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解锁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方案调整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伯男 姚向明 +2 位作者 赵鹏 韩梅 张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2-1443,共12页
高速铁路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排列紧密,列车运行受到扰动后及时调整到发线运用方案有助于降低列车延误。首先,以轨道电路为粒度详细刻画列车对车站内固定设备资源的占用过程;其次,协同考虑到发线运用、进路选择和列车到发时刻,构建以列车... 高速铁路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排列紧密,列车运行受到扰动后及时调整到发线运用方案有助于降低列车延误。首先,以轨道电路为粒度详细刻画列车对车站内固定设备资源的占用过程;其次,协同考虑到发线运用、进路选择和列车到发时刻,构建以列车总延误时间最小化和到发线运用调整方案偏离原计划程度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Epsilon约束法将其转化为便于求解的单目标规划模型;最后,以蚌埠南站为对象,设定包括列车区间延误、到发线故障及两者耦合扰动等多种类型的扰动场景进行案例分析,调用商业求解器GUROBI求解多目标帕累托解集。结果表明:在明确调整目标的前提下,所有场景均可以在2 s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到发线运用调整方案,满足调度调整的时效性要求。所构建模型针对多类型扰动场景均可以在兼顾车站作业秩序稳定的同时有效降低延误约60%,尤其针对到发线故障类型扰动能够实现延误降低76%以上。进一步讨论不同联锁机制、调整策略对列车晚点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路分段解锁相较于一次解锁在总延误时间、延误传播范围控制方面均表现更好;采用停站时间可变、到发线不固定线路运用策略能够进一步降低延误约10%。所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能够为车站接发列车作业的精细化调整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发线运用方案 高速铁路车站 分段解锁 混合整数规划 Epsilon约束法 行车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轨道交通自适应站台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珏 陈卓 +1 位作者 马松 刘潇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站台门系统 多车型 自适应站台门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桥群孔跨自动布置研究
3
作者 韩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高速公路桥群孔跨布置设计过程中,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依赖设计师经验、人工完成过程繁琐耗时等问题。为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将设计经验与工程技术软件化,归纳桥群孔跨布置业务规则,构建考虑成本、侵限墩数量、控制约束居中布置... 高速公路桥群孔跨布置设计过程中,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依赖设计师经验、人工完成过程繁琐耗时等问题。为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将设计经验与工程技术软件化,归纳桥群孔跨布置业务规则,构建考虑成本、侵限墩数量、控制约束居中布置、非标常规跨径梁数量以及大跨复杂结构数量等多因素的孔跨布置方案评价体系,建立以方案评价体系下得分最高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控制约束、梁型库约束等条件的数学模型;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引入深度优先搜索(DFS),采取离散化高程、多线程求解等措施,遍历生成可行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价体系评分优选方案,从而实现桥群孔跨方案的自动布置。基于上述方法,以广联达GDMP平台为底座,开发了公路桥群孔跨自动布置软件。应用软件生成某高速公路的桥群孔跨布置方案与人工设计的方案相近,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显著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群 孔跨布置 孔跨方案评价体系 深度优先搜索 GDMP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hfinder的地铁盾构隧道疏散平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朋 周勇 +3 位作者 赵品祥 朱宏海 王呼佳 王宝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2-1509,共8页
为探究地铁盾构隧道疏散平台应对火灾、水灾以及列车区间故障等不同场景人员疏散的合理方案,以疏散地铁6辆B型车定员1460人为目标,建立Pathfinder疏散仿真模型开展研究。先对4种不同疏散平台布置方案的最快疏散时间、疏散完成时间和车... 为探究地铁盾构隧道疏散平台应对火灾、水灾以及列车区间故障等不同场景人员疏散的合理方案,以疏散地铁6辆B型车定员1460人为目标,建立Pathfinder疏散仿真模型开展研究。先对4种不同疏散平台布置方案的最快疏散时间、疏散完成时间和车厢内人员撤离规律进行研究;再以最优的“四向通行”方案为例,对7种疏散平台宽度的最快疏散时间、疏散完成时间和车厢内人员撤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车厢内人员撤离分为快速撤离、缓慢撤离和人员清空3个不同特征阶段。从车厢撤离乘客是脱困最重要的环节,时间占整个疏散时间的比例大,需做好乘客撤离车厢的组织引导工作。2)在联络通道处采用“四向通行”结构,可实现疏散平台与道床连通且不中断疏散平台的最优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利用道床面在烟气底层疏散以应对火灾工况、疏散平台纵向连通并在高处疏散以应对水灾工况的双重功能。3)疏散平台宽度增加会大幅缩短乘客撤离车厢的时间,对最快疏散的时间影响小,宽度未加宽到1100 mm时对疏散时间无显著影响。4)需做好在联络通道、道床、人防门、防淹门、道岔区疏散平台的顺畅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FINDER 地铁盾构隧道 疏散平台 疏散平台方案 疏散平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级海上风电新型浮式基础结构强度分析
5
作者 张敏 赵薇 +2 位作者 李炜 沈侃敏 袁文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6,共9页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 针对应用于50 m水深海域的10 MW海上风力机,设计由三浮筒及三立柱组成的新型浮式基础,建立带有骨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有关此新型浮式基础的设计波参数,一般选用随机性设计波的方法来确定,对波浪载荷工况下的整体结构。重点研究浮筒的骨材尺寸以及骨材间距对新型浮式基础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到纵横骨材尺寸组合对新型浮式基础整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型浮式基础结构高应力区域位于3个浮筒连接处,浮筒板单元应力水平受骨材尺寸和骨材间距的共同影响,采用合适的尺寸间距组合可在应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用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海上风电 谱分析 设计波法 强度校核 骨材布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对地铁区间人员疏散平台改进设计的启示
6
作者 潘正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1-274,共4页
