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DOA estimation of dual-satellites interference localization based on blind separ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SU Ting GAO Y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696-702,共7页
Th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estim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the satellite interference source.In the dual-satellites interference source localization system,the target signal fr... Th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estim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the satellite interference source.In the dual-satellites interference source localization system,the target signal from the adjacent satellite is likely to be interfered by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signal with the same frequency.Therefore,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of the target signal would become too low,and the TDOA estimation through cross-correlation processing would be unreliable or even unattainable.This paper proposes a technique based on blind separation to solve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problem,where separation of the mixed signal can be carried out by the particle filter(PF)algorith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achieve more accurate TDOA estimation.The measured data obtain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radio platform at 915 MHz and 2 GHz respectively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co-channel INTERFERENCE BLIND separation particle filter(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ethod for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of moving targets with wideband signals
2
作者 Hui Di Yu Liu Jian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high accuracy due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ampling period and the 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rstly estimates the point-in-time that each pulse arrives at two receivers accurately. Secondly two time of arrival (TOA) sequences are subtracted. And final y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of a target relative to two stations with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is estimated. This algorithm only needs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time delay between pulses and is not influenced by parameters such as frequency and modulation mode. It avoids transmitt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between two stations in real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corrobor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arithmetic average of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for monopulse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wideband coherent pulse train passive loc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协同二维DOA和TDOA观测量的超视距短波辐射源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高路 张莉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56,共22页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线性观测方程。然后,将超视距定位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相结合,并依次将两种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伪线性观测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无需迭代的两阶段协同定位方法。阶段1通过求解一元六次多项式的根获得目标位置向量闭式解,阶段2通过构建等式约束优化模型对阶段1的估计误差进行改良,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技术得到精度更高的定位结果。最后,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对新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证明新方法具有渐近统计最优性,同时还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定量分析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对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并推导能确保地球椭圆约束产生性能增益的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最大门限值。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文新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协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源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差 多项式求根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NN的无源ML-TDOA估计
4
作者 史红伟 左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9,共8页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对网络的收敛性和渐近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针对两种常见的阵列排布方式进行了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供精确的坐标估计,误差小于1.414×10^(-3)。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各类噪声环境下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尤其在0 dB噪声环境下,其均方误差为0.7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时差定位 到达时间差 最大似然估计 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 模拟神经网络 一般约束优化问题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加权质心的TOF与TDOA联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春华 杨锦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在大噪声环境或者标签位于基站附近等定位场景中,UWB TDOA定位模式下的定位算法存在精度低且发散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引入飞行时间差(TOF)测距和加权质心算法,构建了一种新的TOF与到达时间差(TDOA)联合定位算法。首先,利用TOF测距,得到T... 在大噪声环境或者标签位于基站附近等定位场景中,UWB TDOA定位模式下的定位算法存在精度低且发散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引入飞行时间差(TOF)测距和加权质心算法,构建了一种新的TOF与到达时间差(TDOA)联合定位算法。首先,利用TOF测距,得到TDOA双曲线定位方程,与传统的TOA测距相比,所提算法不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其次,为解决大噪声环境多个定位圆不相交而无法定位的问题,引入TOF加权质心算法得到标签的初始粗定位置,并代入TDOA双曲线方程组;最后,采用Taylor迭代思想计算出标签坐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其他方法和所提算法在不同噪声环境和不同标签位置下的定位精度、算法复杂度以及标签定位散点图,结果表明:与TOF、TOF-TDOA、TOA-TDOA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在大噪声环境下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定位范围;当噪声方差等于0.75时,本文算法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30.1%、25.6%和25.8%;不管标签远离双曲渐近线或者靠近基站,本文算法均能够提供稳定的定位性能,且满足UWB实时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 加权质心 飞行时间差(Tof) 到达时间差(tdoa) Taylor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 and track optimization of UAV swarm based on D-optimality 被引量:8
6
