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相悬浮体系下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小兵 刘威力 +2 位作者 肖杰 刘李香 高举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9,共9页
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视为粗骨料加砂浆的固液两相悬浮体系,设计了4组基础砂浆来制备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每组在1.5~2.9 mm范围内设置8种砂浆膜厚,研究了基础砂浆流变特性、强度及膜厚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 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视为粗骨料加砂浆的固液两相悬浮体系,设计了4组基础砂浆来制备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每组在1.5~2.9 mm范围内设置8种砂浆膜厚,研究了基础砂浆流变特性、强度及膜厚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基础砂浆性能及膜厚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预测公式.结果表明:为保证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优化砂浆膜厚范围为1.9~2.3 mm,对应的基础砂浆最大初始屈服剪切应力范围为51.9~65.2 Pa;预测公式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自密实混凝土 两相悬浮体系 流变参数 工作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流场特性与灌注试验
2
作者 杨荣山 李鹏鑫 +2 位作者 陈家长 刘学毅 曹庆超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预制板式轨道的快速推广,板下灌注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拟开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灌注试验,统计分析自密实混凝土为不同坍落扩展度时轨道板上浮及侧移分布特征,提出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引... 研究目的:随着预制板式轨道的快速推广,板下灌注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拟开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灌注试验,统计分析自密实混凝土为不同坍落扩展度时轨道板上浮及侧移分布特征,提出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引起的轨道板移位的措施;建立模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的气液二相流模型,得到施工过程中轨道板上浮力时程曲线,讨论轨道板上浮力较大的原因,分析关闭出口时机对轨道板上浮力及板角处自密实混凝土密实度的影响。研究结论:(1)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与轨道板上浮力呈反比;(2)在灌注施工前将轨道板高程设低0.9~1.0 mm,可以有效减小轨道的上浮位移;(3)在关闭出口瞬间轨道板上浮力由26 kN增加至36 kN,此时防溢管内自密实混凝土高度为16 cm;(4)自密实混凝土至防溢管50 cm处时,轨道板所受上浮力为2.87倍板重;(5)关闭出口速度对轨道板上浮力影响较大,当关闭出口所用时间从0 s增加至10 s时,轨道板上浮力降低8.1%,板角密实度增加2.6%;(6)施工时,建议选用坍落扩展度为665~670 mm的自密实混凝土,关闭出口所用时间在4~6 s,可以保证较好的板角密实度,并有效降低轨道板上浮力及轨道板侧移;(7)本研究成果可为无砟轨道板下灌注理论分析及施工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自密实混凝土 灌注 气液二相流 上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相位补偿功能的K波段硅基双通道接收前端
3
作者 刘智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3,共10页
针对车载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应用对低成本和高集成化的迫切需求,基于18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K波段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接收前端... 针对车载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应用对低成本和高集成化的迫切需求,基于18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K波段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接收前端。该电路集成两个通道并采用零中频架构以简化系统复杂度。在模块设计时引入了多种增益提高技术以保证K波段下足够的链路增益。为了改善直接变频方式存在的本振馈通和输出相位失配等问题,整芯片无源网络基于紧凑型全对称拓扑设计。此外,为了进一步获得高精度正交输出信号,该接收前端采用了一种新型相位补偿电路,具有实现结构简单、工艺鲁棒性强、调节时对信号幅度影响小且无需占用额外芯片面积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在22.5~26.5 GHz频带范围内,该接收前端实现21.7 dB增益且通道间误差小于0.3 dB,正交输出相位误差补偿前小于2°,补偿后小于0.5°,整体芯片尺寸为2.3 mm×1.4 mm,功耗14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毫米波雷达 相控阵 硅基射频芯片 正交相位补偿 紧凑型全对称拓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三相共箱GIL温度场分布快速计算方法
4
作者 吴泽华 程建伟 +3 位作者 吴宝英 赵林杰 辛璐名 王青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基于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的仿真速度慢,难以满足电力设备数字孪生中监测分析的实时性需求。为此,该文以三相共箱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降维-代... 基于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的仿真速度慢,难以满足电力设备数字孪生中监测分析的实时性需求。为此,该文以三相共箱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降维-代理模型的温度场分布快速计算方法,采用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获取输入数据集,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进行仿真结果的网格节点数据的降维和截断,并应用代理模型构建边界条件与截断后数据的映射关系,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快速计算结果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数据降维重构方法能够在较低截断误差的情况下大规模缩减代理模型的输入数据集,快速计算方法的误差与使用的代理模型和输入数据规模有关,选用适配的方法和参数时最大绝对误差可低于0.5℃,仿真时间缩短至秒级以内。该研究结果可为数字化设备多物理场快速计算分析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共箱GIL 数据驱动 温度场 快速计算 数据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混合励磁三相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
