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传感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检测方法设计
1
作者 罗奇 罗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光纤传感网络防御过程中存在检测漏洞,存在无法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某些攻击行为或异常事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纤传感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检测方法。基于数据驱动以最优数据传输策略完成光纤传感网络内数据的采集,将所采集到的光纤传感网络... 光纤传感网络防御过程中存在检测漏洞,存在无法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某些攻击行为或异常事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光纤传感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检测方法。基于数据驱动以最优数据传输策略完成光纤传感网络内数据的采集,将所采集到的光纤传感网络数据进行小波变换,通过比较小波系数和阈值判定异常数据。基于异常数据,使用博弈理论建立安全防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光纤传感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检测中的检测率保持在98%以上;误报率均低于0.3%;设备异常情况的识别率保持96%以上;入侵成功率低于0.1%,可以有效进行安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络 主动防御策略 数据驱动 安全检测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有源配电网相差保护方案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世明 赵永森 +3 位作者 王波 赵文琛 游欢欢 南天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73-181,共9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和故障特性,导致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适用。纵联差动保护可以有效解决有源配电网中保护失效问题,但是存在通信通道和数据同步的问题。光学电流互感器具备功耗低、电绝缘性好等特点,但是受...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和故障特性,导致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难以适用。纵联差动保护可以有效解决有源配电网中保护失效问题,但是存在通信通道和数据同步的问题。光学电流互感器具备功耗低、电绝缘性好等特点,但是受限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配电网中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有源配电网相差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光学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信号转化为光强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将对端光强信号传递至本端,有效地解决了纵联保护的通信通道和数据同步问题。方案采用相位差动保护,避免了温度和光源变化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影响。最后,仿真和动模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有源配电网 光学电流互感器 相差保护 数据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光纤接入网及其发展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韦乐平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B10期1-4,9,共5页
文章指出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文章认为中... 文章指出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文章认为中国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将可能跨越ATM无源光网络(APON)、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和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千兆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开始,较快地过渡到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源光网络 光纤接入网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光纤系统 BPON GPON EPON 中国 用户 发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粒子群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岩 张荟 孙易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3,共9页
为提高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异粒子群算法的恢复策略。光储系统与负荷特性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策略的基础,利用光储模型保证负荷可靠恢复,在构建负荷特性模型时考虑负荷时变性、需求时变性及负荷可控性的特... 为提高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异粒子群算法的恢复策略。光储系统与负荷特性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策略的基础,利用光储模型保证负荷可靠恢复,在构建负荷特性模型时考虑负荷时变性、需求时变性及负荷可控性的特点。在建立的光储系统与负荷特性模型基础上研究故障恢复策略,首先对配电网进行动态孤岛划分,利用光储系统对孤岛内负荷进行可靠恢复,保证用户侧需求度高的负荷优先恢复,然后以总失电负荷最少、网损最小及开关动作次数最少为综合目标函数,运用变异粒子群算法得到孤岛与主网配合的配电网综合恢复策略,提高了主动配电网可靠性。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与恢复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孤岛划分 故障恢复 光储系统 变异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能动磨盘智能控制实验研究
5
作者 范斌 万勇建 +3 位作者 杨力 曾志革 伍凡 吴时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33-1437,共5页
针对能动磨盘面形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和多变量特点,提出了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能动磨盘面形智能控制方法,以CMAC神经网络来映射磨盘面型和控制脉冲之间复杂的关系。为验证上述智能控制方法,搭建了由有效变形口径为420 mm能动磨盘和60路微... 针对能动磨盘面形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和多变量特点,提出了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能动磨盘面形智能控制方法,以CMAC神经网络来映射磨盘面型和控制脉冲之间复杂的关系。为验证上述智能控制方法,搭建了由有效变形口径为420 mm能动磨盘和60路微位移阵列传感器组成的3单元能动磨盘面形检测实验平台,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多组实验,利用微位移阵列传感器分别检测出能动磨盘在1单元、2单元和3单元驱动器作用下实验面形相对于理论面形的偏差,其中峰谷值分别为0.99,2.34和2.68μm,均方根值分别为0.19,0.59和0.57μm,实验结果验证了能动磨盘CMAC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能动磨盘 CMAC 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网络入侵活跃节点高精度定位研究
6
