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柞蚕品种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1
作者 姜明明 张世宇 +3 位作者 王大雨 李卓 靳向东 万军 《北方蚕业》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选用4个不同温度对5种柞蚕茧进行加温处理,测定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率,利用统计学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出5种柞蚕蛹期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不同品种柞蚕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测定结果:选大4号分别为10.4±0.23℃、244.3℃... 选用4个不同温度对5种柞蚕茧进行加温处理,测定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率,利用统计学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出5种柞蚕蛹期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不同品种柞蚕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测定结果:选大4号分别为10.4±0.23℃、244.3℃·d,吉柞889为10.4±0.13℃、245.0℃·d,吉抗109为10.2±0.24℃、244.7℃·d,L青为11.1±0.38℃、228.0℃·d,吉青为10.2±0.18℃、258.0℃·d。测定5个柞蚕品种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可作为柞蚕茧羽化调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桧柏臀纹粉蚧发育、生殖与温度的关系
2
作者 王宇欣 仲丽 +3 位作者 刘育俭 翟敬宇 魏建荣 仇兰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1409,共9页
为搞清楚温度与桧柏臀纹粉蚧Planococcus vovae生长发育、繁殖的关系,本研究在6个恒温条件下(17℃、20℃、23℃、26℃、29℃和32℃),测定了各虫态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繁殖力和发育速率等相关参数,并构建了实... 为搞清楚温度与桧柏臀纹粉蚧Planococcus vovae生长发育、繁殖的关系,本研究在6个恒温条件下(17℃、20℃、23℃、26℃、29℃和32℃),测定了各虫态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繁殖力和发育速率等相关参数,并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1)温度对桧柏臀纹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重要影响,在20~32℃恒温条件下,桧柏臀纹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先缩短后延长;雌若虫发育历期在26℃时仅为27.00 d;而雄若虫的发育历期在29℃下最短,为23.17 d。雌、雄若虫期在20℃时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92.06 d和86.80 d。2)桧柏臀纹粉蚧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但雄虫蛹期除外。3)在26℃时雌、雄若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分别为64.58%和64.27%。4)雌成虫产卵前期和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雌成虫产卵量从26℃下的每雌193.25粒缩减到17℃下的每雌84.20粒。5)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雌19.04℃、雄15.02℃,有效积温分别为461.29日·度和353.42日·度。6)26℃和20℃下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62.3和16.1;17℃时,2龄若虫生长停滞,持续期达80 d以上;32℃时2龄、3龄若虫发育历期延长。桧柏臀纹粉蚧最适宜在23~29℃生长发育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桧柏臀纹粉蚧 发育历期 生命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斑蚜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及在宁夏发生代数
3
作者 傅祖英 罗撄宁 +5 位作者 苗淼 王颖 张蓉 班丽萍 谭瑶 魏淑花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明确苜蓿斑蚜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及在宁夏发生代数,采用新片圆叶法研究不同恒温(19、22、25、28℃)条件下苜蓿斑蚜的发育历期,通过计算苜蓿斑蚜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计算其在宁夏的发生代数,同时测定... 为明确苜蓿斑蚜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及在宁夏发生代数,采用新片圆叶法研究不同恒温(19、22、25、28℃)条件下苜蓿斑蚜的发育历期,通过计算苜蓿斑蚜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生长发育有效积温,计算其在宁夏的发生代数,同时测定其存活率及种群生命表数据。结果表明,苜蓿斑蚜各龄期发育速率大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苜蓿斑蚜全若期、成蚜、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17、9.26、6.71℃,生长发育有效积温分别为95.63、34.45、137.36℃·d,在宁夏理论上1年可发生15~27代;在19~25℃,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9~28℃,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D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研究结果将为预测苜蓿斑蚜发生期和种群增长期提供依据,可有效预测并及时控制苜蓿斑蚜,进而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减少经济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斑蚜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宁夏 发生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红梅 尹艳琼 +5 位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王燕 刘莹 陈福寿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历期在23.0~48.3 d;其中,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0℃、11.11℃、11.01℃、5.65℃和9.21℃,有效积温分别为:39.40日·度、201.25日·度、134.12日·度、171.06日·度和636.53日·度;20~32℃是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15℃、35℃恒温条件下不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根据本试验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年发生世代分别为2.18~8.59代、2.28~10.15代、3.43~12.13代、3.15~8.46代、2.75~9.39代、1.38~6.87代、1.11~6.72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温度 发育历期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杜艳丽 郭洪梅 +4 位作者 孙淑玲 张民照 张爱环 王金宝 秦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1-569,共9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5,19,23,27和31℃共5个温度梯度)下,以板栗为寄主食料,研究了温度对桃蛀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桃蛀螟... 