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川东南习水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陈钰桦
施泽进
李文杰
易永杰
刘恒
田亚铭
谭谦
|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古海湾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宋金民
刘树根
李智武
夏舜
冯宇翔
杨迪
叶玥豪
邵兴鹏
王斌
王佳蕊
金鑫
任杉
杨绍海
罗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
闫雪莹
桑琴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 |
周刚
杨岱林
孙奕婷
严威
张亚
文华国
和源
刘四兵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
赵向原
胡向阳
肖开华
贾跃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4
|
|
6
|
川西龙门山前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王琼仙
宋晓波
王东
隆轲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5
|
|
7
|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
姜在兴
田继军
陈桂菊
李熙喆
张满郎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7 |
74
|
|
8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天然裂缝有效性评价 |
赵向原
胡向阳
曾联波
肖开华
李宏涛
游瑜春
冯琼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7
|
|
9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展布及勘探意义 |
白晓亮
杨跃明
文龙
罗冰
洪海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10
|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体系 |
魏国齐
杨威
朱永刚
金惠
李跃纲
施振生
沈珏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3
|
|
11
|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沉积特征 |
宋晓波
隆轲
王琼仙
廖荣峰
陈颖
许国明
苏成鹏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2
|
四川盆地龙门山前构造带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形成机理 |
胡向阳
赵向原
宿亚仙
肖开华
邓美洲
王琼仙
刘汝敏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3
|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
马永生
蔡勋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7
|
|
14
|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研究 |
杜业波
季汉成
朱筱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5
|
川西坳陷古坳拉槽的地质意义及礁滩相天然气藏勘探潜力 |
刘殊
甯濛
谢刚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16
|
四川盆地长兴—飞仙关组的有利储集相带 |
魏国齐
谢增业
刘满仓
杨威
金惠
朱秋影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
17
|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常规地震相识别技术探索 |
刘微
曾云贤
杨雨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8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特征及储层差异 |
李勇
徐立富
吴鹏
胡维强
刘成
李铭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9
|
川北秦岭地区震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认识 |
胡方杰
张殿伟
田海芹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20
|
川西坳陷彭州地区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形成机理 |
李勇
段永明
赵爽
邓美洲
高恒逸
王启颖
刘莉萍
周凌芳
房煦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