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散岩堆体地层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法及合理进尺
1
作者
舒志勇
谭昌荣
李向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以洞口段穿越松散岩堆体地层的雅康高速公路日地1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数值模拟了开挖过程,分析两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4种工法下隧道洞口段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综合比选出最适宜隧道洞口段施工的工...
以洞口段穿越松散岩堆体地层的雅康高速公路日地1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数值模拟了开挖过程,分析两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4种工法下隧道洞口段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综合比选出最适宜隧道洞口段施工的工法,并给出了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开挖时掌子面前方拱顶和拱肩的变形最明显;4种工法中,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对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的效果较好,建议开挖进尺取1.2 m。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依托工程采用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1.2 m。经现场监测,隧道变形控制良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松散岩堆体地层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开挖进尺
初期支护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留核心土法隧道爆破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雅珍
王龙岩
+2 位作者
王金昌
何放
祝奉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4-912,共9页
目的 研究预留核心土法爆破开挖影响下的山岭隧道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为爆破参数优化以及隧道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依托新疆阿克特蒲2号左洞隧道工程,借助ANSYS/LSDYNA软件建立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型,基于现场实际开挖轮廓和振速...
目的 研究预留核心土法爆破开挖影响下的山岭隧道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为爆破参数优化以及隧道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依托新疆阿克特蒲2号左洞隧道工程,借助ANSYS/LSDYNA软件建立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型,基于现场实际开挖轮廓和振速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分析围岩累积损伤特性、振速分布和振速衰减规律。结果 爆破结束后,隧道轮廓平整,预留核心土上部损伤严重;隧道拱顶y方向、拱肩z方向及拱脚x方向的振速最大;距离掌子面越近,采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预测的振速结果误差越大。结论 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在下次爆破施工前可以通过减少掏槽孔、辅助孔的装药量或者调整其孔网参数来减小爆炸荷载,沿最大振速方向进行重点加固;采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预测距离掌子面10 m内的振速时,避免仅用z方向距离近似为爆心距大小,应同时考虑三个方向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留核心土法
损伤与振动特性
HJC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碎岩体隧道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志刚
肖伯强
+2 位作者
杨钊
陈培帅
田洪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6,共5页
塌方是破碎岩体隧道较易发生的工程事故,主要发生在掌子面和未支护段,塌方预测及工法适时调整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依托某塌方隧道工程,提出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流程:首先对未支护段进行塌方预测,采用拱顶岩体稳定理论评估上...
塌方是破碎岩体隧道较易发生的工程事故,主要发生在掌子面和未支护段,塌方预测及工法适时调整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依托某塌方隧道工程,提出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流程:首先对未支护段进行塌方预测,采用拱顶岩体稳定理论评估上台阶高度,确定极限矢跨比,并采用数值计算进行验证,选择合理的台阶数目;其次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评估,基于地质素描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塌方初判,采用数值计算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二次评估。鉴于核心土对掌子面稳定的重要作用,对台阶施工预留核心土工法的必要性也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基于拱顶岩体稳定理论的塌方预测和上台阶极限矢跨比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地质素描与数值计算的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方预测
预留核心土
三台阶工法
隧道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的施工方案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既有铁路隧道的安全性。依托新建巴通万高速的羊子岭隧道上穿既有襄渝铁路二线隧道工程,比选了两台阶法、两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及CD法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的施工方案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既有铁路隧道的安全性。依托新建巴通万高速的羊子岭隧道上穿既有襄渝铁路二线隧道工程,比选了两台阶法、两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及CD法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步开挖能有效减少拱部及仰拱应力释放,减小隧道周边位移及仰拱上浮量;两台阶法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较小,满足工程安全要求;地质条件较好且净距较大的交叉隧道工程,可以考虑不采用辅助措施进行施工。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开挖施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施工
工法优化
既有隧道
两台阶法
两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C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系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
被引量:
5
5
作者
丁祥
侯宗政
+1 位作者
朱永全
樊浩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以中兰高速铁路(中卫—兰州)香山隧道为依托,开展了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典型区段进行了隧道变形现场监测...
