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Dynamic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4
1
作者 WEN Juan SHENG Min ZHANG Yan WANG Xijun LI Yuzho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The traffic with tidal phenomen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HWNs)has radically increased the complexity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In this paper,a Simplified Dynamic Hierarchy R... The traffic with tidal phenomen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HWNs)has radically increased the complexity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In this paper,a Simplified Dynamic Hierarchy Resource Management(SDHRM)algorithm exploiting the resources dynamically and intelligently is propos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idal traffic.In network-level resource allocation,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rst adopts wavelet neural network to forecast the traffic of each sub-area and then allocates the resources to those sub-areas to maximise the network utility.In connection-level network selection,based on the abov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pre-defined QoS requirement,three typical network selection policies are provided to assign traffic flow to the most appropriate network.Furthermore,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Markov model,we analyse the performance of SDHRM in HWNs with heavy tailed traffic.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theoretical values coincide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SDHRM can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ultidimensional Markov analysis tidal traffic performa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改造”治理高峰拥堵——以合肥市望江西路潮汐车道为例
2
作者 王志远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针对合肥市望江西路交通流存在潮汐现象、现状车道数无法满足高峰小时交通流需求的问题,依据潮汐车道设置的理论条件,同时结合望江西路实际项目特征,提出了“路段潮汐”与“交口潮汐”两大总体方案并进行比选,最终采用“交口潮汐车道”... 针对合肥市望江西路交通流存在潮汐现象、现状车道数无法满足高峰小时交通流需求的问题,依据潮汐车道设置的理论条件,同时结合望江西路实际项目特征,提出了“路段潮汐”与“交口潮汐”两大总体方案并进行比选,最终采用“交口潮汐车道”的改造方案,仅对主要交口的进出口车道进行改建。该方案以“小手术”的形式,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现场实施后切实有效地缓解了道路高峰期拥堵状况。同时考虑到项目实施前,合肥市尚无设置潮汐车道的案例,因此该项目引入移动式护栏进行管理,整个项目可作为潮汐车道的宣传与试点,为市域范围内后续潮汐车道的建设推广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 潮汐车道 可变车道 微改造 移动式护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AN架构的高负荷场景无线规划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黄继宁 古智超 朱淦春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10期36-41,共6页
介绍了C-RAN架构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演进方向,然后分析了高负荷场景网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RAN架构的高负荷场景网络规划解决方案。在C-RAN架构下,通过解耦网络覆盖层与容量层,就近部署容量层发射点来下沉承载业务,并利用Ma... 介绍了C-RAN架构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演进方向,然后分析了高负荷场景网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RAN架构的高负荷场景网络规划解决方案。在C-RAN架构下,通过解耦网络覆盖层与容量层,就近部署容量层发射点来下沉承载业务,并利用Massive MIMO的多流与复用特性优势,提高了高负荷场景的网络容量与网络性能;同时,研究网络业务的潮汐效应,利用C-RAN架构开发载波自动快速调度算法,进一步提高载波资源利用效率与业务承载能力,最终实现用户感知质量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 高负荷网络 网络规划 潮汐业务 Massive 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路网潮汐流的可变车道设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史峰 苏焕银 王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2,共6页
城市交通流潮汐现象导致了路段双向通行能力利用不均衡,早、晚高峰时段交通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了早、晚高峰时段拥堵路段不具有空间对称性.本文从城市交通网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早、晚高峰时段可变车道设置方案进行综合决策的方法.... 城市交通流潮汐现象导致了路段双向通行能力利用不均衡,早、晚高峰时段交通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了早、晚高峰时段拥堵路段不具有空间对称性.本文从城市交通网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早、晚高峰时段可变车道设置方案进行综合决策的方法.以交通均衡理论为基础,以降低城市交通网络高峰期出行总费用和减少可变车道设置管理成本为目标,建立了一主二从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为可变车道设置的决策方案;下层根据上层决策方案分别对早、晚高峰时段交通需求进行交通分配,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算例分析表明,与不设置可变车道方案、早晚高峰时段分别设置方案进行比较,早晚高峰时段综合设置方案减少了系统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潮汐流 可变车道 双层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行能力折减的可变车道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蔡建荣 黄汝晴 黄中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8-1844,共7页
