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for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based on IFCM and the cloud model
1
作者 GONG Jun HU Tao YAO 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224-1237,共14页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ntegrates an intuitionistic cloud model with a fuzzy cognitive map. By virtue of expectancy Ex, entropy En, and hyper entropy He, the risk fuzziness and randomness of the knowledge of expert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bi-linguistic variabl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the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 model. Subsequently, the threshold function and weighted summation oper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fuzzy cognitive map is converted into the INC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 to create the risk transmi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and the algorithm for solving it. Subsequently, the risk influence sequencing method based on INC and the risk rating method based on nearnes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utual convers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risk evaluation results.Example analysis is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evaluation multi-project parallel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model warship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2
作者 彭星煜 蒋海洋 +5 位作者 龚建华 朱进 夏炜 陈瑞熙 陈磊 杜德飞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4,共9页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云模型理论以及TOWA算子二次加权法弥补上述缺点,并结合RS-熵值赋权法,构建了针对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各时序进行评价,并通过动态升维获得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时间权向量的引入,更能反映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波动,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详实;②上述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后续优化可从二级指标中能耗占比较高的增压工艺入手;③通过3个气田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适用于大多数气田能效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结论认为,该评价模型将不确定性介入能效评价研究中,体现评价对象随时间迁移的动态性以及随机性,从而识别出该集输系统的能效薄弱环节,可深化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体系的认识,为节能降耗决策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 动态权重 云模型 动态综合评价 TOWA算子 RS-熵值赋权法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改进云模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评估
4
作者 汤明润 李若旸 +3 位作者 程晓钰 代馨尹 于雪丰 杨淑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1,共12页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结构等3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其次,基于博弈理论进行组合赋权,综合了熵权法、CRITIC法及变异系数法3种客观赋权法,得到最佳组合权重。然后,提出了改进云模型,以此克服指标本身的随机性,并通过组合权重对云模型进行改进,用以评价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最后,选取我国A地区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识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脆弱性、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提供可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适应性评估 博弈论思想 改进云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5
作者 张亚东 周智炜 +2 位作者 江磊 曾玲 郭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计算子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融合为常权重,并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的相对劣化度计算变权重;定义健康状态等级,构建梯形云模型;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动态计算子指标的健康状态隶属度,构建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得到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的健康状态。以宁波地铁5号线的现场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评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降低评估的主观性,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信号电源屏 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梯形云模型 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熵权法-灰云模型在桥机起升机构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全伟 徐坤 +2 位作者 陈泽伟 刘义林 文豪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4-2115,共12页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在安全状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指标信息不确定与等级归属复杂的问题,从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组成结构及事故失效原因出发,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起升机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在安全状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指标信息不确定与等级归属复杂的问题,从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组成结构及事故失效原因出发,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起升机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与改进熵权法计算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采用博弈论法对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将灰色理论与云模型相结合,以某型号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为例进行安全状态评价,得到该起升机构灰云聚类系数为(0, 0, 0.2770, 0.4943, 0.2356),确定该起升机构安全等级为“轻度危险”等级。最后,将该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相同案例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但所提出的组合赋权法-灰云模型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反映起升机构及部件的实际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桥式起重机 起升机构 安全评价 组合赋权 灰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
7
作者 樊燕燕 王伟宇 冯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7,共13页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的维度出发,通过文献检索与指标筛选,构建了包括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和响应韧性等2级指标以及风蚀气候侵蚀力、沙丘活化指数、输沙势等3级指标在内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灰色关联分析法改进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得到组合权重,并用可拓云模型理论进行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最后,选取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和青藏铁路的实际运营线路,通过计算得到5段待评价段的综合云隶属度分别为Ⅱ级、Ⅲ级、Ⅲ级、Ⅳ级和Ⅲ级,并结合压力、状态和响应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韧性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依据P-S-R模型能构建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影响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的2级指标主要是响应韧性,应当给予重视;基于可拓云模型理论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模型,解决了评估过程缺乏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研究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韧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区 铁路运营系统 安全韧性评价 P-S-R模型 可拓云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8
