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协同二维DOA和TDOA观测量的超视距短波辐射源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高路 张莉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56,共22页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线性观测方程。然后,将超视距定位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相结合,并依次将两种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伪线性观测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无需迭代的两阶段协同定位方法。阶段1通过求解一元六次多项式的根获得目标位置向量闭式解,阶段2通过构建等式约束优化模型对阶段1的估计误差进行改良,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技术得到精度更高的定位结果。最后,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对新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证明新方法具有渐近统计最优性,同时还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定量分析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对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并推导能确保地球椭圆约束产生性能增益的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最大门限值。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文新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协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源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差 多项式求根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NN的无源ML-TDOA估计
2
作者 史红伟 左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9,共8页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对网络的收敛性和渐近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针对两种常见的阵列排布方式进行了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供精确的坐标估计,误差小于1.414×10^(-3)。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各类噪声环境下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尤其在0 dB噪声环境下,其均方误差为0.7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时差定位 到达时间差 最大似然估计 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 模拟神经网络 一般约束优化问题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组合加权的TDOA室内二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文杰 张贞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44,共9页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是否存在基站组出现异常定位估计;最后,当任意基站组的定位结果发生异常时,使用目标位置估计结果及其估计克拉美罗下界值设计两个加权步骤的权值,通过二步组合加权算法得到最终定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减少了原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的误差,当测量噪声标准差为0.8 m时,所提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在正方形边缘区域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35 m;在定位狭窄矩形区域时,所提算法平均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二维定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tdoa) 组合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误差下TDOA-DOA水下目标被动定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强 邵高平 +1 位作者 孙明磊 邵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72-2580,共9页
针对水下目标被动定位中传感器位置误差带来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最小二乘的到达时间差波达方向(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irection of arrival,TDOA-DOA)目标定位算法。首先,构建TDOA-DOA理想化无误差模型,并... 针对水下目标被动定位中传感器位置误差带来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最小二乘的到达时间差波达方向(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irection of arrival,TDOA-DOA)目标定位算法。首先,构建TDOA-DOA理想化无误差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对目标位置进行粗估计。其次,考虑测量误差和传感器位置误差,构建目标定位误差和传感器位置的联合方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求解。最后,利用目标定位误差对目标位置粗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对目标位置和传感器位置进行联合估计,相较于已有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更适用于传感器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的水下目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被动定位 传感器位置误差 到达时间差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目标模拟信号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强 王景国 +1 位作者 钟珲 梁悦川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目标模拟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链路传输包含精确TDOA信息的多路多频段目标模拟信号,为保证TDOA信息的精度足够高,需要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从特定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一种光子... 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目标模拟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链路传输包含精确TDOA信息的多路多频段目标模拟信号,为保证TDOA信息的精度足够高,需要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从特定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一种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方法,通过专用延时测量芯片实现传输延时高分辨率、高精度测量,通过延时测量信号和目标模拟信号分时占用单根光纤的相同光传输波道,实现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和目标模拟信号传输分时工作,从机理上满足了精确测量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所需硬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测量误差小于1 ns,比传感器的TDOA测量精度高一个数量级,满足系统对光子链路传输延时的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差 目标模拟 光子链路 传输延时 延时测量 门延迟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信号传播速度的TDOA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燕 王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研究了未知信号传播速度时的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定位问题,提出两种联合估计信号传播速度和目标位置的定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不考虑变量之间关系,得到一个关于未知变量... 