为有效缓解因潮汐现象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和道路资源闲置并存的问题,在考虑车道数对路段单向通行能力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可变车道优化设置方法。该方法在确保可变车道实施过程中轻交通流方向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基于非均衡经济学理论的价格-... 为有效缓解因潮汐现象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和道路资源闲置并存的问题,在考虑车道数对路段单向通行能力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可变车道优化设置方法。该方法在确保可变车道实施过程中轻交通流方向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基于非均衡经济学理论的价格-数量调节,以系统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可变车道优化的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算例的形式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系统层面优化可变车道设置能够充分利用轻交通流方向闲置的道路资源来提高重交通流方向路段的容量,从而改变其行程时间函数,进而调节流量在路网上的分布并均衡各路段的饱和度;使道路网络结构更好地匹配出行需求,在道路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系统总出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潮汐现象 可变车道 双层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潮汐交通”可变车道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耿巍 刘向阳 《交通标准化》 2014年第15期54-56,共3页
通过对南京汉中门桥路段的潮汐交通量的统计调查,结合方向系数、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交通性能指标,对南京市"潮汐交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可变车道设置条件对该路段可变车道的设置进行了论证分析,探讨了该路段... 通过对南京汉中门桥路段的潮汐交通量的统计调查,结合方向系数、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交通性能指标,对南京市"潮汐交通"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可变车道设置条件对该路段可变车道的设置进行了论证分析,探讨了该路段实施可变车道的可行性和总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组织 潮汐交通 通行能力 可变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出行特征对潮汐交通拥堵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7
作者 王佐 罗理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1期98-99,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剧烈增长,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城之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面临着同样交通拥堵问题。随着人口和企业逐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剧烈增长,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城之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面临着同样交通拥堵问题。随着人口和企业逐步增多、产业配套逐步完善、与周边的交通联系逐步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着地铁的票制改革,开发区居民和就业人群的出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开发区内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出行方式调查,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对潮汐交通拥堵现象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 出行方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效益的可变车道方案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家蓉 魏丽英 《交通运输研究》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针对潮汐交通流条件下的道路双向交通流不平衡问题,给出了可变车道方案。将可变车道调整数量作为决策变量、以油耗和排放费用最低为目标,兼顾道路延误,构建可变车道方案选择模型。模型既考虑了延误对可变车道方案选择结果的影响,也考虑... 针对潮汐交通流条件下的道路双向交通流不平衡问题,给出了可变车道方案。将可变车道调整数量作为决策变量、以油耗和排放费用最低为目标,兼顾道路延误,构建可变车道方案选择模型。模型既考虑了延误对可变车道方案选择结果的影响,也考虑了油耗和排放费用,并探讨了可变车道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以北京市紫竹院路为例,计算出合理的可变车道方案。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并探讨可变车道的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益的可变车道方案实施以后,道路总延误降低了21.1s,油耗和排放费用降低了40%。这说明可变车道方案不仅能降低道路延误,还能降低车辆产生的油耗和排放费用,从而可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 可变车道 延误 环境效益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车道清空与下游路口信号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尚春琳 刘小明 +3 位作者 沈辉 田玉林 李丽丽 唐少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9,共8页
潮汐车道快速清空成为提高潮汐车道控制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基于集散波理论对直行绿灯汇入及左转绿灯汇入流量差异状态下的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构建车道指示灯切换时刻、下游路口信号控制和相应车道清空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 潮汐车道快速清空成为提高潮汐车道控制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基于集散波理论对直行绿灯汇入及左转绿灯汇入流量差异状态下的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构建车道指示灯切换时刻、下游路口信号控制和相应车道清空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车道清空时间与下游路口车均延误的组合优化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最优求解,获取最优组合控制方案.经仿真验证发现,不同的车道指示灯变换时刻及下游信号优先策略,会提高车道的清空速率,但也会带来下游路口车均延误的增加,而通过组合优化模型的筛选可以寻找出平衡两者需求的最佳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潮汐车道 组合优化模型 清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潮汐信息的感潮河段船舶交通流滚动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绪存 黄常海 +1 位作者 沈佳 娄乃元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82,共8页