作者 孙健 万高乐 +1 位作者 康鹏灏 陈方玺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3-2483,共11页
为降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风险,确保枢纽日常运营安全有序,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将韧性理论引入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等筛选评价指标,从韧性视角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评价... 为降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风险,确保枢纽日常运营安全有序,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将韧性理论引入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等筛选评价指标,从韧性视角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和反熵权法相结合,利用可拓云理论准确评估枢纽系统运营韧性等级;最后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制约枢纽运营韧性提升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自2014年启用以来,西安北站枢纽系统运营韧性逐年提高,等级由较低韧性(Ⅱ级)达到较高韧性(Ⅳ级);客流和环境是制约该枢纽系统运营韧性提升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韧性优化措施,对进一步指导西安北站交通综合体枢纽及国内外其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参考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综合交通枢纽 可拓云模型 韧性评价 障碍因素 博弈论组合赋权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实例分析
9
作者 袁晓芳 张天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为提高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推进乡村应急体系建设。采用扎根理论和实地调研,从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数字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方面构建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标准差修正的G1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建立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 为提高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推进乡村应急体系建设。采用扎根理论和实地调研,从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数字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方面构建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标准差修正的G1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建立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型并绘制云图,确定乡村应急管理韧性等级,并以A镇9个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镇的乡村应急管理韧性尚未达到及格水平,与实地调研情况一致,证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帮助乡村应急管理队伍提高认识并为其指明优化方向,为提升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应急 应急管理韧性 评价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MAIRCA的高速铁路系统韧性评估
10
作者 李磊 陈斯烨 +1 位作者 李晨蕾 吴艳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开展系统、有效的高速铁路韧性评估是应对风险扰动、提升风险防御能力及恢复能力的关键。基于韧性理论和PSR理论框架,识别与提炼高速铁路系统韧性评估指标。运用云模型处理专家语言值评估信息,考虑异类指标间的关联性和指标评价的波动性... 开展系统、有效的高速铁路韧性评估是应对风险扰动、提升风险防御能力及恢复能力的关键。基于韧性理论和PSR理论框架,识别与提炼高速铁路系统韧性评估指标。运用云模型处理专家语言值评估信息,考虑异类指标间的关联性和指标评价的波动性,引入CRITIC权重计算方法并与超标倍数法结合,提出韧性指标综合权重方法;建立基于云模型和MAIRCA法的高速铁路系统韧性评估方法,计算高速铁路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总偏差,进而评估高速铁路系统的韧性水平等级,识别薄弱指标。以某高速铁路车务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高速铁路车务系统韧性处于较高水平,总偏差为0.041,韧性指标中应急管理状态为薄弱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系统 运营安全管理 韧性评估 MAIRCA方法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在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景国勋 王昌勇 王远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2-3142,共11页
针对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量化评价存在片面性的现状,建立了一套民航管制员队伍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文献归纳两种方式,初步提取可以反映管制员综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根据... 针对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量化评价存在片面性的现状,建立了一套民航管制员队伍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文献归纳两种方式,初步提取可以反映管制员综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剔除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根据指标层中各个指标的中心度计算指标的权重。基于“冰山模型”提出由知识、技能、角色认知和特质动机四个维度构成的准则层,进一步构建民航管制员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使用云模型的方法进行实例的确定度计算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民航管制员工作中评估决策能力和预案统筹能力有着较高的重要性;发现在技能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抗压抗扰能力,需要在以后的培训和管制工作中加强管制技能的学习和规范化,以提高管制效能。预测管制员队伍能力和发现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培训并提高管制员的管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民航管制员 社会网络分析 云模型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评价
12
作者 杜光远 谭桂菲 +1 位作者 夏齐 赵向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 为了识别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换乘存在的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公众需求和监督,需要对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基于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及舒适度等5个维度15个指标,建立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换乘评价指标体系;选取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方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采用云模型生成基于基本算法的评价标准云和结果云,评价结果通过云的数字特征和云图直观展现,进而对识别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中国青岛市主城区45个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为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衔接换乘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准则层(便利性、可靠性、可达性、通畅性和舒适度)的衔接换乘评价等级均为“中等”以上,基本符合青岛市主城区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换乘的特点,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衔接换乘 评价指标体系 CRITIC法 云模型 交通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云模型的LNG化工厂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晓娅 秦林波 +2 位作者 韩军 赵波 陈旺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1-3077,共7页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正向云发生器柔化风险矩阵阈值,并通过逆向云发生器优化评价结果,从而得出云特征数字,并生成对应的二维云图。通过将实际云图与标准云图进行对比,确定各评价指标风险等级。以企业LNG化工厂为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融合了专家意见,保留了评估结果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实现了风险评价结果可视化,为LNG化工厂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化工厂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CRITIC赋权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Cloud模型的东江干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白晓燕 赖成光 +2 位作者 陈晓宏 于海霞 吴孝情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5期26-31,59,共7页
