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异质性视角下华北地区碳足迹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亮 柴林 +2 位作者 何伟军 孔阳 祁煜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碳足迹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碳足迹的分布及转移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识别碳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碳足迹总量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两个阶段,由“十五”期间的425452万吨上升至1066353万吨,而后逐渐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898908万吨。(2)标准差椭圆呈稳定的“南—北”分布,重心分布于山西大同和河北张家口之间,呈向西北方向偏移趋势,已偏移72.56千米。(3)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足迹驱动因子解释力度较大,且关键交互因子均含有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华北地区不同时期碳足迹分布及影响因子存在时空差异,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碳足迹的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驱动因子 时空特征 地理探测器 标准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ZAC序列的互相关同步算法
2
作者 李晓辉 马丹丹 +1 位作者 石明利 吕思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航空通信中的多径衰落以及多普勒扩展造成定时同步算法对频偏敏感以及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定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时频同步算法。使用CAZAC序列生成具有共轭对称特征的前导序列,其次基于前导... 针对航空通信中的多径衰落以及多普勒扩展造成定时同步算法对频偏敏感以及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定时同步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的时频同步算法。使用CAZAC序列生成具有共轭对称特征的前导序列,其次基于前导序列的结构特征,采用互相关累加峰值的定时度量函数,将正确定时位置处的相关值用于估计小数倍频偏,最后利用一对相同的CAZAC序列完成第2次小数倍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正确检测概率达到100%时,改进算法的性能提升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通信 CAZAC序列 定时同步 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偏差型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高速永磁电机电流谐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古轩 赵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5,共11页
随着高开关频率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的死区效应导致高速域下5次、7次高频谐波电流含量增加。传统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策略存在较大谐振频率偏差,并随着基波频率的升高而变大,电流... 随着高开关频率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的死区效应导致高速域下5次、7次高频谐波电流含量增加。传统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策略存在较大谐振频率偏差,并随着基波频率的升高而变大,电流谐波抑制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偏差型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谐振抑制策略,通过对不同离散化方法下的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频率偏差进行分析,构建零频率偏差的离散变换表达式,并给出控制参数的设定依据,有效地抑制了谐振频率偏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零偏差谐振频率控制,有效地抑制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相电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死区效应 谐波抑制 谐振频率偏差 准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长白山天池火山长周期形变监测与分析
4
作者 胡晓宁 宋闯 +4 位作者 余琛 李振洪 杜建涛 周佳薇 彭建兵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0-1677,共18页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一座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活火山.对其进行活动性连续监测,对于开展灾害早期预警和丰富我国火山监测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为监测天池火山活跃性、开展天池火山长时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一座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活火山.对其进行活动性连续监测,对于开展灾害早期预警和丰富我国火山监测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为监测天池火山活跃性、开展天池火山长时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形变监测,本文选用覆盖研究区的12景ALOS PALSAR和145景Sentinel-1影像,利用时序InSAR技术对天池火山地表形变进行了长期监测,并采用Mogi模型对岩浆囊参数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天池火山在2006—2011年和2014—2021年间视线向形变速率普遍在−10~10 mm·a^(-1)左右,地表形变呈现先沉降后隆升的趋势.结合形变时空演化分析结果,推测火山形变与六道沟—天池—甑峰山断层活动相关.此外,反演结果显示,天池火山的岩浆囊中心位于天池东南部一侧,在2014—2016年及2017—2021年内呈现膨胀趋势,其年体积变化速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天池火山 时序InSAR Mogi模型 相干性标准差 火山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偏差对OTFS通信系统性能影响与分析
5
