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生态质量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尽忠 王理玲 邓盈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7,共7页
为了探究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将芹菜、白菜、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废弃物与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并施用于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小白菜土壤。研究表明,受试的4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 为了探究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将芹菜、白菜、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废弃物与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并施用于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小白菜土壤。研究表明,受试的4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小白菜品质均随着堆肥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则随着堆肥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连作5年的土壤中,高剂量施肥处理与未施肥对照相比,土壤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0.77、1.63、1.53、3.50、1.66、0.99及1.65倍;小白菜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88.56%和50.42%;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减少了94.55%。结果表明,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改善连作土壤的生态质量,并且对连作年限长的土壤有着更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连作 生物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小白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视角下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隋雯霞 郭延辉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23-9433,共11页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省尺度上设施蔬菜的蓝水足迹平均值为0.08 m^(3)/kg、灰水足迹平均值0.03 m^(3)/kg,设施蔬菜分布受地势影响明显,土壤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耦合协调度属于轻度失调型,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0,普遍存在水土资源压力的错配情况。(3)除资源禀赋外,社会经济和农资投入也会显著影响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程度,且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资源压力的综合评估提供新视角,为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水土资源 资源数量 资源质量 耦合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化对街道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钟珂 亢燕铭 +1 位作者 王翠萍 王跃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6-9,共4页
以CO为环境示踪物,通过对西安市典型街道的实测和数据分析,讨论了绿化形式对街道污染物扩散效果的影响,指出绿化带对气态污染物扩散存在阻碍作用的因素是郁闭度,而不是绿量,车流量的大小对行道树树冠的生态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并据此对... 以CO为环境示踪物,通过对西安市典型街道的实测和数据分析,讨论了绿化形式对街道污染物扩散效果的影响,指出绿化带对气态污染物扩散存在阻碍作用的因素是郁闭度,而不是绿量,车流量的大小对行道树树冠的生态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并据此对街道绿化的生态设计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绿化 交通污染物 郁闭度 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沙化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红喜 何芳兰 +2 位作者 李昌龙 韩生慧 王强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8,共9页
对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及浅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植物优势度、pH值呈增... 对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及浅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植物优势度、pH值呈增加趋势;深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在轻度沙化样地上达到最高值。2)在不同沙化程度的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之后依次为放线菌、固氮菌、真菌;微生物在轻度沙化样地中的数量比其他3个样地都大。3)以土壤深层速效磷作为控制因子,偏相关关系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总量及土壤细菌数量变化与地上植物丰富度指数、植物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固氮菌数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而真菌数量与地下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关系;除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外,其余植被特征值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沙化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紫丁香绿量 被引量:31
5
作者 安勇 卓丽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3,共3页
选取了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上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中的紫丁香为研究对象 ,立足于哈尔滨市的环境特点 ,具体分析紫丁香姿态、冠形、枝形、叶形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采用生态学、生理学、统计数学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对紫丁... 选取了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上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中的紫丁香为研究对象 ,立足于哈尔滨市的环境特点 ,具体分析紫丁香姿态、冠形、枝形、叶形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采用生态学、生理学、统计数学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对紫丁香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深入研究紫丁香绿量的内涵 ,探索出了哈尔滨市紫丁香绿量的量化方法。它克服了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在绿色植物生态功能表达上的不足 ,使绿色植物与其生态功能、生态效益联系起来 ,可供其他灌木植物绿量的研究借鉴 ,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可为不同地区绿色植物的配置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科学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紫丁香 绿量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春玲 李智芳 +1 位作者 李晓红 邹小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91,共3页
