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QPSO-EKF的多传感器融合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启国 王磊 +1 位作者 马鉴望 任渝荣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为解决自动化竖井掘进设备的定位调姿精度对竖井、孔桩挖掘效率与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IQPSO)-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姿态测量算法,以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首先,对MEMS传感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除... 为解决自动化竖井掘进设备的定位调姿精度对竖井、孔桩挖掘效率与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IQPSO)-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姿态测量算法,以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首先,对MEMS传感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除噪、滤波、校准等);然后,参考现有飞行器的坐标系,建立了姿态解算模型,通过姿态角数学模型及运动学分析,构建了EFK状态方程,针对EKF方法参数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以分段混沌映射优化初始种群,引入平均位置最优值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IQPSO-EFK算法,优化EKF的系统、测量噪声的协方差参数;最后,对改进算法和三组姿态误差估计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三种典型目标函数,IQPSO-EFK相较于普通粒子群算法(QPSO-EFK)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与收敛精度;对比三组旋转速度姿态测量误差,基于IQPSO-EKF算法的姿态测量方法在测量误差时比真实测量误差减少了约86.3%,比扩展卡尔曼滤波减少了约68.7%,比普通粒子群算法减少了约28.2%,证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掘进 角度测量仪器 姿态测量 微机电系统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 改进量子粒子群-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PSD的三维测角传感器精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赫 白杨杨 +1 位作者 王劲凯 张立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8,共11页
在机载光电转台、多自由度摇摆台等系统中,对于一些运动体与基座间没有确定的回转轴的柔性支撑、并联支撑平台,需要考虑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法,目前大部分的光电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案系统复杂,占用空间大,无法适用于如机载、星载等... 在机载光电转台、多自由度摇摆台等系统中,对于一些运动体与基座间没有确定的回转轴的柔性支撑、并联支撑平台,需要考虑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法,目前大部分的光电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案系统复杂,占用空间大,无法适用于如机载、星载等载荷对体积、质量敏感的场景。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双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案,使用准直镜头汇聚、双面反射光楔反射,将光源在两片PSD上汇聚成像,利用PSD上的光斑位置坐标反解出三轴角度。描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传感器构成,分析了因两片PSD的相对位置偏移产生的误差,提出了对应补偿方法以减少焊装产生的PSD位置偏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主要对采集的PSD模拟信号值的抖动噪声进行FIR滤波处理,分析了滤波器的相频响应特性,并在MCU中测量相位滞后时间以及滤波器的响应带宽,验证了该数字滤波器在系统内拥有较好的实时传输特性。自准直测量单元总质量为230 g,尺寸为50 mm×50 mm×50 mm。实验结果表明,34阶FIR滤波器将角度测量的误差减小至60%,在±2°测量范围内单轴测量时,方位角、俯仰角、横滚角的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003°、0.007°、0.017°,组合测量时分别为0.006°、0.009°、0.021°,文中所提出的三维测角传感器精度较高,满足机载等场景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姿态角度测量 非接触测量 位置敏感探测器 滤波带宽 响应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射光准直角对模拟式太敏的影响与精度补偿
3
作者 盛一鸣 陆正亮 +2 位作者 胡远东 郑侃 廖文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98-2806,共9页
针对模拟式太阳敏感器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姿态测量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准直角特性影响补偿方法。在分析模拟式太阳敏感器主要测量误差源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入射光线准直角特性的测量误差模型,归纳准直角误差与光线入射方向之间的关... 针对模拟式太阳敏感器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姿态测量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准直角特性影响补偿方法。