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浪背景下舰船尾流感应磁场特性
1
作者 魏宝君 陈涛 +1 位作者 刘健 李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海浪和尾流的速度场表达式得到无限深海水中海浪背景下舰船尾流感应电磁场的表达式,根据分界面处感应电磁场的连续性条件确定表达式中的待定系数。利用所得到的表达式分析无限深海水中尾流感应磁场、海浪感应磁...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海浪和尾流的速度场表达式得到无限深海水中海浪背景下舰船尾流感应电磁场的表达式,根据分界面处感应电磁场的连续性条件确定表达式中的待定系数。利用所得到的表达式分析无限深海水中尾流感应磁场、海浪感应磁场和海浪背景下舰船尾流感应磁场的特性。结果表明:舰船尾流感应磁场各分量的幅度在靠近海面的海水中均存在极大值点,且这些极大值点的数值和对应的海水深度均随船速的增大而增加;在海水中某一深度处舰船尾流感应磁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个“V”形平面区域内,且船速越大,“V”形区域内感应磁场周期性振荡的幅度越大,沿尾流运动方向振荡的空间间隔越大;海浪对舰船尾流感应磁场z分量的影响大于对x分量的影响。风向对尾流感应磁场的影响存在周期为π的周期性;当风速小于船速时,海浪对舰船尾流感应磁场的影响较弱,在“V”形区域内尾流感应磁场占主导作用;当风速继续增加时,海水中海浪感应磁场的强度显著增大,对尾流感应磁场的影响明显增强,在“V”形区域内尾流感应磁场逐渐被海浪感应磁场所覆盖;与风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差异比较明显相比,风向变化对尾流感应磁场影响的差别相对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尾流 海浪 感应磁场 三维海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的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新正 石学法 +1 位作者 刘焱光 龙飞鸿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1-607,共7页
预测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可为政府制订对策保护影响人口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模型方法预测2030年、2050年和2100年百年一遇高潮位高度值。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识别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区、预测影响人口。研究结果如下... 预测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可为政府制订对策保护影响人口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模型方法预测2030年、2050年和2100年百年一遇高潮位高度值。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识别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区、预测影响人口。研究结果如下:如果不对百年一遇高潮位采取防范措施、不考虑百年一遇高潮位持续时间和不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2000年、2030年、2050年和2100年年分别为86.79×10^4、93.33×10^4、97.43×10^4和115.40×10^4人。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人口占沿海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大,2000年、2030年、2050年和2100年年分别为10.34%、11.13%、11.61%和13.75%;(2)影响人口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寿光、东营、昌邑、广饶、垦利、河口和寒亭地区,占85%-90%;(3)由于影响区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人口逐年增多,增加的影响人口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寿光、广饶、无棣、河口和垦利,占93.48%-94.63%;(4)影响区抢险、自救和逃生困难不断增大,从2000年到2100年,影响区内岸线附近的水深将增加0.47-1.19 m;(5)人口密度大、地形坡度小的河口、垦利、东营、广饶和寿光是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多、随平均海平面上升影响人口增加快的地区,应给予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渤海地区 百年一遇高潮位 人口 预测 平均海平面上升 地壳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及对策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杜碧兰 田素珍 禹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共8页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因其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人口密集、城镇集中,成为我国未来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之一。本文利用GLS技术和沿海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和编绘了在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和不同防潮设施情...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因其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人口密集、城镇集中,成为我国未来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之一。本文利用GLS技术和沿海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和编绘了在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和不同防潮设施情况下,海水可能淹没范围的专题数字图件,并给出了珠江三角洲主要市县的可能淹没面积及脆弱性分析。同时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和主要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潮位 淹没区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创新推动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南海东部海域近年主要勘探进展回顾 被引量:30
4
作者 米立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加深与勘探难度加大,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勘探投入减少,如何寻找优质替代储量与保持油气高产稳产,成为该区域勘探的当务之急。2014年以来,南海东部海域转变勘探...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加深与勘探难度加大,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勘探投入减少,如何寻找优质替代储量与保持油气高产稳产,成为该区域勘探的当务之急。2014年以来,南海东部海域转变勘探思路,拆离断层控盆新认识推动了深水区首次获得亿立方米级原油发现,晚期构造活动控制浅层油气成藏新认识指引了新区勘探突破,富洼找优、差异勘探古近系新思路指导了西江、陆丰凹陷钻探获得成功,累计新发现油气三级地质储量超过2×10~8 m^3油当量,为南海东部海域油气持续稳产高产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南海东部海域中长期勘探应遵循"油气并举、价值勘探"的部署原则,继续坚持围绕富烃洼陷和生产设施展开勘探,继续坚持富洼找优、差异勘探古近系,继续坚持以价值为主导开展深水区大中型油气田勘探,继续坚持以认识创新与技术发展推动地层岩性新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海域 探进展 水区 离断层控盆 新区 期构造运动 近系 异勘探 值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壳扩张的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道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29,共3页
洋壳扩张是地幔体积变化的结果,地幔体积增加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固体物质态变,地幔体积减少的原因则是地球内部液态物质排放。洋壳扩张过程可分为扩张和顶置两个阶段:扩张阶段是地壳张性运动的时期,顶置阶段是地壳挤压性运动的时期,即洋... 洋壳扩张是地幔体积变化的结果,地幔体积增加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固体物质态变,地幔体积减少的原因则是地球内部液态物质排放。洋壳扩张过程可分为扩张和顶置两个阶段:扩张阶段是地壳张性运动的时期,顶置阶段是地壳挤压性运动的时期,即洋壳的俯冲期。洋壳扩张的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态变速度相关,扩张的宽度与海水的温度相关,扩张带热液流的温度与洋壳扩张的速度相关,扩张带的洋脊地势与地幔上部同密度层的厚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扩张 洋壳顶置 地幔物质 洋壳物质 浮力 挤压运动 海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海面变化的关系
6
作者 石尚群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92-99,共8页
本文试图对苏北沿海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海面变化的关系作初步研究,可为深入探讨江苏海岸线变迁及趋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海面 江苏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