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对称Copula函数降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1
作者 刘一休 王静文 孙仁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6,共5页
降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鉴于Copula函数能有效刻画水文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非对称Copula函数建立山东省聊城市降水和黄河高村站径流联合分布模型,采用PSO算法求解Copula函数的参数及权重系数,利用最优Copula函... 降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鉴于Copula函数能有效刻画水文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非对称Copula函数建立山东省聊城市降水和黄河高村站径流联合分布模型,采用PSO算法求解Copula函数的参数及权重系数,利用最优Copula函数分析降水径流丰枯遭遇。结果表明,以双Frank Copula组成Ⅱ型非对称Copula函数的OLS值、AIC值分别为0.014、-560.995,拟合效果最好;聊城市降水和黄河径流丰枯不同频的概率较大,有较好的水资源互补性;降水径流丰枯同频发生时,同丰同平的概率相对较大,较大量级降水径流有可能遭遇,需加强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展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枯遭遇 非对称copula函数 黄河 聊城市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的城市雨洪遭遇风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英 姜紫萍 +1 位作者 樊红霞 袁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针对沿江城市暴雨与外江洪水诱发的内涝问题,对城市雨洪遭遇特性开展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例,利用长系列实测降水量和西江流量数据,分别采用对称和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构建雨洪联合分布,采用赤池信息准则和图形评价法选择最优C... 针对沿江城市暴雨与外江洪水诱发的内涝问题,对城市雨洪遭遇特性开展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为例,利用长系列实测降水量和西江流量数据,分别采用对称和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构建雨洪联合分布,采用赤池信息准则和图形评价法选择最优Copula函数进行雨洪遭遇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乘积Frank CopulaⅡ函数拟合效果最优;以暴雨为主的组合中,端州区发生较大量级暴雨时,西江发生洪水的条件风险概率相对较高;以洪水为主的组合中,不同洪水重现期雨洪联合风险概率均略大于相应西江洪水出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雨洪遭遇 非对称乘积copula函数 联合分布 风险分析 肇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的三变量洪水风险评估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子燊 黄强 刘曾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3-771,共9页
分析洪峰、洪量和历时三变量联合分布与风险概率及其设计分位数,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珠江流域西江高要站52年洪水数据为例,采用非对称阿基米德M6 Copula函数与Kendall分布函数计算三变量洪水联合分布的"... 分析洪峰、洪量和历时三变量联合分布与风险概率及其设计分位数,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珠江流域西江高要站52年洪水数据为例,采用非对称阿基米德M6 Copula函数与Kendall分布函数计算三变量洪水联合分布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设计分位数。结果表明:"或"重现期的风险率偏高,"且"重现期的风险率偏低,二次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设计频率情况下三变量洪水要素遭遇的风险率;按三变量"或"重现期或三变量同频率设计值推算的洪水设计值偏高,以最大可能概率推算的三变量洪水要素的二次重现期设计值可为防洪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评估 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 Kendall分布函数 二次重现期 三变量洪水要素设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的三变量风浪重现水平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子燊 路剑飞 于吉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1-637,共7页
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与Kendall分布函数分析极端波况下的波高、周期和风速三变量联合概率分布与风险率及其设计分位数,为海岸海洋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粤东汕尾海域的实测风浪数据为例,使用非对称Gumbel-Hou... 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与Kendall分布函数分析极端波况下的波高、周期和风速三变量联合概率分布与风险率及其设计分位数,为海岸海洋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粤东汕尾海域的实测风浪数据为例,使用非对称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计算三变量风浪联合分布的"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及其最可能的风浪设计值。主要结论如下:对比不同设计风浪重现期显示,"或"重现期的风险率偏高,"且"重现期的风险率偏低,二次重现期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设计频率情况下三变量风浪的风险率;按目前有关规范设计要求的单变量风浪要素设计值已经达到安全标准,按三变量"或"重现期和三变量同频率设计值推算的风浪设计值偏高,以最大可能概率推算的三变量风浪要素的二次重现期设计值可为相关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 风浪风险评估 Kendall分布函数 二次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非对称copula函数在干旱特性联合概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亦凡 李订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236-240,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特性分析正成为研究热点。在实际应用中,二维变量常表现出非对称性。基于Liebscher提出的非对称copula函数构造方法构造了二维非对称copula函数。以宜昌水文站日径流量数据为例,运用二维非对称cop...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特性分析正成为研究热点。在实际应用中,二维变量常表现出非对称性。基于Liebscher提出的非对称copula函数构造方法构造了二维非对称copula函数。以宜昌水文站日径流量数据为例,运用二维非对称copula函数对干旱历时和干旱峰值的联合概率分布进行分析。证明了构造二维非对称copula时,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定理,该定理可以作为copula函数选取的参考准则。采用Rosenblatt变换的Bootstrap法进行copula拟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二维非对称copula函数可以描述干旱特性的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copula函数 相关系数 干旱特性 联合概率 干旱历时 干旱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不同历时降雨量组合概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师义成 王文圣 吴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为查清越西县不同历时降雨量组合概率情况,根据越西雨量站1954-2012年降水资料,基于三维不对称Gumbel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日降水量(R1d)、年最大3日降水量(R3d)、年最大7日降水量(R7d)的三维联合分布函数,计算了不同历时... 为查清越西县不同历时降雨量组合概率情况,根据越西雨量站1954-2012年降水资料,基于三维不对称Gumbel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日降水量(R1d)、年最大3日降水量(R3d)、年最大7日降水量(R7d)的三维联合分布函数,计算了不同历时降水量的组合概率、条件概率和相应的重现期。结果表明,R1d、R3d、R7d三变量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联合概率最大,同现概率最小,单变量发生的概率介于二者之间;单变量的重现期(T)介于三变量联合重现期(丁a)与同现重现期(丁0)之间;通过组合概率分布图和等值线图可得到给定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组合事件的条件概率;三维不对称Gumbel Copula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不同历时降水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为城市防洪排涝及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不对称copula函数 不同历时降雨量 联合分布 组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关联分析的电力设备故障识别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翁东雷 王露民 +2 位作者 莫建国 邱云 杨东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4,共7页
为解决目前电力设备故障识别系统识别敏感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关联分析的电力设备故障识别模型。利用关联分析法、Model-1故障特征提取法、Copula函数的故障特征分类法,对电力设备故障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将分类后的特征数据随机... 为解决目前电力设备故障识别系统识别敏感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关联分析的电力设备故障识别模型。利用关联分析法、Model-1故障特征提取法、Copula函数的故障特征分类法,对电力设备故障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将分类后的特征数据随机组成训练集X,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故障特征优化的二维数据,将Copula函数的输出结果导入优化ID3的井漏类型分类算法中以完成对故障特征的优化,得到电力设备故障特征分类矩阵;利用非对称性卷积层的CNN模型,实现对电力设备多种故障类型的快速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故障准确性检测时,所提方法的故障识别率平均高达87.2%、识别精准率平均高达71.06%;在不同负荷对系统灵敏性影响的测试中,所提方法在任意负荷状态下的故障识别数据计数不低于40次,优于对比方法;在对电力设备匝间短路故障位点的识别性能测试中,所提方法在任意匝间短路故障位点的故障识别数据计数均高于140次,优于对比方法。所提方法的故障识别精确度高、故障位置识别敏感性高,可促进电网安全运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 关联性分析 Model-1特征提取 copula函数 非对称性卷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