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导电薄层的高阶电磁波混合时域有限差分-时程精细积分法
1
作者 马亮 马西奎 +2 位作者 迟明珺 向汝 朱晓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3-1343,共11页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法,而对薄层内部进行一维细网格剖分并应用四阶PITD法,以实现不同网格尺度的同步时间推进。为了实现粗细网格之间的信息交换,在PITD域中引入过渡区域并应用二阶PITD法,通过等效本构参数来更新交界面处的切向电场。分析了该混合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数值反射,并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四阶时程精细积分法 亚网格技术 矩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2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垂直差分结构分析与优化
3
作者 章幻 李滔 胡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4-1363,共10页
随着差分信号速率的不断提升,传统差分过孔的不连续性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为了解决多层PCB垂直方向上信号反射、衰减和阻抗不连续问题,急需开展新型垂直差分结构的研究。首先采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构建了Model I和Mod... 随着差分信号速率的不断提升,传统差分过孔的不连续性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为了解决多层PCB垂直方向上信号反射、衰减和阻抗不连续问题,急需开展新型垂直差分结构的研究。首先采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构建了Model I和Model II 2种类型的带状垂直差分结构与传统差分过孔模型;其次对2种带状垂直差分结构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与分析,发现Model I模型传输性能优于Model II模型;再次分析结构参数对带状垂直差分结构Model I模型的电性能传输参数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带状垂直差分结构Model I模型与传统差分过孔的电性能传输参数,并通过时域眼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减少面连接盘尺寸、垂直导体深度与残桩长度,增大钻孔直径与反焊盘尺寸,可以改善Model I模型的传输性能;Model I模型转换相比传统差分过孔转换带来的眼高和眼宽增大了4.47%和4.31%,抖动减少了57.16%,Model I模型具有更优的时域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信号 信号完整性 阻抗不连续 带状垂直差分结构 时域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DHC系统的电-热双向耦合建模仿真与准稳态分析
4
作者 张瑞腾 李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添加扰动探讨5GDHC系统与电力网络在不同准稳态阶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其与传统电-热网络在交互行为上的差异性。最后,通过某区域12节点配电网、26节点供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验证模型以及准稳态分析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时域内网络冷热互补功率可达到13.5 MW,低温运行下的热损耗仅占网络供热量的1.3%,而反映网络水力特性的水力交汇点数量最大增至5个;准稳态分析则揭示了在电负荷开断状态下相比于传统电-热网络,新型电-热网络的水力变化更加显著,达到了5.7 kg/s,而热力变化相对平缓,仅为0.054℃,此外,扰动并不会对建筑的室内温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双向耦合 5GDHC系统 时域仿真 准稳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5
作者 潘耀宗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向量的二次型函数,解析地给出了辨识振型的数学表达;最后,通过对辨识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变换,仅需要辨识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谱参数(频率和阻尼比),极大地降低了辨识参数的维度.数值算例中,进行了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高速受电弓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8%以内;辨识振型与理论振型之间的夹角的余弦接近1,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辨识谱参数(频率、阻尼)和空间参数(振型)的分离,具有非常好的求解效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辨识 时域精细积分法 最小二乘法 自振特性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Continuous Wavelet Theory 被引量:2
6
作者 Zhu, Xiaoguang Hong, Bingrong Wang, Dongm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32-37,共6页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is to compress or expand the signal in time field while keeping the same spectr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methods to derive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formul... The basic objective of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is to compress or expand the signal in time field while keeping the same spectral proper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methods to derive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formula based on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For an arbitrary given square-integrable function f(t),g(t) = f(t/λ) is derived by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inverse transfor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ime-scale transformation may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time-scale of wavelet function filter using equivalent substitu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sult by theoretic deriv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integral equations Signal processing Spectrum analysis time domain analysis time series analysis Wave fil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7