为了明确温度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5,19,23,27和31℃共5个温度梯度)下,以板栗为寄主食料,研究了温度对桃蛀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桃蛀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5~27℃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当温度上升至31℃时,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其发育历期比27℃时延长了1.11d,而卵期、蛹期和产卵前期仍符合随温度升高趋于缩短的趋势。此外,15℃下桃蛀螟5龄幼虫发育停滞,表明老熟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低龄幼虫。桃蛀螟世代存活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3℃>27℃>19℃>31℃,其中,23~27℃的存活率较高,为54.44%~63.56%,31℃时为4.30%,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在23℃时最高,单雌平均产卵量达55.00粒,其次为19℃和27℃,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3.30和39.70粒;31℃下产卵量最少,仅为20.90粒。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桃蛀螟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37,10.06,14.27,7.47和11.85℃,有效积温依次为70.84,287.71,118.42,58.33和509.06日度。研究结果为桃蛀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繁殖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治军 张友军 +2 位作者 徐宝云 朱国仁 吴青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8-1177,共10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温度是决定蓟马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为明确温度对西花蓟马种群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西花蓟马在15℃,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的生...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温度是决定蓟马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为明确温度对西花蓟马种群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西花蓟马在15℃,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活与繁殖能力,并计算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参数。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西花蓟马不能完成发育,其他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从卵孵化至蛹羽化成成虫,以20℃条件下的存活率最高,为62.8%。西花蓟马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在15℃下,完成发育需要近30d;而在30℃下,西花蓟马完成发育仅需10d左右。西花蓟马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在15℃下,平均寿命为36d,最长寿命达60d;在30℃下,西花蓟马的平均寿命为10d。西花蓟马在15℃,20℃和25℃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差异不显著,分别为37.70,32.56,37.80头1龄若虫/雌,但显著高于30℃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9.36头1龄若虫/雌)。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参数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0.10和0.178d-1,而在15℃下分别仅为18.67和0.096d-1。据此得出,20~25℃是最适宜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西花蓟马种群增长。西花蓟马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4℃,充分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208.0日·度。不考虑其他阻碍生长发育因素的情况下,华南、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年发生代数分别为24~26,16~18,13~14和1~4代,西南地区昆明与丽江分别为13~15和8~10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种群增长 年发生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永华 阎雄飞 +3 位作者 温冬梅 陆鹏飞 宗世祥 骆有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是近年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中大面积暴发的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导致沙棘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预测预报... 【目的】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是近年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中大面积暴发的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导致沙棘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分别在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栎黄枯叶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取食量、交配率、产卵、寿命等的影响。【结果】在19~31℃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4±0.45,10.85±0.87,14.56±0.85,9.65±0.54和10.48±0.52℃,有效积温分别为341.22±9.54,1 285.64±17.65,445.35±8.65,13.34±1.25和2 085.35±25.84日·度。幼虫总取食量和交配率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而成虫的产卵量在22,25和28℃下明显高于其他温度,成虫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结论】22~28℃之间是栎黄枯叶蛾较为理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黄枯叶蛾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双委夜蛾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郭婷婷 门兴元 +5 位作者 于毅 陈浩 周仙红 庄乾营 王振营 李丽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5-870,共6页