5
作者 袁佳歆 孙玉东 +3 位作者 张琬婷 周航 柳煜 叶丛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54-2566,共13页
加装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是限制高压系统短路电流的有效方法,但其需要与外加的限流空心电抗器配合,导致整个限流系统占地面积和体积很大。因此,基于非正交解耦原理提出了一种紧凑型混合励磁三相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compact hybrid-bi... 加装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是限制高压系统短路电流的有效方法,但其需要与外加的限流空心电抗器配合,导致整个限流系统占地面积和体积很大。因此,基于非正交解耦原理提出了一种紧凑型混合励磁三相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compact hybrid-biased three-phase saturated core fault current limiter,CTFCL),其具有占地面积和体积小的优点。首先,提出了含非正交解耦绕组的CTFCL拓扑。其次,建立了CTFCL的等效电磁路模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然后,给出CTFCL的参数设计准则,搭建了220 kV的有限元模型,仿真验证了CTFCL的限流效果和电磁特性。最后,设计并研制出小容量样机,开展了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该文所提CTFCL的有效性,CTFCL对各种短路均有良好的限制效果,且对比得到CTFCL限流系统占地面积和体积较传统三相SCFCL限流系统分别减少了44%和26%,适合实际高压系统的安装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 三相拓扑 紧凑化 非正交解耦原理 参数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作用下水泥基粉末材料的接触硬化研究综述
6
作者 张超 张子龙 +4 位作者 黄伟 潘阿馨 赖志超 吴天赐 黄醒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7-125,共9页
在高压作用下,一些具有无定型相的水泥基粉末材料会发生接触硬化现象,粉末颗粒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缩聚运动,并在粉末颗粒间形成结构键,进而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及耐水性的人造石材。本文综述了压力作用下水泥基粉末材料接触硬化的成键机... 在高压作用下,一些具有无定型相的水泥基粉末材料会发生接触硬化现象,粉末颗粒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缩聚运动,并在粉末颗粒间形成结构键,进而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及耐水性的人造石材。本文综述了压力作用下水泥基粉末材料接触硬化的成键机理以及粉末水分含量、干燥条件、钙硅比、压制过程对其接触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压力作用下粉末颗粒间会形成氢键、范德华力、固体桥键等结构键;粉末水分含量是影响接触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压力作用下,水分可以改变粉末颗粒的表面性质并影响颗粒之间的结合,进而改变压制成品的力学性能;钙硅比对接触硬化性能的影响显著,不同粉末材料在压制时的最佳钙硅比亦是不同;摩擦力的存在降低了压制效率,造成压制成品密度、强度分布不均匀,润滑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力的影响;此外,降低压制模具高径比并使用双面压制可有效提升压制成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粉末材料 接触硬化 无定型相 结构键 水分含量 钙硅比 压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平行流扁管-紧凑式翅片相变蓄热器蓄/放热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慧婷 刁彦华 +2 位作者 赵耀华 王泽宇 王国珍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工业余热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且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高效蓄热技术和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将多通道平行流扁管与紧凑式翅片相结合的新型相变蓄热器,以水为载热流体,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实验研究了载热流体... 工业余热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且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高效蓄热技术和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将多通道平行流扁管与紧凑式翅片相结合的新型相变蓄热器,以水为载热流体,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实验研究了载热流体注入方式、流量、入口温度对蓄热器蓄/放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小温差下蓄热器的传热特性。结果显示,该蓄热器相变材料填充率为82.5%,紧凑式翅片的采用极大强化了相变材料侧换热过程,蓄/放热性能优良。当载热流体入口温度分别为45℃和41℃时,相变材料约在270 min和75 min完成相变,最小蓄/放热温差可达2℃,最小温差时的平均蓄热比功率为25.18 W/kg,平均取热比功率为20.23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多通道平行流扁管 紧凑式翅片 小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间间隔棒对紧凑型输电线路脱冰跳跃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增浩 杨旗 +4 位作者 李昊 赵林杰 曾华荣 张志强 覃甘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3-931,共9页
紧凑型输电线路穿过覆冰区容易因导线脱冰跳跃而引起放电跳闸及金具破坏事故。揭示紧凑型输电线路脱冰后的动力响应规律,对线路工程的抗冰设计及加固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某500kV紧凑型线路脱冰跳跃跳闸故障为例,通过数值模拟仿真... 紧凑型输电线路穿过覆冰区容易因导线脱冰跳跃而引起放电跳闸及金具破坏事故。揭示紧凑型输电线路脱冰后的动力响应规律,对线路工程的抗冰设计及加固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某500kV紧凑型线路脱冰跳跃跳闸故障为例,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考察了在实际覆冰厚度下,不同相导线脱冰时,线路的相间间隙以及相间间隔棒受力变化;继而针对最不利安全间隙工况,通过参数分析,提出该线路相间间隔棒布置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设置相间间隔棒可以有效抑制脱冰相的竖向跳跃高度,增大导线与地线之间间隙,但对于倒三角形分布的紧凑型线路而言,布置相间间隔棒会减少脱冰后相间间隙。2)下相导线脱冰较上相导线脱冰更容易导致相间间隙不足;且由于上-下相相间间隔棒对下相导线跃起时的侧推作用,容易造成相间间隔棒附近处非连接相间间隔棒一侧的上下相相间间隙不足。