作者 李欣 邹宁 +3 位作者 崔伟 谢俊 秦峰 刘思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通信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采样偏差是造成系统性能恶化的原因,由于OTFS系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使用码元波形,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不同调制方式的仿真分析OTFS系统在使用高斯脉冲码元波形时采样偏差对系统性能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样... 通信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采样偏差是造成系统性能恶化的原因,由于OTFS系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使用码元波形,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不同调制方式的仿真分析OTFS系统在使用高斯脉冲码元波形时采样偏差对系统性能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样偏差的影响随着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的增加呈现倍数级增长,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偏差 OTFS 高斯脉冲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效率的时空分异、驱动及响应特征
6
作者 何淼 肖伟 +2 位作者 李莹 陈昕 黄俊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5,共9页
论文基于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超效率SBM-DEA、重心转移和标准差椭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及障碍度诊断模型测度并分析了我国省域森林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分异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森林碳汇效率影响的时空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 论文基于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超效率SBM-DEA、重心转移和标准差椭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及障碍度诊断模型测度并分析了我国省域森林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分异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森林碳汇效率影响的时空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空特征上看,研究期内我国省域森林碳汇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特征符合东南高西北低的规律。新型城镇化对于森林碳汇效率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其作用强度随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有所增强,空间上呈现从东南沿海到内陆递减特征。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经济和土地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东部绝大多数省份则需要关注三者平衡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构建技术—资源—环境—社会的多元森林碳汇增效机制,拓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缩小东中西部在森林碳汇效率方面的差距,是有效增汇及实现碳中和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效率 重心转移 标准差椭圆 时空演进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日前偏差与电网需求的虚拟电厂云边协同实时调控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祖广伟 俞海侠 +2 位作者 张琳 孙玲玲 蔺俊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
分布式资源的不确定性,使得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plant,VPP)日前制定的调度计划在日内实时运行阶段会产生功率偏差,对VPP及系统的运行性能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考虑日前偏差与电网需求的VPP云边协同实时调控方法。首先,根据配... 分布式资源的不确定性,使得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plant,VPP)日前制定的调度计划在日内实时运行阶段会产生功率偏差,对VPP及系统的运行性能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考虑日前偏差与电网需求的VPP云边协同实时调控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结构的特点,构建VPP云边协同调控架构;提出考虑实时市场需求的VPP实时优化调控策略;其次,为提高VPP实时阶段资源调控速度,提出边缘侧相协同一致性调控策略,对VPP台区调控功率进行分布式优化计算。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实时功率偏差 电力市场 云边协同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编组安全防护的等效轨迹时间偏差方法
8
作者 常鸣 王维旸 +1 位作者 欧冬秀 崔科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0-350,共11页
列车虚拟编组技术通过灵活的编队运行方式实现运能与客流的匹配,其原理是基于相对制动距离原则缩短编队内列车的运行间隔。线路坡度使得列车制动过程为变减速度运动,导致安全间隔防护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既有方法处理该过程存在过于简... 列车虚拟编组技术通过灵活的编队运行方式实现运能与客流的匹配,其原理是基于相对制动距离原则缩短编队内列车的运行间隔。线路坡度使得列车制动过程为变减速度运动,导致安全间隔防护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既有方法处理该过程存在过于简化、缺乏工程可实施性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将编队内列车的实际运行轨迹转换为恒定坡度加速度运行的等效轨迹,并推导出转换前后两种轨迹的时间偏差上下界。基于对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分析,将虚拟编组列车的安全防护转换为对领航列车通过某位置的最晚时间是否早于跟随列车通过该位置的最早时间的判断,从而既简化了运算,又能够处理前后列车的变减速度运动过程。