【目的】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是近几年在中国大陆新发现的农业害虫,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形态相似,危害特点相同。明确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目的】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是近几年在中国大陆新发现的农业害虫,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形态相似,危害特点相同。明确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在光周期16L∶8D,RH 70%±10%的实验室条件下,设置17,21,25,29和33℃5个恒定温度,饲喂人工饲料,研究温度对双委夜蛾发育历期、死亡率及繁殖的影响,并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在17~33℃范围内,双委夜蛾均可以完成整个世代,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和21℃下,双委夜蛾幼虫有7个龄期,而25℃以上时幼虫只有6个龄期。25℃下双委夜蛾死亡率最低(21.00%),单雌产卵量最高(763.95粒)。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8℃和1 015.36日·度。雌雄虫寿命和产卵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且各温度下雌虫寿命均较雄虫长,性比(雄雌比)均在1.18~1.20之间。【结论】25℃是双委夜蛾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温度 生长发育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食料对白眉野草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云慧 彭赫 +5 位作者 张智 李祥瑞 刘勇 王海英 原国辉 程登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Eversmann)是近年在我国小麦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以幼虫在小麦茎基部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断垄,对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和食料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该害虫... 【目的】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Eversmann)是近年在我国小麦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以幼虫在小麦茎基部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断垄,对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和食料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在光周期14L∶10D,RH 70%±5%的条件下,设置系列恒定温度,用小麦作饲料,记录和分析不同温度下幼虫各龄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明确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设置温度25℃,光周期14L∶10D,RH 70%±5%的条件,分别用小麦、玉米和人工饲料饲养,分析不同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在恒温(13~29℃)范围内,白眉野草螟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恒温33℃,该虫不能完成幼虫期生长发育而死亡。不同食料饲养后,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顺序为取食小麦〈取食玉米〈取食人工饲料,尤其是1-3龄幼虫差异最为明显,取食小麦、玉米的4-6龄幼虫发育历期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但显著低于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结论】白眉野草螟幼虫具有很强的温度适应能力,不同温度对其发育历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目前白眉野草螟发生危害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为其最适宜寄主,室内条件下取食玉米也能完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为制定白眉野草螟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危害区提供了理论数据,为田间种群动态变化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野草螟 温度 食料 生长发育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寄主上扶桑绵粉蚧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莹莹 徐志宏 +2 位作者 张莉丽 沈励泽 傅思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扶桑绵粉蚧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8~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扶桑绵粉蚧的发育速率加快,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在18~30℃恒温条件下,扶桑绵粉蚧的雌虫世代发育历期为40.24~80.64d,雄虫世代发育历期为25.21~54.31d;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9℃,有效积温为889.89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8℃,有效积温为523.47日·度。在26℃时,扶桑绵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77.03%),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22.98),有利于种群增长;而在18℃和30℃,扶桑绵粉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99和9.80。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种群发展能力,但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其种群增长。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表的研究为其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自然变温下朱红毛斑蛾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俊延 何秋隆 +4 位作者 魏航 杨娟 李俊 陆温 郑霞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在室内自然变温下,研究了朱红毛斑蛾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现缩短趋势,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4±0.51)、(11.65±0.44)、(13.90±0.25)... 在室内自然变温下,研究了朱红毛斑蛾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现缩短趋势,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4±0.51)、(11.65±0.44)、(13.90±0.25)和(19.04±0.92)℃,有效积温分别为(153.24±2.05)、(787.49±0.28)、(159.14±0.99)和(35.72±3.40)日·度。结果可用于该虫的预测预报,为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红毛斑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尚小丽 杨茂发 +3 位作者 张昌容 蔡兰 冯友丽 邱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1-679,共9页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分别设置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 为探明温度对贵州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Linnaeu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白茶Litsea coreana为寄主植物,分别设置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研究温度对紫斑谷螟卵、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在19~31℃范围内,各虫态的平均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均在31℃达到最小值,分别为4.56±0.24,43.33±1.50,7.89±0.20和55.78±1.69d。