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征稿
1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学术或工程技术论文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审 Urban rail trans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征稿
2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irban Rail Transi,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irban Rail Transi,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学术或工程技术论文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审 Urban rail trans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mature wear and contact process of small caliber railgun
3
作者 Huayi Zhang Benfeng Gu +1 位作者 Baoming Li Chunxia Y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180-191,共12页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launch process,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can lead to armature wear,affecting armature/rail contact and degrading launch performance.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launch process,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can lead to armature wear,affecting armature/rail contact and degrading launch performance.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metal liquid film formation at the armature/rail contact interface.1D and 3D model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relational equation obtained from the melt liquid film model.These models incorporat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transient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copper-aluminum alloy reaction model,nonlinea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lational equation and nonlinear thermal conductivity relational equation to analyz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copper-aluminum intermetallic compounds(Cu-Al IMCs)formation in the melt liquid film.The wear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law of armature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transition and gouging phenomena at the contact interface.The model's validity is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electromagnetic launch experiments,providing insights for future structure design and material selection of the armature and r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launch Armature/rail contact interface Metal liquid film Armature wear transition GOU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ula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rain and passenger delays in large-scale rail transit networks 被引量:5
4
作者 江志彬 李锋 +1 位作者 徐瑞华 高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603-3613,共11页
A simul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 delays and passenger delays an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passenger distribution in a large-scale rail transit network. It was assumed that th... A simul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 delays and passenger delays an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passenger distribution in a large-scale rail transit network.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time varying original-destination demand and passenger path choice probability were given. Passengers were assumed not to change their destinations and travel paths after delay occurs. CapaciW constraints of train and queue rules of alighting and boarding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By using the time-driven simulation, the states of passengers, trains and other facilities in the network were updated every time step.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as also tested in a real network, for demonstr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hort train delay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passenger delays, while, on the contrary, some passengers may get benefits from the short delay. However, large initial train delay may result in not only knock-on train and passenger delays along the same line, but also the passenger delays across the entire rail transit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 simulation passenger delay train delay rail transit network TIME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5
作者 朱炜 胡昊 +1 位作者 徐瑞华 洪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897-2904,共8页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a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ban rail tran...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a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UR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ongestion's impact to passengers' route choices, a generalized cost function with in-vehicle congestion was set up. Building on the k-th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choice set with time constraint was embedde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operation. A simple but efficient route choice model,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ravel surveys for URT passengers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to perform the stochastic network loading at each iteration in the algorithm. Initial tests on the URT network in Shanghai City show that the methodology, with rational calculation time, promises to compute more precisely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practical algorithms used in today's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 network op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庆祝《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被ESCI数据库收录
6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共1页