选取某实际线路数据,通过仿真计算不同位置、不同速度时列车的等效坡度减速度和时间偏差,结果表明采用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计算方法能够监控虚拟编组列车的安全运行间隔,能够处理线路坡度、列车运行阻力、制动力特性,以及前后车性能差异造成的减速度变化,具备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编组 虚拟编组 等效轨迹 时间偏差 安全制动模型 列车自动控制 列车自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的井下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安龙辉 王满利 张长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目前输送带跑偏检测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取输送带边缘的直线特征,该方式需设定特定阈值,易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检测速度慢、精度不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井下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算法,使用改进RT-DETR直接对一组托... 目前输送带跑偏检测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取输送带边缘的直线特征,该方式需设定特定阈值,易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检测速度慢、精度不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井下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算法,使用改进RT-DETR直接对一组托辊检测,根据左右托辊的暴露程度识别是否跑偏。针对实时检测转换器(RT-DETR)主干网络进行3个方面的改进:①为了减少主干网络的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量(FLOPs),使用FasterNet Block替换ResNet34中的BasicBlock;②为了提升模型的精度和效率,在FasterNet Block结构中,引入结构重参数化的思想;③为了提升FasterNet Block在特征提取方面的性能,引入了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EMA),更加有效地捕捉全局和局部特征图。为了拓展感受野并捕获更有效、更广泛的上下文信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特征表达,采用改进高级筛选特征融合金字塔网络(HS-FPN)来优化多尺度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较,改进RT-DETR模型的参数量和FLOPs分别减少了8.4×10^(6)个和17.8 G,mAP@0.5达94.5%,严重跑偏检测精度达99.2%,检测速度达41.0帧/s,优于TOOD,ATSS等目标检测模型,满足煤矿生产对目标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带跑偏 目标检测 实时检测转换器 结构重参数化 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时延下井工矿无轨胶轮车轨迹跟踪控制
10
作者 谭震 崔祥 +4 位作者 高永军 加保瑞 高亮 曹宇翔 杜毅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井工矿无人驾驶系统通常采用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的SLAM算法进行场景重建和车辆定位。但井下环境粉尘密度大、照明条件差,复杂的基于感知的定位算法会有显著的计算时延,而且井下车辆大多采用改装解决方案,不可避免地存在执行器时... 井工矿无人驾驶系统通常采用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的SLAM算法进行场景重建和车辆定位。但井下环境粉尘密度大、照明条件差,复杂的基于感知的定位算法会有显著的计算时延,而且井下车辆大多采用改装解决方案,不可避免地存在执行器时延。上述因素会产生累积效应,因此有必要研究多传感器时延下井工矿无轨胶轮车轨迹跟踪控制。构建了车辆横向控制动力学模型,提出了2种建模方法来分析时延对车辆动力学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一种是状态增广建模方法,另一种是基于构造Lyapunov泛函的方法。利用CarSim和Simulink构建井下车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测试环境,仿真结果表明,在关注相对于参考轨迹的平均跟踪距离误差时,需要限制感知算法的时延和定位标准差;当存在与安全相关的最大跟踪距离误差约束时,应优先考虑感知算法的时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自动驾驶 井下无轨胶轮车 轨迹跟踪控制 时延 LYAPUNOV泛函 状态增广建模 定位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Reverberation Chamber Using Finite-element Time-domain Method 被引量:1
11
作者 DU Lei WANG Song +2 位作者 CUI Yaozhong WANG Qingguo PAN Yu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89-2893,共5页
关键词 三维模拟 时域法 有限元 混响室 几何建模 标准偏差 雷达散射截面 低频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荣 翟凯淼 舒胡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165,共11页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合成电压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偏差较大,且存在计算量大、开关频率高的缺点,在实际工况中难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合成电压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偏差较大,且存在计算量大、开关频率高的缺点,在实际工况中难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参考电压矢量的变化规律,构造新的电压矢量选择表,将电压矢量的选择范围从六个降为三个,减小计算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开关频率;针对传统的作用时间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偏差最小原则的作用时间计算方法,并详细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计算量和降低开关频率,同时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小偏差 双矢量 低开关频率 作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震区大跨度上承式CFST拱桥桥面系分联和约束体系研究
13
作者 李子特 王根会 +2 位作者 樊江 牛延平 武维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1317,1330,共8页
