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内角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约束区范围研究
1
作者 耿付月 刘勇 宋玉香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研究任意内角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约束区范围,采用钢管混凝土统一强度理论,以正方形、正八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为基础,运用钢管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通过考虑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宽厚比、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得到了多边... 为研究任意内角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约束区范围,采用钢管混凝土统一强度理论,以正方形、正八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为基础,运用钢管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通过考虑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宽厚比、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得到了多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内角与非有效约束区边切角关系,通过拟合得到边切角与其对应内角计算式,并用正十六边形、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宽厚比大于30时,混凝土抛物线边切角与多边形内角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钢管混凝土 统一强度理论 混凝土约束区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理论在降水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维东 郭淞 徐立强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本文在研究非饱和土土体时,着重考虑分析净应力(σ-ua)、基底吸力(ua-uw)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俞茂宏学者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克服了Bishop等忽略中间主应力σ2对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应的缺陷,并基于基底吸力(ua-uw)均... 本文在研究非饱和土土体时,着重考虑分析净应力(σ-ua)、基底吸力(ua-uw)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俞茂宏学者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克服了Bishop等忽略中间主应力σ2对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应的缺陷,并基于基底吸力(ua-uw)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对非饱和土土体在空隙气压ua、空隙水压uw、外荷载q等作用下对其土压力公式、抗倾覆嵌固深度方程进行推导研究,其一系列公式是在全面考虑到非饱和土土体力学性质所得,对类似的含有非饱和土体的深基坑存在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底吸力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 criterion of 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s under dynamic loading 被引量:9
3
作者 Zhe-jun Wang Hong-fu Qiang +1 位作者 Guang Wang Biao G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Based on the dynamic loading(1-100 s^(-1))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223-298 K) and stress states, uniaxial and biaxial strength criterion of a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based composite sol... Based on the dynamic loading(1-100 s^(-1))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223-298 K) and stress states, uniaxial and biaxial strength criterion of a 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based 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use of a new uniaxial INSTRON testing machine, different new designed gripping apparatus and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dynamic uniaxial tensile strength criterion of the propellant was directly constructed with the master curve of the uniaxial maximum tensile stress. Whereas,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propellant in this study. Then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criterion of the propellant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lated master curve. Moreover, it found that the uniaxial tensile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of the propellant is more sensitive to loading temperature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The value of this parameter is about 0.4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 reduces to 0.2-0.3 at low temperatures.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biaxial strength criterion of HTPB propellant under dynamic loading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unified strength theory, the uniaxial strength and the typical biaxial tensile strength. In addition, the theoretical limit lines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plane for the propellant under dynamic load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further plotted, and the scope of the limit line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ngth CRITERION unified strength theory 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 Dynamic LOADING BIAXIAL t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破坏模式下临坡地基的Meyerhof承载力新解
4
作者 晏青 赵均海 张常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7-1084,共8页
利用统一强度理论的平面应变强度方程,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基础至坡肩的水平距离、边坡高度和基底粗糙情况等因素,提出临坡地基坡面非对称破坏模式和坡底非对称破坏模式,继而建立条形基础下临坡地基新的Meyerhof承载力解答,给出具体应... 利用统一强度理论的平面应变强度方程,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基础至坡肩的水平距离、边坡高度和基底粗糙情况等因素,提出临坡地基坡面非对称破坏模式和坡底非对称破坏模式,继而建立条形基础下临坡地基新的Meyerhof承载力解答,给出具体应用步骤并开展理论退化分析与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考虑坡后土体强度贡献所提出的非对称破坏模式更符合临坡地基的实际破坏形态;所得临坡地基Meyerhof承载力解答与文献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均吻合良好;中间主应力可明显提高临坡地基的承载力;临坡地基承载力随边坡高度增加先减小后恒定。研究结果合理反映了土体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破坏模式的非对称性以及基础旁侧土体强度等工程实际情况,对临坡地基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地基 地基承载力 非对称破坏模式 Meyerhof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研究
5
