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控制时延的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高频环流抑制策略
1
作者 李卫超 韩金洋 +2 位作者 周亮 邓晨 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的环流抑制策略,将桥臂环流峰值降低约5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 环流抑制 控制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的改进下垂功率均分策略
2
作者 程勇 周江浩 杜光辉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由于线路阻抗参数不匹配造成有功功率分配失衡,以及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多目标优化权重系数设计复杂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改进传统下垂控制,实现有功功率精确分配。...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由于线路阻抗参数不匹配造成有功功率分配失衡,以及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多目标优化权重系数设计复杂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改进传统下垂控制,实现有功功率精确分配。其次添加电压恢复机制补偿负载突变带来的电压降落。然后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并在成本函数中利用电压电流串行评估,消除权重系数配置。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有功功率精确分配,补偿了电压降落,实现了逆变器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下垂控制 功率均分 模型预测控制 成本函数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
3
作者 杨巧玲 胡方彬 +1 位作者 张晓雨 任秋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呈阻感性以及不匹配,使得常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多逆变器往往存在功率耦合和无功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点电压估计的多VSG无功分配控制策略.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将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感性,以实现功率解耦;其次,对公共耦合点电压进行准确估计,在励磁控制器中引入基于公共耦合点估计电压的负反馈和积分环节,以实现线路阻抗对无功功率的解耦;最后,引入动态虚拟阻抗环节,并采用无功功率调节其大小,降低了公共耦合点电压的跌落,并减少了线路阻抗不匹配对环流的影响,提高了电能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逆变器并联 动态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精确频域建模及简化稳定判据 被引量:3
4
作者 尚佳宇 虞家骏 +3 位作者 刘增 王施珂 李嘉瑞 刘进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频率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端口阻抗和频率-电流端口频域特性,文中构建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单机及其并联系统的精确小信号频域模型,其中包含了主电路动态、电压电流内环动态、功率环和锁相环频率动态及其互相作用动态。进而,基于该频域模型分析了频率动态的特性及其影响,并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利用盖尔圆定理推导出了基于该并联系统回率矩阵主对角元的简化稳定判据。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频域模型和简化稳定判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孤岛微网 并联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阻抗模型 频率动态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其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继磊 张兴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0,I0045,I0046,共13页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 在电网故障期间,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易引发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稳定性问题。此外,以往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并不适用于多逆变器并联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建立了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暂态同步模型,指出多机交互作用会改变系统平衡点存在性和暂态特征参数。然后,在不同电网故障初始状态和逆变器输出特性下,采用等面积准则和相平面图分析了多机交互作用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现电网故障前后平衡点近似恒定的暂态电流注入策略,以确保各逆变器暂态稳定运行,为电网故障期间暂态电流的设置提供参考。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暂态同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系统暂态响应特性,所提策略能够最大化系统暂态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 暂态稳定性 多机交互作用 暂态电流注入策略 电网故障 平衡点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NPC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6
作者 魏新伟 杨玉岗 +4 位作者 张扬 王磊 任春光 陶万宇 郭新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8-3654,I0031,共18页
针对串行方法易造成算法复杂度和诊断时间的累积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中点钳位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不同子模块内多个故障器件的独立在线诊断,其复杂度与诊断时间随子模块数增加维持不变。分析并对... 针对串行方法易造成算法复杂度和诊断时间的累积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载波移相调制级联全桥中点钳位逆变器的并行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不同子模块内多个故障器件的独立在线诊断,其复杂度与诊断时间随子模块数增加维持不变。分析并对比正常与故障工况下子模块电容电压变化与发散趋势,总结电压异常偏差与故障器件的对应关系,根据输出电流与电压偏差实现故障检测,同时缩小故障定位范围。考虑容值差异与直流电压低频波动,推导电压异常变化高精度提取,采用假设、验证方法计算待定器件引起的电压偏差,与提取结果对比后实现故障定位。最后,在包含3个子模块的实验样机上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开路故障诊断 载波移相调制 中点钳位逆变器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船舶微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7
