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和近红外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
1
作者 周汝佳 夏清 +4 位作者 郑琼 朱丽红 李建华 李斌 宋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分析不同地类在高、低潮影像上的光谱反射率特征,构建一种可排除潮汐瞬时干扰的近红外波段潮滩提取指数;将影像光谱与潮滩提取指数输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实现潮滩的快速、高效提取。此外,研究讨论了潮滩指数的可分离性及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潮滩提取指数对潮滩具有较好的可分离性,潮滩提取总体精度为93.02%,Kappa系数为0.86,提出的方法对含有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实现自动、快速的潮滩提取,为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遥感 海岸带潮滩指数 定量分析法 近红外波段 Sentinel-2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陈君 张长宽 +2 位作者 林康 丁贤荣 袁汝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总体功能定位;通过整合沿海资源,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错位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新型港口工业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同时,从建立园区模式、引导产业转移、盘活存量滩涂、明确农业定位、加强港口建设等几方面提出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主要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资源 围垦开发 海岸带资源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闸下港道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龚政 窦希萍 +2 位作者 张长宽 丁贤荣 陶建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江苏沿海地区入海河流众多,承担着沿海及腹地片区防洪排涝的重要任务.目前,闸下河道普遍发生淤积,且随着沿海滩涂围垦进程的加快,闸下港道淤积程度还在加剧.以王港为例,基于RS技术,提出了以纳潮汇水区历史外边线、河口现状主体汇水区边... 江苏沿海地区入海河流众多,承担着沿海及腹地片区防洪排涝的重要任务.目前,闸下河道普遍发生淤积,且随着沿海滩涂围垦进程的加快,闸下港道淤积程度还在加剧.以王港为例,基于RS技术,提出了以纳潮汇水区历史外边线、河口现状主体汇水区边线,以及口外主槽演变外边线,作为确定河口滩面控制区域的参考.从海岸地貌学、河口海岸水动力学,以及泥沙运动学等角度,提出了沿海滩涂围垦的最大允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滩涂围垦 闸下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军冰 王乘 +1 位作者 郑垂勇 赵敏 《水利经济》 2012年第3期1-5,81,共5页
围绕江苏沿海围垦布局、围垦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对围垦工程与近岸海域水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对港口资源的影响、辐射沙脊群泥沙分布及输运、潮滩及近岸沙洲稳定性、辐射沙脊群围垦布局及监测关键技术,围垦堤防设防... 围绕江苏沿海围垦布局、围垦工程建设、水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对围垦工程与近岸海域水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对港口资源的影响、辐射沙脊群泥沙分布及输运、潮滩及近岸沙洲稳定性、辐射沙脊群围垦布局及监测关键技术,围垦堤防设防标准与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围垦筑堤新材料与新工艺、蓄淡与引排工程、围垦堤防施工安全监控、质量检测及风险评估,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蓄淡工程优化布局、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围垦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效应、生态型围垦评价方法、围垦区生态重构技术、垦区生态环境监控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进行江苏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围垦工程 水资源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彬 张占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7,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敏感脆弱、生态价值高;(2)中国现行海岸滩涂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分权分散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决策缺乏技术支撑,管理过程缺乏公众参入;(3)当前的管理体制导致海岸滩涂管理秩序混乱,开发无序,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结论:构建海岸滩涂管理委员会决策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协调的、职能部门实施的、专家配合的、公众参入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海岸滩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海岸滩涂 生态系统管理 分权分散管理 资源资产管理 综合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海岸带滩涂开发类型选择与空间功能配置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海岸带滩涂开发类型选择与空间布局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岸带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与滩涂开发类型对应关系透视为基础,结合南通海岸带滩涂条件、开发类型演变和区域发展背景分析... 海岸带滩涂开发类型选择与空间布局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岸带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与滩涂开发类型对应关系透视为基础,结合南通海岸带滩涂条件、开发类型演变和区域发展背景分析,提出该地区生态旅游、农业和港口-工业-城镇多元化的滩涂综合利用模式,集成适宜性评价与分区、多部门规划冲突与协调等方法,探讨了南通海岸带滩涂地区生态与旅游、农业和港工城等功能区的空间配置路径。南通海岸带地区三类空间适宜比例分别23.5%,32.7%和43.8%,可以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制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滩涂 开发类型 空间功能配置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滩涂管理的区划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甫源 周光明 +2 位作者 穆锦斌 倪勇强 谢东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0,共5页