研究了未知信号传播速度时的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定位问题,提出两种联合估计信号传播速度和目标位置的定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不考虑变量之间关系,得到一个关于未知变量的初始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为改进第一步估计的性能,第二步考虑第一步估计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其转换为一个标准的广义信赖域子问题,最终获得更高精度的估计性能。第二种方法为半正定松弛方法,通过构建非线性非凸加权最小二乘问题,然后利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将其松弛为凸的半正定规划问题,容易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两种方法均能够在高斯噪声下,且噪声不太大时达到克拉美-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半正定松弛 到达时间差 最大似然估计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TDOA技术的双星干扰源定位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明昊 赵来定 张更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目的】针对只有两个可用波束的定位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干扰源的定位精度,提出了通过邻星与主星建立基于多波束天线与到达时间差(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模型。【方法】通过建立双星联合定位模型,并联立出定位方程组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定位几何稀疏精度因子(GDOP)对定位模型的接收增益误差、波束指向误差、到达时间差误差以及位置预测误差4个方面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对比。【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单星多波束定位方法。【结论】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利用了TDOA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的优势,使其代替部分波束参与到卫星定位中,不仅减少了对定位波束数量的需求,而且减少了测量增益的误差与波束指向的误差,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较单星多波束定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定位技术 干扰源定位 多波束天线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TDOA定位的分布式雷达部署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德智 冯柯维 +3 位作者 蒲伟铭 李仁杰 梁振楠 刘泉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 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指向的联合优化策略,构建了面向定位任务的单目标优化问题以及兼顾定位和监视任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于这些优化问题具有复杂耦合约束和非凸特性,解析解难以获得。文中提出一种区域约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RC-MOPSO),用以求解最优部署策略。该算法通过在粒子初始化和更新过程中引入约束区域,确保粒子在迭代过程中始终满足复杂耦合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实现了定位和监视性能的最优平衡,相较于随机部署方案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对辐射源发射功率估计误差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定位 分布式雷达 部署策略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DOA与卡尔曼预测模型的目标定位跟踪算法研究
9
作者 李茂 幸小又 +3 位作者 钟志文 刘司洋 宁召柯 李雪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0,共9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无源定位领域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到达时间差(TDOA)算法与卡尔曼预测模型的目标定位跟踪算法。首先,针对现有基于Chan的TDOA算法在时差值精度不够时定位精度差,以及现有基于Taylor的TDOA算法受迭代初始值... 针对无人机集群无源定位领域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到达时间差(TDOA)算法与卡尔曼预测模型的目标定位跟踪算法。首先,针对现有基于Chan的TDOA算法在时差值精度不够时定位精度差,以及现有基于Taylor的TDOA算法受迭代初始值影响大导致算法稳健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Chan-Taylor的改进TDOA算法,该算法通过Chan算法快速求解出目标位置初始估计值,然后使用Taylor算法迭代求解出目标位置,在提高定位效率、缩短定位时间的基础上,提高了定位精度。其次,利用卡尔曼预测模型,将目标运动模型产生的目标位置预测值作为先验信息带入目标定位算法,通过将预测信息与定位信息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最后,通过实验仿真,从累积分布函数(CDF)、定位精度几何因子(GDOP),以及定位跟踪RMSE多个方面验证文中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目标定位跟踪 到达时间差 Chan-Taylor改进算法 卡尔曼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技术
10
作者 朱庆林 孙方 +6 位作者 姚山峰 欧阳鑫信 王红光 韩杰 董翔 张守宝 赵振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环境作用下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射线轨迹参数,基于时差定位CHAN算法对实测时延差进行折射误差修正,并利用几何稀释精度解算原理对修正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评估结果充分验证了修正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源时差定位系统对超视距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大气波导 对流层散射 折射修正 射线描迹 几何稀释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
11
作者 周成 林茜 +2 位作者 马丛珊 应涛 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将无源定位问题逐步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采用成熟的凸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引入三个辅助变量,构建伪线性的无源定位方程组;第二步,利用辅助变量与目标定位解之间的关系,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具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第三步,采用半正定松弛方法,将二次约束优化转为凸优化问题,并运用优化工具箱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目标定位精度达到克拉美罗界所需信噪比至少降低9 dB,且在更低的信噪比环境下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差分多普勒率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机散射信号的卫星干扰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2
作者 李伟 周平 +1 位作者 林辉 陈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4,共8页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的民航飞机对卫星干扰源信号的散射效应定位干扰源的新方法,采用两套信号接收设备采集两架不同飞机的散射信号,通过时差定位干扰源地理位置,提出修正型梯度算法解算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差误差典型值区间内,所提算法定位误差逼近定位模型的克拉美罗界,定位精度典型值小于800 m,相比传统双星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 时差定位 散射信号 民航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技术
13