作者 祁星强 高迪驹 吴国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联运行时,因线路阻抗的不同而造成无功功率难以精确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下垂系数自适应调整的改进VSG控制策略。通过估计每台VSG设定的无功功率与实际输出无功功率的差值,进... 为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联运行时,因线路阻抗的不同而造成无功功率难以精确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下垂系数自适应调整的改进VSG控制策略。通过估计每台VSG设定的无功功率与实际输出无功功率的差值,进行下垂系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各VSG输出的无功功率能够按照容量比进行精确分配。该策略无须测量线路阻抗,同时对VSG并联运行的功率分配参数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与VSG控制策略相比,改进VSG控制策略可将最大负载功率时无功功率分配误差稳定值减小到1 V·A以下,系统环流稳定值减小到0.2 A以内。该改进策略在无功功率分配和系统环流减小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能有效解决船舶微网中VSG并联运行时的无功功率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自适应下垂系数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阶ADRC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解耦控制和谐波抑制策略
8
作者 李锦焙 覃理 +4 位作者 梁年柏 黄铭灏 谢湘昭 赵明然 谢锡锋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内各逆变器的电流和电压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存在耦合,谐波和扰动会通过电流采样信号对连接到PCC的逆变器的控制产生影响,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进一步增加PCC点的谐波注入,给系统的稳定...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内各逆变器的电流和电压在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存在耦合,谐波和扰动会通过电流采样信号对连接到PCC的逆变器的控制产生影响,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进一步增加PCC点的谐波注入,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针对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在PCC存在谐波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降阶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解耦控制策略,通过等效变换降低观测器所需阶次,消除反馈环节中逆变器电流的耦合分量,实现各逆变器的独立控制,有效地减少逆变器对PCC的谐波电流注入,从而改善电流波形。从环路增益角度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耦合电流在控制环路的影响,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所提方法能显著减少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解耦控制 逆变器并联 电能质量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下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构网型并联逆变器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仕韬 郭方正 +4 位作者 李立 宋新新 刘矞 宋蕙慧 李经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8,183,共9页
现有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构网型并联逆变器由于控制参数耦合,存在母线电压谐波含量高、受负载影响波动大的问题,降低了孤岛模式下的供电质量。因此,针对电压建立阶段和电压维持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优化虚拟振荡器参数提出了谐波抑制方... 现有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构网型并联逆变器由于控制参数耦合,存在母线电压谐波含量高、受负载影响波动大的问题,降低了孤岛模式下的供电质量。因此,针对电压建立阶段和电压维持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优化虚拟振荡器参数提出了谐波抑制方法。基于逆变器输出特性,提出了调压方法。结合参数滚动优化方法将谐波抑制和调压关联,形成电压控制策略。此外,建立了基于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并联逆变器系统带阻感性负载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在所提电压控制策略下,并联系统的母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能降低至1.13%,负载切换时母线电压能快速恢复稳定,在轻载、额定和重载3种工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主导特征值均位于左半复平面内,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构网型控制 虚拟振荡器控制 调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复阻抗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研究
10
作者 郑峰 张宏伟 +2 位作者 刘宝谨 梁宁 王威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1982,I0056-I0061,共17页
针对孤岛微网多并联逆变器系统由于逆变器内阻抗失配和线路阻抗失配导致的环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阻抗辨识的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逆变器的电流内环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电压外环引入二自由度控制算法,然后构建各单... 针对孤岛微网多并联逆变器系统由于逆变器内阻抗失配和线路阻抗失配导致的环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阻抗辨识的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逆变器的电流内环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电压外环引入二自由度控制算法,然后构建各单元线路阻抗辨识环节,并基于辨识结果引入自适应虚拟复阻抗。该文首先通过电压电流双环设计消除了逆变器内阻抗的影响,并提高其抗扰能力,其次引入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消除了因各单元线路阻抗失配引起的环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备有效抑制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自适应虚拟复阻抗 递归最小二乘法 环流抑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载波重构的低开关次数功率均衡调制策略
11
作者 路子豪 宫金武 +4 位作者 林子森 徐畅 代克民 蔡久青 吴钫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6-2086,I0084-I0086,共14页
基于载波重构的调制策略通常是以牺牲开关次数为代价来实现逆变器输出线电压谐波含量低和各单元输出功率均衡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重构的改进调制策略,通过在水平方向上调整传统层叠载波的排布,重构出新的载波,避免垂直方向上的... 基于载波重构的调制策略通常是以牺牲开关次数为代价来实现逆变器输出线电压谐波含量低和各单元输出功率均衡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重构的改进调制策略,通过在水平方向上调整传统层叠载波的排布,重构出新的载波,避免垂直方向上的载波瞬时值突变所导致的额外开关动作。首先推导了交错并联逆变器各模块一个重构载波周期的输出平均功率表达式,证明逆变器并联模块间输出功率均衡;其次分析了垂直方向重构的载波引入额外开关次数的原因,推导了一个基波周期内逆变器在不同调制策略下开关次数的表达式,证明所提调制策略在水平方向上重构不会引入额外开关次数;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T型逆变器 载波重构 低开关次数 功率均衡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载波相位的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建模与环流产生机理分析
12