作者 ZHOU Ronghua SUN Hemin +1 位作者 LI Hao LUO Weil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6期1140-1151,共12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positioning and tracking of targets by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warm in future air combat,this paper adopts the TDOA positioning method and uses time di...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positioning and tracking of targets by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warm in future air combat,this paper adopts the TDOA positioning method and uses time difference sensors of the UAV swarm to locate target radiation sources.Firstly,a TDOA model for the target is set up for the UAV swarm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error variance varies with the received signal-to-noise ratio.The accuracy of the positioning error is analyzed by 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The D-optimality criterion of the positioning model is theoretically derived.The target is positioned and settled,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determinant is used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function to optimize the track of the UAV in real time.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k optimization improve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UAV swarm to the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warm D-OPTIMALITY track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TDOA/FDOA and track optimization of UAV swarm based on A-optimality 被引量:4
7
作者 LI Hao SUN Hemin +1 位作者 ZHOU Ronghua ZHANG Huain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The source location based on the hybri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 is a basic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 layout of sensors in the hybrid TDOA/FDOA position... The source location based on the hybri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 is a basic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 layout of sensors in the hybrid TDOA/FDOA positioning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positioning.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as base stations, by optimizing the trajectory of the UAV swarm, an optimal positioning configuration is form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arget posit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a hybrid TDOA/FDOA positioning model is first established, and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hybrid TDOA/FDOA under different positioning configurations and different measurement errors is simulated by the 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 factor. Second,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 matrix of hybrid TDOA/FDOA location under different moving states of the target is derived theoretically,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track optimization is obtained, and the track of the UAV swarm is optimized in real tim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k optimiz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target posit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swarm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 A-OPTIMALITY track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based on time-frequency correlation of data-link 被引量:1
8
作者 Bo Wang Xiaolong Liang +1 位作者 Liang Wei Pingn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27-840,共14页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research topic of the intelligent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couting measurement with status of 'fragmentation', and the NP-hardne... 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research topic of the intelligent aviation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couting measurement with status of 'fragmentation', and the NP-hardness problem of matc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target and measu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couting to data-link, which has complicate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aking advantage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on signal level in the aviation multi-station sympathetic network, a method of obtaining target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measurement using multi-station collaborative detecting based on time-frequency association is proposed.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achieve matching between target and its measurement, but also obtain TDOA measurement by further evolutionary transaction through refreshing sequential pulse time of arrival (TOA) measurement matrix for matching and correlat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DOA measurement has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over TOA, and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false TDOA measurement introduced by noise and fake measurement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link time-frequency correlation aviation multistation synergistic detection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信号传播速度的TDOA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燕 王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研究了未知信号传播速度时的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定位问题,提出两种联合估计信号传播速度和目标位置的定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不考虑变量之间关系,得到一个关于未知变量... 研究了未知信号传播速度时的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定位问题,提出两种联合估计信号传播速度和目标位置的定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不考虑变量之间关系,得到一个关于未知变量的初始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为改进第一步估计的性能,第二步考虑第一步估计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其转换为一个标准的广义信赖域子问题,最终获得更高精度的估计性能。第二种方法为半正定松弛方法,通过构建非线性非凸加权最小二乘问题,然后利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将其松弛为凸的半正定规划问题,容易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两种方法均能够在高斯噪声下,且噪声不太大时达到克拉美-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半正定松弛 到达时间差 最大似然估计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组合加权的TDOA室内二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文杰 张贞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44,共9页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是否存在基站组出现异常定位估计;最后,当任意基站组的定位结果发生异常时,使用目标位置估计结果及其估计克拉美罗下界值设计两个加权步骤的权值,通过二步组合加权算法得到最终定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减少了原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的误差,当测量噪声标准差为0.8 m时,所提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在正方形边缘区域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35 m;在定位狭窄矩形区域时,所提算法平均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二维定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tdoa) 组合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误差下TDOA-DOA水下目标被动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强 邵高平 +1 位作者 孙明磊 邵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72-2580,共9页
