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v5s-SDE的带式输送机煤矸目标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磊 王浩盛 +2 位作者 雷伟强 王斌 林建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传统的煤矸图像检测方法需要人工提取图像特征,准确率不高,实用性不强。现有基于改进YOLO的煤矸目标检测方法在速度和精度方面有所提升,但仍不能很好地满足选煤厂带式输送机实时智能煤矸分选需求。针对该问题,在YOLOv5s模型基础上进行改... 传统的煤矸图像检测方法需要人工提取图像特征,准确率不高,实用性不强。现有基于改进YOLO的煤矸目标检测方法在速度和精度方面有所提升,但仍不能很好地满足选煤厂带式输送机实时智能煤矸分选需求。针对该问题,在YOLOv5s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构建了YOLOv5s-SDE模型,提出了基于YOLOv5s-SDE的带式输送机煤矸目标检测方法。YOLOv5s-SDE模型通过在主干网络中添加压缩和激励(SE)模块,以增强有用特征,抑制无用特征,改善小目标煤矸检测效果;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普通卷积,以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将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CIoU替换为EIoU,提高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检测精度。消融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SDE模型对煤矸图像的检测准确率达87.9%,平均精度均值(mAP)达92.5%,检测速度达59.9帧/s,可有效检测煤和矸石,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与YOLOv5s模型相比,YOLOv5s-SDE模型的准确率下降2.3%,mAP提升1.3%,参数量减少22.2%,计算量下降24.1%,检测速度提升6.4%。同类改进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STA与YOLOv5s-Ghost模型的检测精度明显偏低,YOLOv5s-SDE模型与YOLOv5s模型及YOLOv5s-CBAM模型的检测效果整体相近,但在运动模糊和低照度情况下,YOLOv5s-SDE模型整体检测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目标检测 实时智能煤矸分选 深度学习 YOLOv5s 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模型在管制员心理负荷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燕 李士刚 +1 位作者 张晓燕 李永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6,共5页
心理负荷是构建管制员的信息加工模型、评估管制员绩效和评估空中交通流量的关键。鉴于管制员心理负荷难以评估,通过分析管制任务和管制操作程序,划分飞机的运行类别,提出冲突化解时间(TLOS)指标;依据冲突严重性和紧急性变量量化附加负... 心理负荷是构建管制员的信息加工模型、评估管制员绩效和评估空中交通流量的关键。鉴于管制员心理负荷难以评估,通过分析管制任务和管制操作程序,划分飞机的运行类别,提出冲突化解时间(TLOS)指标;依据冲突严重性和紧急性变量量化附加负荷,根据飞机数量和附加负荷,构建管制员心理负荷评估模型——交通负荷指数(TLI)模型。以雷达记录数据为基础,应用TLI模型评估管制员的心理负荷,将结果与NASA-TLX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2项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好,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性、对管制员的工作绩效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心理负荷 交通负荷指数(TLI) 冲突化解时间(tlos) 附加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次同步分量的变压器时间并行有限元及铁心动态损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佳安 李琳 王亚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6-2437,共12页
针对串补电容或电力电子装置导致系统次同步振荡以及各类次同步振荡抑制器接入系统,使变压器运行在含次同步分量条件下,并引起铁心非对称偏置磁化,从而导致损耗增加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铁心损耗的场路耦合有限元时间并行计算方法。... 针对串补电容或电力电子装置导致系统次同步振荡以及各类次同步振荡抑制器接入系统,使变压器运行在含次同步分量条件下,并引起铁心非对称偏置磁化,从而导致损耗增加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铁心损耗的场路耦合有限元时间并行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定点法建立关于矢量磁位和电流密度的三维时变磁场有限元方程,并嵌入损耗分离理论,建立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其次,为实现大时间尺度周期问题的加速并行计算,并处理损耗瞬时值无意义的问题,提出基于Parareal的时间并行计算方案对模型进行求解;再次,对计算模型中多频率分量的计算周期确定、铁心损耗计算、定点磁阻率的选择以及初值选择提出方案;最后,利用一台物理变压器模型,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以及算法的计算效率,并对比分析了变压器在额定基波及含次同步分量激励下的动态损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法 Parareal时间并行算法 损耗分离法 场路耦合 次同步频率分量 非对称偏置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MDS码存储系统的通用可靠性模型
4
作者 聂世强 郑旭达 +3 位作者 刘钊华 伍卫国 董小社 张兴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127,共8页
为了量化基于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从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的构造矩阵入手,提出了一种求解采用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编码的数据对象在丢失若干块后数据对象的可修复概率算法。该算法穷举丢失若干块的所有可能组合,并在生... 为了量化基于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从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的构造矩阵入手,提出了一种求解采用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编码的数据对象在丢失若干块后数据对象的可修复概率算法。该算法穷举丢失若干块的所有可能组合,并在生成矩阵中判断每种组合相对应的矩阵是否可逆以计算可恢复的概率。随后采用马尔可夫理论,针对此类系统建立较为通用的度量存储系统可靠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量化非最大距离可分码容错配置、存储规模、修复带宽、单节点可靠性、单节点容量对存储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以局部修复码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不同因素对存储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本模型为采用非最大距离可分码的存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系统 可靠性 非最大距离可分码 马尔可夫模型 平均数据丢失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