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周杰 李涛 刘国志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8,共13页
针对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曲面玻璃上无法正常工作、清洁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该机器人整体采用双机设计,两机体在结构上均由多个机构铰接组成,各机构均设有磁吸附装置,清洁机构由多个节单元铰接... 针对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曲面玻璃上无法正常工作、清洁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该机器人整体采用双机设计,两机体在结构上均由多个机构铰接组成,各机构均设有磁吸附装置,清洁机构由多个节单元铰接组成。在机器人贴合曲面玻璃的过程中,各相邻机构以及各相邻节单元之间的铰接结构在磁吸附装置的驱动下产生夹角,以实现机器人对曲面玻璃表面弧度的自适应。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的磁极排布方式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机器人的曲面自适应性及运动稳定性,解决了曲面玻璃厚度及曲率变化引起的机器人自适应问题,得到了机器人在不同姿态下稳定工作的约束条件。最后,在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开展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在曲面玻璃表面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贴合效果和可靠的运动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曲面玻璃清洁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擦窗机器人 铰接结构 双机设计 曲面自适应性 运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足多趾机器人曲面攀附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罗艺 江励 +2 位作者 谷世超 翟雪倩 郑昊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37,共6页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在复杂曲面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足多趾攀附机器人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提升机器人在变曲率表面的作业能力。设计具有独立自由度的多趾攀附模块(每趾含2个主动关节)和多自由度串联机械臂构成的复合...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在复杂曲面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足多趾攀附机器人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提升机器人在变曲率表面的作业能力。设计具有独立自由度的多趾攀附模块(每趾含2个主动关节)和多自由度串联机械臂构成的复合机构。基于三点成面原理建立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通过以接触支点为原点构建局部坐标系,推导包含防滑落条件和防倾覆条件的稳定性判据。最后,结合运动学模型量化分析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样机能够在平面、球面以及变曲率表面上稳定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爬壁机器人 多趾攀附模块 稳定性 曲面攀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空调温度控制性能提升的导流板响应面优化分析
3
作者 刘翔 朱帅 朱凯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解决汽车空调出风口温度不均匀和差异性大的问题,对汽车空调出风口温度控制曲线进行试验和仿真,采用响应面优化的方法对导流板结构的外边长度、里边长度和倾斜角度与平均温度和温度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回归多项式、响应面曲线图和... 为解决汽车空调出风口温度不均匀和差异性大的问题,对汽车空调出风口温度控制曲线进行试验和仿真,采用响应面优化的方法对导流板结构的外边长度、里边长度和倾斜角度与平均温度和温度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回归多项式、响应面曲线图和导流板结构的最优参数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了汽车空调的温度控制曲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温度控制曲线 导流板 响应面优化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口径曲面棱镜胶接优化设计
4
作者 冯军 李思远 +3 位作者 王飞橙 陈文聪 田飞飞 贾昕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6,共15页
针对大口径曲面棱镜高面形精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胶固化收缩应力的胶结优化设计路线,得到了胶接优化方案。首先,根据胶体非自由固化模型,推导了胶固化应力的有限元微分方程。其次,设计了圆弧形胶斑式柔性粘结环及其框架结构。基于... 针对大口径曲面棱镜高面形精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胶固化收缩应力的胶结优化设计路线,得到了胶接优化方案。首先,根据胶体非自由固化模型,推导了胶固化应力的有限元微分方程。其次,设计了圆弧形胶斑式柔性粘结环及其框架结构。基于温度载荷法搭建了胶固化对镜面面形影响的仿真模型,并建立了等效胶收缩力关于胶体参数的响应面模型,研究了胶粘剂种类、胶体参数、粘结数量对面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选用3 m-2216环氧胶、圆弧形胶斑及其柔性粘结环、在侧面6胶点胶接工况下,曲面棱镜前镜面面形PV值从0.66λ降到0.005λ、RMS值从0.15λ降到0.001λ;后镜面面形PV值从0.61λ降到0.003λ、RMS值从0.14λ降到0.001λ,曲面棱镜面形精度得到显著改善。最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结构力热特性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棱镜 胶接 面形精度 响应面法 有限元仿真 结构优化 力热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元法的Rayleigh波频散特征计算与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研究
5
作者 杨博 张萌 +2 位作者 夏江海 龙友明 吴忧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3,共9页
为了提升Rayleigh波勘探成层结构力学参数的精细化水平,基于谱元法,构建了弹性层状半无限结构的Rayleigh波频散方程。针对半无限土基和“上软下硬”这2种规则成层结构,运用谱元法与快速矢量传递法对比计算了Rayleigh波多阶模态的频散曲... 为了提升Rayleigh波勘探成层结构力学参数的精细化水平,基于谱元法,构建了弹性层状半无限结构的Rayleigh波频散方程。针对半无限土基和“上软下硬”这2种规则成层结构,运用谱元法与快速矢量传递法对比计算了Rayleigh波多阶模态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谱元法与解析法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05%以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上硬下软”的典型路面结构、含“软夹层”和含“硬夹层”的复杂成层结构,结合谱元法,推导了表面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分解Rayleigh波各模态相速度对表面位移能量的贡献,建立了一种基于谱元法确定复杂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多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的半解析方法,此方法确定的Rayleigh各阶模态叠加耦合频散特征与速度-应力有限差分方法仿真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表明基于谱元法计算Rayleigh波频散曲线并以此揭示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模态叠加耦合机理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Rayleigh波频散曲线 模态叠加耦合 成层结构 面波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可靠度分析