杭州湾滩涂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需求强烈。为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局面,开展滩涂资源管理的区划工作,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既保证滩涂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又保护河口自然环境、涌... 杭州湾滩涂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需求强烈。为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局面,开展滩涂资源管理的区划工作,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既保证滩涂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又保护河口自然环境、涌潮景观,以维持重要基础工程安全运行。阐述杭州湾滩涂资源管理区划的具体方法、考虑因素和区划成果,为其它水域的滩涂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滩涂 区划 滩涂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 被引量:3
8
作者 万新宇 钟平安 王建群 《水利经济》 2012年第3期58-62,83-84,共5页
江苏沿海围垦规模巨大,世界尚无先例。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是关键,而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技术又是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研究围垦区水资源需求管理措施、盐碱环境下多水源多用... 江苏沿海围垦规模巨大,世界尚无先例。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是关键,而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技术又是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研究围垦区水资源需求管理措施、盐碱环境下多水源多用户淡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以及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水资源 需水管理 联合调度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相然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5-71,共7页
滩涂是海陆之间极为活跃的地带,也是近代经济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现状,对滩涂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滩涂资源 滩涂资源开发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的仿真平台设计
10
作者 赵晓亮 辛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为实现海岸带潮滩的实时淹没仿真,在分析潮滩淹没仿真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对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海洋水体仿真、潮滩淹没范围实时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 为实现海岸带潮滩的实时淹没仿真,在分析潮滩淹没仿真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对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海洋水体仿真、潮滩淹没范围实时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台的设计可以较好地满足直观表达潮滩淹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潮滩 淹没范围 水体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9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曼曼 张宏艳 +2 位作者 张有广 林明森 宫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154,共13页
长三角海岸带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剧烈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在沿海开发逐渐深化与政策助推背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热点区,分析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推动长三角沿海发展带具有重要意... 长三角海岸带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剧烈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在沿海开发逐渐深化与政策助推背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热点区,分析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推动长三角沿海发展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8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桑基图、年变化率、动态度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揭示了近39年来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在数量结构、空间形态、重点地类集聚及海陆梯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 2018年长三角海岸带基底景观由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构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86%,呈现出北耕南林、建设用地呈散团式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2)近39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形态上变化各异,其中,在数量结构上整体呈现耕地持续平稳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加、林地波动式微弱减少、草地和水域波动式微弱增加的发展趋势,且历经围填海开发面积累计达2 161.01 km2;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呈现出建设用地斑块遍地开花并伴随局部爆炸式扩张、耕地斑块逐渐缩减且趋于破碎化、江苏和上海东部以及杭州湾沿岸围填海开发形成明显湿地景观的演变态势。(3)重点针对建设用地和湿地开展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分析,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呈小而散且扩张集聚度呈持续增强趋势,形成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空间集聚格局;滩涂资源呈现数量少、斑块小且分布散的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各时期扩展热点区及缩减热点区地处县市各异。(4)在距离海岸线20 km范围内,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明显的建设用地趋海及海洋用地趋陆的变化规律,且江苏、上海及浙江沿海地带的各地类动态度海陆梯度变化规律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海岸带 格局演变 转移网络 核密度 滩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滩涂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姗姗 陈婷 +1 位作者 张磊 董雅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197,共9页