以江西省吉安市蔬菜大棚地为样地,通过对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来初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结果显示:大棚使用年限长,微生物总含量一般较高,棚龄18年的微生物总数为4.432×109cfu/g,棚龄5年的微生物... 以江西省吉安市蔬菜大棚地为样地,通过对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来初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结果显示:大棚使用年限长,微生物总含量一般较高,棚龄18年的微生物总数为4.432×109cfu/g,棚龄5年的微生物总数为2.303×109cfu/g;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与土壤的养分尤其是土壤的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微生物数量愈大,土壤微生物活性越高,肥力亦大。土壤中的三大类主要微生物以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不同种植年限 土壤微生物 种类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49
7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3 位作者 周金星 彭镇华 岳祥华 黄玲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0,共7页
研究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退化土地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细菌是... 研究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退化土地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数量多达2.153×105~5.60×106cfu·g-1,占全部微生物比例为72.83%~92.77%;其次为放线菌数量,为7.57×104~3.89×105cfu·g-1,所占比例为6.44%~25.61%;真菌数量最少,为4.60×103~4.77×104cfu·g-1,所占比例仅0.79%~1.99%。荒草灌丛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总体偏低;微生物量碳排序为Ⅴ>Ⅲ>Ⅵ>Ⅳ>Ⅱ>Ⅰ>Ⅶ,各模式依次比荒草灌丛模式高出38.99%~39.67%,30.90%~35.31%,23.86%~26.60%,10.17%~10.24%,5.89%~6.11%,0.27%~1.09%;微生物量氮排序为Ⅴ>Ⅵ>Ⅲ>Ⅱ>Ⅳ>Ⅶ>Ⅰ,除马尾松天然林模式外,其他5种模式土壤微生物量N依次高于荒草灌丛43.46%~44.27%,29.10%~29.60%,22.91%~24.11%,5.20%~5.93%,2.20%~4.45%。微生物量碳与细菌数量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最明显(D=5.4465,R=0.6720,P=0.0085),其次为微生物量碳与放线菌数量(D=5.3584,R=0.6391,P=0.0139),再次为微生物量氮与细菌数量(D=3.6874,R=0.5932,P=0.0253),而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分形模型未达到显著水平(R=0.3321,P=0.2460),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真菌数量之间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主要居群营养器官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洪 韩烈保 +1 位作者 孟庆辉 张永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1-17,共7页
对我国20个居群结缕草营养器官形态解剖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结缕草居群在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解剖数量性状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2)结缕草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居群内每个个体的... 对我国20个居群结缕草营养器官形态解剖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结缕草居群在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解剖数量性状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2)结缕草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居群内每个个体的每个解剖数量性状中;(3)结缕草居群中各营养器官的变异主要来源各不相同,其中根和匍匐茎来源于居群间的变异为40.77%和49.69%,而叶片的变异有55.37%存在于居群间;(4)叶肉厚度、叶片厚度、叶片下表皮细胞厚度、叶片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下表皮细胞长度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40%,可以代表原始因子所代表的全部信息,也是造成不同居群间结缕草解剖数量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居群 营养器官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卢晓杰 张克斌 李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3-197,共5页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对植被的影响规律,以宁夏盐池县为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进行植被调查,并收集研究区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多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宁夏盐池气候变化对各种植被参数的...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对植被的影响规律,以宁夏盐池县为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进行植被调查,并收集研究区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多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宁夏盐池气候变化对各种植被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时间尺度上,气温与植被生长呈负相关;在短期内,植被生长与气温关系不很明显;降水与盐池地区植被生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降水的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主要体现在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生物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植被数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园林绿地绿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锋先 周春玲 +2 位作者 徐和训 孔祥安 王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9-41,共3页
针对城市绿地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层片结构及郁闭度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市园林绿地的绿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常见乔木的叶面积指数多集中在2.02—4.94,灌木植物的叶面积指数集中在1.34—3.06,草本植物集中在3.68~... 针对城市绿地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层片结构及郁闭度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市园林绿地的绿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常见乔木的叶面积指数多集中在2.02—4.94,灌木植物的叶面积指数集中在1.34—3.06,草本植物集中在3.68~6.43。青岛市园林绿地中存在的大面积纯草坪绿地,以致植物群落不合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绿量不足。应在保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叶面积指数较高的物种,完善群落层次结构,以提高绿量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借助Google Earth软件获取遥感影像信息,通过斑块和层面的计算得到绿地的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绿量 叶面积指数 层片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杨英书 彭尽晖 +2 位作者 粟德琼 周红灿 黄艳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3-197,共5页