3)紧凑型线路相间间隔棒数量和布置位置对脱冰后相间间隙均有影响,其中将相间间隔棒布置远离档距中央可有效增加相间间隙。4)上相脱冰和下相脱冰中与脱冰相有连接的上下相之间的相间间隔棒张力最大;下相脱冰相间间隔棒张力比上相脱冰相间间隔棒张力大,易造成金具损坏,设计中需重点关注。5)由于相邻档对脱冰档的张力作用会增加脱冰跳跃高度进而减少相间间隙,采用耐张串替代V型串有效减少相邻档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输电线路 相间间隔棒 脱冰跳跃 相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而可靠的新型126kV三相共筒型GIS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志彬 刘景博 +4 位作者 骆虎 郑岩 冯建华 张文兵 王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笔者介绍了一种紧凑而可靠的新型126 kV三相共筒型GIS,同时对产品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设计在基础材料成本、运输、运行、维护成本上均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三相共筒 紧凑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紧凑型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黎明 孙保强 +4 位作者 张楚岩 侯镭 傅观君 孟晓波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51-2556,共6页
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在杆塔型式选择,绝缘子串及相间合成间隔棒设计上需要进行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了给我国第1条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提供设计依据,对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 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在杆塔型式选择,绝缘子串及相间合成间隔棒设计上需要进行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了给我国第1条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提供设计依据,对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引用大挠度理论介绍了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的稳定后屈曲特性,然后又采用一种相间间隔棒的精确受力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了相间合成间隔棒所承受的压力与轴向压缩量的关系,并且通过它的大屈曲试验验证了这种精确受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比较34和40mm两种不同芯棒直径的相间间隔棒的试验与仿真数据,最后给出了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相间合成间隔棒的芯棒直径的推荐值为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合成间隔棒 紧凑型线路 计算机仿真 屈曲试验 力学特性 大挠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黎明 薛家麒 范钦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7,共5页
介绍了我国第一条220kV安-廊线紧凑型线路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研究成果及设计经验.特别通过对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后屈曲性态、绝缘水平的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新的设计概念,并在国内首次研制成220kV紧凑型线路用... 介绍了我国第一条220kV安-廊线紧凑型线路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研究成果及设计经验.特别通过对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后屈曲性态、绝缘水平的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新的设计概念,并在国内首次研制成220kV紧凑型线路用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研制的间隔棒已全部通过按技术条件要求的机电综合试验,为紧凑型线路的工程实施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也为研究更高电压500kV紧凑型线路用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合成 绝缘间隔棒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蜜胺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储热微胶囊致密性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立新 苏峻峰 任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蜜胺树脂包覆了一种相变点为24℃,相变热为225 5J/g的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的致密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微胶...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蜜胺树脂包覆了一种相变点为24℃,相变热为225 5J/g的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的致密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微胶囊在密度为0.79g/mL乙醇中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压力法观察微胶囊在受压后的表面形貌,对其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相变储热微胶囊呈均匀的球形,表面光滑且致密,平均粒径110μm;由于蜜胺树脂有大的交联密度,微胶囊在乙醇中渗透缓慢,证明芯材包覆效果好,同时发现双层壁材微胶囊的致密性优于单层壁材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μm的优于平均粒径为1μm的;随着壁材用量的增大,渗透性减弱,但为了保证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储热效果,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以3为好。所制备的微胶囊可以承受1 96×105Pa的压力而不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原位聚合 相变材料 储热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500kV紧凑型线路故障计算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黎明 孙保强 +3 位作者 侯镭 傅观君 孟晓波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08-2113,共6页