作者 郑仙 史明明 +2 位作者 喻建瑜 费骏韬 谢文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9-1588,I0005,共11页
为了探究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由于载波相位异步导致的环流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载波相位的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小信号扰动法建立了考虑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为了探究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由于载波相位异步导致的环流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载波相位的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小信号扰动法建立了考虑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环节边带效应影响的并网逆变器两频率模型,分析了载波相位对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中环流的影响。在两频率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分析了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环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并网逆变器载波相位不一致时,系统中会存在环流;所提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并网逆变器多机并联系统环流产生机理和稳定性,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故障分析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多机并联 弱电网 两频率模型 载波相位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串并联谐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强 孙鹏菊 +1 位作者 董光德 陈咏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69-5280,I0021,共13页
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分析方法能够获得系统准确的谐振定位,但在谐振类型辨识方面存在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方法和参与因子计算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辨识方法。考虑线路阻抗,建立计及电容电流有源阻尼的逆变器诺顿等... 基于模态分析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分析方法能够获得系统准确的谐振定位,但在谐振类型辨识方面存在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方法和参与因子计算的多逆变器系统谐振辨识方法。考虑线路阻抗,建立计及电容电流有源阻尼的逆变器诺顿等效模型。当逆变器组合变化时,对比串、并联谐振模态分析结果的差异。通过对系统谐振类型的划分,获取不同类型谐振的特征信息。针对不同类型谐振选择特定的模态分析方法,借助参与因子表现实现谐振类型辨识。最后,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和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 串并联谐振 模态分析 谐振类型 谐振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构网型并联储能逆变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薇 徐佳红 +3 位作者 张亚丽 李松 邱亚 仇坤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84,共8页
针对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过程时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低导致变换器并网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无锁相环(PLL)控制策略,通过相位偏差的反馈控制对网侧电压的相位和... 针对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过程时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低导致变换器并网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无锁相环(PLL)控制策略,通过相位偏差的反馈控制对网侧电压的相位和幅值进行快速同步追踪,可避免因PLL精度较低和响应速度慢而引起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有功频率支路模块的角频率输出端引入LADRC,这可以有效解决预同步控制过程中变换器输出电压频率存在过冲的问题,从而确保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成功并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基于改进LADRC的构网型变换器预同步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系统频率震荡,并能够加速系统预同步进程,确保构网型变换器安全运行最终实现成功并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预同步控制 自抗扰控制 无锁相环控制 有功频率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三电平并联系统的虚拟矢量调制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燕 杨世友 +2 位作者 胡军龙 杨向真 苏建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629-8641,I0025,共14页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和零序环流抑制是保证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然而基于冗余小矢量对调节的环流抑制方案进一步增加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中点电流无法对称消除的场景,加剧...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和零序环流抑制是保证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然而基于冗余小矢量对调节的环流抑制方案进一步增加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中点电流无法对称消除的场景,加剧双机系统中点电位不平衡程度。该文基于虚拟矢量合成思路,提出一种满足零序环流抑制和中点电位平衡需求的双机虚拟矢量调制方法。该方法重新定义虚拟中矢量,通过缩短中矢量作用时间和增加参与合成的对称冗余小矢量以减少中点电流不平衡场景;分析不同扇区不同控制目标下虚拟矢量合成规则,利用相占空比法优化虚拟矢量的作用顺序,减少矢量合成过程中的开关次数。与传统SVPWM策略下中点电压变化量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削弱环流抑制和中点电位平衡的耦合关系。最后,利用Starsim平台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并联系统 虚拟矢量 零序环流 中点电位平衡 相占空比法 开关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与并行CNN的并网逆变器开关管健康诊断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宗源 陈谦 +2 位作者 钱倍奇 牛应灏 张政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159,共7页
