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9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n Acoustic Levitato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nipulation of Numerous Particles
1
作者 Di Wu De-Yao Yin +1 位作者 Zhi-Yuan Xiao Qing-Fan Sh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8-31,共4页
We present a design of an acoustic levitator consisting of three pairs of opposite transducer arrays.Three orthogonal standing waves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acoustic traps at which the particles are levitated in mid-... We present a design of an acoustic levitator consisting of three pairs of opposite transducer arrays.Three orthogonal standing waves create a large number of acoustic traps at which the particles are levitated in mid-air.By changing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transducer arrays,three-dimensional manipulation of particles is successfully realized.Moreo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particles and the phase difference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This design can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levitation in many fields,such as biomedicine,ultrasonic motor and new materials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of an ACOUSTIC Levitator for three-dimensional MANIPULATION of NUMEROUS 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global interconnect based on a design window
2
作者 钱利波 朱樟明 杨银堂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463-468,共6页
Based on a stochastic wire length distributed model, the interconnect distribu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3D IC) is predicted exactly. Using 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a global interconnect desig... Based on a stochastic wire length distributed model, the interconnect distribu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3D IC) is predicted exactly. Using 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a global interconnect design window for a giga-scale system-on-chip (SOC) is established by evaluating the constraints of 1) wiring resource, 2) wiring bandwidth, and 3) wiring noise. In comparison to a two-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2D IC) in a 130-nm and 45-nm technology node, the design window expands for a 3D IC to improve the design reliabil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further supporting 3D IC application in futur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window wiring resource bandwi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C Packaging Design with CST Full-Wave Time-Domain Simulation Software
3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6年第8期I0023-I0027,共5页
关键词 RFIC Packaging design with CST Full-Wave Time-Domain Simulation software CST design SIMULATION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MAC Layer Aware Pseudonym (MAP) Scheme for the Software Defined Internet of Vehicles 被引量:1
4
作者 Zishan Liu Li Zhu +2 位作者 Jianwu Li Guiyang Luo Lin Zh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200-214,共15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oss-layer design to enhance the location privacy under a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Io V). The channel and pseudonym resources are both essenti... This paper proposes a cross-layer design to enhance the location privacy under a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for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Io V). The channel and pseudonym resources are both essential fo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in the Io V. Nevertheless, the MAC protocol and pseudonym scheme are usually studied separately, in which a new MAC layer semantic linking attack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the vehicles' transmission patterns even if they change pseudonyms simultaneous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named as the software defined Internet of Vehicles(SDIV). Facilitated by the architecture, a MAC layer aware pseudonym(MAP) scheme is proposed to resist the new attack. In the MAP, RSU clouds coordinate vehicles to change their transmission slots and pseudonym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ix-zones by measuring the privacy level quantitatively. Security analysis and 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show that the scheme provides reliable safety message broadcasting, improves the location privacy and network throughput in the Io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V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 location privacy MAC protocol cross-layer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behavior of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based on the bridging model
5
作者 Dong-mei Yin Bao-ming Li Hong-che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609-616,共8页
This work provides a method to predict the three-dimensional equivalent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homogenization principle.In the meso-scale,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 This work provides a method to predict the three-dimensional equivalent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homogenization principle.In the meso-scale,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is defined and the bridging model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predictive model for its three-dimensional equivalent elastic constants.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is method for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ones gained respectively by experiments and classical laminate theory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odel.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some winding parameters,such as winding angle,on the equivalent elastic behavior of the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are analyzed.The rules gained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weight design Filament-wound composites Bridging model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监控软件在EP4数据采集器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林兵 杨玲玲 冷崇标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6期81-84,共4页