作者 杨峻巍 张旭 +1 位作者 王炯琦 高梦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平滑伪距+扼流环多径抑制技术解决海上动平台条件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基于常数模算法的盲均衡技术解决海上多径环境下遥测信号码间串扰,通过遥测帧多符号平滑处理降低时差测量抖动误差,最后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最小二乘法实现多站实时高精度时差定位。仿真及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平台条件下定位精度优于100 m,可满足海上靶场目标定位精度需求,为未来海上靶场目标回收及装备鉴定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建设提供了工程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平台 海上靶场 PCM-FM信号 时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基线传感器网络的远场声源TDoA定位组合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逊学 卢松升 +2 位作者 陈云飞 高浩珉 易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478,共14页
针对远场声源定位问题,提出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的短基线传感器网络方案.通常有一类定位算法无需估计初始点,而另一类算法则依赖初始估计值,提出将这2类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几种组合定位算法.主要思想是扬长避短,由第1类定位算法实现粗... 针对远场声源定位问题,提出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的短基线传感器网络方案.通常有一类定位算法无需估计初始点,而另一类算法则依赖初始估计值,提出将这2类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几种组合定位算法.主要思想是扬长避短,由第1类定位算法实现粗定位和输出初始估计位置,将其作为初始点输入给定位精度高和依赖初始值的第2类算法.提出利用蒙特卡洛法和简化的几何配置案例,计算定位算法的概率误差圆,论证了这种性能评估准则的可行性.通过对组合算法的概率误差圆进行数值分析,得出球形插值法与最小二乘方程差法的有机组合具有最优性能的结论,并分析了这种组合算法的盒图特性.根据不同的距离和声程差标准偏差进行模拟,以及采用野外真实场景下获得的声源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 远场声源 短基线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A和TDOA的三维无源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雷文英 陈伯孝 +1 位作者 杨明磊 朱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然后依据目标散射回波到达各个辅站与空中运动平台的TDOA确定目标的位置。分析了三维TDOA目标定位模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无模糊的高精度TDOA目标位置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经典的TDOA定位算法精度高,而且不存在定位模糊,从而验证了该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进行无源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 到达时间差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与GROA的信号源被动定位偏差消除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3 位作者 万鹏武 司江勃 齐佩汉 关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4,共8页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的解中直接减去期望偏差,BiasRed法通过分析误差表达方程并引入二次约束来提升定位估计精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针对远距离信号源,在较小高斯误差情况下有效消减定位偏差,BiasRed法可将偏差降低到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水平;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偏差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s与GROAs的多信号源被动定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2 位作者 任妘梅 司江勃 刘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74-2381,共8页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基于TDOAs与GROAs多目标混合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的达到CRLB,并且GROAs信息的引入给多目标定位精度带来明显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多信号源 被动定位 感知节点位置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TDOA定位 被引量:45
18
作者 马一鸣 石志东 +2 位作者 赵康 贡常磊 单联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针对室内到达时差(TDOA)定位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定位算法,在提升原算法性能的基础上保留其寻优机制。对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在优化过程中达到更优的适应度值,从而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 针对室内到达时差(TDOA)定位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定位算法,在提升原算法性能的基础上保留其寻优机制。对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在优化过程中达到更优的适应度值,从而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同时在初始种群位置中引入初始解,以减少不必要的全局搜索,在不影响种群多样性的前提下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DHHO/M、EWOA、IALOT和CSSA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到达时差 智能优化算法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TDOA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翟彦蓉 黄欢 +3 位作者 张申 马秀萍 刘伟 游春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8,152,共5页
针对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TDOA定位算法。该算法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禁忌搜索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仿真... 针对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TDOA定位算法。该算法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禁忌搜索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非线性优化 禁忌搜索 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多站对捷变频信号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补偿与测量
20
作者 陈云飞 杨光 +2 位作者 郑泽星 周彬 田玉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0-748,共9页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观测站与辐射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时差变化率、速度差变化率等观测量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捷变频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对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捷变频信号时差、径向速度差时变性补偿和高精度测量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当信号积累时长达到1 s时,时差测量精度优于12 ns(r.m.s),速度差测量精度优于0.00135 m/s(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变频信号 时差(tdoa)估计 速度差(VDOA)估计 时变特性 互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