作者 宋丽 许领 +1 位作者 李杭州 李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7-524,共8页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土体破坏准则的合理选用对研究和设计结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导致平面应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差异也被广泛证实。基于土拱破坏理论,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统一强度理论、统一滑移...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土体破坏准则的合理选用对研究和设计结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导致平面应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差异也被广泛证实。基于土拱破坏理论,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统一强度理论、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和土拱破坏理论应用于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研究中,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非饱和黄土中间主应力参数b,推导了基于土拱理论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随中间主应力参数b和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可增大抗滑桩设计间距,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研究对优化非饱和黄土地区抗滑桩间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土拱 非饱和黄土 边坡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扰损围岩巷道脆塑性解答
6
作者 张常光 周渭 +2 位作者 徐灏 赵帅 孙珊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3-1355,共13页
钻爆法施工常造成岩质巷道扰损区围岩性能劣化。针对扰损围岩、扰损外围岩的弹塑性状态下不同的扰损围岩巷道力学模型,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弹-脆-塑性模型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扰损围岩巷道有关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半径的脆塑性解答,探... 钻爆法施工常造成岩质巷道扰损区围岩性能劣化。针对扰损围岩、扰损外围岩的弹塑性状态下不同的扰损围岩巷道力学模型,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弹-脆-塑性模型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扰损围岩巷道有关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半径的脆塑性解答,探讨巷道力学模型的转换路径及判定方法,并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获得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提出的巷道脆塑性解答合理反映了中间主应力、围岩扰损范围和峰后强度、剪胀特性的综合影响,通过参数组合变换可退化为多种解答并得到正确性验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巷道力学模型判定与中间主应力、围岩扰损范围密切相关,显著影响巷道应力-位移分布和围岩特征曲线;支护压力和巷道稳定变形随着围岩峰后强度下降、剪胀特性参数增加而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损围岩 统一强度理论 弹-脆-塑性模型 剪胀特性 围岩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效应的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统一解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益 施成华 +3 位作者 郑可跃 雷明锋 贾朝军 娄义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50-2662,共13页
为了研究二向不等压地应力环境下深埋圆形隧道损伤后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考虑深部围岩的损伤效应,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解,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隧道验证解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损伤效应和中间主应力对围岩... 为了研究二向不等压地应力环境下深埋圆形隧道损伤后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考虑深部围岩的损伤效应,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解,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隧道验证解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损伤效应和中间主应力对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的影响,并探讨不同侧压力系数、剪胀系数和支护反力下深埋圆形隧道围岩的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峰后的损伤效应会加剧隧道的挤压变形,考虑损伤效应的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接近;中间主应力能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抑制隧道的挤压变形,不考虑中间主应力会高估隧道的变形潜势;侧压力系数决定围岩损伤区的形状和大小,施工时应根据围岩不同位置的损伤程度对关键变形部位进行注浆加固;剪胀系数越大,围岩的损伤程度越大,损伤区的范围越大;支护反力能抑制围岩的损伤效应,在实际工程中需及时施作支护约束围岩变形,以改善围岩的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向不等压 损伤效应 深埋圆形隧道 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自紧身管残余应力分析
8
作者 佟海生 樊江涛 李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111,共9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拉压异性和鲍辛格效应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身管进行自紧分析,推导了身管加载应力、卸载应力、残余应力及工作应力的解析解,得到了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反向屈服半径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最佳自紧度和...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材料拉压异性和鲍辛格效应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身管进行自紧分析,推导了身管加载应力、卸载应力、残余应力及工作应力的解析解,得到了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反向屈服半径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最佳自紧度和自紧压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解的正确性,分析了材料拉压强度比、中间应力系数等参数对身管残余应力、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反向屈服半径和最佳自紧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向屈服半径、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弹塑性交界面处残余应力与材料拉压强度比成正比,与中间应力系数成反比;最佳自紧压力与材料拉压强度比成反比,与中间应力系数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统一强度理论 鲍辛格效应 双线性强化模型 反向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岩膨胀特性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统一解
9
作者 沈英男 徐永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围岩吸水膨胀导致应力与位移场变化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弹塑性与湿度应力场理论,采用统一强度理论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与围岩吸水膨胀特性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统一解.首先,结合考虑湿度变化... 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围岩吸水膨胀导致应力与位移场变化难以量化的问题,基于弹塑性与湿度应力场理论,采用统一强度理论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与围岩吸水膨胀特性的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统一解.首先,结合考虑湿度变化的平衡方程与本构方程,获得围岩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位移解;然后,提出围岩弹塑性状态的判定方法,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围岩塑性状态下的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推统一解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探究中间主应力、湿度膨胀系数以及含水率变化对围岩应力场与塑性区半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与已有文献所求塑性区半径偏差仅为0.136%,验证了本文所推统一解的合理性;在所提供支护抗力相同的前提下,考虑围岩膨胀特性计算所得塑性区半径扩大,弹-塑性界面的环向应力增加,考虑围岩膨胀特性所得塑性区半径与环向应力是不考虑膨胀特性的1.06倍;当统一强度理论参数从0.0增加到1.0时,弹-塑性界面的环向应力增幅为6.6%,塑性区半径降幅为13.9%,隧道洞壁位移降幅为16.0%;当湿度膨胀系数分别取值0.00与0.10时,由于湿度膨胀系数影响引起的弹-塑性界面环向应力与塑性区半径增量分别达17.98%与27.4%;当最大含水率从0.00增加到0.06时,弹-塑性界面的环向应力增幅为16.9%,塑性区半径增幅为23.1%,隧道洞壁位移增幅为100%.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岩隧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膨胀应力 湿度场 统一强度理论 弹塑性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水利等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 被引量:28
