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孔隙曲折度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的致密砂砾岩导电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延杰 胡凯 +2 位作者 唐晓敏 侯琳 王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6,22,共9页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岩性成分复杂、储层物性差、分选性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给求取储层饱和度参数带来困难.为求取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建立孔隙结构复杂的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导电模型.利用等效岩石元素理论...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岩性成分复杂、储层物性差、分选性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给求取储层饱和度参数带来困难.为求取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建立孔隙结构复杂的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导电模型.利用等效岩石元素理论,描述岩石孔隙中孔腔和吼道比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并引入孔隙曲折度阐述岩石孔隙弯曲程度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利用串并联导电理论,建立研究区基于孔隙曲折度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的致密砂砾岩储层导电模型.利用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岩电实验数据分析模型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岩样电阻率值与实验测量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2%,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导电规律.利用建立的模型及确定的模型参数值对研究区2口试油井进行实际资料处理,2口井含气饱和度大于60%,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砾岩 等效岩石元素理论 孔隙曲折度 孔喉比 导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补给的致密强非均质气藏气井新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珍萍 廖红梅 +2 位作者 李小锋 罗建宁 王文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强非均质气藏,气井生产动态特征与常规气藏存在很大差别,如何客观、准确地认识气井动态特征对致密气田开发及生产预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深入研究该气田单井地质、动态特征,发现单井存在明显的分区补给特...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强非均质气藏,气井生产动态特征与常规气藏存在很大差别,如何客观、准确地认识气井动态特征对致密气田开发及生产预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深入研究该气田单井地质、动态特征,发现单井存在明显的分区补给特征。通过质量守恒和镜像法建立苏里格气田考虑动态补给的气藏物理模型,并且依托数值试井技术描述近井储层特征,综合气井生产历史和单井地质特征,实现气藏补给模型的精细刻画,提出气藏补给方向和补给能力定量化描述的研究方法,创新性建立了符合苏里格气田特征的补给气藏模型,为致密气藏的科学开发提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相对传导率 补给模型 数值试井 镜像法 致密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春安 谢伟超 王振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4-80,共7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物体包围盒选择与更新的低效性,直接导致了碰撞检测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比较包围盒紧密率将物体形状分为四类,分别采用Sphere包围盒、轴向平... 针对复杂环境下物体包围盒选择与更新的低效性,直接导致了碰撞检测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比较包围盒紧密率将物体形状分为四类,分别采用Sphere包围盒、轴向平行包围盒、方向包围盒和椭球体包围盒,对两两包围盒进行相交测试,快速准确地剔除不相交的物体。同时,提出三角面片-刚体-模型的多层建模结构的优化方法来构造包围盒树(BVT),减少包围盒树更新时间。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单一包围盒和传统结构的混合包围盒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大幅度地缩短相交测试的时间,提高碰撞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率 多层建模结构 碰撞检测 椭球体包围盒 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岩石力学参数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俊伟 车明光 +2 位作者 宋晓 苏建 张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8-614,共7页
为评价使用小岩心样品获取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岩石脆性指数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纳米压痕实验技术获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使用1 mm×1 mm的小尺度岩心碎样或岩屑获得岩石的力学参数,通过纳米压痕技术进行矿物相分析和压痕实验,利用卷... 为评价使用小岩心样品获取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岩石脆性指数的可靠性,提出基于纳米压痕实验技术获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使用1 mm×1 mm的小尺度岩心碎样或岩屑获得岩石的力学参数,通过纳米压痕技术进行矿物相分析和压痕实验,利用卷积方法进行尺度升级,求取宏观力学参数.采用该方法对致密油岩屑样品的力学实验结果与岩心柱塞的三轴岩石力学实验结果相比,误差绝对值小于10%,满足脆性指数计算的需要.纳米压痕技术可使用岩心碎样或岩屑获得岩石力学参数,为脆性指数评价的实验参数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压裂 纳米压痕 点阵打点 杨氏模量 泊松比 Mori-Tanaka模型 岩石力学 脆性指数 岩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