文章选择拥有独特的淤泥质海岸带与丰富多样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并且兼具较好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湿地、林地、重点功能区、入海河流水质、土壤5个承载力指数,构建能够表征沿海生态承载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GIS等... 文章选择拥有独特的淤泥质海岸带与丰富多样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并且兼具较好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湿地、林地、重点功能区、入海河流水质、土壤5个承载力指数,构建能够表征沿海生态承载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GIS等空间技术,以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的区县及网格等组成评价单元,通过计算单项指数与多项指数综合评价生态承载力,分析沿海地区生态承载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异质性,揭示造成空间生态承载状态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控制”、“不适宜”5个生态承载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59%、11.22%、38.50%、17.15%、16.54%;承载力在空间格局上存在显著异质性,呈现“中间低,南北两头高”的分布特点,南部南通地区承载力相对高于北部连云港地区,主要为“适宜”和“较适宜”分布区,中部盐城地区生态承载力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主要为“不适宜”和“控制”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空间格局 异质性 江苏滩涂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2021年中国大陆海岸带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遥感观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闫柏琨 甘甫平 +3 位作者 印萍 葛晓立 郭艺 白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3,共11页
海岸带是世界上容纳人口最多的区域,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变化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重要要素。由于潮汐作用,海陆水边线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潮滩、海岸线检测的主要难点,故... 海岸带是世界上容纳人口最多的区域,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变化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重要要素。由于潮汐作用,海陆水边线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潮滩、海岸线检测的主要难点,故通过综合Landsat4/5/7/8和Sentinel-2A/B卫星遥感数据对1989—2021年间中国大陆海岸带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进行了7期监测,发挥了多源卫星观测频次高的优势,通过检测不同潮位的水边线实现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的识别。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水色的海水应选用不同的水体指数组合,对于清澈或低浑浊度的海水,应分别采用修正的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与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检测高潮位、低潮位水边线,有效提高潮滩检测的可靠性,检测的潮滩面积比通常仅用mNDWI指数检测的潮滩面积大122%;对于高浑浊度海水(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应采用mNDWI进行高潮位、低潮位水边线的检测,以避免NDWI将高浑浊度海水误识别为潮滩,对养殖水体应采用NDWI检测。1989—2021年,中国大陆海岸带发生了巨大变化,潮滩快速消失,养殖水体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增加,整个中国大陆海岸带的潮滩减少率、海岸线长度和养殖水体增加率平均分别为46.2%,34.4%和149.3%,潮滩面积减少了7173.2 km^(2),海岸线长度增加5320.5 km,养殖水体面积增加了9046.5 km^(2)。北方省份或城市遭受的潮滩损失比南方省份或城市更严重。以1989—2021年潮滩平均减少率计算,辽宁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山东省的潮滩将分别在27 a,10 a和22 a内完全消失。潮滩和养殖水体的面积变化高度负相关,表明养殖水体的扩展是潮滩减少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潮滩 海岸线 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山东半岛北部滩涂及海岸线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晚悦 李国庆 +3 位作者 王乐 董丽 亓凤娇 马龙龙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18,共7页
以山东半岛北部为研究区,以烟台、蓬莱、龙口和莱州4个港口的潮情为依据,分别选取1984、1995、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分析了山东半岛北部滩涂(含潮上及潮间带)及海岸线30a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0a来滩... 以山东半岛北部为研究区,以烟台、蓬莱、龙口和莱州4个港口的潮情为依据,分别选取1984、1995、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分析了山东半岛北部滩涂(含潮上及潮间带)及海岸线30a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0a来滩涂面积减少300.66 km2,其中潮间带面积减少了84.84 km2,潮上带面积年减少了215.82 km2,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莱州湾东南部;(2)海岸线长度呈递增趋势,30a来增加103.68 km,增长速度为3.34 km/a,增加典型区集中在莱州太平湾、龙口人工岛群、蓬莱港和烟台港等区域;(3)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盐田、养殖池的大量扩建、海岸侵蚀和入海泥沙量减少是滩涂减少的主要原因;沿海养殖池的增加和填海造陆的扩张是海岸线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 滩涂 海岸线 遥感监测 山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河口感潮带滩涂湿地木麻黄林带营建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云生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1期20-21,87,共3页
为推进沿海滩涂湿地的开发利用,在含盐量达0.9%以上的椒江河口淤泥质感潮带湿地进行筑土墩法营造木麻黄消浪林带试验,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消浪林带采用容器苗与地栽苗相比,具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耐盐碱强等特点;木... 为推进沿海滩涂湿地的开发利用,在含盐量达0.9%以上的椒江河口淤泥质感潮带湿地进行筑土墩法营造木麻黄消浪林带试验,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消浪林带采用容器苗与地栽苗相比,具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耐盐碱强等特点;木麻黄在外侧感潮带湿地的造林成活率高于内侧陆地,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林带 沿海 淤泥质感潮带湿地 椒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