10
作者 俞茂宏 Oda Y +12 位作者 盛谦 沈俊 顾金才 李小春 李庆斌 周小平 蒋锁红 张永兴 董毓利 刘继明 景宏君 Yoshimine M 徐栓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4-41,共18页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某一类材料的单一强度理论推进为可以适合于多种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自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将很多著名的理论包容其中,形成了范围更宽广、功能更强大的理论体系。由于它具有一个统一的力学模型,清晰的物理意义,简单的线性数学表述式,能反映材料的基本特性,即SD效应(不同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静水应力效应、正应力效应、中间主应力效应和中间主剪应力效应,以及结构强度分析的破坏准则效应,并且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相吻合,能容易地适合许多新情况;此外,统一强度理论既容易用来取得解析解,也容易用于计算机程序取得数值解。统一强度理论已被推广应用于很多领域。在连续介质和工程应用的框架下对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经济意义 应力效应 水利 结构强度分析 力学模型 理论公式 连续统力学 计算机程序 材料强度 建模方法 理论体系 物理意义 数学表述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sD效应 破坏准则 实验数据 推广应用 土木工程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 被引量:117
11
作者 俞茂宏 杨松岩 +1 位作者 刘春阳 刘剑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6,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统一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本理论充分考虑了各种不同材料的中间主应力效应,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理论.各种基于其他强度理论,如Tresea,Mises和Mohr-Coulomb等的平面应变正交或非正交滑移线场理...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统一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本理论充分考虑了各种不同材料的中间主应力效应,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理论.各种基于其他强度理论,如Tresea,Mises和Mohr-Coulomb等的平面应变正交或非正交滑移线场理论均是本理论的特例,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加权参数b而构成一系列新的理论.本文讨论了基于刚塑性的Prandtl-Reuss假设的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的应用范围,证明了该假设可以由Mises屈服条件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得出.本文还通过引入中间主应力系数m,首次提出了另外一条比刚塑性Prandtl-Reuss假设更宽的假设来反映体积可以(或不可以)压缩的材料的中间主应力,该中间主应力即是z方向的主应力.我们通过试验和弹塑性有限单元方法验证了本统一理论的正确性.本理论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众多工业领域如金属塑性成型、地基承载力预测、边坡稳定性预测等.由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通用性和优越性已被逐渐认识,因此,平面应变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材料,尤其对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具有强烈中间主应力依赖性的岩土类材料,本理论会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 滑移线场理论 强度理论 工程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谢群丹 何杰 +1 位作者 刘杰 欧阳建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5,共3页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将挡土结构与土相互作用问题视为空间问题 ,推导出了黏性土与无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 ,并讨论了加权系数b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为验证公式的可行性 ,通过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和采用朗肯土压...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将挡土结构与土相互作用问题视为空间问题 ,推导出了黏性土与无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 ,并讨论了加权系数b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为验证公式的可行性 ,通过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和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所得的计算结果及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对比表明 :朗肯土压力理论所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 ,当b =0 .5时 ,采用公式所得结果比朗肯土压力理论所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黏性土 计算 挡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土压力统一解 被引量:51
13
作者 张常光 张庆贺 赵均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71-1876,共6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合理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建立了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统一解,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进而考虑基质吸力的不同分布,得到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合理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建立了非饱和土双应力状态变量抗剪强度统一解,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进而考虑基质吸力的不同分布,得到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统一解,克服了朗肯土压力的不足,并得出中间主应力和基质吸力对土压力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土压力随着统一强度理论参数和基质吸力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被动土压力则相反;当基质吸力沿深度线性减小时,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都不像基质吸力沿深度为常数时变化得那么快。该结果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和土压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统一强度理论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被引量:29
14
作者 范文 白晓宇 俞茂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17-1622,共6页
现有的地基临塑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公式均以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效应,其计算结果一般偏小,没有充分发挥土体强度潜能。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以Terzaghi公式的假设与原理为基础,导出... 现有的地基临塑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公式均以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效应,其计算结果一般偏小,没有充分发挥土体强度潜能。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以Terzaghi公式的假设与原理为基础,导出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一般形式,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是其特例。由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计算的地基承载力比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要大,可发挥土体的强度潜能,得到一系列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 极限承载力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围岩弹塑性解析解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46
15