2007-02-27/03-04期间,华北地区出现的罕见大风暴雪天气造成京津唐电网多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为了提高500kV紧凑型线路输变电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必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恶劣天气时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 2007-02-27/03-04期间,华北地区出现的罕见大风暴雪天气造成京津唐电网多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为了提高500kV紧凑型线路输变电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必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恶劣天气时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大风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了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特大风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根据仿真结果,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危险的工况采取最经济合理的应对措施:对于500kV倒V型导线排列的凑型输电线路,在32m/s的风速作用下,导线档距>800m时,建议在水平相档距中间加装一支芯棒直径为34mm的相间间隔棒,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导线档距为300~600m的较小档距时,最小相间距离发生在上下相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水平相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传输线动态特性 数值仿真 风载荷 紧凑型 相间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综合工况下间隔棒抑制效果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黎明 曹露 +2 位作者 梅红伟 赵晨龙 高亚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61-3667,共7页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大大减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遭遇诸如大风、脱冰等外力影响时更容易发生相间闪络、碰线事故。为此,针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主要研究了大风和C相脱冰综合工况下传统相间...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大大减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遭遇诸如大风、脱冰等外力影响时更容易发生相间闪络、碰线事故。为此,针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主要研究了大风和C相脱冰综合工况下传统相间间隔棒与新型相地间隔棒对相导线不同期摆动的抑制效果。根据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非线性导线–绝缘子体系3自由度多档模型,首先研究了大风和脱冰发生时间间隔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大风起风和脱冰同时发生时不同间隔棒配置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大风起始时间与脱冰时间一致时对导线相间距离影响最恶劣;在C相中点安装结构高度为14 m、芯棒直径为75 mm的相地间隔棒,且在A–B相间、档距1/4、1/2、3/4处安装3支结构高度为14 m、芯棒直径为30 mm的相间间隔棒,可将线路安全运行档距提升至1 000 m;对于1 000 m以上大档距线路,建议将相间距离增大至18 m,利用上述间隔棒配置方案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1 500 m档距以内的安全运行;运行过程中绝缘子所受拉、压力均在其受力范围内,且具有较大的裕度。综上所述,对于紧凑型线路,在大风和脱冰综合工况下,建议采用较大直径的相间间隔棒和相地间隔棒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有效的相间距离控制;对于更大档距线路,需结合增大相间距离的方式方可保证安全的相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 KV 紧凑型输电线路 大风 脱冰 相间间隔棒 相地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特性仿真分析及配置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黎明 单飞 +3 位作者 侯镭 孙保强 傅观君 汪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在缩小线路走廊占地和提高输送容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小,为保证其运行安全,需要在相间加装相间间隔棒。为研究1 000kV紧凑型线路用相间间隔棒的配置,利用清华大学...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在缩小线路走廊占地和提高输送容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小,为保证其运行安全,需要在相间加装相间间隔棒。为研究1 000kV紧凑型线路用相间间隔棒的配置,利用清华大学编制的输电导线多档3自由度模型的计算软件,对1 000kV紧凑型线路在加装相间间隔棒前后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导线的静态张力和弧垂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1 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上加装一支结构高度14m,芯棒直径55mm的相间间隔棒能够有效抑制其在短路电动力和大风激励下的不同步摆动,并且加装相间间隔棒对导线张力、弧垂的影响都在允许范围内,线路仍然可以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紧凑型线路 相间间隔棒 静态力学性能 短路电动力 大风风偏 张力 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机械作业对黑土区耕地土壤三相比与速效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恩姮 陈祥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2,共5页
通过对收获和深松整地机械作业前后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的三相比、速效N、P、K含量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机械作业对三相比与速效养分的影响,对科学指导机械作业、解决黑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将... 通过对收获和深松整地机械作业前后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的三相比、速效N、P、K含量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机械作业对三相比与速效养分的影响,对科学指导机械作业、解决黑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将土壤三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二维三系图中分析土壤结构性状是探讨土壤三相比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手段,可以直观看出机械作业下土壤三相比的变化情况以及向理想结构逼近的趋势特征.