在EP4型数据采集器拷机测试过程中,需要24小时不间断监控仪器运行状态。为此开发了一款通用型EP4数据采集器拷机故障监控软件。本文论述了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架构及关键技术,证实了自主研发的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
关键词 MATLAB 监控软件 设计与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调距桨控制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
7
作者 陈新梅 周一 +1 位作者 杨静 刘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舰船调距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首先分析了调距桨在现代船舶中的重要性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其次,阐述了调距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型、软件架构和人机界面设计;然后,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调距桨驱动... 舰船调距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首先分析了调距桨在现代船舶中的重要性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其次,阐述了调距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型、软件架构和人机界面设计;然后,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调距桨驱动器的控制策略、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以及故障诊断与容错机制;最后,通过实训台实际测试验证了调距桨控制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调距桨 控制系统 硬件设计 软件开发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型探测器杜瓦组件静态热设计软件的实现
8
作者 李司 陈军 +3 位作者 徐世春 任海 黄一彬 魏超群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医疗和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杜瓦组件由芯片组和杜瓦组成,杜瓦为芯片提供必需、可靠的工作环境及光机电接口。杜瓦热设计过程中,芯片组热功耗、杜瓦热负载、被冷却物体的热质量、不同接触界面热阻...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医疗和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杜瓦组件由芯片组和杜瓦组成,杜瓦为芯片提供必需、可靠的工作环境及光机电接口。杜瓦热设计过程中,芯片组热功耗、杜瓦热负载、被冷却物体的热质量、不同接触界面热阻和传热温差等需要准确计算以便于选配制冷机,保证器件在全温区下降温时间和功耗等指标的实现。目前,相关计算通过人为实现,易出错且效率低。对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理论,提出了利用软件辅助快速计算相关热功耗的方案,完成了杜瓦组件静态热设计软件的开发,对于提升热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提供了支持,对于制冷机选配和组件整体性能保证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瓦组件 静态热设计 辅助设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wer Designer的数据库系统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曹风华 《电子科技》 2011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Power Designer是一个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系统建模工具,它可以使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协同工作,快速建立起软件的系统模型,为开发一个稳定可靠的软件打下基础。文中通过实例的建设过程,介绍了Power Designer的分析设计过程及... Power Designer是一个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系统建模工具,它可以使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协同工作,快速建立起软件的系统模型,为开发一个稳定可靠的软件打下基础。文中通过实例的建设过程,介绍了Power Designer的分析设计过程及软件代码、数据库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POWER designER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立创EDA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优势和应用
10
作者 尹小田 李静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1期183-187,共5页
PCB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产品必需的环节之一,文章分析应用较广的国外PCB设计软件使用的常见难点,对比国产软件嘉立创EDA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优势,结合基于51单片机八路抢答器项目,介绍嘉立创EDA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实践可... PCB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产品必需的环节之一,文章分析应用较广的国外PCB设计软件使用的常见难点,对比国产软件嘉立创EDA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优势,结合基于51单片机八路抢答器项目,介绍嘉立创EDA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实践可见,嘉立创EDA在中小型电路的PCB板设计和制作方面,能更好地帮助理解电子产品的布局,提升PCB设计效率,缩短项目的设计周期,减少过程中的出错率和返工率,未来嘉立创EDA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立创EDA PCB设计与制作 软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引擎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研究
11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2 位作者 夏文俊 黄亚飞 罗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使用C++编程语言对引擎接口进行自主研发及封装,提出“模型+数据”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建模技术,实现了构件模板参数化生成及修改、构件实例数据管理及维护更新、方案自适应生成及更新迭代的全业务流程技术支持等功能。依托宜涪高速铁路项目,采用研发的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实现项目示范段范围桥梁的参数化建模、数据集成和可视化渲染,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及工程适用性。本文探索了国产引擎在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中的可能性,为我国桥梁工程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正向设计 桥梁工程 图形引擎 全桥设计系统软件 自主研发 参数化建模 集成与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淖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12
作者 庄立欣 王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134-137,共4页
该文通过介绍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针对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存在的问题,依据设计原则从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两大方面对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改造升级。同时,针对巴彦淖尔电网... 该文通过介绍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针对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存在的问题,依据设计原则从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两大方面对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改造升级。同时,针对巴彦淖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进行研究,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淖尔电网 调度自动化系统 硬件 软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节能效益分析与软件开发
13
作者 佟曦 刘骏 +3 位作者 薛小军 陈衡 徐钢 刘文毅 《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83-87,96,共6页
以某焦化企业的125 t/h干熄炉及其配套发电系统数据为基础,对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进行节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干熄焦100万t/a、工作8 000 h/a的条件下,根据最新的折标系数进行折算后,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能源收益为29 960.4 tce、能源... 以某焦化企业的125 t/h干熄炉及其配套发电系统数据为基础,对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进行节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干熄焦100万t/a、工作8 000 h/a的条件下,根据最新的折标系数进行折算后,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的能源收益为29 960.4 tce、能源支出为22 491.28 tce、节能量为7 469.12 tce,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通过节能量的热力计算过程,应用MATLAB中的GUI界面进行程序设计,在编程中调用refpropm函数,设计出能够计算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节能量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 余热发电 节能量 软件开发 GUI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异构CNN加速器
14