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质评价研究中,选用CODMn、NH3-N和TP等9个指标构建云模型的特征数,利用Critic法推求各因子客观权重后采取最大确定度来判定水质的综合评价等级,对2004-2010年东江干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选取东岸断面评价结果与... 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质评价研究中,选用CODMn、NH3-N和TP等9个指标构建云模型的特征数,利用Critic法推求各因子客观权重后采取最大确定度来判定水质的综合评价等级,对2004-2010年东江干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选取东岸断面评价结果与由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东江干流水质综合评价多为Ⅰ~Ⅱ级,这与实际水质相符,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吻合程度为96.6%,表明基于云模型的地表水体水质评价方法合理可行,且能更为直观的表述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云模型 Critic权 东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测井储层流体评价方法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
15
作者 王书黎 王锦国 +3 位作者 张承森 张喆安 帕尔哈提·凯山 刘龙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2,454,共10页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多因素耦合、流体界限模糊等问题,导致传统方法在复杂储层环境下的适应性受限,解释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为提高储层流体评价精度,在传统测井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云模型理论,提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2个关键测井参数,利用云模型处理测井数据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构建储层流体分类的数学模型。首先,基于云模型理论,推导适用于测井评价的二维云模型,明确各数学参数(期望值、熵、超熵)的地质物理意义,并利用云发生器生成储层二维云图。随后,通过相似度分析技术,对储层类型进行定量分类,提高解释的准确性。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测井数据进行应用分析,并对比传统方法、云模型评价结果和试油试气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复杂储层中能够准确刻画储层流体特征。相较于传统方法,二维云模型不仅提供储层类型的定性判断,还能量化流体性质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能有效反映储层流体特性,在复杂储层环境下具备较强适应性。最终评价结果与试油试气结果高度一致,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测井解释的有力补充,为提高测井数据解释精度、优化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二维云模型 评价标准 测井评价 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16
作者 邓灏 黄泽贵 +2 位作者 蔡忠义 王梦琦 张凯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位研制模式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特点,构建涵盖订购方、承研单位和使用方三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主客观权重偏差值ω_(bias)进行权重耦合的AHP-熵权法,完成对指标的组合赋权;最后,参考成熟度模型将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基于正态云模型完成对通用质量过程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以某装备为例,通过与不同的赋权方法和评估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客观实际,权重分配较为科学合理,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兼顾模糊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特性 过程能力 正态云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评估模型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云物元的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17
作者 王凯 张嘉欣 +2 位作者 任杰 罗时朋 张美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4,247,共12页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与聚合效度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SEM)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过程的绿色度评价体系;然后,基于云模型和物元可拓理论,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安徽省G312合六界至迎宾大道交叉口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装配式桥梁施工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的绿色度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为装配式桥梁的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梁 绿色施工 绿色度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SEM) 云物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模型研究
18
作者 李金 崔庆龙 +2 位作者 郭德赛 刘继国 吴怀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34,共13页
为了科学评价设计阶段盾构隧道的防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可拓云模型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新模型。综合考虑材料因素、结构抗变形能力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因素,建立了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 为了科学评价设计阶段盾构隧道的防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可拓云模型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新模型。综合考虑材料因素、结构抗变形能力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因素,建立了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可靠性评价等级判据。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分别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利用博弈论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弥补了单一赋权法存在的不足。同时,将可拓云模型应用到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中,解决了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构建的新模型应用到武汉两湖通道工程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中,得到该项目防水可靠性评价等级为Ⅳ级,属于较高可靠度。该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新模型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盾构隧道防水 可靠性评价 博弈论组合赋权 可拓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oudSim的作业调度算法评价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宇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15,共4页
针对云计算作业调度算法评价问题,引入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在Cloud Sim仿真框架中,构建一个云计算作业调度评价模型,为选择最优的作业调度算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针对Cloud Sim在用户交互上的不足,进行可视化扩... 针对云计算作业调度算法评价问题,引入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在Cloud Sim仿真框架中,构建一个云计算作业调度评价模型,为选择最优的作业调度算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针对Cloud Sim在用户交互上的不足,进行可视化扩展,使研究者能够直观地观测仿真结果。最后,在Cloud Sim上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模拟的云计算服务,Cloud Sim自身提供的作业调度算法不是最优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cloudSim 作业调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视觉特性及行车风险
20
作者 周翱 尚婷 +1 位作者 谢磊 兰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59-8271,共13页
为进一步分析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的视觉特性及风险情况,基于实车试验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构建线性拟合模型及计算瞳孔面积增长率分析了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基于K-medoids聚类法对驾驶员的注视兴趣区域进行划分,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的视觉特性及风险情况,基于实车试验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构建线性拟合模型及计算瞳孔面积增长率分析了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基于K-medoids聚类法对驾驶员的注视兴趣区域进行划分,分析了驾驶员注视行为特征。通过构建博弈论-可拓云评价模型针对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路段的行车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驾驶员瞳孔面积在入口段呈线性增长而在出口段呈现线性减小规律,整体变化毗邻入口合流段>毗邻入口分流段>毗邻出口分流段>毗邻出口合流段,同时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存在一定行车风险,针对评价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结合,分析了各路段存在风险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改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段 分合流路段 行车风险 视觉负荷 博弈论-可拓云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