作者 Wang Jianguo Cao Guangyi +1 位作者 ZhuXinjian Gu Ting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577-583,共7页
Th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case where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s are to be considered jointly is inrestigated. Firstly, an average cost function of... Th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case where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s are to be considered jointly is inrestigated. Firstly, an average cost function of the tracking error and the plant input energy over a class of stochastic model errors are defined. Then, we obtain a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that minimizes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and further studies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in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plant uncertainty and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optimal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energy in practical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tracking integrator and dead time plant plant uncertainty control energy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模态倍压型LLC谐振变换器多目标参数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永秀 刘泽伟 +2 位作者 王崇杰 雷鸣 晏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39-7153,共15页
传统LLC变换器采用基波分析法,忽略高次谐波的影响,在远离谐振频率点误差较大,宽输出电压场合下变换器精度低。对此,该文深入分析变模态倍压型LLC谐振变换器工作模式,确立PO模式是其最佳工作模式,建立PO模式下状态时域方程,求解状态方... 传统LLC变换器采用基波分析法,忽略高次谐波的影响,在远离谐振频率点误差较大,宽输出电压场合下变换器精度低。对此,该文深入分析变模态倍压型LLC谐振变换器工作模式,确立PO模式是其最佳工作模式,建立PO模式下状态时域方程,求解状态方程相关系数,得到负载约束、系数约束和角度约束条件,推导谐振电容Cr、电感比系数K和P阶段导通角θ等参数。基于模式边界、谐振电容最值和ZVS多目标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对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制作504 W变模态倍压型LLC谐振变换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域分析的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的变换器能够实现全范围内软开关,以满足增益和高效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态倍压型 PO模式 时域分析 约束条件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对综合交通枢纽中地下车站结构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付琪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以济南遥墙综合交通枢纽为工程案例,依托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建立车辆-轨道-车站结构振动耦合模型,利用时频域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列车通过速度下轨道与车站结构间振动传递特征、不同减振垫层刚度下车站结构顶板振动响应特征和减振效... 以济南遥墙综合交通枢纽为工程案例,依托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建立车辆-轨道-车站结构振动耦合模型,利用时频域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列车通过速度下轨道与车站结构间振动传递特征、不同减振垫层刚度下车站结构顶板振动响应特征和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速度80 km/h时,钢轨、轨道板、车站结构侧壁、车站结构顶板振动加速度绝对值依次减小,车站结构顶板振动加速度级峰值出现在100 Hz;车站结构侧壁和顶板的分频最大振级、最大Z振级均随列车通过速度增加而增大,并且最大Z振级的增幅大于分频最大振级;不同列车通过速度下车站结构侧壁的分频最大振级和最大Z振级均大于顶板;降低减振垫层刚度可有效减小车站结构顶板最大Z振级;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各股道时可通过采用不同减振垫层刚度的轨道结构达到同等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综合交通枢纽 数值模拟 车站结构 时频域 最大Z振级 减振垫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正演的间断伽辽金法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冯德山 刘硕 +5 位作者 王珣 丁思元 张华 苏玄 陈磊 颜照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3-1284,共12页
时域间断伽辽金(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DGTD)算法具有守恒性、稳定性、高精度性和间断性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正演方法.为了提高DGTD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作者详细分析了... 时域间断伽辽金(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DGTD)算法具有守恒性、稳定性、高精度性和间断性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正演方法.为了提高DGTD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作者详细分析了数值通量、时间离散格式、单元大小与局部基函数阶次、网格剖分方式等影响因素.数值实验表明,局部Lax-Friedrichs中τ=1/2的补偿数值通量既可以消除伪解,又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低存储显式Runge-Kutta方案(low-storage explicit Runge-Kutta, LSERK)的稳定性条件和低存储优势要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时间离散格式,尤其是在大型复杂模型和三维正演模拟中更有优势.