目前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的指标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该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不足,从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类型、提高城市道路绿量的措施和方法、城市道路... 目前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的指标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该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不足,从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类型、提高城市道路绿量的措施和方法、城市道路绿量定量研究的方法、城市道路绿量与道路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影响绿视率的因素、绿视率与其他绿化评价指标的关系、提高绿视率的措施等方面论述了绿量、绿视率等指标的优点。研究表明,将绿量、绿视率纳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量及绿视率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道路绿地,代表着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绿量 绿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吴菲 李树华 刘剑 《中国园林》 2006年第7期56-60,共5页
选择北京紫竹院公园4块不同绿量的乔灌草型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3天的测试,通过测定分析,得出了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水平温度、垂直温度、水平湿度和垂直湿度的变化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的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对温... 选择北京紫竹院公园4块不同绿量的乔灌草型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3天的测试,通过测定分析,得出了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水平温度、垂直温度、水平湿度和垂直湿度的变化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的乔灌草绿量比下,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越大,降温增湿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并探讨了绿量及乔灌草绿量比对环境温、湿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量 调查研究 生态效益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地区林地破坏加速侵蚀对土壤养分流失和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锋 郑粉莉 +1 位作者 安韶山 李渝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6-833,共8页
以浅沟集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子午岭地区林地被开垦破坏15年后裸露地在不同侵蚀强度和侵蚀方式下的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地开垦破坏后,土壤侵蚀加剧发展,侵蚀强度达159.7t/(hm^2·a),是林地... 以浅沟集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子午岭地区林地被开垦破坏15年后裸露地在不同侵蚀强度和侵蚀方式下的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地开垦破坏后,土壤侵蚀加剧发展,侵蚀强度达159.7t/(hm^2·a),是林地土壤侵蚀量的上千倍。开垦破坏15年后,裸露地浅沟集水区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土壤全氮、有机碳、速效磷和土壤微生物总数显著减少,同林地相比,依次分别减少37.9%~82.6%、42.7%~86.4%、24.2%~80.3%和31.8%~92.0%。在裸露地浅沟集水区梁坡随坡长的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及微生物总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沟槽的土壤各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低于沟间。裸露地浅沟集水区土壤养分流失强度及微生物数量减少幅度在浅沟集水区的空间分布与土壤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相对应。林地开垦破坏15年后,土壤养分以有机碳流失最严重,其次分别为速效磷、全氮;微生物中的真菌减少幅度最大,细菌次之,放线菌减少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破坏 加速土壤侵蚀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数量 子午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利华 张京昆 黄宝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7,共8页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在监测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特征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绿地评价文献中主要绿地指标的使用频度。研究...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在监测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特征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绿地评价文献中主要绿地指标的使用频度。研究结果显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量、三维绿量、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可达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滞尘能力、降温增湿和固碳效应等绿地评价指标是近年来的热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城市绿地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更加适用的评价模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和谐社会 低碳模式 环境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覆土方量计算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昌军 丁留谦 孙东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区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实现了任意边界挖填方量的精确计算。采用IDL编制了海量激光点云存储与管理软件LIDARVIEW,应用海量激光点云网格分块技术和动态四叉树空间索引方法实现了海量激光点...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区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实现了任意边界挖填方量的精确计算。采用IDL编制了海量激光点云存储与管理软件LIDARVIEW,应用海量激光点云网格分块技术和动态四叉树空间索引方法实现了海量激光点云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出基于网格分块的地表植被和建筑物的自动过滤技术,建立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现状地表的DEM模型。结合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的覆土设计方案,得到月亮湾城墙遗址覆土后地表DEM数据和覆土四周边界数据。最后利用覆土前后地表的DEM数据,对三星堆月亮湾城墙遗址覆土方量进行计算。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复杂工程的挖填方的方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湾城墙遗址 三维激光扫描 LIDARVIEW 植被过滤 工程覆土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修复对锰矿渣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1 位作者 武丽花 唐志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1-226,共6页