在分析模拟式太阳敏感器主要测量误差源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入射光线准直角特性的测量误差模型,归纳准直角误差与光线入射方向之间的关系,从测量原理入手推导误差补偿算法,对准直角特性引入的误差影响进行精准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主要误差的补偿效果显著,在太阳敏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平均测量精度由补偿前的0.0599°提高至补偿后的0.0094°,大幅提高了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式太阳敏感器 准直角 精度补偿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钻进随钻测量及方位校正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涛 罗武胜 +1 位作者 杜列波 吕海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根据水平定向钻进角度随钻测量的要求,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姿态—方位角、倾斜角和工具面向角的方法,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造成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引入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校正的方法,详细分析... 根据水平定向钻进角度随钻测量的要求,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姿态—方位角、倾斜角和工具面向角的方法,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造成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引入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校正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校正原理,同时给出校正步骤和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校正方法能够在不更换钻具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方位角,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无磁钻铤的长度,节省钻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钻 姿态测量 随钻测量 方位角 方位校正 磁强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的定向钻进姿态测量及方位校正 被引量:28
5
作者 罗武胜 徐涛 杜列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倾斜角、工具面向角和方位角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结构和详细的姿态解算。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引入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方位角校正的方法,并给出仿... 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倾斜角、工具面向角和方位角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结构和详细的姿态解算。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引入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方位角校正的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校正方法能够在不更换钻具即测量装置仍放在一段无磁钻铤内部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方位角,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无磁钻铤的长度,节省钻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进 姿态测量 方位角 方位校正 磁强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姿态传感器信号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航科 张东升 +1 位作者 盛晓超 王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85,89,共5页
针对应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角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姿态传感器信号融合方法。该方法将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误差作为时变误差处理,认为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误差与其所测角速度及上一时刻的角... 针对应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角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姿态传感器信号融合方法。该方法将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误差作为时变误差处理,认为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误差与其所测角速度及上一时刻的角速度输出误差相关,并据此建立陀螺仪测量线性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Kalman滤波算法,以加速度计输出的姿态角对陀螺仪测量的姿态角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姿态角准确测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Kalman滤波算法对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信号融合后可有效消除姿态角测量累积误差并显著改善姿态角测量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角测量 KALMAN滤波 信号融合 加速度计 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三维姿态测量的角平分线方向向量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习文 马军 +2 位作者 陈娟 郭劲 曹立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9-376,共8页