2019年4月,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英文刊Urban Rail Transit被Emerging Source Citation Index (ESCI)数据库正式收录,这是该刊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标志着Urban Rail Transit已在国际学术领域... 2019年4月,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英文刊Urban Rail Transit被Emerging Source Citation Index (ESCI)数据库正式收录,这是该刊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标志着Urban Rail Transit已在国际学术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ESCI数据库是汤森路透集团于2015年11月推出的一种新的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收录在学术领域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URBAN rail trans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征稿
7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0,共1页
荣誉主编:施仲衡主编:韩宝明执行主编:周学松作者和读者在Urban Rail Transit发表文章将得到如下受益:·知名数据库收录·作者保留版权·获得全球关注与开放获取出版·无需版面费用·高质量和强大的审稿专家群·... 荣誉主编:施仲衡主编:韩宝明执行主编:周学松作者和读者在Urban Rail Transit发表文章将得到如下受益:·知名数据库收录·作者保留版权·获得全球关注与开放获取出版·无需版面费用·高质量和强大的审稿专家群·快速审稿、快速发表·引文跟踪且包含在书目数据库·没有页码长短的限制《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每年出版4期,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存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Open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有意义的论文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也为轨道交通领域运营及建设的决策者、技术专家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快轨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征稿
8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共1页
荣誉主编:施仲衡主编:韩宝明执行主编:周学松作者和读者在Urban Rail Transit发表文章将得到如下受益:知名数据库收录作者保留版权获得全球关注与开放获取出版无需版面费用高质量和强大的审稿专家群快速审稿、快速发表引文跟踪且包含在... 荣誉主编:施仲衡主编:韩宝明执行主编:周学松作者和读者在Urban Rail Transit发表文章将得到如下受益:知名数据库收录作者保留版权获得全球关注与开放获取出版无需版面费用高质量和强大的审稿专家群快速审稿、快速发表引文跟踪且包含在书目数据库没有页码长短的限制《都市快轨交通》国际版,Urban Rail Transit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每年出版4期,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国际的、跨学科的开放存取期刊,在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品牌SpringerOpen平台出版。Urban Rail Transit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表原创的、有意义的论文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也为轨道交通领域运营及建设的决策者、技术专家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快轨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长开 刘彬 +2 位作者 解凯 李莹 张志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242,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趋势日益明显,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需要对系统软件架构、数据交互、云平台部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趋势日益明显,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需要对系统软件架构、数据交互、云平台部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了应用和平台相互解耦的系统软件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平台层的数据库建模技术、数据订阅和发布技术,应用层的网络拓扑分析和数据分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论述。[结果及结论]系统软件平台和应用解耦以及规范接口定义、数据订阅与发布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采用,有利于促进后期线网级电力调度应用分析业务的不断扩展。多节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采用分片技术,一方面使得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更方便在云平台上进行容器化部署,另一方面在不中断业务运行情况下,解决了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实时数据库容量随着线路增建需要不断扩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电力调度系统 系统架构 网络拓扑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耐撞性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平 舒安麒 +3 位作者 霍钰嘉 阳程星 郭维年 姚曙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9,共12页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 高速列车端部的吸能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乘客提供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在一般情况下,吸能结构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碰撞冲击能量,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试验研究的重复性较差,同时,也存在冲击力不稳定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金属/碳纤维混合摩擦吸能结构(HFEAS),该结构由轴瓦、防爬装置、预紧螺栓、内管铁、摩擦板和摩擦金属/CFRP管组成。利用MM3000摩擦试验机测定样件摩擦因数,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建立混合摩擦吸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其耐撞性的影响。通过采用GRSM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该新型摩擦吸能结构撞击力学参数的最优参数配置,并基于试验设计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摩擦管直径D、螺栓预紧力F和钢铁层厚度t关于能量吸收(EA)、比能量吸收(SEA)和初始峰值(PCF)的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力学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多目标优化的帕累托前沿得到该摩擦吸能结构的最优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F对HFEAS的影响最大;当F从1 000 N增加到10 000 N时,峰值力增加了7倍,平台力增加了10倍。混合摩擦吸能结构将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与摩擦学特性相结合,为吸能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耐撞性 摩擦吸能结构 碳钎维材料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表面伤损的细粒度图像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宇 姚心弦 +2 位作者 姚凯洲 陆乾晖 张子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基于智慧工务对钢轨轨面状态和伤损的精准识别、定量化修理等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出了钢轨轨面伤损细粒度图像识别与量化方法。通过采集轨面状态和伤损图像并实现伤损细粒度标注,建立轨面伤损RD-1094数据集,其中的目标密度... 基于智慧工务对钢轨轨面状态和伤损的精准识别、定量化修理等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出了钢轨轨面伤损细粒度图像识别与量化方法。通过采集轨面状态和伤损图像并实现伤损细粒度标注,建立轨面伤损RD-1094数据集,其中的目标密度达到了每图22.9个。建立轨面伤损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RD-1094数据集的训练和学习,实现了对0.5~30mm的剥离掉块、波长20~200mm的波磨等轨面伤损及其各自发展阶段特征的识别,达到毫米级细粒度。算法对单双排波磨、细小密集和轻重伤剥离掉块、单支和成片疲劳裂纹等能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实现轨面光带形位、伤损尺寸、轻重伤总数、分布面积、波磨波长等状态和伤损的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 表面伤损 目标检测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阳 陈福贵 温念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了2种越行模式在系统能力、运行效率及越行站设置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和适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功能和成本角度考虑,越行站宜设置为双岛四线、高架站方案;快车不停站越行模式是慢车待避时间更短、系统能力损失更少、越行站设置数量更少的方案,适合在设计阶段采用;同时考虑到设计与实际客流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也提出在运营阶段调整为快车停站再越行模式的影响及相应措施。相关成果可为快慢车模式的设计和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越行模式 系统能力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锐 段宏伟 +1 位作者 徐杰 徐维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 [目的]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该设备运营、维修及保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基于牵引变压器运行指标数据构建其健康状态评估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判断矩阵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熵权法求解试验指标的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组合。