以锰矿渣废弃地为对照地,研究了湘潭锰矿渣废弃地栾树(Koelreuteria paniclata)、杜英(Elaeocarpus de-cipens)人工混交林(修复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地和对照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其次,... 以锰矿渣废弃地为对照地,研究了湘潭锰矿渣废弃地栾树(Koelreuteria paniclata)、杜英(Elaeocarpus de-cipens)人工混交林(修复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地和对照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其次,真菌数量最少。修复地(0-60cm)土层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地的分别高出36.05%,43.32%,23.58%,6.54%。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同一季节,修复地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也基本上高于对照地。修复地(0-60 cm)土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地,且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和对照地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极显著(p<0.01),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同一季节,修复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蔗糖酶活性秋、冬季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而春季显著低于对照地(p<0.05)。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为0.943,最小为0.614。人工植被修复能明显提高矿渣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湘潭锰矿 矿渣废弃地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关系 被引量:26
17
作者 丁玲玲 祁彪 +4 位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陈秀蓉 徐长林 周启星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9-18,共10页
选取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植被6种典型群落类型(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对各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数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选取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植被6种典型群落类型(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对各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数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大小顺序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反硝化细菌〉嫌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2)主要生理功能群季节动态变化总体趋势为随季节变化(5-11月)数量有所下降,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O~10cm土层数量大于10~20cm土层;3)除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外,其余各种微生物生理功能群与土壤C、N关系紧密,表现出不同显著水平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亚高山草地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数量动态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毛村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碳酸酐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芬 黄艳梅 +2 位作者 杨利超 白冰 曹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2,共9页
以非岩溶区林地为对比,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酸酐酶(CA)活性的季度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以下主要结果:①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岩溶区弃耕地、草地、灌丛及林地微生物数量及CA活性逐渐升高,微生物... 以非岩溶区林地为对比,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酸酐酶(CA)活性的季度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以下主要结果:①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岩溶区弃耕地、草地、灌丛及林地微生物数量及CA活性逐渐升高,微生物总数从64.07×10^4cfu/g上升到178.23×10^4cfu/g,CA活性从0.77U/g上升到1.82U/g,岩溶区林地大于非岩溶区林地。②在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组成均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5.14%),放线菌次之(平均值2.79%),真菌数量最少(平均值1.75%)。而在非岩溶区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0.95%),真菌次之(平均值5.32%),放线菌最少(平均值3.73%)。③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整体表现为春季至夏季逐渐上升,至秋季达到最高,冬季下降,微生物总数的增长依赖于细菌的倍数增长,真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小。CA活性整体表现为夏季和冬季低于春季和秋季,秋季达到最大值。④CA活性与细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CA主要来源于细菌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微生物数量 碳酸酐酶 岩溶流域 桂林毛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滩羊放牧系统草群数量特征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智明 李建龙 +3 位作者 干晓宇 杨峰 钱育荣 王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5,共6页
2003年5~10月在宁夏盐池荒漠草地类型进行滩羊放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草群植物密度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程度不同,且以放牧季初期、末期最为强烈,雨水较多的夏季较弱。(2)放牧强度与草群盖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且随放牧强度... 2003年5~10月在宁夏盐池荒漠草地类型进行滩羊放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草群植物密度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程度不同,且以放牧季初期、末期最为强烈,雨水较多的夏季较弱。(2)放牧强度与草群盖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且随放牧强度增大,草群盖度的"谷值"、"峰值"出现时间有提前趋势;(3)整个放牧季,草地植物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群盖度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可统一表示为:Y=a-b1X+b2X2-b3X3;放牧扰动使草群结构简单化,草群盖度动态拟合更容易;(4)在整个放牧季,草地牧草现存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且草地牧草现存量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宁夏盐池荒漠草地类型滩羊适宜放牧强度为0.450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放牧强度 草群数量特征 放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肥力质量评价——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1 位作者 张金池 俞元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7,共7页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物熵、代谢熵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土壤生物学肥力评价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小。利用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均表现A层>B层的特点,这说明各恢复阶段的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随土壤层次加深而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从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由于土壤物质循环逐渐加快,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强,土壤生物学肥力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过程 土壤微生物指标 生态肥力 质量评价 贵州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