[目的]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增强、自然灾害频发,已建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基坑工程等因暴雨导致的灾害极大地对出行人员安全及社会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淹、抗灾能力。[方法]以河南郑州... [目的]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增强、自然灾害频发,已建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基坑工程等因暴雨导致的灾害极大地对出行人员安全及社会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淹、抗灾能力。[方法]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对地铁的影响为出发点,讨论了地铁区间发生灾害时,列车乘客的疏散方案,得出了地铁线路关键部位疏散平台设置方案的有关建议。[结果及结论]建议在地铁区间及其与车站之间采用疏散平台贯通方案;区间联络通道处疏散平台采用贯通方案,并设置若干竖向钢爬梯,作为连接道床与疏散平台的阶梯;车站端部区间人防隔断门处建议增设人防小门,使区间疏散平台与车站设备区站台板连通,以便于乘客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疏散平台 防洪抗灾 联络通道 平台贯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移动式自安装平台井口支撑方案对比
7
作者 王慧磊 朱本瑞 +2 位作者 杨成祥 崔希君 魏羲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6,共9页
针对海洋移动式自安装平台,提出了隔水管外置框架支撑、内置框架支撑和张紧式支撑3种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对应的平台整体耦合分析模型,开展了平台结构模态和静力分析,进而对3种支撑方案下平台的整体性能进行了对比研... 针对海洋移动式自安装平台,提出了隔水管外置框架支撑、内置框架支撑和张紧式支撑3种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对应的平台整体耦合分析模型,开展了平台结构模态和静力分析,进而对3种支撑方案下平台的整体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隔水管外置与内置两种框架支撑方案下平台的自振周期差异微乎其微,张紧式支撑会导致隔水管发生低阶振动;隔水管外置框架支撑方案在三者中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作为海洋移动式自安装平台井口区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移动式平台 自安装平台 隔水管 支撑方案 自振周期 平台井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基于云架构信号系统建设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敏杰 吴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为主题,构建高度集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是新时代技术发展方向,信号系统与云平台融合属于信号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需对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经济的基于云架构的... [目的]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为主题,构建高度集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是新时代技术发展方向,信号系统与云平台融合属于信号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需对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经济的基于云架构的信号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方法]结合常州地铁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的需求,根据现有云平台技术特点和信号系统技术现状,对信号系统云化可行性及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重点研究线网统一的ATS(列车自动监控)建设方案、信号系统云化范围、云平台架构的选择、云化后信号系统ATS互联互通方案等内容。[结果及结论]明确了信号系统云化的定义,论证了信号系统ATS云化的可行性;根据信号系统云化后能否通过SIL2(安全、完整性等级2)评估,确定了ATS云化的具体设备清单;提出了新一代基于云架构的信号系统建设方案,建议承载ATS的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架构可逐步从模式一向模式三过渡,并应具备更新迭代的能力。信号系统设备融入云平台后能够提升信号系统的处理能力,减少硬件设备数量,并有利于实现线网资源信息互通,促进调度智能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云平台 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工程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春升 陈国龙 +1 位作者 孙友义 张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9,共9页
流花11-1油田区域水深约300~330 m,油田于1996年投产,采用水下设施+半潜式平台+FPSO方式开发,但由于设施老化,面临进入退役状态。考虑该油田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以经济有效开发为目标,对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方案开展了详细研究,确定了... 流花11-1油田区域水深约300~330 m,油田于1996年投产,采用水下设施+半潜式平台+FPSO方式开发,但由于设施老化,面临进入退役状态。考虑该油田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以经济有效开发为目标,对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方案开展了详细研究,确定了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的开发模式;针对南海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首次应用的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设计建造面临的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形成了深水导管架平台设计、420 MPa级高强钢应用与平台建造安装以及圆筒型FPSO的主尺度确定、舱室设计、系泊方案、外输方案等多项关键技术;为进一步降低投资,对流花4-1油田回接管缆利旧可行性及方案进行了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动了流花11-1油田的二次开发,对南海深水油田开发,尤其是边际油田开发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11-1油田 油田二次开发方案 关键技术 深水导管架平台 圆筒型FPSO 420 MPa级高强钢 管缆利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干扰方案决策方法
10
作者 裴立冠 刘华军 刘可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4,79,共6页