基于交会测量提出了一种飞机三维姿态测量的新方法—角平分线方向向量法。对交会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和特征线提取,获得飞机两机翼边缘特征线上适当两点的坐标,经两次坐标转换到特定坐标系下;联合经纬仪参数及跟踪的俯仰、方位角,解算机翼... 基于交会测量提出了一种飞机三维姿态测量的新方法—角平分线方向向量法。对交会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和特征线提取,获得飞机两机翼边缘特征线上适当两点的坐标,经两次坐标转换到特定坐标系下;联合经纬仪参数及跟踪的俯仰、方位角,解算机翼边缘特征线在特定坐标系下的方向向量,利用飞机结构的对称性,在机翼特征线平面求解其两条角平分线方向向量;重构飞机中轴线及其同面垂线的方向向量;据此计算出飞机的俯仰、偏航和滚动三维姿态。利用两台光电经纬仪交会跟踪飞机的眼镜蛇机动飞行表明提出的方法稳定、实用,只要图像上机翼边缘线成像清晰,测量的姿态角误差不会超过1°。此方法不仅可为靶场光测设备跟踪图像的处理提供一种新途径,而且可为其他运动目标的姿态测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姿态测量 交会测量 边缘特征线 角平分线方向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速度计和角速度仪的笔杆运动姿态检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丽 刘扬 刘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1-835,共5页
在笔杆上安装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测量笔杆的运动姿态时,由于两种传感器的性质不同,再经过运算处理后,对测量结果精度的作用也不同。为此,本文利用3种卡尔曼滤波观测模型,分析比较了只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只利用角速度传感器以及同时利... 在笔杆上安装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测量笔杆的运动姿态时,由于两种传感器的性质不同,再经过运算处理后,对测量结果精度的作用也不同。为此,本文利用3种卡尔曼滤波观测模型,分析比较了只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只利用角速度传感器以及同时利用加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数据3种情况下估计笔杆运动姿态的结果及特点。实验表明,角速度传感器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角速度,但角度累计误差较大;加速度传感器的静态分量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姿态角度,但对角度变化不灵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弥补欠缺,有利于笔杆的运动姿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陀螺仪 笔杆运动检测 姿态角 姿态角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角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国力 吴学兵 邹万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主要对盾构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激光标靶进行了研究。在讨论了平行光束经过凸透镜聚焦后在焦平面上汇聚点位置与入射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通过PSD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测量汇聚点位置进而得出入射光角度的方法,对影响测角... 本文主要对盾构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激光标靶进行了研究。在讨论了平行光束经过凸透镜聚焦后在焦平面上汇聚点位置与入射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通过PSD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测量汇聚点位置进而得出入射光角度的方法,对影响测角精度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测角原型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范围在-5°~+5°时,精度为0.56mrad,满足盾构导向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 ELS 测角系统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移动平均的姿态角测量技术实现 被引量:15
10
作者 唐玉发 张合 +1 位作者 徐国泰 刘建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44-1849,共6页
在深入研究基于二维传感器测倾角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三维传感器测姿态角的原理方法,该方法可减小因二维传感器单轴或双轴输出带来的随机性系统误差,可实现同时对倾角与滚转角的测量;在后续的数据处理方法选择上,运用了基于加权移... 在深入研究基于二维传感器测倾角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三维传感器测姿态角的原理方法,该方法可减小因二维传感器单轴或双轴输出带来的随机性系统误差,可实现同时对倾角与滚转角的测量;在后续的数据处理方法选择上,运用了基于加权移动平均平滑滤波的修正方法,并在仿真与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提高了数据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特殊行业的测姿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传感器 姿态角 测量 加权移动平均 平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量技术的低速风洞连续扫描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艺 岑飞 +2 位作者 温渝昌 刘志涛 车兵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4,共7页
基于Optotrak非接触光学测量系统,建立了风洞试验模型三维姿态角测量方法,实现了模型姿态角的高精度、实时、外触发时钟同步测量。基于该方法测量模型三维实时姿态角,在FL-14低速风洞开展了张线尾撑下YF-16飞机1∶9标模纵、横向连续扫... 基于Optotrak非接触光学测量系统,建立了风洞试验模型三维姿态角测量方法,实现了模型姿态角的高精度、实时、外触发时钟同步测量。基于该方法测量模型三维实时姿态角,在FL-14低速风洞开展了张线尾撑下YF-16飞机1∶9标模纵、横向连续扫描测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0.3°/s的扫描速率下,连续扫描与步进试验数据比对一致性好,各气动分量同期重复性达到国军标合格或先进指标。连续扫描试验获得了更为详尽完整的气动特性信息,同时显著提升了试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姿态角 连续扫描 Optotrak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角观测模型的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力军 张士峰 +1 位作者 杨华波 钱山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EKF姿态确定技术,系统研究了姿态敏感器常用的欧拉角观测模型,从两个方面证明了目前许多文献中所构造的欧拉角误差相对于误差四元数矢部的测量灵敏度矩阵存在缺陷,从理论上剖析了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推导了正确... 