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点云维度转换的双优化层手眼标定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琳 付钰 +1 位作者 王龙友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89,共5页
为提高点云相机与机器人坐标转换精度,提出一种双层Levenberg-Marquardt优化(D-LM)算法标定点云视觉系统和机器人的手眼关系。根据点云成像特点提出采用同心圆标记物代替棋盘格标定板,推导出2D-3D维度转换的标记物中心提取算法。利用欧... 为提高点云相机与机器人坐标转换精度,提出一种双层Levenberg-Marquardt优化(D-LM)算法标定点云视觉系统和机器人的手眼关系。根据点云成像特点提出采用同心圆标记物代替棋盘格标定板,推导出2D-3D维度转换的标记物中心提取算法。利用欧拉角变换正交化手眼矩阵旋转矩阵。此外,构建双层LM优化模型对手眼矩阵进行优化。通过自主搭建的机器人平台验证提出的手眼标定算法,并与传统Tsai-LM标定方法对比。实验结果是采用提出的D-LM方法标定出的手眼矩阵平均误差为0.89 mm,优于Tsai-LM(平均误差3.55 mm),表明D-LM方法能减少系统随机误差对标定结果影响,提升工业领域视觉机器人工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处理 手眼标定 双层LM优化 离群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乱序气门芯点云分割及抓取
2
作者 刘怀广 王创 苗泽志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4,共9页
气门芯工件乱序堆叠时,机械臂难以自动抓取上层裸露的气门芯,通过处理双目相机采集的点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曲率加权拟合的点云分割算法。首先,进行滤波下采样,并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算法去除冗... 气门芯工件乱序堆叠时,机械臂难以自动抓取上层裸露的气门芯,通过处理双目相机采集的点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曲率加权拟合的点云分割算法。首先,进行滤波下采样,并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算法去除冗余的平面点云,通过聚类去除噪声点;然后,为解决气门芯边缘点粘连的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局部平面,并根据表面曲率的加权平均得到动态曲率阈值,去除相邻气门芯之间的粘连点;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算法计算气门芯的有向包围盒(Oriented Bounding Box, OBB)底面积,进行区间检验以实现迭代欧氏距离阈值,通过聚类准确分割出待抓取的气门芯。实验结果表明,气门芯点云分割的准确率在95%以上;求取分割出气门芯质心点并结合直线拟合算法确定抓取位姿;Dobot机械臂通过与双目相机的手眼标定能够准确识别并抓取气门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芯抓取 点云分割 随机采样一致性 曲率估计 有向包围盒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激光雷达旋转平台外参标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世强 孟召宗 +1 位作者 高楠 张宗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43-2551,共9页
为实现对三维场景的全方位点云数据扫描,本文设计一种多线激光雷达旋转式扫描系统。该系统扫描的三维点云质量高度依赖于激光雷达与旋转平台之间的位姿转换关系。然而,现有标定方法大多局限于单线雷达的应用场景,并存在标定模型单一、... 为实现对三维场景的全方位点云数据扫描,本文设计一种多线激光雷达旋转式扫描系统。该系统扫描的三维点云质量高度依赖于激光雷达与旋转平台之间的位姿转换关系。然而,现有标定方法大多局限于单线雷达的应用场景,并存在标定模型单一、参数耦合严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多线激光雷达旋转平台外参标定方法。首先,结合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构建多线激光雷达与旋转平台外参校正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引入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系数替代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固定惯性权重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并采用改进算法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优化求解。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际场景中的点云厚度分析及重建效果评估,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校准前点云厚度为7.6681 cm,校准后点云厚度降至4.0390 cm,这说明经过所提方法标定后重建的点云分布更加均匀。结合使用标定前、后重建场景的点云分布对比,进一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激光雷达 雷达标定 外参标定 三维重建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中框类工件的五轴3D点胶机开发
4