作者 曾开华 鞠海燕 +1 位作者 盛国君 张常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2-755,共4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合理考虑中间主应力、围岩塑性区弹性应变和剪胀特性等影响,建立了巷道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和围岩剪胀特性对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压力的影响显著,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合理考虑中间主应力、围岩塑性区弹性应变和剪胀特性等影响,建立了巷道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和围岩剪胀特性对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压力的影响显著,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能充分发挥围岩的强度潜能;不考虑塑性区体积变化所得支护压力较小,设计偏危险;巷道支护设计应考虑围岩剪胀特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中间主应力 剪胀特性 弹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杜修力 马超 路德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7,共9页
将材料的破坏归结为剪切破坏,每种材料对应于特定的剪切滑动面,抗剪强度为滑动面上正应力的函数,基于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将一系列的剪切滑动面统一起来,建立了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的滑动面为β应力空间内... 将材料的破坏归结为剪切破坏,每种材料对应于特定的剪切滑动面,抗剪强度为滑动面上正应力的函数,基于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将一系列的剪切滑动面统一起来,建立了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的滑动面为β应力空间内的等倾面,在β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为圆锥面;在普通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为一系列连续光滑、外凸的锥面,在偏平面上强度曲线涵盖了从下限Matsuoka--Nakai曲线到上限Drucker--Prager圆之间的所有区域,子午面上强度线为直线.非线性统一强度模型只有3个材料参数,参数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与国内外学者已取得的岩土类材料真三轴强度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模型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材料,并合理描述其非线性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岩石 统一强度理论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破裂围岩劣化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强 王红英 +2 位作者 王水林 葛修润 邵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1-386,共6页
基于深部岩体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高地应力下瞬时破坏特性,建立了适用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的弹塑脆性模型。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理想塑性区和弹性区,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和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 基于深部岩体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高地应力下瞬时破坏特性,建立了适用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的弹塑脆性模型。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理想塑性区和弹性区,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和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进行非关联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围岩应力场和变形场的解析解。并通过补充围岩破坏条件获得了确定围岩破裂半径和塑性半径的解析式。最后结合算例,分析了中间主应力、破裂区围岩弹性模量劣化程度对破裂区范围和围岩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破裂区 弹性模量劣化 弹塑性分析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地下圆形洞室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徐栓强 俞茂宏 胡小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2-526,共5页
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利用衬砌与围岩的位移协调条件对地下圆形洞室进行了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半径的分析解,这些解推广了以往的Fen ner及Κastner公式,可以合理地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适用于各种不同... 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利用衬砌与围岩的位移协调条件对地下圆形洞室进行了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半径的分析解,这些解推广了以往的Fen ner及Κastner公式,可以合理地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材料.分析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及支护反力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洞室 弹塑性分析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不连续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杭州 廖红建 +1 位作者 冯夏庭 冷先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97-2000,共4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对含有结构面的岩体,在平面形式下引入材料统一强度参数ct,φt,推导了含单个节理裂隙岩体材料的统一强度公式,即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岩体破坏强度公式,并分析了其有效范围。运用硅藻质软岩和石膏的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所...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对含有结构面的岩体,在平面形式下引入材料统一强度参数ct,φt,推导了含单个节理裂隙岩体材料的统一强度公式,即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岩体破坏强度公式,并分析了其有效范围。运用硅藻质软岩和石膏的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公式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具有不连续面岩体的强度随中间主剪应力作用系数b的变化。结果表明,岩体强度随b值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岩土材料统一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计算并分析了b值对强度参数的影响,从而说明强度参数随着b值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不连续面 岩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9
20
作者 俞茂宏 杨松岩 +1 位作者 范寿昌 冯达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10,共9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的双剪统一相关和非相关流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给出了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所谓“奇异屈服面”奇异性的处理方法,定义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奇异形式,给出了它们的不同处... 本文提出了基于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的双剪统一相关和非相关流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给出了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重点讨论了所谓“奇异屈服面”奇异性的处理方法,定义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奇异形式,给出了它们的不同处理方法。该方法既直观、简单又便于有限元的实施,它对于其它类型“奇异屈服面”角点奇异性的处理同样适用。应用基于该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有限元程序UEPP(UnifiedElasto-PlasticfiniteelementProgram),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实施方法的正确性。统一强度理论和双剪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机械、航空和岩土工程的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本构模型 流动法则 结构分析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