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粉混合料颗粒接触状态的临界条件确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琪 孙苏豫 +2 位作者 杭天柱 赵凯 陈国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297,共8页
砂-粉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人工筑岛及海底沉管隧道垫层等重大工程,如何科学地表征砂-粉混合料复杂的颗粒接触状态及连续演变的力学行为特征,并深入揭示其对混合料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已是一项紧迫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任务。... 砂-粉混合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人工筑岛及海底沉管隧道垫层等重大工程,如何科学地表征砂-粉混合料复杂的颗粒接触状态及连续演变的力学行为特征,并深入揭示其对混合料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已是一项紧迫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任务。本文基于代表性砂-粉混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及力学特性指标试验数据,验证Rahman等提出的区分“细粒填充砂粒”和“砂粒悬浮细粒”的阈值细粒含量FCth半经验公式预测能力。基于理想二元介质材料的理论最小孔隙比计算方法,提出确定中间性态土颗粒接触状态临界条件参量FC_(in-min)和FC_(in-max)的方法,分析各参数对FC_(in-min)和FC_(in-max)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的FC_(in-min)和FC_(in-max)预测方法,最终提出全FC范围(FC=0~100%)的砂-粉混合料各颗粒接触状态临界条件参量的有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砂-粉混合料 颗粒接触状态 阈值细粒含量 临界条件参量 理论最小孔隙比 二元介质模型 中间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粉混合料阈值细粒含量的确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琪 陈国兴 +2 位作者 朱雨萌 周正龙 凌道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07-115,共9页
阈值细粒含量FC_(th)是评价砂–粉混合料颗粒接触状态及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基于14类砂–粉混合料的38组试验结果,总结了用以确定FC_(th)的物理和力学特性指标,确定了各类砂–粉混合料的FC_(th),分析了不同指标确定的FC_(th)的差异。... 阈值细粒含量FC_(th)是评价砂–粉混合料颗粒接触状态及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基于14类砂–粉混合料的38组试验结果,总结了用以确定FC_(th)的物理和力学特性指标,确定了各类砂–粉混合料的FC_(th),分析了不同指标确定的FC_(th)的差异。当砂–粉混合料的颗粒粒径差异较大时,由静态试验结果确定的FC_(th)明显大于由动态试验结果确定的FC_(th),且Rahman经验公式对砂–粉混合料平均阈值细粒含量FC_(th)的预测不合理。基于纯砂粒土和纯粉粒土的最大与最小孔隙比的理论法预测的FC_(th)值与类圆状砂–粉混合料的FC_(th)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理论法对类角状砂–粉混合料FC_(th)的预测值明显偏低。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比R_d是评价砂–粉混合料FC_(th)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R_d的增大,FC_(th)先减小,当R_d>10时,FC_(th)先迅速放大,然后趋于基本不变;基于R_d建立的经验公式可较好地预测砂–粉混合料的FC_(t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粉混合料 阈值细粒含量 颗粒形状 平均粒径比 平均阈值细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阈值细粒含量的确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雨奇 王涛 刘斯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192,共6页
土石混合料是一种介于土和石之间的混合材料,细粒(土粒)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力学特性。当土粒含量少时土石混合料主要由石颗粒作骨架,而当土粒含量逐渐增多时会发生石颗粒骨架到土颗粒骨架的转变,对应的土粒含量即为阈值细粒含量fct... 土石混合料是一种介于土和石之间的混合材料,细粒(土粒)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力学特性。当土粒含量少时土石混合料主要由石颗粒作骨架,而当土粒含量逐渐增多时会发生石颗粒骨架到土颗粒骨架的转变,对应的土粒含量即为阈值细粒含量fcth。通过振动压实试验探究了土料不均匀系数Cuc、石料不均匀系数Cuf与土石粒径比Rd等典型级配参数对阈值细粒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土石级配影响的土石混合料堆积模型。该模型通过测定纯土最小孔隙比ex、纯石最小孔隙比ec以及典型级配参数线性拟合得到的材料系数m、k,来预测土石混合级配料的最小孔隙比及对应的阈值细粒含量。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阈值细粒含量 振动压实试验 级配参数 堆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