作者 魏志丽 唐文艳 +4 位作者 米宏润 伍星 梅文宝 侯梦华 吕文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针对手机中框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及其板状结构特点,设计五轴3D点胶机。建立基于工业相机的3D视觉系统,采用视觉方法标定相机的旋转轴,利用L-M算法对旋转轴位姿解进行全局优化,矫正径向畸变;使用OpenMVS软件实现工件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相... 针对手机中框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及其板状结构特点,设计五轴3D点胶机。建立基于工业相机的3D视觉系统,采用视觉方法标定相机的旋转轴,利用L-M算法对旋转轴位姿解进行全局优化,矫正径向畸变;使用OpenMVS软件实现工件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相机姿态定位、稀疏点云重建和稠密点云重建等功能,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等预处理,将其投影到水平面并提取边缘轮廓,对边缘轮廓点集进行法线方向的偏移;获得水平面上2D点胶路径的投影,将这些投影点坐标映射回原始三维点云中,得到三维点胶路径上每个点的法向量,确定以(X,Y,Z,B,C)形式的五轴点胶路径。该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胶头与工件间距离,并根据当前点法向量调整点胶头方向。点胶机构喷射胶滴直径最小可达0.125 mm,完全满足对该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已在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3D点胶机 标定 径向畸变 点云 点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激光雷达与相机间外参标定方法
5
作者 李新 王肖霞 杨风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激光雷达点云和相机图像融合常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准确的外参标定是融合两种信息的前提。现有的基于特征的标定算法,提取的3D⁃2D特征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整体标定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激光雷达与相机外参标定方法。... 激光雷达点云和相机图像融合常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准确的外参标定是融合两种信息的前提。现有的基于特征的标定算法,提取的3D⁃2D特征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整体标定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激光雷达与相机外参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圆心特征提取算法从点云和图像中分别获取标定板上4个圆心特征点的三维和二维坐标;然后建立三维点云数据和二维图像数据中点对间约束关系;最后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得到激光雷达和相机标定的外参,利用外参矩阵将激光雷达点云投影在对应的图像上。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平均重投影误差在2.6像素内,与基于手动匹配的标定方法相比,精度提升了42.2%;与基于两孔圆形标定板的标定方法相比,精度提升了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相机图像融合 外参标定 特征点匹配 平均重投影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3D打印设备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泓宇 戴宁 王宏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3-120,共8页
五轴3D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多曲率变化的复杂曲面模型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大作用,其标定是保证打印精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对五轴3D打印设备进行快速标定并提高其打印精度,提出一种利用标定物的五轴3D打印设备标定方法。基于旋量理论... 五轴3D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多曲率变化的复杂曲面模型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大作用,其标定是保证打印精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对五轴3D打印设备进行快速标定并提高其打印精度,提出一种利用标定物的五轴3D打印设备标定方法。基于旋量理论建立五轴3D打印设备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变换模型,给出待标定量。设计一种包含5枚标定球的标定物,结合球心最小二乘拟合法获得机床坐标系下标定球球心的坐标。基于标定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建立方程,对直线轴进行标定,基于平面法向量求解和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旋转轴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进行3D打印试验。由点云拟合分析结果可知,相较于标定前,标定后五轴3D打印设备打印的样件平均偏差降低了91.3%,打印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3D打印 标定 旋量 最小二乘法 点云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光健 唐星宇 +2 位作者 邢同振 邹武林 朱海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8,共11页
针对PVC地板加工过程中锁扣轮廓测量存在有损、耗时高及数字化低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角度的线激光传感器阵列实现对PVC地板锁扣的完整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标定块的全局标定方... 针对PVC地板加工过程中锁扣轮廓测量存在有损、耗时高及数字化低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角度的线激光传感器阵列实现对PVC地板锁扣的完整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标定块的全局标定方法,利用曲率特征提取各传感器获取的标定块数据,通过刚性变换进行粗配准,并采用双向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dual closest point,D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以实现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全局标定,以此来提高系统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标准量块测量的最大偏差为0.012 mm.对于合格的锁扣,其测量轮廓与参考轮廓配准的均方根误差为0.018 mm,最大偏差为0.051 mm,满足PVC地板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 光学测量 标定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多尺度深度误差的3D手眼标定方法
