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 system considering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1
作者 LIU Ning MA Hui +4 位作者 GUAN Hong ZHOU Sai-nan ZHAO Tian-yu CAO Peng WU Yu-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7期2511-2534,共24页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ugh tooth surface during the meshing proces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lubrication state.The coupling effect of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lubrication on meshing character...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ugh tooth surface during the meshing proces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lubrication state.The coupling effect of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lubrication on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 is studied.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3 D)anisotropic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fractal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Considering asperity contact and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the contact load and flexibility deformation of the tooth surface are derived,and the deformation compatibility equation of the 3 D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3 D-LTCA)method is improved.The asperity of the tooth surface changes the system from EHL to mixed lubrication and reduces the stiffness of the oil film.Compared with the sun planet gear,the asperity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ng-planet gear.Compar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the comprehensive stiffness obt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lubrication effect is smaller,especially for the ring-planet gear.Compared with roughness,speed and viscosity,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s are most sensitive to tor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three-dimens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meshing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粗糙表面的数字化表征与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国庆 熊美华 +2 位作者 洪军 刘会静 王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63,共6页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的复杂接触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关于微观两粗糙表面接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3D粗糙表面的数字化表征方法,获得了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高斯或非高斯粗糙表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三维建模与六面体网格划分,构建了...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的复杂接触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关于微观两粗糙表面接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3D粗糙表面的数字化表征方法,获得了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高斯或非高斯粗糙表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三维建模与六面体网格划分,构建了两粗糙表面接触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在不同法向载荷的作用下,分析了微观结合面的变形、接触压力、真实接触面积等接触特征及其加载卸载特性,揭示了结合面的力学行为规律,为微观粗糙表面的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数字化表征 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的表征和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何宝凤 魏翠娥 +2 位作者 刘柄显 丁思源 石照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4-2011,共18页
表面粗糙度会直接影响零部件的耐磨性、密封性以及抗腐蚀性等,是评定机械加工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零件表面性能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二维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表征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三维表... 