6
作者 王长虹 胡世韬 胡宝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21,共14页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算法,评估CSSIS的抗震可靠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CSSIS力学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地震波,以天津宁河地区为例,基于首次超越概率理论,计算了CSSIS的失稳概率Pf.结果表明,地震震级M和震中距D对CSSIS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震中距D的增加,上部结构的失稳概率Pf迅速下降;相反,地震震级M的增加会导致Pf升高.所得研究结果将为CSSIS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随机地震动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地区地层频散特征与分析研究
7
作者 毕征峰 马健 +3 位作者 王龙昌 王晓光 刘明明 李圣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479,共6页
潍坊市南部山区第四系厚度较薄,北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第四系厚度较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厚,且潍坊市北部为滨海咸水入侵区,传统的物探方法,尤其是电法、电磁法,在该区开展工作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路,利用... 潍坊市南部山区第四系厚度较薄,北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第四系厚度较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厚,且潍坊市北部为滨海咸水入侵区,传统的物探方法,尤其是电法、电磁法,在该区开展工作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路,利用线形台阵多次覆盖的高效微动探测技术,对潍坊市不同地层的面波频散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频散特征差异对地层结构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市南部浅覆盖区频散曲线频点范围较广,整体呈表层低速中深层迅速升高型;潍坊市北部厚覆盖区频散曲线频点范围相对较窄,整体呈表中深缓慢升高低速型;古河道发育地层频散曲线出现无规律的跳动或“之”字形拐点,整体为深层波速最高中部低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调查 天然源面波 微动探测 频散曲线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曲面结构件成型工艺对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孔娜 王希杰 +2 位作者 李英志 苟凯 王增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通过对无人机翼肋和隔框两种曲面结构件的研制及试验验证,研究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曲面结构件的性能影响。为实现无人机轻量化需求,翼肋采用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其外轮廓为曲面,翼肋腹板有减重孔及连接孔,根据翼肋结构在复合材料泡沫... 通过对无人机翼肋和隔框两种曲面结构件的研制及试验验证,研究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曲面结构件的性能影响。为实现无人机轻量化需求,翼肋采用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其外轮廓为曲面,翼肋腹板有减重孔及连接孔,根据翼肋结构在复合材料泡沫夹芯面板上加工预制体,对于预制体边缘泡沫裸露区域,分别采用无封边、碳布封边、胶膜封边三种成型工艺制得翼肋。分别在气动力载荷与蒙皮张紧力载荷的作用下进行试验,并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进行位移数值分析,获得三种成型工艺的翼肋在两种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对比。结果表明,碳布与胶膜可以对复合材料曲面结构件的泡沫芯材起到保护作用,其中碳布封边的翼肋,即整体包覆式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翼肋的强度和刚度最高。通过对机身隔框结构件的研制,进一步验证整体包覆式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件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曲面结构 翼肋 隔框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型遮光罩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章令晖 周宏志 +2 位作者 夏英伟 李明珠 王琦洁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1,共4页
介绍了一种曲面型蜂窝夹层结构遮光罩的研制技术,基于遮光罩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重点对材料选择、工艺方法、模具设计、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按照由内到外的胶接顺序采用两步固化工艺,能够解决曲面型遮光罩的成型... 介绍了一种曲面型蜂窝夹层结构遮光罩的研制技术,基于遮光罩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重点对材料选择、工艺方法、模具设计、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按照由内到外的胶接顺序采用两步固化工艺,能够解决曲面型遮光罩的成型问题,并满足各项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型 蜂窝夹层结构 遮光罩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单一扩展率曲线模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小平 贾贵磊 +1 位作者 崔维成 祁恩荣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来探讨复杂载荷作用下海洋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报问题。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的思想是将任意载况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等效到R=0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假定超载不影响材料的裂纹扩展率,而是使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减小。使得复杂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报也仅需要对应于R=0时的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从而解决复杂载荷下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的确定问题。文中给出了适合于海洋钢结构的裂纹扩展率曲线,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以及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钢结构 表面裂纹 单一曲线模型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魏嘉 唐杰 +1 位作者 岳承祺 武港山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7,共9页