8
作者 江以恒 李佳田 +2 位作者 刘佳音 何烽 张鹏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2-2564,共13页
点云传感器通常带有深度误差,现有手眼标定方法较少顾及这一因素,导致手眼矩阵在不同尺度下存在适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优化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拟合标定板平面与体素均匀降采样,对近、中、远三种尺度的点云... 点云传感器通常带有深度误差,现有手眼标定方法较少顾及这一因素,导致手眼矩阵在不同尺度下存在适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优化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拟合标定板平面与体素均匀降采样,对近、中、远三种尺度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统一不同尺度下标定板点云的密度;其次,使用GICP(Generalized-ICP)算法得到点云的配准矩阵,并求解各尺度手眼矩阵的初值,交替固定一个尺度的手眼矩阵,构建旋转平移误差的最小二乘问题优化其余尺度配准参数;最后,基于优化后的各尺度配准矩阵重新进行Tsai-Lenz方法标定,得到补偿深度误差的手眼矩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旋转矩阵的平均误差为0.1448°,平移向量的平均误差为0.6335 mm,应用手眼矩阵的点云配准均方根误差为0.2769 mm。相较标定球方法近焦距离的点云配准误差平均降低19%,远焦距离的点云配准误差平均降低16%。本文方法可有效降低深度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提高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误差 手眼标定 结构光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结构光的单双目混合扫描技术
9
作者 王森 王立忠 +3 位作者 任茂栋 宗玉龙 莫彩利 徐建宁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针对双目结构光系统只能重建出左右相机公共视野区域,导致扫描幅面较小的问题,在双目系统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单目对非公共区域进行补偿的混合重建方法。首先,建立工业相机的十参数畸变模型,通过增加畸变参数,减少标定精度对三... 针对双目结构光系统只能重建出左右相机公共视野区域,导致扫描幅面较小的问题,在双目系统原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单目对非公共区域进行补偿的混合重建方法。首先,建立工业相机的十参数畸变模型,通过增加畸变参数,减少标定精度对三维重建和粗配准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相机标定方法,大幅提升扫描系统的整体标定精度。其次,提出采用双向搜索原则查找重叠区域并采用聚类法对重叠区域进行融合的方法,解决配准后的点云分层和数据冗余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重建误差可达0.02mm;同时,不同类型的实物实验表明,在单幅点云重建时间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单双目混合扫描技术可提升重建结果的完整性,实现物体的快速、高精度扫描,满足工业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结构光 立体视觉 相机标定 三维重建 点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传感器标定算法
10
作者 张志强 熊风光 +2 位作者 孔煜 申超凡 胡明月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4-1502,共9页
针对传感器标定算法当中存在的特征提取不充分、跨模态特征关联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传感器标定算法。融合多尺度特征信息,增强特征的语义信息;利用注意力模块进行不同模态间的特征关联,完成特征匹配;通过参数回归模... 针对传感器标定算法当中存在的特征提取不充分、跨模态特征关联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传感器标定算法。融合多尺度特征信息,增强特征的语义信息;利用注意力模块进行不同模态间的特征关联,完成特征匹配;通过参数回归模块计算旋转和平移参数,获得预测的外部参数,代表初始外在参数和真实外在参数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比RegNet等方法具有更好的标定性能和泛化能力,特别是平移预测的误差平均值相较于对比方法中最好的结果提升了2.03 cm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RGB图像 深度学习 外部标定 激光雷达 刚体变换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Glue的相机和激光雷达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
11