针对多个无人干扰平台协同有源干扰多个主动雷达制导威胁目标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与无人艇异同和干扰双方性能,构建干扰效果评估定量化模型。针对干扰方干扰效益评估,确立干扰压制概率、干扰工作频段、干扰样式数量和干扰有效空间4类评... 针对多个无人干扰平台协同有源干扰多个主动雷达制导威胁目标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与无人艇异同和干扰双方性能,构建干扰效果评估定量化模型。针对干扰方干扰效益评估,确立干扰压制概率、干扰工作频段、干扰样式数量和干扰有效空间4类评估指标,针对导弹目标威胁度评估,确立目标速度、距离、俯仰角和高度4类评估指标,进一步通过混沌映射策略改进传统的人工蜂群算法,以对干扰方案决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干扰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干扰资源分配,相较传统人工蜂群算法而言,采用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寻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方案 无人平台 人工蜂群算法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轴数控机床重复定位精度评定策略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史长虹 张建民 +4 位作者 张同庄 郝娟 范宇 邹秋玲 贾东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参照传统数控机床位置精度评定项目 (GB10 931— 1989)中关于重复定位精度的内容 ,结合 BKX- I型变轴数控机床的特点拟定了评定策略 .通过检测及分析 ,对该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评定 ,确认其重复定位误差不大于 2 0μm,同时存在误... 参照传统数控机床位置精度评定项目 (GB10 931— 1989)中关于重复定位精度的内容 ,结合 BKX- I型变轴数控机床的特点拟定了评定策略 .通过检测及分析 ,对该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评定 ,确认其重复定位误差不大于 2 0μm,同时存在误差耦合现象 .在目前缺乏相关评定标准的情况下 ,此项研究结果为基于并联机构的机床性能评定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STEWART平台 重复定位精度 评定策略 BKX-I型 并联机构 误差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B/S/S模式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志东 殷宏 郝文宁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31-232,F0003,共3页
给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设计了基于B/S/S模式的江苏省某厅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对其中的各主要模块作了说明。介绍了系统的实现,包括实现系统开发的平台与工具、软件架构、流程以及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与平台部署模块... 给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设计了基于B/S/S模式的江苏省某厅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对其中的各主要模块作了说明。介绍了系统的实现,包括实现系统开发的平台与工具、软件架构、流程以及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与平台部署模块。应用提出的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开发的江苏省某厅的电子政务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系统设计 软件架构 权限管理 平台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拉曼光谱仪多平台工作模式的设计与海试 被引量:2
13
作者 亓夫军 叶旺全 +3 位作者 任立辉 程凯 郭金家 郑荣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为了解决水下观测平台的多样性与搭载仪器工作模式的匹配问题,将深海集成化自容式拉曼光谱仪(deep ocean compact autonomous Raman spectrometer,DOCARS)的工作模式分为配置外围设备的工作站模式和单一探测功能的传感器模式。在分析DOC... 为了解决水下观测平台的多样性与搭载仪器工作模式的匹配问题,将深海集成化自容式拉曼光谱仪(deep ocean compact autonomous Raman spectrometer,DOCARS)的工作模式分为配置外围设备的工作站模式和单一探测功能的传感器模式。在分析DOCARS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这两种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先后于2009年和2015年搭载海鸟采水器框架和"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OV)进行海试,前者按工作站模式工作,成功获得了自带样品的拉曼光谱和深海工作图像;后者工作在传感器模式,随ROV下潜的4个潜次中,以1 Hz的频率采集了移动路径上海水的剖面光谱数据。海试结果证明了两种工作模式在搭载相应观测平台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拉曼光谱仪(DOCARS) 工作站模式 传感器模式 搭载平台 海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素莲 聂武 白勇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502,共8页
随着海洋平台逐步向更深水域的发展,系泊系统设计成了深海平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主要采用时域计算方法对系泊系统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给出了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对2 000m水深的半潜式平台系泊缆索进行了8根与1... 随着海洋平台逐步向更深水域的发展,系泊系统设计成了深海平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主要采用时域计算方法对系泊系统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给出了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对2 000m水深的半潜式平台系泊缆索进行了8根与12根锚链线的系泊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泊方式不同,锚泊线的张力,系统的运动响应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半潜式平台 时域 动力响应分析 系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大坝加高堰顶溢流段施工渡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俊 高仪生 陈忠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8-20,共3页
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期渡汛时的主要试验成果。通过128m高程平台与三级台阶两个方案的试验成果表明: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牛腿安装在封堵门槽后,无阻水现象;坝面平台后存在负压,闸墩工作门槽后有4.0×9.81kPa的负... 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期渡汛时的主要试验成果。通过128m高程平台与三级台阶两个方案的试验成果表明: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牛腿安装在封堵门槽后,无阻水现象;坝面平台后存在负压,闸墩工作门槽后有4.0×9.81kPa的负压;水流出平台有脱空现象;挑流水舌打击护坦,而三级台阶方案无打击护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渡汛 128 m平台方案 封堵门槽 牛腿 三级台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平台构建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富明 向华 +1 位作者 贾如琴 汪先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97-999,1002,共4页
