泄漏特性,建立了一套数值计算方法,将不同速度下数值计算得到的风振噪声最大声压级及其发生频率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基于计算模型,分析了汽车后侧窗风振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优化,优化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后期实车风洞试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侧窗 振动噪声 数值计算 声压级 频率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内低频噪声的判定参数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书娜 邓兆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4-748,共5页
首先针对含一个弹性面的刚性长方体简单耦合系统,运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决定其腔内声压响应的4个关键参数和声压响应幅度的判定参数,并与解析式直接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精度较高,与解析法计算结果吻合很好。然后... 首先针对含一个弹性面的刚性长方体简单耦合系统,运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决定其腔内声压响应的4个关键参数和声压响应幅度的判定参数,并与解析式直接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精度较高,与解析法计算结果吻合很好。然后分别利用判定参数和频率响应分析两种方法,计算某型轿车车内声压响应,发现两种计算结果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从简单耦合系统确定的声压响应幅度判定参数也适用于车内声压响应的分析,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快速预测和控制车内噪声,为设计阶段的轿车车内低频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结构声腔耦合系统 振型耦合系数 频率重叠系数 声压响应幅度判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