作者 刘全超 何舒文 +2 位作者 张涛 王飞 郝强国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88,共8页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和重投影误差最小化计算位姿变换矩阵,得到相机和激光雷达的位姿变换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旋转误差优于2°,平移误差不大于1 cm,可以有效检测出相机的位姿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定 点云密集化 相机模型 SuperGlue神经匹配网络 位姿变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轮廓激光雷达点云线特征共面约束标定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耀东 徐金杨 +2 位作者 朱力强 史红梅 方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4-784,共11页
地铁隧道断面轮廓参数测量过程中,需要对高速激光雷达点云进行高精度系统标定。特别是大场景隧道环境,对标定模板要求高,标定过程复杂,检测精度影响大。针对此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地铁隧道轮廓点云的标定方法,并基于双激... 地铁隧道断面轮廓参数测量过程中,需要对高速激光雷达点云进行高精度系统标定。特别是大场景隧道环境,对标定模板要求高,标定过程复杂,检测精度影响大。针对此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地铁隧道轮廓点云的标定方法,并基于双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进行了算法研究。本方法设计了专用的手推行便携式标定系统,利用由点云数据提取的标定板线特征,建立目标函数,通过混合了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寻找全局最优解从而实现对激光雷达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两侧钢轨顶轨的标定误差在±1.5 mm以内;静态测量精度X误差在±1 mm内、Y误差在±4 mm内;当采集系统以5 km/h的速度进行数据采集时,动态测量精度X误差在±4 mm内、Y误差在±6 mm内。本方法能够实现激光雷达的高精度标定,算法鲁棒性强,具有易操作、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地铁隧道 点云标定 共面约束 隧道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与RGB相机融合的玉米作物行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庆 安东 +4 位作者 韩华宇 刘京辉 郭延超 陈黎卿 杨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274,共12页
针对单一传感器在面对复杂田间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态激光雷达(LiDAR)与RGB相机融合的玉米作物行检测方法。首先,研究了固态激光雷达和RGB相机联合标定方法,同步获取玉米作物行图像和点云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 针对单一传感器在面对复杂田间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态激光雷达(LiDAR)与RGB相机融合的玉米作物行检测方法。首先,研究了固态激光雷达和RGB相机联合标定方法,同步获取玉米作物行图像和点云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融合,实现点云“着色”,基于点云“着色”提出聚类感兴趣密度区域算法。利用“着色”点云完成聚类,并结合作物种植农艺标准(行距),分别验证点云信息和颜色信息的可用性,能够选择最优信息完成作物行感兴趣区域聚类。最后,通过划分点云水平条带的方式确定目标点云的特征点聚类区域,取作物行特征点,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作物行检测线。仅需调整行距参数,算法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作物行检测,利用正常工况下玉米苗期、前期、中期和后期数据开展算法验证,作物行中心线平均误差不大于1.781°,准确率不小于92.69%,平均耗时不超过102.7 ms。此外,为验证算法鲁棒性,开展了复杂农田背景环境,如高杂草背景、断行、苗期杂草高度与玉米高度相近以及玉米完全封行4种工况作物行检测,算法平均误差不大于1.935°,准确率不小于91.94%,平均耗时不超过108.3 ms。通过讨论阐述了基于点云“着色”开展作物行中心线提取的优越性,本文算法可为作物行中心线可靠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作物行识别 激光雷达 RGB相机 联合标定 点云“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字”标志物的红外图像与三维点云融合方法
14
作者 郑叶龙 李长勇 +3 位作者 夏宁宁 李玲一 张国民 赵美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0-1099,共10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建立含有空间和温度信息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该技术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异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融合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得到三维温度场模型.针对红外相机与...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建立含有空间和温度信息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该技术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异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融合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得到三维温度场模型.针对红外相机与可见光相机成像原理存在差异,难以通过常用标定板进行内参标定的问题,基于红外相机成像特性设计并制作镂空圆孔标定板用于内参标定,所得内参平均重投影误差为0.03像素.针对红外相机与结构光相机的成像原理不同,现有标志物制作复杂、外参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不同材料的辐射度差异,设计制作“十字”标志物并将其用于联合标定.为解决同名特征点难以识别的问题,针对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分别设计了同名特征点提取方法,配合“十字”标志物进行同名特征点提取.