表面粗糙度会直接影响零部件的耐磨性、密封性以及抗腐蚀性等,是评定机械加工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零件表面性能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二维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表征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三维表面粗糙度由于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工件表面的状态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发展历史,系统地介绍了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及标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表面形貌与功能特性的联系,概述了三维粗糙度参数在制造业、生物医疗、摩擦学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指出了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征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未来随着相关研究(比如,三维测量的溯源性、重复性、参数表征体系等问题)的深入以及三维表面测量手段的发展,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也将不断完善和推广,并更多地与实际功能相结合来预测并指导生产,确保工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参数 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征 表面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微观形貌的表征趋势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成贵 董申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8-492,共5页
近几年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图像分析、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 ,极大地推进了三维表面微观形貌测量仪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对最近文献中出现的三维分析方法和表征参数 ,如基准表面、图形 (像 )表征、参数表征以及图形和分形表征方法等进... 近几年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图像分析、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 ,极大地推进了三维表面微观形貌测量仪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对最近文献中出现的三维分析方法和表征参数 ,如基准表面、图形 (像 )表征、参数表征以及图形和分形表征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表征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测度方法表征粗糙表面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朱华 吕亮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0,67,共4页
为了比较结构函数与均方根2种测度方法对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效果,模拟了具有不同理论分形维数的表面轮廓曲线,然后用结构函数和均方根2种方法对它们进行分形特性表征和分形维数计算,并对表征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度方法... 为了比较结构函数与均方根2种测度方法对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效果,模拟了具有不同理论分形维数的表面轮廓曲线,然后用结构函数和均方根2种方法对它们进行分形特性表征和分形维数计算,并对表征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度方法均具有较好的表征效果。与结构函数测度方法相比,均方根测度方法的分维计算精度高,表征曲线的线性度好,反映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间宽,分形表征效果显著。另外,均方根测度方法还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和分维计算简单的优点。因此均方根测度方法不失为粗糙表面分形表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函数测度 均方根测度 分形表征 粗糙表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粗糙表面几何形貌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任志英 高诚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对于表面特性如摩擦、磨损、润滑、腐蚀疲劳等具有重大的影响,表面几何形貌能否及时准确地被表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简要叙述小波变换的特点,重点介绍目前小波变换在表面粗糙度评定、表面形貌分离与重构以及表面形貌...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对于表面特性如摩擦、磨损、润滑、腐蚀疲劳等具有重大的影响,表面几何形貌能否及时准确地被表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简要叙述小波变换的特点,重点介绍目前小波变换在表面粗糙度评定、表面形貌分离与重构以及表面形貌分形维数提取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小波变换在表面几何形貌表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小波技术在表面形貌中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粗糙表面 几何形貌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阶矩谱表征粗糙表面的偏斜程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成贵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9-282,347,共5页
基于双谱分析理论,结合表面粗糙度偏斜度参数的定义,提出了偏斜度函数的表达方式,以及二维双谱的对角线切片算法,并将它们用于三维粗糙工程表面的偏斜度描述。文中还对具有对称、正偏态和负偏态分布特征的电火花、精密车削和研磨加工试... 基于双谱分析理论,结合表面粗糙度偏斜度参数的定义,提出了偏斜度函数的表达方式,以及二维双谱的对角线切片算法,并将它们用于三维粗糙工程表面的偏斜度描述。文中还对具有对称、正偏态和负偏态分布特征的电火花、精密车削和研磨加工试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双谱和偏斜度函数可以合理有效地描述三维粗糙表面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表面粗糙度 双谱 参数表征 矩谱 偏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貌参数表征系统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实验平台开发
8
作者 周林玉 李小兵 《工具技术》 2012年第4期81-83,共3页
随着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准确有效地表征表面形貌参数。本文采用VC++软件,研制了一套适用于表面形貌粗糙度参数表征及研究的系统,可以用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中表面粗糙度监测与评定实验,也可以用于表面... 随着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准确有效地表征表面形貌参数。本文采用VC++软件,研制了一套适用于表面形貌粗糙度参数表征及研究的系统,可以用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中表面粗糙度监测与评定实验,也可以用于表面形貌参数表征及其表面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本系统主要包括了表面形貌轮廓曲线的绘制、各种表面粗糙度参数的计算和比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参数评定 表征系统 实验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点云与改进R_(S)表征法的结构面粗糙度定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泽 李保天 +3 位作者 宋盛渊 秦龙 刘殿泽 黄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81,共10页