为研究高震区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的桥面系分联和约束体系,以一座净跨径400 m的公路桥梁为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不同分联的桥面系和支座体系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联桥面系显著降低了联端位移及交界墩弯... 为研究高震区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的桥面系分联和约束体系,以一座净跨径400 m的公路桥梁为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不同分联的桥面系和支座体系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联桥面系显著降低了联端位移及交界墩弯矩,且立柱弯矩均匀;钢支座体系拱顶段和联端剪切力显著增大,交界墩及立柱弯矩较大且分布不均匀;高阻尼橡胶支座体系交界墩及立柱弯矩均显著减小且分布趋于均匀。当采用1联桥面系和高阻尼橡胶支座约束体系时,立柱、支座和交界墩受力协同度高,各构件内力的均值和标准差的差距均显著减小,说明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震区 上承式CFST拱桥 桥面系分联 约束体系 非线性时程 均值和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学陀螺随机误差在线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克文 王新龙 +2 位作者 王彬 丁小昆 胡晓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4-1619,共6页
光学陀螺随机误差在线补偿方法通常先离线建立随机误差模型,再利用Kalman滤波在线补偿随机误差。受陀螺仪自身性能稳定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离线建立的随机误差模型应用于在线补偿时会出现偏差;外界环境变化导致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具有... 光学陀螺随机误差在线补偿方法通常先离线建立随机误差模型,再利用Kalman滤波在线补偿随机误差。受陀螺仪自身性能稳定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离线建立的随机误差模型应用于在线补偿时会出现偏差;外界环境变化导致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具有时变性,不满足Kalman滤波必须已知噪声先验统计的要求,这2个因素均会降低随机误差的在线估计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随机误差在线补偿方法。通过引入虚拟噪声,将随机误差模型偏差的影响归结为时变虚拟系统噪声;进而利用渐消记忆时变噪声估值器,对虚拟系统噪声和量测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行估计与修正,消除随机误差模型偏差及量测噪声时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对随机误差的高精度在线补偿,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误差 在线补偿 模型偏差 时变噪声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TW算法的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里程偏差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凯 尹辉 +2 位作者 张洋 田新宇 黄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4,共10页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的绝对里程偏差校准是准确评估轨道几何状态与深入研究轨道几何状态演变规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校准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1种线路曲线台账辅助的检测数据绝对里程精细校准方法,通过2种动...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的绝对里程偏差校准是准确评估轨道几何状态与深入研究轨道几何状态演变规律的基础。针对当前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校准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1种线路曲线台账辅助的检测数据绝对里程精细校准方法,通过2种动态时间规整(DTW)变体算法实现检测数据里程的精确校准。首先,使用导数动态时间规整(D-DTW)算法进行检测数据与线路曲线台账数据的粗匹配,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分段;然后,采用图形动态时间规整(Shape-DTW)算法实现分段后检测数据中超高通道数据和线路曲线台账数据中的曲线特征点的精准对齐;最后,将线路曲线台账中曲线特征点的准确里程一一对应赋值给检测数据中超高通道数据的曲线特征点,实现对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绝对里程偏差的精细校准。通过在我国某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动态检测数据集上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曲线长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8%,校准后同一线路行别区段的多次检测数据在左高低通道数据相关性指标均优于校准前,因而该校准方法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几何 绝对里程偏差校准 里程偏差 曲线特征点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及其在无线授时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晨辉 李忠升 +2 位作者 杨鹏 王佳笑 王红培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8-1262,共5页
针对无线授时条件下的时间同步精度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的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并应用于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试验的时间基准精度。针对实际网络传输中往返传输延时往往... 针对无线授时条件下的时间同步精度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的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并应用于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试验的时间基准精度。针对实际网络传输中往返传输延时往往不同的特点,将经典时间偏差算法的最小延迟假设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最小方差序列的改进算法;在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利用时间偏差改进算法提高了测试试验中的时间基准精度。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时间偏差估计精度较经典算法提升36%,在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的实测数据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时间偏差估计精度提升23%,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精度,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无线授时 时间偏差 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偏差控制的协同机动突防、导引与控制一体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卫长竖 赵斌 +1 位作者 赵瑞 刘天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4-934,共11页