作者 谢志豪 李国刚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解决卷积神经网络(CNN)高效部署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异构CNN加速器,并在YOLOv4 tiny模型上进行验证。搭建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处理器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GPA)的异构系统。通过高层次综合(HLS)将可并行执行... 为解决卷积神经网络(CNN)高效部署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异构CNN加速器,并在YOLOv4 tiny模型上进行验证。搭建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处理器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GPA)的异构系统。通过高层次综合(HLS)将可并行执行的计算单元映射为FPGA端寄存器传输级(RTL)知识产权(IP);ARM处理器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与IP核的调度,最终实现前向推理加速。结果表明:该异构CNN加速器的工作频率为130 MHz,功耗为2.809 W,推理速度达到511 ms,吞吐率为13.40 GOPS;相较于桌面端图形处理单元(GPU)、中央处理单元(CPU)及主流嵌入式AI加速平台,该设计在推理速度与功耗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同时关键性能指标均有显著提升;所设计异构CNN加速器在边缘计算场景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能够满足实际部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GPA) 硬件加速 软硬件协同设计 高层次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调查软件多端协同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张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6,共9页
传统工程调查以纸质记录的现场资料采集为主,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资源,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航天航空遥感、低空摄影测量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调查逐步向着内外业协同的数字化作业模式转型。为切实推进工程调查作业的数字化转型工... 传统工程调查以纸质记录的现场资料采集为主,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资源,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航天航空遥感、低空摄影测量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调查逐步向着内外业协同的数字化作业模式转型。为切实推进工程调查作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并适配内外业协同作业模式的转变,需深入研究工程调查协同工作的关键要点、软件的协同架构设计、软件的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并选取工程实例开展测试。在工程调查协同要点分析中,系统梳理了调查对象、调查流程及调查成果的协同关键点,为软件系统与关键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软件协同架构设计部分,详细研究了软件整体架构,并仔细梳理了模板协同、功能协同与数据协同的设计逻辑,为软件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关键技术部分,着重探讨了多专业切换适配技术、数据整合协同技术、调查内容智能填充技术的关键细节,切实解决了工程调查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最后,在沪渝蓉高速铁路与陇海铁路改造工程中,测试验证了软件多端协同模式开展工程调查的优越性。测试结果表明,本软件系统可兼容9个专业、17类对象的工程调查业务,其中地质专业的全流程作业效率提升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工程调查 多端协同 软件系统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机器人自动铺丝系统设计及CAM软件开发
16
作者 孙守政 靳子昂 +4 位作者 李新宇 刘明宇 赵志远 韩振宇 富宏亚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满足航空航天制造业对复合材料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针对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这一问题,设计了集成式机器人自动铺丝系统及其配套的CAM软件。其中铺丝头和纱架采用一体化设计,有效减小设备总体积并缩短传纱路径。对核心部件铺丝头开... 为满足航空航天制造业对复合材料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针对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这一问题,设计了集成式机器人自动铺丝系统及其配套的CAM软件。其中铺丝头和纱架采用一体化设计,有效减小设备总体积并缩短传纱路径。对核心部件铺丝头开展设计,使其具备剪切、重送、夹紧、加热和施压机构功能。基于C++语言、Qt框架、OpenCASCADE和OpenGL开发了自主可控的自动铺丝CAM软件,将显示交互、轨迹规划、铺层分析和运动仿真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软件的使用性和操作效率。最后通过曲面自动铺丝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器人自动铺丝系统及其CAM软件能够保证铺放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铺丝 CAM软件 复合材料成型 机构设计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辅助铁路应用软件海报设计研究
17
作者 张鹤 王喆 +2 位作者 郭歌 刘承亮 朱韦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6期133-136,141,共5页
随着数字铁路规划的提出,对铁路应用软件的建设速度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应用软件研发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是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设计人员,产出的软件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质量差强人意。该文提出一种借助stable diff... 随着数字铁路规划的提出,对铁路应用软件的建设速度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应用软件研发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是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设计人员,产出的软件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质量差强人意。该文提出一种借助stable diffusion工具的AIGC能力,按照设计—生成—再优化的步骤,通过正向和反向提示词、调优参数以及蒙版重绘的手段实现较为高效的产出海报设计,既降低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要求又节省整体出图时间。该方法应用在某业务安全日以及中秋节软件中海报宣传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文生图 提示词 软件界面设计 海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潘春为 杨飚 +2 位作者 蔡有信 周同生 周祖衡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顶升机构及驱动等,软件主要包括变频器、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等,通过机构协同作业,实现整体同步顶升和下放。为验证该装置的工作性能,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承载状态下的受力及变形,开展智能升降装置空载荷、半载荷、满载荷3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实桥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升降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最大应力与最大竖向变形值均小于允许值;2个墩柱上2套智能升降装置的下连接座最大高度差为10~12 mm,能有效实现同步顶升;相较传统支架施工,采用该装置施工单个盖梁可减少工时11 h,工效提高14%,整体施工成本降低46.28%。该装置可将盖梁支架搭设的高空作业转化为地面作业,极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梁 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结构验算 有限元法 现场试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门电气控制柜自动测试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忠伟 谢川 +2 位作者 钱林 汪建明 杨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153-156,160,共5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测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阀门电气控制柜作为核电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测试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较低。该文首先分析阀门电气控制柜测试原理及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随...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测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阀门电气控制柜作为核电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测试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较低。该文首先分析阀门电气控制柜测试原理及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随后详细阐述基于LabVIEW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总体架构,软硬件组成和关键的测试流程。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该系统在提高测试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该自动测试方法为阀门电气控制柜提供一套高效、可靠的测试手段,同时也为其他类似设备的自动测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电气控制柜 自动测试 LABVIEW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3D智能云设计软件在工厂装修中的辅助应用
20
作者 王诗凯 姚佳维 +1 位作者 朱捷寅 何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对在线3D智能云设计软件进行了简要介绍,聚焦作者所在工厂的一次改造装修过程,详细阐述了利用在线3D智能云设计软件完成户型建立、区域规划、硬装设计、设备设置、货架及工具箱定置的过程,使设计效率和决策进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 3D智能云设计软件 云设计 工厂装修 机床建模 在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