紫斑谷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且极显著相关。此外,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卵的存活率在28℃时最高,为93%;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则在25℃最高,分别为88%和93%;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紫斑谷螟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30,15.48,13.19和14.82℃,有效积温依次为88.36,679.51,159.73和952.04日·度。这些结果为紫斑谷螟的繁殖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对指导虫茶生产有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谷螟 白茶 生长发育 存活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虫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巨膜长蝽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嘉 高立原 +2 位作者 张蓉 陈林 朱猛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5-942,共8页
【目的】近年来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Jakovlev)由稳定种群的荒漠昆虫上升为暴发性发生并迁移至农区危害的农业害虫。由于缺乏巨膜长蝽生物学基础研究,给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巨膜长蝽发育... 【目的】近年来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Jakovlev)由稳定种群的荒漠昆虫上升为暴发性发生并迁移至农区危害的农业害虫。由于缺乏巨膜长蝽生物学基础研究,给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巨膜长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 Moq.为寄主植物,分别在7个恒温(13,18,23,28,33,35和37℃)下研究了温度对巨膜长蝽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成活率、产卵量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在13-37℃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3℃完成一个世代发育需要82.63 d,37℃只需要14.61 d。各虫态的发育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均符合多项式回归模型,且极显著相关。采用直接最优法分析,巨膜长蝽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30℃,有效积温为555.77日·度,在宁夏一年可发生2代。巨膜长蝽世代存活率均在33℃时最高,为35.44%。28-37℃之间单雌产卵量较多,达到10粒以上,通过方程拟合得到理论上雌虫产卵最适温度为34.59℃,产卵量最高可达到16.73粒/雌;种群趋势指数在13℃为零,18-23℃小于1,种群呈负增长;28-37℃大于1,且33℃时最高,为2.77;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在37℃时最高,分别为7.24,0.3912和1.4787;种群世代周期以13℃时最长,为45.8936 d,37℃时最短,为5.0608。【结论】巨膜长蝽在28~35℃下存活率、增长指数和繁殖力较高,说明该温度范围是巨膜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本研究为有效开展巨膜长蝽的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膜长蝽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马铃薯甲虫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洪波 程登发 +3 位作者 吐尔逊 郭文超 陈林 张云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3,共4页
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在152、0、25、30℃和32℃及相对湿度75%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在20℃下完成整个世代需要59.2 d,... 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在152、0、25、30℃和32℃及相对湿度75%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在20℃下完成整个世代需要59.2 d,而在32℃下完成1代则减少到32.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11.9℃和32.26日.度,幼虫期4.6℃和526.32日.度,蛹期5.1℃和270.27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4.4℃和117.65日.度,整个未成熟期7.9℃和675.68日.度,整个世代8.1℃和832.35日.度。结合乌鲁木齐市各月平均气温和累积有效积温,推测出马铃薯甲虫在乌鲁木齐地区一年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1.89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7
15
作者 韩冬银 刘奎 +4 位作者 张方平 黄武仁 张敬宝 金启安 符悦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9,共9页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螺旋粉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88℃和511.86...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螺旋粉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88℃和511.86日·度,在海南一年可发生8~9代。在18~32℃恒温条件下,螺旋粉虱世代发育历期为26.63~57.16d,其中卵期7.15~15.93d,1龄若虫期4.00~11.03d,2龄若虫期3.83~7.53d,3龄若虫期4.09~8.64d,拟蛹期7.56~14.03d。在18~32℃条件下,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但在18~28℃则为直线关系;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其繁殖,14℃恒温条件下无法完成世代发育。成虫不活跃,活动有明显的规律性,晴天活动多集中在上午,阴天活动少,雨天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粉虱 生物学特性 形态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文亮 李定旭 +2 位作者 董钧锋 冯宇倩 李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为给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对梨小食心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17~29℃、相对湿度(70±7)%和光周期15h∶9h(光照∶黑暗)的条件下,测定了梨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梨小食心虫卵... 为给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对梨小食心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17~29℃、相对湿度(70±7)%和光周期15h∶9h(光照∶黑暗)的条件下,测定了梨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梨小食心虫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梨小食心虫卵、幼虫、蛹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10.39℃和59.84℃.d、9.95℃和200.43℃.d、10.97℃和140.82℃.d、9.80℃和448.0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治军 郦卫弟 +3 位作者 贝亚维 章金明 戚行江 吕要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0-525,共6页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是杨梅、樱桃等浆果果实最主要害虫。