(2)大机械作业后上层耕作区土壤三相比大幅逼近理想状态,对耕作区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明显优于中机械作业,但大、中机械作业后下层非耕作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积累压实作用.(3)大机械作业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幅度范围为20.07%~380.91%,并以深松作业对表层耕作区的影响最大.大、中机械作业均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0.04%~20.61%和17.05%~27.52%.与速效磷和速效钾相比,土壤速效氮对机械作业的反应不敏感,除中机械作业对下层非耕作区的影响外,其余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机械 深松 土壤三相比 速效养分 土壤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空气间隙放电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涛 霍锋 +2 位作者 万启发 谢梁 叶奇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50-1856,共7页
为了解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获得相间空气间隙在模拟操作过电压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参数,为相间绝缘间隙提供试验支撑,利用全尺寸特高压紧凑型塔窗,进行了塔窗内导线相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试验。并模拟档距中... 为了解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获得相间空气间隙在模拟操作过电压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参数,为相间绝缘间隙提供试验支撑,利用全尺寸特高压紧凑型塔窗,进行了塔窗内导线相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试验。并模拟档距中央的导线相间间隙,进行了标准操作冲击、1000μs长波前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了多条重要的相间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曲线,分析了不同电压分配系数α时长波前操作冲击电压相间放电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线路档距中央相间(导线对导线)放电电压平均值较塔窗内相间(环对环)放电电压高3.9%。α取0.33、0.4和0.5时,放电电压与电压分配系数关系接近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 长波前冲击电压 外绝缘 相间操作过电压 绝缘配合 安全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厘定复合辫状河道砂体期次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单敬福 李占东 +7 位作者 李浮萍 王一 胡光明 张彬 闫海利 陈欣欣 崔连可 葛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4,共7页
在对辫状河发育的地层进行小层划分对比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某些单井钻遇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无法分期的情况,给辫状河道的平面组合和识别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分析研究岩心、测井录井、野外露头剖面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总结出了一... 在对辫状河发育的地层进行小层划分对比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某些单井钻遇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无法分期的情况,给辫状河道的平面组合和识别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分析研究岩心、测井录井、野外露头剖面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总结出了一套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标志层顶拉平的基础上,呆用"去压实效应邻井单期河道标定法",用邻井的期次可明显划分的单期河道去标定复合河道,最终完成复合河道的分期。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2小层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取心的岩心标定法验证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分期精度较高,有助于揭示砂体空间叠置与局部砂体富集规律,提高砂体的钻遇率;②在消除压实效应过程中,采用了"松弛回弹技术"对因泥岩段的大量压实造成的河道上拉进行了拉伸复位,从而提高了同期河道对比的准确性,避免了误判。结论认为:该方法能够对切叠较严重、分期难度较大的复合辫状河道进行准确分期,可为后续小层地层精确对比和同期河道砂体的平面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复合辫状河道砂体 期次 标志层 压实校正 单期河道 连续取心验证法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泡沫金属热传输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炅 张秀平 +2 位作者 贾磊 吴俊峰 孔晓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介绍了开孔泡沫金属的结构特点,分别从紧凑型换热器、相变储能系统、热管以及催化反应器四个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开孔泡沫金属热传输性能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泡沫金属在这些领域应用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孔泡沫金属热传... 介绍了开孔泡沫金属的结构特点,分别从紧凑型换热器、相变储能系统、热管以及催化反应器四个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开孔泡沫金属热传输性能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泡沫金属在这些领域应用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孔泡沫金属热传输性能的研究及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热传输 紧凑型换热器 相变储能 热管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紧缩场电气性能检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全绍辉 何国瑜 +1 位作者 徐永斌 董宇亮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介绍了大型紧缩场电气性能检测的原理、系统和方法 ,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对紧缩场系统的后期应用 ,如天线测试、RCS测试等 ,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紧缩场 电气性能检测 天线测试 RCS测试 微波接收机 微波幅相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