而提高基函数的阶次或增大网格数,均可以提高其误差的收敛性,局部基函数阶次N和单元大小d与电磁波波长λ的适用关系为d/N约等于λ/15;当单元数目大致相等时,网格剖分方式对于高阶DGTD算法的影响较小,说明DGTD算法对网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后,采用DGTD算法对火星乌托邦平原模型进行正演,验证了基于最优参数的DGTD算法模拟精度高,可为火星乌托邦平原GPR实测数据的解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时域间断伽辽金 数值通量 时间离散格式 高阶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z-TDR的芯片金属微带线缺陷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振 徐德刚 +6 位作者 刘龙海 李吉宁 张嘉昕 王坦 任翔 乔秀铭 姜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针对体积小、走线密集、集成度高的封装芯片缺陷检测,目前的主要检测手段存在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为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作者结合太赫兹技术与时域反射技术,探究对芯片上金属导线缺陷检测的可行性。首先在不同宽度的金属微带线... 针对体积小、走线密集、集成度高的封装芯片缺陷检测,目前的主要检测手段存在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为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作者结合太赫兹技术与时域反射技术,探究对芯片上金属导线缺陷检测的可行性。首先在不同宽度的金属微带线上加工了不同比例的凸起、凹槽缺陷,模拟集成芯片中金属导线的不完全开/短路等阻抗不匹配情况,利用太赫兹时域反射计采集其时域反射信号。然后根据时域反射脉冲对应的时间分别对不同缺陷程度、不同缺陷类型进行定性分析,并精确计算出了芯片上金属微带线的缺陷位置。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硅基底上存在缺陷的金属微带线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表明,太赫兹技术与时域反射技术结合能够实现对芯片上金属导线缺陷的诊断检测,为集成芯片的缺陷检测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时域反射 微带线 集成芯片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PC与RBF-PID的智能车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臣旭 江浩斌 洪阳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0-1301,共12页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参数,设计分层式纵向控制器,并设计折线速度曲线与PID算法进行对比;最后以车速为耦合点构建智能汽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并在蛇形工况下对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控制器能保证低速时的跟踪精度和高速时的车辆稳定性,纵向控制器可有效提高速度跟踪精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在变车速工况下对轨迹的精准跟踪,同时保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参数自适应 MPC RBF-PID 横纵向综合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变形变结构时域有限积分建模方法研究
13
作者 俞文明 李逸之 +3 位作者 李伟 梁加南 禄晓飞 崔铁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温变形变结构的时域有限积分(TDFIT)建模方法,通过快速三维插值技术同时解决了非同类热力电网格和参数曲面的形变映射问题,在确保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任意热分布和较小形变量的热力电联合仿真,适用电大、任意非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温变形变结构的时域有限积分(TDFIT)建模方法,通过快速三维插值技术同时解决了非同类热力电网格和参数曲面的形变映射问题,在确保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任意热分布和较小形变量的热力电联合仿真,适用电大、任意非均匀温变和形变材料的仿真建模。设计了蜕化模型、分层收敛等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必要性、有效性和正确性。为高温高压下天线罩、飞行器的电磁散射和辐射特性建模提供了热力电一体化建模方法和实用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仿真 时域有限积分技术 温度形变结构 热力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积分的温差流量传感器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爽 魏勇 +4 位作者 杜雪梅 李冰 刘杰 陈强 林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目前对于温差流量传感器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传感器温度场与流量关系不明确,开展传感器的模拟仿真和试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稳定性。为此,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测速传感器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究了流量和持... 目前对于温差流量传感器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传感器温度场与流量关系不明确,开展传感器的模拟仿真和试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稳定性。为此,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测速传感器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究了流量和持水率对测速传感器温度场的影响规律,明确了流量和持水率与时域积分结果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流量和持水率与积分结果均呈单调递减关系,与仿真结果一致,且在流量0~30 m^(3)/d,持水率0~100%的条件下,测速传感器的分辨率达到了1 m^(3)/d。所得结论可为温差流量检测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液油井 温差流量传感器 时域积分 流量检测 测速传感器仿真 持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机箱的时频域电场耦合特性研究
15
作者 马如坡 王群 +1 位作者 王振力 高谷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计算机机箱对核电磁脉冲的时域和频域耦合特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电磁仿真软件,对计算机机箱采取不同孔缝形状、孔缝布局和机箱内不同位置的电场耦合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机箱的电场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 为研究计算机机箱对核电磁脉冲的时域和频域耦合特性,采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电磁仿真软件,对计算机机箱采取不同孔缝形状、孔缝布局和机箱内不同位置的电场耦合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机箱的电场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在谐振频率处达到最小值;同样孔缝面积时,机箱采用圆形孔缝、多圆孔阵列的瞬时电场屏蔽效能和各频点电场屏蔽效能均最优;机箱内的瞬时电场屏蔽效能和各频点屏蔽效能随着与孔缝距离的增大而提升,电场极化方向上的电场屏蔽效能提升缓慢,非极化方向上的电场屏蔽效能提升较快。对提升计算机机箱的屏蔽效能,优化内部电子器件与线路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计算机机箱 时域有限积分 孔缝耦合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气网动态仿真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咏秋 徐晋 汪可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3-3104,I0013,共13页