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是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在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三维地质构造建模可以分为3个阶段:地质曲面重建、地质曲面拓扑关系分析和三维实体建模。地质曲面重建方面,在无约束条件地质曲面重建方... 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是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在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三维地质构造建模可以分为3个阶段:地质曲面重建、地质曲面拓扑关系分析和三维实体建模。地质曲面重建方面,在无约束条件地质曲面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质约束的地质曲面拟合技术,实现了拉张和挤压条件下的地质曲面重建;空间拓扑关系分析方面,提出了带有拓扑信息的交点排序与交线分离算法,能够处理复杂的地质边界和地质体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网格具有严格的拓扑一致和几何一致性;根据三维地质框架模型,提出了地层块体的分离算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层沉积特征的定义,提出了三维地层网格的生成算法,实现了三维地质构造建模的全部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 曲面重建 拓扑关系 地层网格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制作及加固水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洋 张希 +2 位作者 吴刚 纪军 张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3,90,共10页
平面纤维(FRP)网格以其卓越的性能在特定结构加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但其对小尺寸曲面、异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约束加固并不适用。提出了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制作工艺,制作了曲面纤维网格制品,测试了纤维网格拉伸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空... 平面纤维(FRP)网格以其卓越的性能在特定结构加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但其对小尺寸曲面、异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约束加固并不适用。提出了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制作工艺,制作了曲面纤维网格制品,测试了纤维网格拉伸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并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试件的轴压性能明显优于未加固混凝土圆柱试件,随着纤维网格纤维用量的增加,加固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能有效提高,并取得和陆上试件相近的加固效果,根据纤维网格约束量的不同,水下加固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软化、强化与临界行为,采用现有FRP约束混凝土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空间曲面纤维网格加固水下混凝土的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空间曲面 水下 加固技术 纤维网格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EBG结构带隙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涛 曹祥玉 +1 位作者 殷兆伟 张广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利用光学B ragg反射条件,设计了一种曲面电磁带隙结构。采用悬置微带线法,分析了其结构参数以及圆柱结构参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表面波带隙影响的规律与平面上一致,圆柱曲率对表面波带隙的影响不是太大,只是带隙中... 利用光学B ragg反射条件,设计了一种曲面电磁带隙结构。采用悬置微带线法,分析了其结构参数以及圆柱结构参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表面波带隙影响的规律与平面上一致,圆柱曲率对表面波带隙的影响不是太大,只是带隙中心频率略有下降。这一结论对在曲面共形天线上应用电磁带隙结构提高天线性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 电磁带隙 带隙特性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面波迭代反演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懿 张进 刘怀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根据滩浅海近地表结构特征,尝试利用地震记录中的面波进行近地表结构研究,以便了解滩浅海地区的近地表地层介质结构变化,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准确的低降速带资料。针对面波频散反演已有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迭代反演... 根据滩浅海近地表结构特征,尝试利用地震记录中的面波进行近地表结构研究,以便了解滩浅海地区的近地表地层介质结构变化,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准确的低降速带资料。针对面波频散反演已有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迭代反演方法对面波的频散曲线进行拟合迭代,用于反演预测滩浅海低降速带地层参数。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和容错能力,它的反演预测能力非常强大,能够较精确地预测出所要求解的目标数据,同时结合传统迭代反演方法的优点,增强了该方法的反演预测能力。通过对滩浅海近地表结构模型试算,获得好的效果,同时进一步对实际记录进行了计算,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近地表结构 面波 频散曲线 BP神经网络 迭代反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场拼接复眼成像系统结构及装调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天元 董正超 +1 位作者 赵宇 刘智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48,共6页
