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criterion for rock joints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roughness parameters 被引量:9
1
作者 唐志成 刘泉声 黄继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53-4659,共7页
The shear behavior of rock joints is important i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rock mechanics. Three group rock join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re made by cement mortar material and a series of CNL(constant norma... The shear behavior of rock joints is important i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rock mechanics. Three group rock join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re made by cement mortar material and a series of CNL(constant normal loading) shear tests are perform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applied normal stress and joint morphology to its shear strength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eak dilatancy angle of rock join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ormal stress, bu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oughness. The shear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normal stress and the roughness of rock joint.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modes of failure of asperities are tensile, pure shear,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are 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 for describing the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A new peak shear criterion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peak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All the used parameters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joint shear behavior peak shear strength three-dimensional roughness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被引量:7
2
作者 LI Zhuo RAO Qiu-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11-925,共15页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parallel-bonded particle model for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particle flow code(PFC3D).Variation ranges of microscopic of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are creat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n macroscopic parameters(elastic modulus E,Poisson ratio v,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and ratio of crack initial stress to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i/σc)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lbe.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of rock materials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ble 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us the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The PFC3D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intact and pre-cracked rock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s(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arameters,stress−strain curves and failure process)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can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uniform design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flow code(PFC3D)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网络的帕金森步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坛 时文雅 +1 位作者 郇战 刘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为了提高帕金森步态的识别效率并保持高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帕金森步态识别方法-多头量化时域卷积网络(MQ-TCN)。用TCN层替换深度可分离卷积中的逐通道卷积,并部署TTQ算法,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参数复杂度。其次,该研究还分析... 为了提高帕金森步态的识别效率并保持高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帕金森步态识别方法-多头量化时域卷积网络(MQ-TCN)。用TCN层替换深度可分离卷积中的逐通道卷积,并部署TTQ算法,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参数复杂度。其次,该研究还分析了帕金森步态数据的冗余性,在略微损失识别精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模型训练所需的存储空间,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在轻量设备中的可部署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MQ-TCN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4.9%,参数量仅为目前最小帕金森步态识别模型的5%,不但保持高效的识别精度,还大幅度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与参数复杂度,为后续帕金森步态识别工具在轻量设备上的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步态识别 轻量化卷积 时域卷积网络 参数量化 模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时空参数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明明 何泽佳 +3 位作者 恽晓萍 龙舟 王成 王向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时空参数的一致性。方法2019年2月至4月,选取35例健康成年人,分别应用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记录其站立相及迈步相时间比例、跨步长、步频、步速、足偏角等时空参数,采用... 目的探讨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时空参数的一致性。