红外图像和三维点云特征点提取方法的检测重复率分别为75%和92%,与传统方法相比两者的检测重复率均有所提升.利用该方法建立纸杯、工件和人脸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镂空圆孔标定板能实现红外相机的内参标定,对“十字”标志物采用同名特征点提取方法能完成红外相机与结构光相机的联合标定.最终所得三维温度场模型的平均重投影误差为1.70像素,与现有方法相比模型精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三维点云 标志物 同名特征点 系统标定 异源空间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与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识别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宏伟 李进 +3 位作者 闫志蕊 郭军军 张夫净 李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61,共13页
煤矿掘进巷道锚护位置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是钻锚机器人实现智能永久支护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与激光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智能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图像目标识别、点云图像特征融合和定位坐标提取3个步骤:①针对... 煤矿掘进巷道锚护位置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是钻锚机器人实现智能永久支护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与激光点云融合的巷道锚护孔位智能识别定位方法,包括图像目标识别、点云图像特征融合和定位坐标提取3个步骤:①针对煤矿井下低照度、水雾和粉尘等环境因素导致的锚孔轮廓成像模糊的问题,采用IA(Image-Adaptive)-SimAM-YOLOv7-tiny网络对巷道待锚护孔位进行视觉识别,该网络能够自适应地增强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恢复锚孔边缘的高频信息,并使模型重点关注锚孔特征,提高锚孔检测的成功率;②求解激光雷达和工业相机联合标定的外参矩阵,将图像检测的锚孔边界框通过透视投影关系生成锥形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对应的目标点云团簇;③采用点云处理算法提取锚护孔位边界点云,获得孔位中心坐标及其法向量,并通过坐标深度差比较判断锚孔识别的正确性。文中搭建了锚杆台车机械臂钻孔定位系统,对算法自主定位的精度以及准确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IA-SimAM-YOLOv7-tiny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87.3%,较YOLOv7-tiny模型提高了4.6%;提出的融合算法定位误差为3 mm,单锚孔情况下系统平均识别时间为0.77 s,与单一视觉方法相比,采用激光与视觉多源融合不仅可以降低环境和小样本训练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而且可以获得锚护孔位的法向量,为机械臂调整钻孔位姿实现精准锚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孔精准定位 图像识别 点云处理 激光雷达和相机联合标定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空中激光雷达拍摄图像目标自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大鹏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76,共6页
激光雷达在作业前需要进行准确的标定,否则很容易导致拍摄出来的图像发生畸变。为保证拍摄质量,针对传统标定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一种无人机空中激光雷达拍摄图像目标自标定方法。针对机载激光雷达拍摄到的目标点云图像实施去噪处... 激光雷达在作业前需要进行准确的标定,否则很容易导致拍摄出来的图像发生畸变。为保证拍摄质量,针对传统标定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一种无人机空中激光雷达拍摄图像目标自标定方法。针对机载激光雷达拍摄到的目标点云图像实施去噪处理。利用深度学习中的KCRNet网络构建一种点云匹配模型,实现特征点云匹配。以特征点对为基础,构建标定参数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优标定参数,完成无人机空中激光雷达拍摄图像目标自标定。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标定后,粗差率相对更小,最高值仅为2.6%,标定精度均值为99.2%,标定时间均值仅为5.0 s,由此说明该方法的标定效果更好,使得拍摄出来的图像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点云匹配 参数优化模型 自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激光雷达与相机的无目标自动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佳佳 张传伟 +2 位作者 周李兵 秦沛霖 赵瑞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1,89,共10页