为研究采样尺寸、采样间距对高陡斜坡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藏东南某铁路察达车站工点左岸高陡岩质斜坡为研究区,提出采用无人机多角度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毫米级点云数据以建立研究区斜坡岩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并从中选... 为研究采样尺寸、采样间距对高陡斜坡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藏东南某铁路察达车站工点左岸高陡岩质斜坡为研究区,提出采用无人机多角度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毫米级点云数据以建立研究区斜坡岩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并从中选取典型区域裁剪出带有点云信息的27条面状结构面,使用Delaunay三角化原理对结构面进行网格化重建。基于此,提出一种采用点云拟合平面代替R_(S)表征法中垂直投影平面的新方法,并研究结构面粗糙度在不同采样尺寸、采样间距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三角剖分方式对R_(S)表征值影响较小;结构面粗糙度具有尺寸效应与间距效应,其粗糙度表征值随结构面尺寸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随结构面采样间距增大逐渐减小;部分存在尺寸效应的结构面存在“假有效采样尺寸”与“真有效采样尺寸”。在进行粗糙度评价时应确保所得有效采样尺寸为“真有效采样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贴近摄影 结构面粗糙度 改进R_(S)表征法 尺寸效应 间距效应 三角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高度分布函数构造的表面形貌的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炯 林炜轩 +2 位作者 程鹤登 陈榕杰 王江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212,共8页
目的研究具有不同高度分布函数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参数的变化。方法高度分布函数包含了表面形貌的高度信息,通过对其逆运算可重新构建表面形貌。通过统计表征不同高度分布函数所构建的表面形貌的高度类粗糙度参数,并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变... 目的研究具有不同高度分布函数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参数的变化。方法高度分布函数包含了表面形貌的高度信息,通过对其逆运算可重新构建表面形貌。通过统计表征不同高度分布函数所构建的表面形貌的高度类粗糙度参数,并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确定用于准确描述表面形貌的基本高度类参数。结果源于同一种非高斯型的分布函数构建出的表面形貌,部分表征表面形貌的高度类粗糙度参数会保持一致;而源于不同的非高斯型高度分布函数构建出的表面形貌,其部分高度类粗糙度参数(R_a、R_q、R_(sk)、R_(ku))会随高度分布函数形状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由此提出了高度类参数简化选择的方式。结论可根据需求选取适当的粗糙度参数来表征表面形貌。对于满足同一高度分布函数的表面形貌,可以通过测量与峰值(谷值)相关的参数(如R_p、R_v等)或高度位置信息相关的参数(如R_(tm)、R_(3y)等),来表征区分不同的表面形貌。对于满足不同高度分布函数的表面形貌,可以通过测量由分布函数确定的参数(R_a、R_q、R_(sk)、R_(ku))来进行初步的表面表征区分,而后再按照需求进行多参数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分布函数 表面形貌 形貌表征 高度类粗糙度参数 粗糙度参数简化 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自相关长度对三维计算机模拟表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惠玉祥 王悦昶 刘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6-251,共6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模拟过程中不同自相关长度对重构后表面表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新FFT方法,保持特定参数(高度均方根、偏态、峰值)不变,对不同自相关长度(3、10、30、100)在两个方向上的不同组合,进行了共16次三维粗糙表面形貌计算机模... 目的研究计算机模拟过程中不同自相关长度对重构后表面表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新FFT方法,保持特定参数(高度均方根、偏态、峰值)不变,对不同自相关长度(3、10、30、100)在两个方向上的不同组合,进行了共16次三维粗糙表面形貌计算机模拟实验,并从不同方向自相关长度组合的角度,对与形貌特征关联度较高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算数平均峰曲率、峰密度、均方根斜率总体上和两个方向上的自相关长度呈负相关,而最快下降自相关长度与两个方向上的自相关长度呈正相关,纹理高宽比与两个方向的自相关长度是否接近有关,其中峰密度、最快下降自相关长度都对不同自相关长度中的较小自相关长度比较敏感,而对较大自相关长度的变化反应较小,算数平均峰曲率、均方根斜率则表现出相同的较高敏感性。结论表面表征参数中的高度分布参数和自相关长度没有关系,而结构比例方面的参数和自相关长度关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自相关长度 表征参数 计算机模拟 三维粗糙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制备钛合金点阵材料无损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彤 王丙阳 +4 位作者 戴宁 武立铭 王敬钊 胡全栋 李怀学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通过激光选区熔化制备BCC和DOD结构的钛合金金属点阵,使用Micro–CT对两种结构的钛合金点阵材料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Micro–CT图像清晰地显示金属点阵内部结构,BCC和DOD单胞整齐地以周期性进行排列,且内部存在少量圆形、椭圆形缺陷。... 通过激光选区熔化制备BCC和DOD结构的钛合金金属点阵,使用Micro–CT对两种结构的钛合金点阵材料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Micro–CT图像清晰地显示金属点阵内部结构,BCC和DOD单胞整齐地以周期性进行排列,且内部存在少量圆形、椭圆形缺陷。通过将实际样品三维数据与CATIA数模进行比对,发现钛合金点阵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翘曲。此外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并基于Micro–CT图像对BCC和DOD两种金属点阵进行表面粗糙度测定。结果表明,Micro–CT在钛合金点阵材料内部结构、缺陷、制备误差、粗糙度测试等表征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点阵结构 表面粗糙度 Micro–CT 无损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