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研究——基于安全管理体系的视角 |
江田汉
姜传胜
高东风
曾明荣
郑丽君
张玉冰
刘志强
郑博艺
郭焘
周福宝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低压配电网中性线断线检测与漏电保护的方法 |
庞浩东
李新宇
贺军
何静
李凤然
赵文冲
杨雅淮
谷伟康
尹忠东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3
|
国土空间“三线”冲突视角下耕地管控刚性与弹性空间划定 |
牛帅
胡业翠
陈星鑫
高梦雯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4
|
“三线一单”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和娴
杜臣昌
于晶晶
王凤民
邢秀函
成忠昌
孙雯
程璐
|
《绿色科技》
|
2024 |
0 |
|
|
5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
廖伏明
周绅炉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98
|
|
|
6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宋宇
邹小云
贺浩华
傅军如
李海波
徐亮
辛晓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33
|
|
|
7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
涂诗航
张水金
董瑞霞
杨东
谢鸿光
郑家团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
8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张利华
王建军
李旭晨
王林友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39
|
|
|
9
|
论杂种优势群理论对杂交稻育种的指导意义 |
陆作楣
徐保钦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
10
|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
张磊
戴瓯和
黄志平
李杰坤
张丽亚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11
|
|
|
11
|
电网第三道防线问题分析及失步解列解决方案构想 |
孙光辉
吴小辰
曾勇刚
黄河
陈松林
任祖怡
|
《南方电网技术》
|
2008 |
38
|
|
|
12
|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权理论框架探析 |
窦明
王艳艳
李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4
|
|
|
13
|
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技术 |
顾卓远
汤涌
孙华东
易俊
徐式蕴
林伟芳
王安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6
|
|
|
14
|
一个辣椒胞质雄性不育SCAR标记的KASP转化及其应用 |
张强
张涛
常晓轲
韩娅楠
程志芳
刘卫
王彬
姚秋菊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15
|
籼型三系杂交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
李国鹏
郭建夫
汤能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07 |
4
|
|
|
16
|
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电能计量方法 |
李贺龙
郑智斌
刘建志
赵进全
|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7
|
高产优质杂交晚粳新组合80优98及其制种技术 |
张培江
占新春
白一松
杨联松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3 |
2
|
|
|
18
|
非正弦不对称三相三线制系统无功电能的计量 |
刘金华
刘永强
|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19
|
基于.NET的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傅伟
涂刚
徐连霞
杨荣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20
|
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
郭在华
朱泽伟
邢天放
覃彬全
吴广宁
|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