为准确预测感潮河段船舶交通流,提出一种复合潮汐信息的感潮河段船舶交通流滚动预测模型。选择多变量非线性核函数灰色预测模型KGM(1,N)作为基础模型,并将潮汐信息作为右端项核函数输入信息;针对KGM(1,N)模型存在的不足,采用插值系数法... 为准确预测感潮河段船舶交通流,提出一种复合潮汐信息的感潮河段船舶交通流滚动预测模型。选择多变量非线性核函数灰色预测模型KGM(1,N)作为基础模型,并将潮汐信息作为右端项核函数输入信息;针对KGM(1,N)模型存在的不足,采用插值系数法进行背景值优化;运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确定核函数所需的高斯核参数、修正参数和最优背景值系数;在输入数据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实时滚动预测方法,保证模型充分利用新信息。经上海港南槽航道九段警戒区上游的船舶交通流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船舶交通流 交通流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 背景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汐式交通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美中 吴越 《中外建筑》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基于分析潮汐式交通环境的特征,对接驳交通方式的类别进行了介绍,对比了不同接驳交通方式的特性,分析了影响接驳方式选择的因素,对不同交通方式与轨道站点的接驳适宜性进行了排序。然后在对站点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站点接驳方式... 基于分析潮汐式交通环境的特征,对接驳交通方式的类别进行了介绍,对比了不同接驳交通方式的特性,分析了影响接驳方式选择的因素,对不同交通方式与轨道站点的接驳适宜性进行了排序。然后在对站点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站点接驳方式的选择,优化交通接驳设施,探讨轨道站点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模式和接驳合理性。潮汐式交通环境影响下,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能力和扩大其影响范围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缓解人们在高峰小时出行的交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式交通 轨道交通 接驳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主干道潮汐车道设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晨玉 张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50-57,共8页
为缓解因潮汐交通流引发的城市主干路交通拥堵现象,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资源,设计潮汐车道优化方案。通过对国内外潮汐车道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剖析潮汐交通特性。针对唐山市北新道(学院路-建设路)路段拥堵情况,提出主干道自动化潮汐车道... 为缓解因潮汐交通流引发的城市主干路交通拥堵现象,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资源,设计潮汐车道优化方案。通过对国内外潮汐车道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剖析潮汐交通特性。针对唐山市北新道(学院路-建设路)路段拥堵情况,提出主干道自动化潮汐车道改造方案设计,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改造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城市主干道潮汐车道的设置,在保障其他交通流通行不受太大影响的前提下,提高潮汐交通流通行效率、降低延误,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交通流 潮汐车道 交通渠化 交通仿真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控视频图像的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薇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期236-239,共4页
以监控视频图像为基础,提出设计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设定检测区域,包括初始检测区域与跟踪检测区域。初始区域内检测运动车辆是否存在,运用虚拟线状态检测理论对运动车辆角点定位,在该区域内对状态参数初始化;跟踪区域内根据角点特... 以监控视频图像为基础,提出设计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设定检测区域,包括初始检测区域与跟踪检测区域。初始区域内检测运动车辆是否存在,运用虚拟线状态检测理论对运动车辆角点定位,在该区域内对状态参数初始化;跟踪区域内根据角点特征进行分割处理,车辆驶离区域内时计算交通流量。基于交通流分析,研究受车道长度、车道开关时间及位置等条件影响的变向车道控制系统模型,根据对潮汐流及转向流分析,构建协同优化系统模型,结合变向车道设置相位优化时间以完成协同优化式潮汐功能车道转换过程。实验证明,利用文中设计的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 交通拥塞 交通流 潮汐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高速公路收费站潮汐车道的开放数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建刚 李恩玉 +2 位作者 刘怡美 彭瑞 陶瑞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为解决智慧高速公路收费广场交通分布不均衡、拥堵的问题,在空间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出开放潮汐车道的措施,探讨最佳开放数量。首先,以京雄智慧高速雄安北主线收费站为研究对象,分析车道的潮汐交通流特性,论证设置潮汐车道的可行性;其次... 为解决智慧高速公路收费广场交通分布不均衡、拥堵的问题,在空间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出开放潮汐车道的措施,探讨最佳开放数量。首先,以京雄智慧高速雄安北主线收费站为研究对象,分析车道的潮汐交通流特性,论证设置潮汐车道的可行性;其次,选定潮汐系数分别为0.6,0.7,0.8,0.9,将交通量划分为A-F共6个等级,建立VISSIM收费站仿真模型;最后,以收费站工作日早高峰为例,分析各方案的交通量等仿真结果,确定不同交通流状态下潮汐车道的开放数量。结果表明,收费站出口为主要车流方向时,潮汐系数为0.7且交通量为C-F级,以及潮汐系数为0.9且交通量为B级时,宜开放1条潮汐车道;潮汐系数为0.8和0.9时,C-F级交通量下分别开放2条、3条潮汐车道;其他情况下不开放潮汐车道。依托具有通勤功能的京雄智慧高速公路雄安北主线收费站,研究潮汐车道的最佳开放数量,可为智慧高速公路出入口车道的调控提供参考,对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高速公路 收费站 潮汐车道 VISSIM仿真分析 交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吴江区江兴大桥潮汐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俎振山 罗四维 杨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0期26-29,8,共4页