针对基于乘性误差四元数的EKF姿态确定技术,系统研究了姿态敏感器常用的欧拉角观测模型,从两个方面证明了目前许多文献中所构造的欧拉角误差相对于误差四元数矢部的测量灵敏度矩阵存在缺陷,从理论上剖析了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推导了正确的测量灵敏度矩阵形式,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姿态确定 欧拉角观测模型 乘性误差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位移光学测量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述光 温渝昌 金启刚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9,共6页
风洞试验中,模型姿态的测量是影响数据精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测量上的一个微小变化,常常对实际应用价值造成巨大影响。当代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应用光学技术。概述了国外主要的风洞模型位移光学测量系统,包括测量依据、应用风... 风洞试验中,模型姿态的测量是影响数据精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测量上的一个微小变化,常常对实际应用价值造成巨大影响。当代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应用光学技术。概述了国外主要的风洞模型位移光学测量系统,包括测量依据、应用风洞、模型要求、数据后处理以及精度情况。这些测量系统应用于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中,用于模型位移、姿态角和弯曲变形的测量。从应用现状、应用环节、操作步骤、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结论。比较这些模型位移光学测量技术可知它们各有优缺点,应用条件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 姿态角 变形 光学测量系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方位角原理的炮弹飞行姿态遥测 被引量:20
14
作者 桂延宁 杨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0-252,共3页
本文根据常规兵器外弹道弹丸飞行姿态测试这一应用需求 ,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及弹载预处理技术 ,对太阳方位角遥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太阳方位角测量原理及太阳方位角传感器数学模型 ,提出并实现了数字太阳方位角遥测系统。该系统... 本文根据常规兵器外弹道弹丸飞行姿态测试这一应用需求 ,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及弹载预处理技术 ,对太阳方位角遥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太阳方位角测量原理及太阳方位角传感器数学模型 ,提出并实现了数字太阳方位角遥测系统。该系统实际用于 1 8万 g炮射环境的靶场测试 ,首次在我国获得了高 g弹丸在外飞行弹道上的太阳方位角数据 ,并由此获得了弹丸的章动、进动和转动等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方位角 炮弹 飞行姿态 遥测系统 外飞行弹道 数学模型 探测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测斜仪小角度井斜角测量的姿态提取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龙达峰 刘俊 张晓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3-886,共4页
针对陀螺测斜仪系统在小角度井斜角测量时存在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对其产生机理和形成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推导了新的小角度井斜角测量的姿态提取方法。搭建基于高精度动调陀螺的随钻测斜仪产品原理样机,并利用高精度三轴转台反复多次模... 针对陀螺测斜仪系统在小角度井斜角测量时存在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对其产生机理和形成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推导了新的小角度井斜角测量的姿态提取方法。搭建基于高精度动调陀螺的随钻测斜仪产品原理样机,并利用高精度三轴转台反复多次模拟实际钻井施工中随钻测井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的提高陀螺测斜仪小角度井斜角随钻测量的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测斜仪 小井斜角 姿态解算 姿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三维探测与IMU姿态角实时矫正的喷雾靶标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慧 李宁 +1 位作者 沈跃 徐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88-97,共10页
基于高精度激光传感器的喷雾靶标特征检测是精准施药变量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改善复杂地形条件对车载激光靶标检测的影响,进行了车载激光喷雾靶标检测与矫正研究。该文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与UTM-30LX型激... 基于高精度激光传感器的喷雾靶标特征检测是精准施药变量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改善复杂地形条件对车载激光靶标检测的影响,进行了车载激光喷雾靶标检测与矫正研究。该文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与UTM-30LX型激光传感器搭建靶标检测试验车,IMU实时获取车体姿态角的偏航角、俯仰角及侧倾角信息,车载激光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切面轮廓的极坐标数据。将获取的目标切面轮廓的极坐标数据与试验车姿态角信息相匹配,通过矫正算法获取精确的目标外形尺寸信息并重构目标三维图像。试验设计首先对长方体柜子与仿真树进行车体单一动态俯仰角的检测试验,然后以仿真树为试验目标,进行车体存在复合动态俯仰角与侧倾角的检测试验,最后在未知地形条件下对长方体柜子以及仿真树进行动态姿态角检测与矫正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矫正分析,对矫正后的目标尺寸信息进行误差分析并重构目标三维图像。试验结果显示矫正后长方体柜子的高度、宽度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89%和8.00%,仿真树的高度、宽度以及树冠高度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5.63%、10.00%和5.00%,矫正效果良好,验证了矫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喷雾 传感器 惯性测量单元 姿态角偏移矫正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结构光动态姿态角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洁 苗准 张广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2-536,共5页