作者 刘智萍 周清华 彭吉琼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由于当前已有定位方法未能对光纤传感网络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导致定位结果不理想,时间复杂度增加,网络覆盖率降低。提出一种光纤传感网络入侵活跃节点高精度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常规的分解尺度选择方法,从指标融合原理和统计两个角度出发... 由于当前已有定位方法未能对光纤传感网络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导致定位结果不理想,时间复杂度增加,网络覆盖率降低。提出一种光纤传感网络入侵活跃节点高精度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常规的分解尺度选择方法,从指标融合原理和统计两个角度出发选取评价指标,根据指数函数对融合指标进行拟合,结合改进的阈值和阈值函数,进行光纤传感网络信号去噪。然后,提取不同入侵活跃节点类型的多路信号特征,并对特征矢量进行分类,融合多路信号的时空信息,完成入侵活跃节点高精度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节点定位覆盖率达到了98.5%,耗费时间保持在0.25 s以内,定位精度在9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络 入侵活跃节点 高精度定位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组网主光端机精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涛 张立中 +3 位作者 孟立新 白杨杨 张暾 张凯强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空间光通信组网的视轴稳定跟踪是建立通信链路的前提,为提高激光通信可靠性,对激光通信组网主光端机精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组网“一对四”主光端机系统原理,针对主光端机存在的粗跟踪残差以及内外部的非线性扰动问题,设计... 空间光通信组网的视轴稳定跟踪是建立通信链路的前提,为提高激光通信可靠性,对激光通信组网主光端机精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组网“一对四”主光端机系统原理,针对主光端机存在的粗跟踪残差以及内外部的非线性扰动问题,设计模糊自抗扰控制方法,改进非线性误差反馈率,自适应调整参数,不断修正当前的控制信号。搭建传统PID、自抗扰以及模糊自抗扰三种控制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50μrad-25 Hz正弦扰动以及施加白噪声下,其均方根值误差达到1.43,与PID以及自抗扰控制方法相比较,跟踪精度提高75%和64%,满足空间光通信组网系统对响应速度、跟踪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组网 精跟踪 主光端机 模糊自抗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改进型土壤水分光纤感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喜凤 朱鸿鹄 +4 位作者 王家琛 吴冰 李杰 曹鼎峰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1-1729,F0003,共10页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精准监测对于工程地质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土壤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时,准分布式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大。为分析该工况下的误差来源及其沿深度的分布状态,设计开展了3组室内土...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精准监测对于工程地质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土壤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时,准分布式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大。为分析该工况下的误差来源及其沿深度的分布状态,设计开展了3组室内土柱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联合分析法,以改进AH-FBG水分感测技术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将AH-FBG法应用在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的土体中,加热时传感器和土体中会产生纵向传热,其中传感器纵向传热占主导地位;该效应会降低含水率监测精度,且相关误差不能通过减少加热时间进行消减;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均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最大升温值法,联合分析法考虑了升温跃迁和拖滞效应,因此得到的含水率监测精度明显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加热光纤(AHFO)法 神经网络 含水率 纵向传热 岩土工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 C−RAN技术的数字化矿山全光网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申雪 刘吉超 李龙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2,99,共9页
建设数字化矿山的首要问题之一是构建一张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高品质信息网络,WiFi、4G等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已无法满足矿山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从数字化矿山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出发,研究了5G技术在井下矿山应用的必要性和部署难点,... 建设数字化矿山的首要问题之一是构建一张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高品质信息网络,WiFi、4G等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已无法满足矿山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从数字化矿山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出发,研究了5G技术在井下矿山应用的必要性和部署难点,指出基于集中式无线接入网(C−RAN)的井下5G组网方案可有效降低5G网络在井下的部署要求和难度,但须解决光纤资源消耗大、“哑资源”故障管理难2个问题。提出了基于5G C−RAN技术的数字化矿山全光网系统,从C−RAN接入网、高速全光网、智能管控平台3个层面阐述了系统架构,并研究了半有源光网络架构、低成本波分复用(WDM)高速传输、智能管控平台等关键技术。该系统采用直检WDM技术节省光纤资源,可将光纤使用数量减少91.67%,同时基于半有源架构、调顶操作维护管理(OAM)技术实现对光纤网络的低成本管控和灵活部署,破解井下巷道光纤资源紧张和光纤网络管理难题。实验结果表明:12个不同波长WDM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为3.5~5.2 dBm,接收灵敏度为−16.9~−19.0 dBm,链路预算能力可达21 dB以上,满足应用要求;消光比为4.7~5.1 dB,眼图裕量大于17.5%,表明了较高的信号质量;在低温−40℃和高温85℃下,WDM光模块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均存在一定性能劣化,但仍然能够满足10 km传输需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2个不同波长WDM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为3.7~5.6 dBm,接收灵敏度为−17.9~−16.3 dBm,其中最差通道的链路预算能力仍在20.2 dB以上,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矿山 5G 全光网 集中式无线接入网 C−RAN 半有源光网络 波分复用 调顶操作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学薄膜缺陷识别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振华 陆金桂 李浩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7-203,共7页