方法2019年2月至4月,选取35例健康成年人,分别应用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记录其站立相及迈步相时间比例、跨步长、步频、步速、足偏角等时空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散点图评定两种步态分析系统的一致性及差异。结果两种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得时空参数的信度较好(ICC 0.691~0.835)。Bland-Altman法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得时空参数间的一致性较好。结论Gaitboter与Noraxon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得时空参数一致性较好,可进一步在临床试用以观察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步态分析系统 时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视觉引导下的工业机器人步态运动学参数辨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岩 魏洪玲 赵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工业机器人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而离线编程则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离线编程对机器人自身的绝对定位精度有较高要求,为提升绝对定位精度,设计一种激光视觉引导下的工业机器人步态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基于线结构激光测量技术,... 工业机器人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而离线编程则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离线编程对机器人自身的绝对定位精度有较高要求,为提升绝对定位精度,设计一种激光视觉引导下的工业机器人步态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基于线结构激光测量技术,设计由工业智能相机、感光元件、滤光片、线激光器构成的激光视觉传感器,使用该传感器测量工业机器人,以获取其三维信息。通过粗引导与精引导两个步骤对激光视觉传感器实施激光视觉引导,以提高效率,降低瞄准误差。工业机器人步态运动学参数误差的辨识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实施迭代求解,以获取精确的方程组解,从而完成步态运动学参数辨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步态运动学参数辨识误差低于0.02 mm,在30次迭代次数以内即可完成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视觉 线激光器 工业机器人 步态运动学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姿态个体的步态参数性别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申梁昌 宋雨杉 +3 位作者 黄海洋 吴家麟 王嘉悦 翁文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研究步态参数影响个体滑倒风险的内在机理,对男女个体分别在行走、跑步2种运动姿态时的步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三维测力跑台获取并分析不同速度、坡度工况下的个体步长、步宽和最大足底正压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消除身高影响后,... 为研究步态参数影响个体滑倒风险的内在机理,对男女个体分别在行走、跑步2种运动姿态时的步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三维测力跑台获取并分析不同速度、坡度工况下的个体步长、步宽和最大足底正压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消除身高影响后,跑步姿态的男性个体步长比同速度的女性个体步长小4 cm左右;行走姿态的男性个体最大足底正压力和重力的比值约为女性个体比值的1.1倍;跑步姿态时,随着个体步长的增大,男女个体的步频基本保持在2.6~2.8步/s;在跑步姿态时,个体会通过维持步频、增大步长(增大足底与地面作用力或跨步夹角)的方式来提高运动速度。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个体滑倒风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参数 步长 步宽 足底压力 滑倒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sens惯性传感器系统在步态分析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雨果 张丁午 +2 位作者 刘玲玥 刘宇 王睿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5,共5页
探究Xsens惯性传感器运动捕捉系统测量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的重测信度。在2个测试日分别采集15名健康个体步行过程中的时空步态参数(步速、步长、步频、支撑相占比和双支撑相占比)以及髋、膝和踝关节在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 探究Xsens惯性传感器运动捕捉系统测量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的重测信度。在2个测试日分别采集15名健康个体步行过程中的时空步态参数(步速、步长、步频、支撑相占比和双支撑相占比)以及髋、膝和踝关节在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2次测试间隔(6±1)d。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及测量标准误比较两次测试的相对信度与绝对信度。结果发现,两次测试的时空步态参数的相对信度结果为一般至极好,绝大部分时空部分参数的绝对信度表现优秀;矢状面上所有关节角度具有极好的重测性,冠状面和水平面上三个关节角度表现为一般至极好,所有关节角度的绝对信度结果均优秀。综上所述,Xsens系统对于测量健康年轻人的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是可靠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使用Xsens系统来进行健康人体的步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装置 步态分析 时空步态参数 下肢关节角度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正常成人步行时空参数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香平 舒彬 +2 位作者 顾小红 蒋宛凌 吕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正常成人的步行特征,为临床步态分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365名正常受试者,按性别、年龄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75岁组共10组。应用人体步态垫测量与分析系统,测试受试者自由行走时... 目的:探讨中国正常成人的步行特征,为临床步态分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365名正常受试者,按性别、年龄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75岁组共10组。应用人体步态垫测量与分析系统,测试受试者自由行走时的步速、步长、步幅、步长时间、摆动时间、支撑时间、单足支撑时间、双足支撑时间等时空参数,并对每位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试。结果:年龄组内平均步速,除30—39岁组、60—75岁组外,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50岁以后,男、女步速均减慢,与50岁以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步长,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步长在50岁以后减小,与50岁以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性步长在60岁以后减小,明显小于60岁以前步长(P<0.01)。结论:应用人体步态垫测量与分析系统,首次建立中国正常成人步行时空参数值参考范围,初步揭示中国正常成人的步行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正常成人 步态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8
9