针对巡航导弹末制导段多弹机动突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偏差控制的协同机动突防、导引与控制一体化方法,在舵偏角有界约束下,既实现了弹群的攻击时间一致性,又通过弹道机动提高了单弹突防能力。首先,将机动突防弹道分解为虚拟导引弹... 针对巡航导弹末制导段多弹机动突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偏差控制的协同机动突防、导引与控制一体化方法,在舵偏角有界约束下,既实现了弹群的攻击时间一致性,又通过弹道机动提高了单弹突防能力。首先,将机动突防弹道分解为虚拟导引弹道和相对机动弹道,建立了虚拟导引模型,以及相对机动弹道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其次,针对从弹的虚拟导引弹道设计了时间协同制导律;第三,合理设计线偏差指令以及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实现了弹群的螺旋机动突防弹道。采用指令滤波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实现了状态约束和干扰估计,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终,通过数值仿真和蒙特卡洛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偏差 螺旋机动 时间协同 机动突防 导引与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营车构架加速度的轨道几何大值偏差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宪夫 王同军 +3 位作者 杨飞 高彦嵩 魏子龙 夏张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6,共10页
在深入分析典型大值偏差区段的轨检数据时频特征基础上,基于运营动车组采集的构架垂向加速度数据,提出联合构架加速度尺度平均小波系数和构架垂向位移识别轨道几何大值偏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大值偏差特征波长在20~50 m,往往引起车... 在深入分析典型大值偏差区段的轨检数据时频特征基础上,基于运营动车组采集的构架垂向加速度数据,提出联合构架加速度尺度平均小波系数和构架垂向位移识别轨道几何大值偏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大值偏差特征波长在20~50 m,往往引起车体垂向加速度大值偏差;第二类大值偏差特征波长在3~9 m,此类更为常见且发展迅速,车体加速度对其并不敏感,是轨道几何大值偏差的主要类型。车体垂向加速度在3~9 m波段内的响应较低,而构架垂向加速度响应主要集中在波长10 m以下,对于第二类大值偏差采用构架加速度进行监控更为合适。构架垂向加速度尺度平均小波系数在最高设计速度250、350 km/h条件下的阈值分别取0.10、0.11,对应构架垂向位移阈值分别取7.0、5.0 mm。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反映轨道几何大值偏差位置,为及时掌握线路服役状态及劣化趋势、保障列车持续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构架加速度 轨道状态监测 大值偏差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海棠开花物候特征与气候适应性
19
作者 李舒情 张往祥 申轶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6-1664,共9页
【目的】观赏海棠是优秀的春季观花树种,研究其开花物候特点、稳定性及变化规律,并探索其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与调控海棠花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67个品种8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分别对海棠的花期早晚、长短及稳定性进行划分... 【目的】观赏海棠是优秀的春季观花树种,研究其开花物候特点、稳定性及变化规律,并探索其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与调控海棠花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67个品种8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分别对海棠的花期早晚、长短及稳定性进行划分,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各品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结果】(1)海棠品种群初花时序稳定性较高,绝大多数品种(68.7%)的初花期时序波动幅度为0~0.04。(2)海棠花期寿命对气候高度敏感,仅部分品种(18%)的花期长度较为稳定,波动幅度为1~2个月。(3)海棠开花需要一定的低温刺激,不同品种开花的低温需求不同。(4)日最高温≥25℃、日降水量≥5mm、日相对湿度≥80%时均会使海棠花期缩短。【结论】花前低温会显著影响海棠初花期稳定性,开花期间维持适宜的气候对延长海棠花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开花物候 初花时序 花期长度 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确定性的风储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市场参与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鑫 魏文荣 +4 位作者 李琼林 姚福星 刘阳 张亚飞 苗世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严重阻碍了电力市场上报计划的精准执行,由此产生的偏差功率可能使风储联合系统背负高额的偏差惩罚和弃风损失。为了减小投标决策失误导致的经济亏损,建立了一种风储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市场投标模型。借鉴美国现有... 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严重阻碍了电力市场上报计划的精准执行,由此产生的偏差功率可能使风储联合系统背负高额的偏差惩罚和弃风损失。为了减小投标决策失误导致的经济亏损,建立了一种风储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市场投标模型。借鉴美国现有的市场机制,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参与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成本模型;为了提升风储联合系统投标策略的准确性,基于Copula函数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建模,以此为基础预留部分储能出力能力,从而降低由偏差功率产生的经济性风险;以风储联合系统的预期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制定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日前投标策略,并在日内阶段根据超短期风电预测数据修正投标决策,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风储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市场参与策略。基于我国某实际风储联合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收益,避免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系统 偏差功率 风电不确定性 电力市场 调频辅助服务 多时间尺度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