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钢箱梁跨中单临时支墩顶推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浩 刘龙华 +2 位作者 罗锦鸿 鞠晨星 张文学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4,共6页
研究目的:顶推施工过程中,因新建线路小角度斜交既有线路,造成了跨越既有线路段临时支墩难以布置、主梁悬挑跨径大的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给施工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依托于广汕高铁跨深汕西高速大桥的工程,通过Mi... 研究目的:顶推施工过程中,因新建线路小角度斜交既有线路,造成了跨越既有线路段临时支墩难以布置、主梁悬挑跨径大的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给施工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依托于广汕高铁跨深汕西高速大桥的工程,通过Midas有限元模拟分析以及对实桥应力和位移的监测,研究了高铁钢箱梁跨中单临时支墩顶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结论:(1)跨中无临时支墩顶推方案不满足施工要求;(2)跨中单临时支墩顶推方案顶推施工过程中主梁的应力、位移都处于安全状态,满足施工要求;(3)成桥后的线形、应力状态满足设计预期要求;(4)在路内不允许设置临时支墩的小角度斜交顶推施工中,跨中单临时支墩顶推方案可作为备选方案,本文涉及的施工及监测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推施工 不对称临时支撑 理论分析 跨线桥 小角度斜交 高铁钢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轨SAR数据的连续箱梁桥精细变形
2
作者 魏恋欢 王啸天 +1 位作者 敖萌 李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针对桥梁精细变形监测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由温度引起的桥梁变形(简称温度变形)的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融合方法.首先,以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升降轨SAR数据集,基于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法(small ... 针对桥梁精细变形监测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由温度引起的桥梁变形(简称温度变形)的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融合方法.首先,以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升降轨SAR数据集,基于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法(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terferometric SAR,SBAS-InSAR)提取视线向(line-of-sight,LOS)变形;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温度变形模型,分离周期性温度变形与长期性趋势变形;最后,结合桥梁结构特征,基于时空插值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实现升降轨数据融合,提取温度变形、纵桥向(即桥梁延伸方向)及垂直向趋势变形,分析桥梁变形机制及变形成因.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取精确的桥梁温度变形及三维变形,为桥梁健康监测提供可靠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子集 连续箱梁桥 温度变形建模 数据融合 三维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系统理论确定高速铁路桥梁施工预拱度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赞芝 张锴 王淼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2-488,共7页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对桥面标高的严格要求,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高速铁路斜交连续梁桥预拱度的设置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跨秦淮新河特大桥的实时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大桥以很高的精度顺利合龙,成桥后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对桥面标高的严格要求,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高速铁路斜交连续梁桥预拱度的设置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跨秦淮新河特大桥的实时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大桥以很高的精度顺利合龙,成桥后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减少了施工控制的难度,效果理想而简便易行,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使用悬臂浇筑法的连续桥梁施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箱梁桥 斜桥 悬臂架桥 施工管理 高速铁路 灰色系统理论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交连续钢箱梁桥横隔板布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戴公连 粟淼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72,共6页
研究目的:对于斜交连续钢箱梁桥,正交横隔板有利于荷载横向传递和施工拼接。为简化结构在支点处的构造以进一步优化该横隔板布置方式,本文取消中间墩支点处斜横隔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横隔板布置方式概念,并研究和验证其可行性。... 研究目的:对于斜交连续钢箱梁桥,正交横隔板有利于荷载横向传递和施工拼接。为简化结构在支点处的构造以进一步优化该横隔板布置方式,本文取消中间墩支点处斜横隔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横隔板布置方式概念,并研究和验证其可行性。研究结论:(1)以某(30+35)m跨斜交连续钢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全桥板壳单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横隔板布置方式,结构整体受力性能与局部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2)当斜交角度较小时,横隔板正交布置或斜交布置的结构受力差别不大;(3)通过进一步优化构造措施,讨论了该种新型横隔板布置方式在大箱室和大斜交角的钢箱梁桥上的适用性;(4)本研究结论可为斜交连续钢箱梁的横隔板的设计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横隔板布置方式 全桥壳单元法 斜梁桥 钢箱梁桥 连续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支点横隔板设置下的斜交连续钢箱梁桥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公连 粟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98-2405,共8页
为简化斜交连续钢箱梁桥在中间墩处结构构造,方便工厂标准化制造,通过将中墩支座支承在独立的横隔板上,提出一种新型支点横隔板设置方式。以某(30+35)m跨线斜交连续钢箱梁为工程背景,建立梁-墩-桩一体化混合有限单元模型和全桥板单元有... 为简化斜交连续钢箱梁桥在中间墩处结构构造,方便工厂标准化制造,通过将中墩支座支承在独立的横隔板上,提出一种新型支点横隔板设置方式。以某(30+35)m跨线斜交连续钢箱梁为工程背景,建立梁-墩-桩一体化混合有限单元模型和全桥板单元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恒载、竖向活载、温度、基础沉降、地震荷载以及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特性以及支座反力传递规律,并探讨结构的扭转刚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支点横隔板设置方式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新设计下结构支座反力、弯矩、挠度和桥墩支点位移时程以及扭转刚度等整体受力特性与原设计的基本相同;新设计和原设计中,结构纵梁分担的荷载一致,可作为于支点横隔板的弹性支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中支点位置局部等效应力在35 MPa以内,且新设计结构支点横隔板局部应力集中程度比原设计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横隔板布置方式 斜梁桥 钢箱梁桥 连续梁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斜交连续小箱梁桥动力特性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荣霞 王雅静 +1 位作者 曹宏琨 张宇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本文以三跨连续斜交小箱梁桥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别建立了斜交角度为0~60°(步长为5°)的全桥模型。分析了不同斜交角度对桥梁结构固有振型和频率的影响,对现有桥梁规范中用于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计算的基频的计算公... 本文以三跨连续斜交小箱梁桥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别建立了斜交角度为0~60°(步长为5°)的全桥模型。分析了不同斜交角度对桥梁结构固有振型和频率的影响,对现有桥梁规范中用于连续梁桥冲击系数计算的基频的计算公式给予修正。分析表明:三跨连续斜交小箱梁桥前两阶竖弯频率均随斜交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1阶竖弯频率所受影响最为显著,当斜交角度大于25°时,斜交角的影响不能忽略,其增大值最大可达31.6%;而第3阶竖弯频率受斜桥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随斜交角度的增大其频率变化不超过0.9%,在计算正、负弯矩处基频时应予以考虑。简支转连续与整体浇筑两种方法施工的结构动力特性区别不大,全桥模型中是否设置桥墩对结构频率影响不大。实桥动载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基频修正公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跨连续斜交小箱梁桥 模态分析 竖弯频率 简支转连续 Midas梁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