依据评估指标计算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得分,确定其整体健康状态,以此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并评估不同检修方式对牵引变压器使用寿命的影响。以某牵引变电站牵引变压器的监测数据为例,对该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及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估方法实现了设备状态检测主客观因素的统一,能够推广应用至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变压器 健康状态评估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国 章澜岚 +4 位作者 刘家俊 杨皓帆 殷立超 张宁 张恒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D对可行路径集合,并利用AFC交易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列车时刻表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非线性优化模型,推断乘客出行的路径选择。基于南京地铁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和鲁棒性。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票务清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自动售检票系统 多源数据 出行路径选择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成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36,共4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日常运行中缺少对轴箱、齿轮箱、牵引电机等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关键部件的故障预警和跟踪,难以满足列车精准维修的要求,为适应车辆智能运维技术发展需要,需研究解决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日常运行中缺少对轴箱、齿轮箱、牵引电机等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关键部件的故障预警和跟踪,难以满足列车精准维修的要求,为适应车辆智能运维技术发展需要,需研究解决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问题。[方法]结合铁路车辆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现状,提出在线路轨旁设置基于光热成像技术和声学诊断的综合监测设备,采集列车运行中关键部件的温度和噪声等信息,通过建立故障判定模型,实现对列车关键部件的动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结果及结论]光热成像技术具有探测部位多、探测覆盖范围大、车型适应性强、探测准确、探测结果直观等特点,与声学诊断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列车实施精准维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智能运维 光热成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GA-BP神经网络的城轨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庆杰 刘博亮 +3 位作者 冯青松 徐璐 罗信伟 刘文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55-2366,共12页
为寻求一种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基于55个非减振轨道测试断面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分析和标签化后,建立了涵盖典型车型和主要线路参数取值范围的8 000多条实测数据库。分析地铁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 为寻求一种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基于55个非减振轨道测试断面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分析和标签化后,建立了涵盖典型车型和主要线路参数取值范围的8 000多条实测数据库。分析地铁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利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得到各类影响因素与振动源强的关系强度。分别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等5个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对振动源强的预测效果。使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和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超参数、权重及阈值,对比SSA-GA-BP、SSA-BP、GA-BP神经网络对振动源强的预测精度。最终使用4个差异明显且未经模型学习的新断面验证SSA-GA-BP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5种机器学习模型中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回归拟合能力最强,验证集MAE损失为1.55 dB,决定系数为0.948;SSA-GA-BP模型对振动源强的预测精度高于SSA-BP和GA-BP,验证集MAE、MAPE和决定系数分别为1.289 dB、1.856%和0.967,有80.11%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 dB以内;SSA-GA-BP模型对4个经典的新断面数据预测效果良好,4个断面汇总数据的MAE、MSE和MAPE误差值分别为1.21 dB、2.18 dB和1.67%,决定系数为0.977,有70%数据的预测误差在2 dB以内,证明了SSA-GA-BP模型有较强的泛化能力。SSA-GA-BP振源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快速预测能力,研究可为轨道交通地下线路设计阶段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 振动源强 预测 B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应用案例分析及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7,共6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不均衡性日益明显的背景下,现有运营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复杂的客流,有必要对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进行探讨,进而实现不同特征客流与运能的灵活匹配。[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德国时空重联运...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不均衡性日益明显的背景下,现有运营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复杂的客流,有必要对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进行探讨,进而实现不同特征客流与运能的灵活匹配。[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德国时空重联运营模式和日本“翼型列车”运营模式为例,分析了柏林S-Bahn(城市快铁)、慕尼黑S-Bahn及横须贺·总武快速线等线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和相关技术特点,并对不同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的特征及适用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创新的合理建议。[结果及结论]在我国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推动与实施的过程中,应分别针对客流时段不均衡性、空间不均衡性及客流时空复杂性显著的线路,采用不同时段不同编组、不同区段不同编组,以及直通运营、交路方案与重联编组组合的运营模式。高效的列车解编技术是重联编组运营组织模式的关键技术之一,应根据线路实际条件采取在线解编或车辆段解编,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组织模式 重联编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开冉 殷苏平 蒋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的应对能力。综合考虑多个层面提出了恢复速度和网络性能双韧性指标,以双韧性指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决策,构建了基于修复策略的韧性优化双层模型。并以杭州地铁网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求的修复策略优于其他修复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速度韧性随着预算修复资金增加而减小,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增大,恢复速度韧性随着修复队伍数量增大而增大,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韧性优化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多步短时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之红 郄堃 +2 位作者 王健宇 许晗 陈金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块,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挖掘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的高阶连通关系和相邻同类建成区域站点的集群关系,时间序列模块用于表征历史客流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以建成环境和线路作为变量构造新的损失函数,旨在剖析建成环境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以武汉轨道交通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高阶连通关系对客流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52.04和29.32,比基线模型降低了22%以上,性能显著优于基线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融合轨道高阶联通关系和建成环境对模型性能的贡献,其中,单步预测任务中,考虑这两种因素使模型性能分别提升了6%和9%,多步预测任务中,分别提升了4%和12%;构造的融合建成环境因素的可解释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好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列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多步预测 超图时空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影响 可解释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