目的:研究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法。方法:通过各种网络电子资源平台,收集与药物干扰检验结果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近年出版的临床检验专著,提取描述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的特征数据项,并进行规范、编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 目的:研究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法。方法:通过各种网络电子资源平台,收集与药物干扰检验结果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近年出版的临床检验专著,提取描述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的特征数据项,并进行规范、编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存储和有效利用。结果:基于对文献资源的分析整理,获得了一种面向主题的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平台构建方案。结论:通过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服务主题性更强,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能为临床获取有用信息节约时间和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干扰 检验结果 资源整合 信息平台 构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艾达 刘延鹏 杨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了提高葫芦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效率和园区企业服务质量,提出了采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对园区进行智慧化改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建设内容,总结出园区智慧化建设的共性需求和特殊需求,并结合园区智慧化建设... 为了提高葫芦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效率和园区企业服务质量,提出了采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对园区进行智慧化改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建设内容,总结出园区智慧化建设的共性需求和特殊需求,并结合园区智慧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该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方案。实践表明,已建成的第一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园区信息化运营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区 云计算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MAGIS快速制作城市三维景观图的方法——以西北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万青 石云 刘勃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解决城市小区的三维建模及虚拟景观快速生成问题。方法以IMA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地基图等常规平面数据实施建模,生成虚拟现实景观图。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虚拟城市解决方案。结论该解决方案设计简... 目的解决城市小区的三维建模及虚拟景观快速生成问题。方法以IMA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地基图等常规平面数据实施建模,生成虚拟现实景观图。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虚拟城市解决方案。结论该解决方案设计简洁,可操作性强,适应面广,成本低,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S平台 三维景观图 虚拟城市小区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的输电网扩展规划平台研发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白 杨林 +3 位作者 穆钢 赵利军 董晓晶 党东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满足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对输电网扩展规划提出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需求,提出了建设含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的输电网扩展规划平台的总体方案。应用综合考虑风险及经济性的输电网优化规划理论,开发了以风电场群功率波动分析、输电容量优化为... 为满足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对输电网扩展规划提出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需求,提出了建设含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的输电网扩展规划平台的总体方案。应用综合考虑风险及经济性的输电网优化规划理论,开发了以风电场群功率波动分析、输电容量优化为核心,集运行中风电场出力的历史数据采集与管理、待建风电场信息处理以及最优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和输电网扩展规划系统。构建了基于历史出力数据的风电场群出力汇聚演变模型、提出了利用在役风电场群历史出力规律性预测规划目标年风电场群出力的实用方法、建立了面对输电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详尽的数据挖掘分析、高精度的出力预测、准确的方案评估和全局化的输电网扩展规划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群 输电网 扩展规划 波动性 平台 出力预测 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机器人特色实验班创新平台 校企联合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骆德渊 何莉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4-206,211,共4页
针对现有机器人创新教育的不足,通过整合校内外机器人学术、科研与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提出集机器人竞赛、科研、创新与产业于一体的机器人特色实验班培养方案,搭建与之适应的机器人创新实践平台,实现大学生基础理论、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针对现有机器人创新教育的不足,通过整合校内外机器人学术、科研与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提出集机器人竞赛、科研、创新与产业于一体的机器人特色实验班培养方案,搭建与之适应的机器人创新实践平台,实现大学生基础理论、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探索出"一个学生团队+一个教师团队+一个竞赛平台十一个优秀企业"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模式。实践证明,机器人特色实验班是培养机器人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新效率与创业成功率起到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机器人特色实验班 培养方案 创新实践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