提出了以高分辨率、小视场的子眼镜头为中心,曲面阵列化排布多个分辨率较低、视场大的边缘阵列子眼镜头的人工仿生复眼的结构形式.基于物方视场空间应该保证无缝拼接并尽量缩小重合区域的原则,分析并得到子眼镜头在X方向和Y方向上视场... 提出了以高分辨率、小视场的子眼镜头为中心,曲面阵列化排布多个分辨率较低、视场大的边缘阵列子眼镜头的人工仿生复眼的结构形式.基于物方视场空间应该保证无缝拼接并尽量缩小重合区域的原则,分析并得到子眼镜头在X方向和Y方向上视场角与复眼系统总体视场角的数学关系式,推导出了边缘阵列子眼镜头的周期阵列数n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子眼镜头在曲面上的阵列排布方式.依据曲面阵列排布形式设计了子眼镜头曲面固定本体,提出了利用自带光源的自准直经纬仪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装调方法.在实际装配和调整过程中,完成了中心子眼镜头和边缘第一阵列子眼镜头的安装,利用该系统采集图像数据,结果表明:物方视场空间的实际重合区域与理论设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成像系统 视场拼接 装调 结构设计 曲面阵列 光学设计与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叶顶间隙的涡轮弯叶栅拓扑与旋涡结构(Ⅰ)——试验模型、端壁与叶片表面拓扑结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庆海 黄洪雁 韩万今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3-850,共8页
根据具有叶顶间隙的直叶栅和正、反弯叶栅壁面流动的墨迹显示以及横截面内气动参数测量 ,应用拓扑学原理 ,分析了端壁与叶片表面拓扑结构· 与直叶栅比较 ,叶片正弯消除了上通道涡分离线 ,并使二次涡由闭式分离转变为开式分离 ,而... 根据具有叶顶间隙的直叶栅和正、反弯叶栅壁面流动的墨迹显示以及横截面内气动参数测量 ,应用拓扑学原理 ,分析了端壁与叶片表面拓扑结构· 与直叶栅比较 ,叶片正弯消除了上通道涡分离线 ,并使二次涡由闭式分离转变为开式分离 ,而叶片反弯仅影响奇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叶顶间隙 弯叶栅 端壁 叶片表面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异形曲面壳体零件整体成形工艺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铁军 王忠金 +1 位作者 高洪波 王君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0,共4页
涡扇发动机异形曲面壳体零件单位长度直径变化较大,传统的制造方法是采用分体成形、组合焊接工艺,所需工序多、质量控制环节多、使用可靠性差,采用粘性介质压力整体成形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 涡扇发动机异形曲面壳体零件单位长度直径变化较大,传统的制造方法是采用分体成形、组合焊接工艺,所需工序多、质量控制环节多、使用可靠性差,采用粘性介质压力整体成形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成形工步、粘性介质粘性附着应力对板材流动及壁厚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性介质压力成形可以控制变形区板材的流动,提高成形试件壁厚分布的均匀性,使直径比为1.38零件的壁厚减薄率控制在12%,适合于涡扇发动机异形曲面壳体零件的整体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风扇发动机 异形曲面壳体零件^+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 整体结构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结构解释系统研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为平 郑鸿明 +3 位作者 热合买提吾拉 蒋琳 刘宜文 娄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2,共3页
随着岩性和精细地震勘探进一步的拓展,近地表结构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静校正技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但这些方法相对比较独立,自成体系。静校正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连片处理或考虑以往的静校正相关... 随着岩性和精细地震勘探进一步的拓展,近地表结构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静校正技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但这些方法相对比较独立,自成体系。静校正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连片处理或考虑以往的静校正相关参数时,就必须综合分析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信息的表层资料,建立近地表模型,拥有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平台。近地表结构解释系统是一套专用于表层结构综合分析研究及静校正建模计算为一体的专业化应用系统,为分析表层调查点速度、厚度分布规律,及表层结构特点和静校正方法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促进了油田地震辅助信息管理的进步和静校正技术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结构 低降速带 曲面拟合 相似系数 边界延拓 模型反演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瑞利面波调查表层结构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熙襄 王振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6,122-248,共6页
在石油地震勘探中 ,面波一般是作为干扰波处理的 ,然而 ,瑞利面波也和折射波、反射波一样包含有地下介质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利用地震勘探中已有的面波信息进行表层结构调查的可行性 ,其主要思路为 :1采用二维 f- k变换或小波包... 在石油地震勘探中 ,面波一般是作为干扰波处理的 ,然而 ,瑞利面波也和折射波、反射波一样包含有地下介质的信息。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利用地震勘探中已有的面波信息进行表层结构调查的可行性 ,其主要思路为 :1采用二维 f- k变换或小波包变换的方法从地震记录中分离出瑞利面波 ;2由分离出的瑞利面波求取频散曲线 ;3由频散曲线求表层结构。通过两层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例试算 ,说明利用瑞利面波进行表层结构调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面波 表层结构 频散曲线 石油勘探 地震勘探技术 折射波 弹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足背三维轮廓重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新华 袁振宇 +1 位作者 张涛 姚志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46-249,255,共5页
针对人体足背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新型重构及测量方案。采用2台高分辨率CMOS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照射在足背上的线结构光线,通过灰度重心法细化图像中的结构光线,经坐标转换获得足背的点云数据。对足背点云数... 针对人体足背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新型重构及测量方案。采用2台高分辨率CMOS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照射在足背上的线结构光线,通过灰度重心法细化图像中的结构光线,经坐标转换获得足背的点云数据。对足背点云数据后跟处的盲区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进行修复,并运用三维Delaunay网格化算法实现曲面重构,获得完整的足背三维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程序运行稳定,足部主要参数的绝对误差均小于4 mm,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扫描 三维重构 足背点云 曲线拟合 曲面重构 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