为对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进行准确识别分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识别方法。为突出输入图像中的缺陷信息,采用改进的LBP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了解决单通道卷积神经... 为对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进行准确识别分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识别方法。为突出输入图像中的缺陷信息,采用改进的LBP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了解决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构建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改进传统的ReLU激活函数,避免模型出现欠拟合现象;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代替Softmax分类器,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光学薄膜缺陷图像仿真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分类平均准确率高达93.2%,训练时间为964 s,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缺陷识别 改进的LBP 改进激活函数 双通道 支持向量机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河网水体非光学活性水质参数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建楠 刘海龙 +6 位作者 姜波 陈吟晖 李杰鸿 吴思晓 梁建霞 黄华 邢前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及其邻近水域河网水体为试验区,同步采集现场光谱及水质数据,研究受测水体的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并分析非光学活性参数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浓度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河流水体光谱反射率主...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及其邻近水域河网水体为试验区,同步采集现场光谱及水质数据,研究受测水体的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并分析非光学活性参数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浓度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河流水体光谱反射率主要受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a的影响;在500~680nm波段范围内,水体光谱反射率大小与CODCr、TP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单波段相比,特定波段的反射率比值与CODCr、TP浓度值的相关性较高,与CODCr、TP浓度值相关性最高的反射率比值波段组合分别为R675/R794、R690/R815。选择上述波段组合建立的水质反演模型具有良好的估算精度,模型估算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2%、32.1%,表明高光谱技术在珠江口河网水体非光学活性参数CODCr、TP浓度反演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河网 非光学活性参数 高光谱 水质反演 波段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学习的机载光电系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参数整定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德召 刘晓东 +1 位作者 李佳庆 王合龙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7,共5页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参数整定问题,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整定模型。采用在线梯度下降法进行网络训练以保证对动态系统的学习能力,并引入了IDBD算法,利用输入数据的信息和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实现学习速率的自适...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参数整定问题,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整定模型。采用在线梯度下降法进行网络训练以保证对动态系统的学习能力,并引入了IDBD算法,利用输入数据的信息和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实现学习速率的自适应调整,以改进在线梯度下降法的适应性。数字仿真表明,该参数整定模型较传统的参数整定模型具有动态性能好、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提高非线性系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参数的动态整定精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抗扰控制器的系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系统 前向神经网络 在线学习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光网络基于贝叶斯算法的主动故障告警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全春 王新蕾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当前的智能光网络缺乏主动应对网络故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智能光网络主动告警机制。该机制能够预先判断网络中潜在的故障,并具有高度的准确率以有效减少误告警;此外,该机制对不... 当前的智能光网络缺乏主动应对网络故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智能光网络主动告警机制。该机制能够预先判断网络中潜在的故障,并具有高度的准确率以有效减少误告警;此外,该机制对不同样本采用不同的算法来进行网络学习,采用概率推理估计故障的预测概率,从而为主动告警机制建立一个可推理的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极大地提高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缩短业务连接的恢复时延,优化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故障告警 贝叶斯模型 智能光网络 生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低损耗三维有源光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萍 蒋林 +2 位作者 山蕊 杨博文 付怡雯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4期26-31,71,共7页
针对三维有源光网络路径配置时间长、光路由器插入损耗大和网络硬件开销高等问题,文章设计了自适应路由算法和无阻塞、低损耗光路由器。自适应路由算法利用XYZ确定路由算法进行端口的初次判断,再根据端口阻塞情况进行二次判断,最终选择... 针对三维有源光网络路径配置时间长、光路由器插入损耗大和网络硬件开销高等问题,文章设计了自适应路由算法和无阻塞、低损耗光路由器。自适应路由算法利用XYZ确定路由算法进行端口的初次判断,再根据端口阻塞情况进行二次判断,最终选择无阻塞和距离短的端口作为节点输出端口;针对三维通信需求分别设计层内6端口和层间3端口光路由器代替7端口光路由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进行路由计算时,路径建立过程延迟小、阻塞低,光路由器所需波导和微环谐振器数量少、插入损耗低,平均插入损耗仅为0.88 dB,光网络硬件开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源光网络 电配置路由器 光路由器 自适应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