潮汐车道是基于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特征,在道路上设置的一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行驶方向的车道设置方法。苏州市吴江区江兴大桥潮汐车道主要利用了吴江老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之间早晚高峰潮汐交通的特征,结合江兴大桥跨京杭运河通道而设置。... 潮汐车道是基于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特征,在道路上设置的一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行驶方向的车道设置方法。苏州市吴江区江兴大桥潮汐车道主要利用了吴江老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之间早晚高峰潮汐交通的特征,结合江兴大桥跨京杭运河通道而设置。经过半年的运行,江兴大桥潮汐车道的设置不仅缓解了跨运河交通的拥堵,还提高了快慢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车道 交通流 通行能力 交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与车底接续协同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思杰 尚雨昕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183,共9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的潮汐现象,本文研究不成对运输组织模式下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接续计划协同编制问题。以双车场轨道交通线路为对象,基于客流的时空分布不均衡特性,以总乘客等待时间费用、列车固定使用费用和列车接续走行费用...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的潮汐现象,本文研究不成对运输组织模式下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接续计划协同编制问题。以双车场轨道交通线路为对象,基于客流的时空分布不均衡特性,以总乘客等待时间费用、列车固定使用费用和列车接续走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列车始发时刻、车次接续关系、车底出入库情况为决策变量,考虑时刻表约束、车底流通约束以及客流平衡约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接续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经线性化处理后利用Gurobi进行求解。以上海地铁某线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案相较于分步求解方案、均衡发车方案以及成对开行方案,乘客和企业总费用分别降低了6.06%、10.45%和6.35%,列车运力分布与客流需求匹配性提高,主客流方向乘客等待时间减少,有助于同步提高企业运输效益和乘客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时刻表 车底接续 潮汐客流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sim的潮汐车道可行性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家庆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5期59-62,共4页
为了缓解职住分离带来的潮汐式的交通拥堵,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潮汐车道应用与发展情况,通过其在一二线城市应用的成功经验,论证了其在三四线城市应用的必要性。以昭君路为例,对其进行实地交通调查,提出了应用于昭君路的潮汐车道设置方案... 为了缓解职住分离带来的潮汐式的交通拥堵,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潮汐车道应用与发展情况,通过其在一二线城市应用的成功经验,论证了其在三四线城市应用的必要性。以昭君路为例,对其进行实地交通调查,提出了应用于昭君路的潮汐车道设置方案,基于vissim对其进行路段仿真,选取平均每车延误和平均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以仿真结果对其进行可行性的量化分析,由此论证了潮汐车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潮汐车道 设置方案 VISSIM 路段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下潮汐车流收费站的调度研究
18
作者 范泽华 张雷 +1 位作者 崔雅洪 陈茂林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第20期98-99,共2页
在高速路上,其道路交通容量受限于收费站的数量,近年来随着节日自驾出行的增多,道路两侧经常会出现高低峰车流量。文章针对车辆的潮汐现象,运用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耗时模型,求解不同车流量下,收费广场所... 在高速路上,其道路交通容量受限于收费站的数量,近年来随着节日自驾出行的增多,道路两侧经常会出现高低峰车流量。文章针对车辆的潮汐现象,运用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耗时模型,求解不同车流量下,收费广场所需开放的收费亭数量,通过动态调整收费亭的收费朝向,能够有效缓解由潮汐车流所导致的拥堵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车流 排队论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SIM的潮汐车道可行性仿真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19
作者 马潇然 杜瑾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为了缓解潮汐式交通堵塞,以攀枝花市三线大道北段-佳联路交叉口为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潮汐交通现象成因及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基于VISSIM软件对该路段进行仿真,选取交通流量、流速、延误、通行能力、路段饱和度、服务水... 【目的】为了缓解潮汐式交通堵塞,以攀枝花市三线大道北段-佳联路交叉口为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潮汐交通现象成因及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基于VISSIM软件对该路段进行仿真,选取交通流量、流速、延误、通行能力、路段饱和度、服务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使用潮汐车道来解决潮汐式交通堵塞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对潮汐车道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条件进行分析,设置适用于该交叉路口的潮汐车道方案。【结论】优化后的各项道路参数指标得到极大优化,证明设置潮汐车道能有效减少延误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也论证了该试验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潮汐交通流 设置条件 VISSIM 路段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新建工程交通需求及预测分析
20
作者 杨金龙 《市政技术》 2022年第4期68-70,99,共4页
为解决辽宁省大连市黄泥川隧道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针对现状路网进行交通流量调查,考虑道路交通量的自然增长,使用TransCAD软件对隧道新建工程交通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黄泥川隧道新建工程驶往旅顺和驶往大连方向应均设为3车道;在202... 为解决辽宁省大连市黄泥川隧道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针对现状路网进行交通流量调查,考虑道路交通量的自然增长,使用TransCAD软件对隧道新建工程交通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黄泥川隧道新建工程驶往旅顺和驶往大连方向应均设为3车道;在2027年以前完成黄泥川隧道新建工程并投入使用;黄泥川隧道新建工程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缓解高峰时段以及旅游交通潮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交通分析 交通调查 预测 TRANSCAD 潮汐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