以中兰高速铁路(中卫—兰州)香山隧道为依托,开展了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典型区段进行了隧道变形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富水弱胶结砂岩地层,三种工法均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交叉中隔壁法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最好。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考虑到大型机械作业方便,香山隧道穿越砂岩区段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可靠。对于掌子面自稳性差的富水砂岩地层,建议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砂岩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施工方案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交叉中隔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散岩堆体地层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法及合理进尺
1
作者
舒志勇
谭昌荣
李向宏
机构
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文摘
以洞口段穿越松散岩堆体地层的雅康高速公路日地1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数值模拟了开挖过程,分析两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4种工法下隧道洞口段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综合比选出最适宜隧道洞口段施工的工法,并给出了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开挖时掌子面前方拱顶和拱肩的变形最明显;4种工法中,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对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的效果较好,建议开挖进尺取1.2 m。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依托工程采用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1.2 m。经现场监测,隧道变形控制良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松散岩堆体地层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开挖进尺
初期支护应力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tunnel
loose rock accumulation stratum
construction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three-bench
method
with
reserved
core
soil
excavation advance
initial support stress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留核心土法隧道爆破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雅珍
王龙岩
王金昌
何放
祝奉斌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
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4-91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8269)
浙江交工协同创新联合研究中心项目(ZDJG2021004)
+1 种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22C03180)
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研项目(2022K073,2022K169)。
文摘
目的 研究预留核心土法爆破开挖影响下的山岭隧道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为爆破参数优化以及隧道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依托新疆阿克特蒲2号左洞隧道工程,借助ANSYS/LSDYNA软件建立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型,基于现场实际开挖轮廓和振速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分析围岩累积损伤特性、振速分布和振速衰减规律。结果 爆破结束后,隧道轮廓平整,预留核心土上部损伤严重;隧道拱顶y方向、拱肩z方向及拱脚x方向的振速最大;距离掌子面越近,采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预测的振速结果误差越大。结论 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在下次爆破施工前可以通过减少掏槽孔、辅助孔的装药量或者调整其孔网参数来减小爆炸荷载,沿最大振速方向进行重点加固;采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预测距离掌子面10 m内的振速时,避免仅用z方向距离近似为爆心距大小,应同时考虑三个方向的距离。
关键词
预留核心土法
损伤与振动特性
HJC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Keywords
reserved
core
soil
method
damage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HJC constitutive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monitoring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碎岩体隧道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志刚
肖伯强
杨钊
陈培帅
田洪铭
机构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057906)
文摘
塌方是破碎岩体隧道较易发生的工程事故,主要发生在掌子面和未支护段,塌方预测及工法适时调整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依托某塌方隧道工程,提出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流程:首先对未支护段进行塌方预测,采用拱顶岩体稳定理论评估上台阶高度,确定极限矢跨比,并采用数值计算进行验证,选择合理的台阶数目;其次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评估,基于地质素描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塌方初判,采用数值计算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二次评估。鉴于核心土对掌子面稳定的重要作用,对台阶施工预留核心土工法的必要性也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基于拱顶岩体稳定理论的塌方预测和上台阶极限矢跨比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地质素描与数值计算的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塌方预测
预留核心土
三台阶工法
隧道开挖
Keywords
collapsing prediction
reserved
core
soil
three steps excavation
method
tunnel excavation
分类号
U458.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传涛
机构
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自筹课题(17275509)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17248)
文摘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的施工方案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既有铁路隧道的安全性。依托新建巴通万高速的羊子岭隧道上穿既有襄渝铁路二线隧道工程,比选了两台阶法、两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及CD法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步开挖能有效减少拱部及仰拱应力释放,减小隧道周边位移及仰拱上浮量;两台阶法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较小,满足工程安全要求;地质条件较好且净距较大的交叉隧道工程,可以考虑不采用辅助措施进行施工。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开挖施工借鉴。
关键词
近接施工
工法优化
既有隧道
两台阶法
两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CD法
Keywords
adjacen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optimization
existing tunnel
two steps excavation
two steps excavation with
reserved
core
soil
CD
method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系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
被引量:
5
5
作者
丁祥
侯宗政
朱永全
樊浩博
机构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基金
中铁北京工程局技术开发项目[ZLZQ-2-QT-(2022)-035]。
文摘
以中兰高速铁路(中卫—兰州)香山隧道为依托,开展了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典型区段进行了隧道变形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富水弱胶结砂岩地层,三种工法均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交叉中隔壁法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最好。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考虑到大型机械作业方便,香山隧道穿越砂岩区段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可靠。对于掌子面自稳性差的富水砂岩地层,建议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砂岩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施工方案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交叉中隔壁法
Keywords
railway tunnel
sandstone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monito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three-step reserved core soil method
cross diaphragm
method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散岩堆体地层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法及合理进尺
舒志勇
谭昌荣
李向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预留核心土法隧道爆破围岩损伤与振动特性研究
孙雅珍
王龙岩
王金昌
何放
祝奉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破碎岩体隧道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技术研究
杨志刚
肖伯强
杨钊
陈培帅
田洪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建公路隧道上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刘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第三系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施工方案对比
丁祥
侯宗政
朱永全
樊浩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