针对并网逆变器开关管实际运行中易出现缺陷状态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与并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逆变器开关管健康诊断方法,以实现对逆变器进行监测及预测性诊断。采集逆变器输出端电压与电流... 针对并网逆变器开关管实际运行中易出现缺陷状态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与并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结合的逆变器开关管健康诊断方法,以实现对逆变器进行监测及预测性诊断。采集逆变器输出端电压与电流信号,设定并计算虚拟电阻参数再将其转化为一维时序序列;利用格拉姆角场对其进行变换,提取出与逆变器开关管缺陷相关的格拉姆角和场与格拉姆角差场2组图像数据;将生成的2组图像同时送入CNN进行并行学习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及训练模型能及时有效地对逆变器异常状态进行诊断,且诊断准确率高,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健康诊断 开关管缺陷 格拉姆角场 并行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逆变器参数协同自适应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璇 杜春水 +2 位作者 施其国 王爱平 炊德政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9,共13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时,因线路阻抗不匹配存在无法实现功率均分的现象,尤其在受到负载功率扰动时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变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惯量-阻尼3个参数协同自适应VSG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时,因线路阻抗不匹配存在无法实现功率均分的现象,尤其在受到负载功率扰动时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变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阻抗-惯量-阻尼3个参数协同自适应VSG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系统闭环的根轨迹方程,进而分析惯量、阻尼等系统主要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线路首末端电压和输出功率信息准确反算线路阻抗,并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实时修正线路阻抗,使等效输出阻抗与功率容量成比例,实现功率分配。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惯量和阻尼系数保障系统的频率稳定性。通过上述3个参数协同的VSG控制提升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精度和频率响应特性。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并联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分配 虚拟阻抗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改进Gershgorin圆稳定性判据及其多维谐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鸿彬 葛平娟 +2 位作者 徐海亮 吴瀚 张伟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5-2280,共16页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步呈现出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特征,即以跟网型与构网型两类逆变器共存的形式呈现。为了全面准确地分析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充分计及逆变器间、逆变器与电网间的交互影响,该文建立多逆变器...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步呈现出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特征,即以跟网型与构网型两类逆变器共存的形式呈现。为了全面准确地分析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充分计及逆变器间、逆变器与电网间的交互影响,该文建立多逆变器的交互导纳矩阵模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Gershgorin圆定理的多机稳定性判据,通过引入距离向量函数简化分析过程。然后,基于改进的稳定性判据提出一种参数灵敏度计算方法,并量化分析了系统关键作用因子对异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时域仿真算例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异构逆变器并联系统 Gershgorin圆定理 参数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模块并联驱动的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19
作者 朱傲 周洪 陈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5-202,共8页
针对传统单个逆变器驱动的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输出功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逆变器模块并联驱动的大功率WPT系统,并对多逆变器模块并联的拓扑结构和各模块间的环流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逆变器并联时产生... 针对传统单个逆变器驱动的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输出功率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逆变器模块并联驱动的大功率WPT系统,并对多逆变器模块并联的拓扑结构和各模块间的环流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逆变器并联时产生的环流问题,提出了基于主从策略的相位同步控制方法,通过从逆变器输出电压和发送端电流相位差同步于主逆变器输出电压和发送端电流相位差实现逆变器模块间的相位差补偿。研制了三个逆变器模块并联驱动的WPT系统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500 V直流输入时,负载端获得功率约为20 kW,传输效率达94%,且各逆变器输出电压相位实现同步,证明了相位同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逆变器模块并联 大功率 相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角频率误差负反馈的电压相位变化率孤岛检测方法
20
作者 罗瑞 高厚磊 +3 位作者 齐晓丽 陈鹤冲 杨帆 杨志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5-53,共9页
为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需要具备孤岛检测功能。传统过/欠频、过/欠压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含虚拟同步发电控制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的孤岛时,具有检测盲区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推导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 为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需要具备孤岛检测功能。传统过/欠频、过/欠压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含虚拟同步发电控制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的孤岛时,具有检测盲区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推导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共同形成孤岛时电压幅值和频率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验证了过/欠频、过/欠压方法无法准确检测出孤岛。然后,提出在dq坐标系中计算电压相位变化率的孤岛检测方法。并在VSG有功环加入角频率误差负反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灵敏性。最后,利用PSCAD搭建了构网逆变器和跟网逆变器构成孤岛的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检测 VSG 角频率误差负反馈 并联逆变器 跟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