针对水下目标被动定位中传感器位置误差带来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最小二乘的到达时间差波达方向(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irection of arrival,TDOA-DOA)目标定位算法。首先,构建TDOA-DOA理想化无误差模型,并... 针对水下目标被动定位中传感器位置误差带来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最小二乘的到达时间差波达方向(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irection of arrival,TDOA-DOA)目标定位算法。首先,构建TDOA-DOA理想化无误差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对目标位置进行粗估计。其次,考虑测量误差和传感器位置误差,构建目标定位误差和传感器位置的联合方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求解。最后,利用目标定位误差对目标位置粗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对目标位置和传感器位置进行联合估计,相较于已有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更适用于传感器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的水下目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被动定位 传感器位置误差 到达时间差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目标模拟信号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强 王景国 +1 位作者 钟珲 梁悦川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目标模拟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链路传输包含精确TDOA信息的多路多频段目标模拟信号,为保证TDOA信息的精度足够高,需要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从特定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一种光子... 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目标模拟系统中,采用微波光子链路传输包含精确TDOA信息的多路多频段目标模拟信号,为保证TDOA信息的精度足够高,需要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从特定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一种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方法,通过专用延时测量芯片实现传输延时高分辨率、高精度测量,通过延时测量信号和目标模拟信号分时占用单根光纤的相同光传输波道,实现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测量和目标模拟信号传输分时工作,从机理上满足了精确测量光子链路传输延时所需硬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测量目标模拟信号经过光子链路的传输延时,测量误差小于1 ns,比传感器的TDOA测量精度高一个数量级,满足系统对光子链路传输延时的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差 目标模拟 光子链路 传输延时 延时测量 门延迟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技术
13
作者 朱庆林 孙方 +6 位作者 姚山峰 欧阳鑫信 王红光 韩杰 董翔 张守宝 赵振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环境作用下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射线轨迹参数,基于时差定位CHAN算法对实测时延差进行折射误差修正,并利用几何稀释精度解算原理对修正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评估结果充分验证了修正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源时差定位系统对超视距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大气波导 对流层散射 折射修正 射线描迹 几何稀释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基线传感器网络的远场声源TDoA定位组合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逊学 卢松升 +2 位作者 陈云飞 高浩珉 易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478,共14页
针对远场声源定位问题,提出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的短基线传感器网络方案.通常有一类定位算法无需估计初始点,而另一类算法则依赖初始估计值,提出将这2类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几种组合定位算法.主要思想是扬长避短,由第1类定位算法实现粗... 针对远场声源定位问题,提出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的短基线传感器网络方案.通常有一类定位算法无需估计初始点,而另一类算法则依赖初始估计值,提出将这2类方法相结合,设计出几种组合定位算法.主要思想是扬长避短,由第1类定位算法实现粗定位和输出初始估计位置,将其作为初始点输入给定位精度高和依赖初始值的第2类算法.提出利用蒙特卡洛法和简化的几何配置案例,计算定位算法的概率误差圆,论证了这种性能评估准则的可行性.通过对组合算法的概率误差圆进行数值分析,得出球形插值法与最小二乘方程差法的有机组合具有最优性能的结论,并分析了这种组合算法的盒图特性.根据不同的距离和声程差标准偏差进行模拟,以及采用野外真实场景下获得的声源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 远场声源 短基线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A和TDOA的三维无源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雷文英 陈伯孝 +1 位作者 杨明磊 朱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3个辅站信号到空中运动平台的TOA以及辅站位置确定空中运动平台自身的位置,然后依据目标散射回波到达各个辅站与空中运动平台的TDOA确定目标的位置。分析了三维TDOA目标定位模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无模糊的高精度TDOA目标位置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经典的TDOA定位算法精度高,而且不存在定位模糊,从而验证了该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进行无源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 到达时间差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与GROA的信号源被动定位偏差消除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3 位作者 万鹏武 司江勃 齐佩汉 关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4,共8页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的解中直接减去期望偏差,BiasRed法通过分析误差表达方程并引入二次约束来提升定位估计精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针对远距离信号源,在较小高斯误差情况下有效消减定位偏差,BiasRed法可将偏差降低到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水平;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偏差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多站对捷变频信号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补偿与测量
17
作者 陈云飞 杨光 +2 位作者 郑泽星 周彬 田玉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0-748,共9页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观测站与辐射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时差变化率、速度差变化率等观测量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捷变频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对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捷变频信号时差、径向速度差时变性补偿和高精度测量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当信号积累时长达到1 s时,时差测量精度优于12 ns(r.m.s),速度差测量精度优于0.00135 m/s(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变频信号 时差(tdoa)估计 速度差(VDOA)估计 时变特性 互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的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4
18
作者 韩霜 罗海勇 +1 位作者 陈颖 丁玉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3,共7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射频与超声波信号到达时间差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和跟踪。系统中位置固定的信标节点周期性同步发射射频信号与超声波脉冲,待定位的移动节点测量接收到的射频和超声波信号的到达时...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射频与超声波信号到达时间差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和跟踪。系统中位置固定的信标节点周期性同步发射射频信号与超声波脉冲,待定位的移动节点测量接收到的射频和超声波信号的到达时间差,并将此数据采用分时的方式发送至中心控制主机。中心控制主机应用实验中得出的时间补偿参数,计算移动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最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算法实现目标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定位误差在10 cm以内,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室内定位 到达时间差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s与GROAs的多信号源被动定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2 位作者 任妘梅 司江勃 刘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74-2381,共8页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基于TDOAs与GROAs多目标混合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的达到CRLB,并且GROAs信息的引入给多目标定位精度带来明显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多信号源 被动定位 感知节点位置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TDOA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翟彦蓉 黄欢 +3 位作者 张申 马秀萍 刘伟 游春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8,152,共5页
针对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TDOA定位算法。该算法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禁忌搜索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仿真... 针对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TDOA定位算法。该算法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禁忌搜索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非线性优化 禁忌搜索 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