为明确温度对黑腹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掌握黑腹果蝇饲养合适温度,在室内观察了黑腹果蝇在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活与繁殖能力,并计算各温度...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是杨梅、樱桃等浆果果实最主要害虫。为明确温度对黑腹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掌握黑腹果蝇饲养合适温度,在室内观察了黑腹果蝇在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活与繁殖能力,并计算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参数。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黑腹果蝇不能完成发育,其他温度条件下黑腹果蝇从卵孵化至蛹羽化成成虫,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在15℃下,完成发育需要长达41 d,而在30℃下,黑腹果蝇完成发育仅需7 d;黑腹果蝇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在15℃下,雌、雄平均寿命分别高达70,80 d,在30℃下,平均寿命都仅为30 d;黑腹果蝇在20和30℃的平均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38.85和137.97粒卵.雌-1,但在以上条件下的平均繁殖能力显著低于25℃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黑腹果蝇的种群增长参数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达最高值分别为55.10和1.021 d-1,而在15℃条件下值最小,分别为36.67和0.189 d-1。据此得出,25℃是最适宜黑腹果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黑腹果蝇种群增长。黑腹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8℃,充分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123.3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扁蛾生物学及温度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国锋 温瑞贞 +2 位作者 张古忍 古德祥 李秋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6,共4页
蔗扁蛾Opogonasacchari (Bojer)是一种新入侵我国的食性复杂的观赏性植物的危险性害虫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实验种群的生活史、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温度明显影响发育 .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 蔗扁蛾Opogonasacchari (Bojer)是一种新入侵我国的食性复杂的观赏性植物的危险性害虫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实验种群的生活史、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温度明显影响发育 .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分别为 :(11 2± 3 5 4) ,(8 8± 1 39) ,(10 97± 1 40 )和(11 1± 1 8)℃ .有效积温分别为 :75 4,72 9,2 0 6和 876 5日度 .在 15 ,2 0 ,2 4,2 8,30和 33℃ ,相对湿度 75 %条件下下卵历期 13,7,4 3,4,5和 5d .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 :38% ,46 % ,37% ,44 % ,40 %和 0 ,33℃下幼虫不能完成发育 .幼虫发育期为 (141 4± 10 2 ) ,(6 3 4± 2 4) ,(4 7 6± 2 5 ) ,(32 9± 1 9) ,(35 5± 1 6 )d .蛹的发育期为 (4 4± 3 7) ,(2 1 7± 3 1) ,(15 1± 2 1) ,(10 9± 1 4)和 (12 8±5 2 )d .在上述温度下成虫平均寿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雌成虫寿命为 2 7~ 15 7d ,雄成虫寿命为 1 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扁蛾 生物学 发育期 生存率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 危险性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实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11
19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沈登荣 张宏瑞 薛春丽 何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在18、22、26、30和34℃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南瓜实蝇[Bactraera tau(Walker)]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2.35)、(9.86±1.47)、(12.87... 在18、22、26、30和34℃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南瓜实蝇[Bactraera tau(Walker)]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2.35)、(9.86±1.47)、(12.87±1.36)、(9.66±0.91)和(9.54±0.89)℃,有效积温分别为(26.30±4.57)、(134.04±11.38)、(149.92±36.92)、(157.56±43.64)和(542.25±24.79)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实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牧草盲蝽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燕 杨奥 +1 位作者 冯丽凯 王佩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应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13、18、23、28和33℃温度条件下以菜豆为食物的牧草盲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13~33℃,牧草盲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牧草盲蝽若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9℃和1... 应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13、18、23、28和33℃温度条件下以菜豆为食物的牧草盲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13~33℃,牧草盲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牧草盲蝽若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9℃和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323.62日·度和393.7日·度;在试验温度范围内,23℃时牧草盲蝽的若虫期存活率最高(75%),33℃时存活率最低(41%).18~28℃为最适温区,较低的温度(13℃)和较高的温度(33℃)不利于牧草盲蝽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温度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