作者 赵军 张通 +1 位作者 芦海涛 李冰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 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不佩戴矫形器,裸足进行三维视频步态分析,与健康成年人步态参数进行比较;对照组16例,佩戴固定式踝足矫形器(AFO)进行步态分析,与观察组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方法 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不佩戴矫形器,裸足进行三维视频步态分析,与健康成年人步态参数进行比较;对照组16例,佩戴固定式踝足矫形器(AFO)进行步态分析,与观察组比较。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观察组步长、跨步长、步频明显减小,步宽增大,步速减慢;步态周期延长,其中双腿支撑期时间和所占步态周期比例明显延长,单腿支撑期所占步态周期比例明显缩短(P<0.01);偏瘫患者是否应用AFO,步态运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速慢、步态周期延长、双腿支撑期比例延长、单腿支撑期比例缩短是其主要运动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分析 运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步态运动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忠武 王广志 +2 位作者 丁辉 高敬 丁海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32-533,544,共3页
目的取得健康青年人步态的基本模式。方法以 2 8例健康青年男女为研究对象 ,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运动分析系统测得人体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结果得到了正常青年人的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并且比较了男女之间步态... 目的取得健康青年人步态的基本模式。方法以 2 8例健康青年男女为研究对象 ,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运动分析系统测得人体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结果得到了正常青年人的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并且比较了男女之间步态的差异 ,分析了步态参数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论两性之间大多数步态参数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 ,除了个别参数之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研究 步态分析 运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步态时空和运动学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龙伟 王珏 +1 位作者 高琳 石磊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5,111,共4页
目的:对正常青年人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步态参数的最佳测试次数,为步态测试次数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35例正常青年人的步态时空及运动学参数;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步态参数进行可... 目的:对正常青年人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步态参数的最佳测试次数,为步态测试次数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35例正常青年人的步态时空及运动学参数;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步态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重复测试4次,正常青年人时空各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重复测试6次,正常青年人运动学各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结论:1)正常青年人每次测试取一个步态周期、重复测试4次能使时空参数达到较高的可靠性;2)同样条件下,正常青年人需要重复测试6次能使运动学参数达到较高的可靠性;3)正常青年人的时空参数的可靠性高于运动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时空参数 运动学参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伟 汪宗保 +1 位作者 李国平 周敬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对轻病组、重病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和对照组各30名进行运动学参数测试。结果: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时空参数相比,... 目的:定量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对轻病组、重病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和对照组各30名进行运动学参数测试。结果: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时空参数相比,支撑期百分比参数较大(P<0.05)。关节角度方面,轻病组、重病组分别和对照组相比,最大伸髋角度明显减小(P<0.05);足跟着地期伸膝角度、支撑期最大屈膝角度和支撑期最大伸膝角度等参数均明显减小(P<0.05);踝关节支撑期最大跖屈角度和最大背屈角度较小(P<0.05),重病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较大(P<0.001)。结论:KOA患病组与对照组步态的运动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患者为减少患病部位的负荷采取了相应的代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步态 运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威 曾祥斌 +5 位作者 章荣 李文兰 牟杨 罗亚玲 张嵩 明俊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6-822,共7页
目的:应用步态分析,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 目的:应用步态分析,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健侧支撑相、健侧摆动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对称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对正常人步态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潇 卢世璧 解英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2-215,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三维测力台系统对正常人步态的一些测试结果及参数分析,例如足底压力、平面力的矢量、回归曲线及功率谱分析等。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步态分析 测力台系统 三维测力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恒河猴后肢步态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伟 赵文 +4 位作者 魏瑞晗 赵璨 季润 曹金柱 蒲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4-738,共5页