设计出一个基于机器视觉中点结构光测量原理和以CMOS图像传感器局部感兴趣窗口(ROI)功能为基础的动态姿态角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测量原理、系统总体设计、以及软硬件算法的设计及实现。该系统硬件平台包括点结构光光源和姿态敏感器,实... 设计出一个基于机器视觉中点结构光测量原理和以CMOS图像传感器局部感兴趣窗口(ROI)功能为基础的动态姿态角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测量原理、系统总体设计、以及软硬件算法的设计及实现。该系统硬件平台包括点结构光光源和姿态敏感器,实现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ROI功能,大大减少了图像数据量,提高了帧频。同时,采用FPGA实现了并行流水的图像预处理。基于序贯四连通域算法和一阶矩计算的实时光斑质心定位,将硬件处理结果实时传输给软件算法进行数据再处理,减少了软硬件平台间交互的数据量,提高了系统测量速度。软件平台实现了系统的标定和测试,并给出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大,测角速度快,较好地实现了非接触式的动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角 点结构光 动态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模型姿态角和振动测量技术原理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建军 张俊 +1 位作者 张龙 王如琴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2,100,共5页
为了适应风洞发展的需要,满足风洞测量技术精细化、多样化的要求,开展了基于位置敏感器件(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的原理性研究。对PSD探测头进行了详细设计,完成了姿态角测量试验平台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并开展了初步的测量试验... 为了适应风洞发展的需要,满足风洞测量技术精细化、多样化的要求,开展了基于位置敏感器件(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的原理性研究。对PSD探测头进行了详细设计,完成了姿态角测量试验平台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并开展了初步的测量试验。通过原理性试验证明,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为-10°~10°,测量准确度为0.036°,测量精度为0.016°。还对系统应用于振动的测量进行了原理性的研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数据。随着进一步的细化和精确度的进一步提高,基于PSD技术的模型姿态角测量系统在风洞模型的姿态和振动测量、姿态角测量机构的标定和检定、视频测量系统的相互验证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 姿态角 振动测量 风洞实验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3.2m风洞战斗机大迎角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海生 祝明红 +1 位作者 黄勇 刘志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5,共6页
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Φ3.2m风洞战斗机大迎角试验技术,包括振动条件下倾角传感器迎角测量修正技术、大迎角振动抑制技术、实时速压测量技术等。某飞机模型大迎角连续扫描测力试验结果表明,Φ3.2m风洞战斗机大迎角试... 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Φ3.2m风洞战斗机大迎角试验技术,包括振动条件下倾角传感器迎角测量修正技术、大迎角振动抑制技术、实时速压测量技术等。某飞机模型大迎角连续扫描测力试验结果表明,Φ3.2m风洞战斗机大迎角试验技术能够满足先进战斗机大迎角气动特性风洞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大迎角 模型姿态角测量 振动 实时速压测量 连续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风洞实验模型姿态角的测量与控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迪义 竹朝霞 +1 位作者 惠增宏 金承信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介绍NF 3低速翼型风洞常规和动态实验模型姿态角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为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和准度所采取的措施。应用一种直流伺服系统 ,采用电机位置和速度闭环方法 ,已经获得模型姿态角的精度在± 0 .0 5°以内。为进一步... 介绍NF 3低速翼型风洞常规和动态实验模型姿态角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为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和准度所采取的措施。应用一种直流伺服系统 ,采用电机位置和速度闭环方法 ,已经获得模型姿态角的精度在± 0 .0 5°以内。为进一步提高测控性能 ,对于二元实验在翼型轴上安装圆感应同步器 ,测量模型的实际角度 ,并作为反馈信号。这种位置全闭环系统 ,可使角度精度达到± 0 .0 0 83°。对于三元实验 ,用一个加速度计固定在模型内 ,实时测量模型的实际攻角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处理 ,从而减少因气动弹性角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角 滑角 翼型风洞 模型姿态角 测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