矿用车辆实现无人驾驶依赖于准确的环境感知,激光雷达和相机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准确的环境感知信息。为确保激光雷达和相机的有效融合,需进行外参标定。目前矿用本安型车载激光雷达多为16线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较为稀疏。针对该问题... 矿用车辆实现无人驾驶依赖于准确的环境感知,激光雷达和相机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准确的环境感知信息。为确保激光雷达和相机的有效融合,需进行外参标定。目前矿用本安型车载激光雷达多为16线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较为稀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矿用激光雷达与相机的无目标自动标定方法。利用多帧点云融合的方法获得融合帧点云,以增加点云密度,丰富点云信息;通过全景分割的方法提取场景中的车辆和交通标志物作为有效目标,通过构建2D-3D有效目标质心对应关系,完成粗校准;在精校准过程中,将有效目标点云通过粗校准的外参投影在逆距离变换后的分割掩码上,构建有效目标全景信息匹配度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算法最大化目标函数得到最优的外参。从定量、定性和消融实验3个方面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1)定量实验中,平移误差为0.055 m,旋转误差为0.394°,与基于语义分割技术的方法相比,平移误差降低了43.88%,旋转误差降低了48.63%。(2)定性结果显示,在车库和矿区场景中的投影效果与外参真值高度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3)消融实验表明,多帧点云融合和目标函数权重系数显著提高了标定精度。与单帧点云相比,使用融合帧点云作为输入时,平移误差降低了50.89%,旋转误差降低了53.76%;考虑权重系数后,平移误差降低了36.05%,旋转误差降低了3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车辆 无人驾驶车辆 激光雷达 相机 多帧点云融合 全景分割 外参标定 无目标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
18
作者 李立凡 曹鹏彬 +1 位作者 杜兵 沈琼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7-1553,共7页
针对二维激光雷达在检测行人位置时,因缺少高度信息导致对行人特征识别不准确,易产生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联合检测的行人识别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筛选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中属于行人腿部曲线的点云段并... 针对二维激光雷达在检测行人位置时,因缺少高度信息导致对行人特征识别不准确,易产生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联合检测的行人识别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筛选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中属于行人腿部曲线的点云段并以此确定行人位置;视觉图像中引入人体识别算法框选行人,利用人体外边框中心点处图像坐标和深度值解算行人位置。将雷达与相机获得的行人位置信息加权融合得出行人实际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继承激光雷达测量精度的同时,极大地减小了误判率,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处理 联合标定 行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双模态线阵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
19
作者 王羚 李金龙 +1 位作者 罗林 高晓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线阵相机在被测物体运动速度快、拍摄视场范围广以及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下比面阵相机更具优势,并且将二维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数据相结合能使信息量更丰富,能更好地还原真实场景。为提高在工业应用场景下的双模态数据的...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线阵相机在被测物体运动速度快、拍摄视场范围广以及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下比面阵相机更具优势,并且将二维图像数据与三维点云数据相结合能使信息量更丰富,能更好地还原真实场景。为提高在工业应用场景下的双模态数据的结合精度,提出一种动态双模态线阵相机的联合标定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简便快捷的2D线扫相机与3D线扫相机之间的联合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小计算量实现高精度双模态双线扫相机的联合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相机 联合标定 双模态数据 畸变校正 二维图像 三维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抓取系统手眼标定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铜 毕德学 +1 位作者 宋韦辰 毛啸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7,110,共6页
[目的]为降低食品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定位误差和标定物识别误差,设计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的手眼标定方法。[方法]基于姿态矩阵的组成,通过平移和旋转机器人末端获取末端相对于相机的姿态与位置,提出使用已知对应点对配准的方法降低平移法... [目的]为降低食品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定位误差和标定物识别误差,设计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的手眼标定方法。[方法]基于姿态矩阵的组成,通过平移和旋转机器人末端获取末端相对于相机的姿态与位置,提出使用已知对应点对配准的方法降低平移法中机器人定位误差对姿态求解的影响;在空间圆拟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两点向量法求解末端位置以减少数据采集量,并提出拟合球心的方式补偿手眼标定结果。[结果]标定后实测平均误差为0.8 mm。[结论]基于Eye-In-Hand型手眼系统可实现较高精度的物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眼在手上 手眼标定 定位补偿 机器人 食品自动化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