为实现能源多梯度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逐渐占据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为明晰系统运行特性并充分挖掘能源子网调度潜力,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仿真研究逐渐深入。天然气网中,管道传... 为实现能源多梯度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逐渐占据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为明晰系统运行特性并充分挖掘能源子网调度潜力,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仿真研究逐渐深入。天然气网中,管道传输过程深刻影响着其动态过程。然而现有管道传输过程时域仿真算法存在着精度与效率的两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气网动态仿真算法。首先基于特征线法,构建气网源荷节点关系矩阵,进一步给出时域二端口模型;随后参考特征线法数值格式,构建状态量空间分布矩阵,用于获取气网状态量分布,并提出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和分布矩阵的气网动态仿真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两大优势,适合于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较长时间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天然气网络 特征线法 时域二端口模型 状态量分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动载荷时域识别的动标定试验方法
17
作者 陈奥辉 姜金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在工程应用中,作用于工程结构上的载荷多为分布载荷,因此分布载荷识别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动标定技术通过建立载荷与响应之间的关系识别载荷,传统动标定方法根据有限元仿真获得标定矩阵,识别结果受到模型误差影响。基于Gauss-Legendre积... 在工程应用中,作用于工程结构上的载荷多为分布载荷,因此分布载荷识别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动标定技术通过建立载荷与响应之间的关系识别载荷,传统动标定方法根据有限元仿真获得标定矩阵,识别结果受到模型误差影响。基于Gauss-Legendre积分将无限维的动标定转换为有限维的动标定,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和卷积积分得到时域标定矩阵,对施加于结构上的分布载荷进行时域识别,并用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精度。在响应中加入噪声,考察该方法的抗噪性,并与传统仿真标定方法进行对比,并讨论了不同高斯点总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载荷识别 试验动标定 Gauss-Legendre积分 正交多项式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琢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解决基于数字编码移相-积分测距系统中,因发送序列与本地序列之间的真实相位差非1 bit码长的整数倍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BP神经网络判断1 ... 为解决基于数字编码移相-积分测距系统中,因发送序列与本地序列之间的真实相位差非1 bit码长的整数倍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BP神经网络判断1 bit内细分程度并与传统算法相结合实现动态测距。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的长距离定位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从0.23降低到0.035,弥补了空间分辨率与准确率受数字码本身局限性的问题,为大规模基础设施的长距离、高精度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移相-积分测距 光时域反射 BP神经网络 空间分辨率 定位测距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位移的加速度精确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建锋 马建 +1 位作者 马荣贵 宋宏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1-202,237,共3页
提出了利用加速度通过频域-时域混合积分法精确测量动位移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时域内两次积分会产生较大累积误差,从而频域内两次积分产生较大低频误差的弊端。实测加速度数据积分结果与位移传感器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采用加速... 提出了利用加速度通过频域-时域混合积分法精确测量动位移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时域内两次积分会产生较大累积误差,从而频域内两次积分产生较大低频误差的弊端。实测加速度数据积分结果与位移传感器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采用加速度的频域-时域混合积分法能够精确测量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时域混合积分 动位移 时域积分 频域积分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加速度积分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志 孟少平 +1 位作者 周臻 朱亚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7-633,725,共7页
为了寻求一种较为可靠的加速度数值积分方法,对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加速度数据分别进行时域和频域内的二次积分,并与试验测试的位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频域内积分的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 为了寻求一种较为可靠的加速度数值积分方法,对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加速度数据分别进行时域和频域内的二次积分,并与试验测试的位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频域内积分的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得到的位移峰值和试验结果都比较吻合。由于频域内积分对低阶截止频率的选择非常敏感,如果没有实测位移结果作为验证,推荐使用EMD方法积分得到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积分 时域 频域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