目的基于Matlab建立一套适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步态数据处理方法。方法通过VICON系统在3只恒河猴脊髓损伤术后6周进行后肢步态分析测试,获取运动学数据。通过Excel Link将Matlab与Microsoft Excel相结合,实现对运动学原始数据的筛选和... 目的基于Matlab建立一套适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步态数据处理方法。方法通过VICON系统在3只恒河猴脊髓损伤术后6周进行后肢步态分析测试,获取运动学数据。通过Excel Link将Matlab与Microsoft Excel相结合,实现对运动学原始数据的筛选和提取,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计算。结果通过计算得到步长、步高以及膝关节和踝关节角度等运动学参数。在0.2km/h、0.5 km/h、0.8 km/h速度下,步长(F=2.869,P=0.088)和步高(F=1.148,P=0.344)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数据模型可重复。通过计算得到的角度-时间曲线图反映了关节功能和运动变化规律。系统初步实现了足部步态轨迹的描绘,还实现了步态运动的二维/三维轨迹图的生成。结论该系统使得实验原始数据的处理不依赖于VICON系统,计算得到的参数和轨迹描绘可基本满足非人灵长类动物后肢行为学评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步态 数据处理 矩阵实验室 步态参数 步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步态分析系统子系统-测力台系统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潇 卢世璧 +1 位作者 陆文莲 付祖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站立与行走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站立或行走时足底与支承面之间的压力(垂直、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力)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得反映人体下肢的结构、功能乃至全身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信息。本文介绍了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子系统—... 站立与行走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站立或行走时足底与支承面之间的压力(垂直、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力)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得反映人体下肢的结构、功能乃至全身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信息。本文介绍了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子系统—三维测力台系统,及其运用它对正常人和骨科病人的一些测量和分析结果,包括足底压力曲线、矢量图、功率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压力测量 力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步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凯 元文学 孟昭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5,82,共5页
正常儿童步态特征有助于人们了解人类动作发展的过程及影响步态成熟的因素,还能为异常或患病儿童步态研究、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从步态分析及儿童动作发展研究历史演进过程出发,探讨和分析儿童步态特征变化及研究影响儿童步态成... 正常儿童步态特征有助于人们了解人类动作发展的过程及影响步态成熟的因素,还能为异常或患病儿童步态研究、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从步态分析及儿童动作发展研究历史演进过程出发,探讨和分析儿童步态特征变化及研究影响儿童步态成熟因素的时—空参数;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阐明了正常儿童步态的成熟过程基本特征的研究进展,指明不同学者研究结果的差异甚至相悖的观点;析出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主要因素:肌肉力、平衡能力、协调与控制能力,并分析比较了近期的相关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步态 时-空参数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5
18
作者 单莎瑞 黄国志 +1 位作者 曾庆 汪孝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8-563,共6页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给予患侧下肢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根据患者踝关节背伸、内翻程度调节正负电极片位置及具体适应的刺激量30min/次,1次/d,每周6次,共3周。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电刺激。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并获取两组患者步态参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步速、步幅、步频、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均提高(P<0.05),步态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患侧摆动相、健侧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步行速度、步幅、步频、步行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称性步态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时空参数,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足下垂 神经肌肉电刺激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孟殿怀 伊文超 +3 位作者 顾昭华 王翔 罗予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FES-AWD)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步态训练矫正仪辅助下的步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20min,每周5d,共4周... 目的:观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FES-AWD)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步态训练矫正仪辅助下的步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20min,每周5d,共4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析患者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前后的步态时-空参数。结果:①与自由步行相比,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关闭开关)对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无显著影响;②3次访视中,与自由步行相比,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开启开关)均能显著提升足下垂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结论:FES-AWD可以即刻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步态,且可以排除心理影响,以及佩戴设备所产生的各种不利生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 脑卒中 足下垂 步态 时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儿步态时空和运动学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龙伟 李树伟 +1 位作者 王珏 石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对脑瘫患儿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步态参数的最佳测试次数。方法: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45例脑瘫患儿(26例偏瘫和19例双瘫)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采集有效测试8次;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 目的:对脑瘫患儿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步态参数的最佳测试次数。方法: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45例脑瘫患儿(26例偏瘫和19例双瘫)步态的时空及运动学参数,采集有效测试8次;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对步态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偏瘫患儿重复测试5次、双瘫重复4次可使各时空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偏瘫患儿重复测试6次、双瘫重复5次可使运动学各参数的ICC值均达到0.9以上。结论:脑瘫患儿时空参数的可靠性高于运动学参数,双瘫患儿时空和运动学参数的可靠性均高于偏瘫患儿;偏瘫患儿重复测试6次、双瘫患儿重复测试5次能使其时空和运动学参数达到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步态 时空参数 运动学参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